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马希英  曾杰 《山东中医杂志》1999,18(10):449-450
自1993年以来,笔者运用自拟增率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9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96例,男35例,女61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36岁,平均50岁;心率最快56/min,最慢38/min;其中病窦综合征24例,冠心病26例,心肌炎14例,房室传导阻滞15例,并房性早搏4例,室性早搏3例,心电图ST段改变14例,T波倒置9例;病程最长15年,最短3个月。2 治疗方法以自拟增率汤为基本方。药物组成:黄芪20g,附子(先煎)20g,细辛6g,桂枝10g,乳香6g,没药6g,炙甘草10g;病窦综合征加丹参30g;冠心病胸闷、胸痛加益母草30g,瓜蒌12g;心律不齐加鹿角胶20g;头…  相似文献   

2.
益气温阳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以下简称病窦综合征 )是由窦房结病变导致功能减退、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临床以与心动过缓有关的心、脑等脏器供血不足为主要症状。如发作性眩晕、黑蒙、乏力、严重者可发生晕厥。平时伴有胸闷、心悸、失眠、畏寒肢冷等证。十余年来 ,我们应用益气温阳汤治疗病窦综合征 36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观察 36例 ,其中男 2 2例 ,女 14例 ;年龄最大 74岁 ,最小 32岁 ,平均年龄 5 6岁 ;病程最短 2月 ,最长 7a ;病因属冠心病者 2 4例 ,风心病者 8例 ,心肌炎者 3例 ,病因不明者 1例 ;临床见…  相似文献   

3.
病窦综合症(以下简称“病窦”)及窦性心动过缓(以下简称“窦缓”),祖国医学称之为迟脉证,其症状以心动过缓为主要特征,多见于冠心病、心肌病变及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等疾病。由于持久性心动过缓而导致心脏供血不足,严重者可发生阿—斯综合症而危及生命。笔者应用强心增率汤治疗病窦、窦缓30例,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共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2岁;病窦14例,均经阿托品激发试验确诊,6例经心房食管调博试验确诊,其中冠心病8例,甲减、病毒性心肌炎及原因不明各2例;窦缓16例,其中冠心病10例,急性心内膜下心梗1例,功能性3例,主动脉硬化2例;病窦最慢心率30—  相似文献   

4.
心绞痛 ,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的缺血与缺氧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血脂的改变在冠心病发生发展及改善中起着重要作用。血瘀证与之密切相关。笔者以口服冠脉宁片配合杏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 6 0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 0例患者均为我科 2 0 0 0— 2 0 0 3年 4月的住院病人 ,均符合 1992 - 0 2卫生部制定的《病种质量控制标准》中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30例 ,男 16例 ,女14例 ;平均年龄 5 5岁 ;病程 3个月~ 9年 ;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 16例 ,稳定型心绞痛 14例。…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以前后自身对照法观察护心丹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下称病窦)的疗效和副作用。临床资料按北京地区诊断标准(陈可冀,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中华内科杂志1977;6:365)确诊的病窦患者27例。男性13例,女性14例。年龄29~74岁,平均52.2岁。病因中冠心病10例,高血压病6例,心肌炎后3例,心肌病1例,原因不明7例。病程少于1年者3例,3~5年12例,6年以上12例。所  相似文献   

6.
生脉散加味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SS)简称病窦综合征 ,是由于窦房结或周围组织因缺血缺氧炎症等所致器质性病变 ,使窦房结冲动形成 ,传导障碍所产生的多种心律失常和多种症状的综合征。此类患者常出现缓慢心律失常和快速心律失常交替 ,故又称为心动过缓 -心动过速综合征 ,简称慢 -快综合征。属祖国医学的“心悸”范畴。笔者从 1990~ 2 0 0 1年根据中医辨证治疗病窦综合征 33例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33例中 ,门诊病人 2 5例 ,住院病人 8例 ;男 19例 ,女 14例 ;6 0~ 70岁及以上者 10例 ,4 5~ 6 0岁 19例 ,2 2~ 4 0岁者 4例 ;病程 …  相似文献   

7.
调搏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4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彦 《河北中医》2001,23(9):663-664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以下简称病窦综合征 )是由于多种病理因素累及窦房结传导障碍引起心律失常和不同程度的血液动力学障碍的综合征 ,目前还缺乏特异性治疗。 1991~ 2 0 0 0年 ,笔者运用自拟调搏汤治疗病窦综合征 2 4例 ,并与阿托品治疗 2 4例进行对照观察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 全部 4 8例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2 4例 ,男 14例 ,女 10例 ;年龄 2 1~ 6 5岁 ,平均 4 5岁 ;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5例 ,心肌炎6例 ,心肌病 3例 ,病因不详 3例 ;病程最短 4个月 ,最长 16年 ;心率最慢为 34次 min。对照组 2 4例 ,男…  相似文献   

8.
笔者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将6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50~70岁,平均(55±4.2)岁;糖尿病病程2~13年,冠心病心绞痛病程3个月~6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2 7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冠心病患者 2 7例 ,其中男 14例 ,女 13例 ;年龄 4 3~ 71岁 ,平均 5 5岁。所有病例均符合 1979年WHO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 ,其中心肌梗塞后心绞痛 9例 ,合并糖尿病 4例 ,合并原发性高血压 9例。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桂叶 《光明中医》2004,19(5):57-57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范畴。笔者于 1997年 2月至 2 0 0 3年 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 8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病例共 86例 ,门诊 68例 ,住院 18例 ,全部符合WHO1979年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 ,其中男 5 6例 ,女 3 0例 ,年龄 40~ 5 0岁 15例 ,5 0~ 60岁 2 9例 ,60~ 70岁 3 4例 ,70~ 80岁 8例 ;病程 2月~ 2年不等 ,86例患者劳累性心绞痛 3 6例 ,自发性心绞痛 2 7例 ,变异性心绞痛 9例 ,混合性心绞痛 14例 ;86例病人心电图均有不同程度的ST T改变。2 治疗方法2 1 中药治疗 基本方 :黄芪…  相似文献   

11.
复方丹参并参麦注射液治疗心律失常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琛 《中国中医急症》2003,12(2):168-168
我们近3年来采用复方丹参并参麦注射液治疗心律失常21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2例均为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40~70岁,平均58.40岁;原发病为冠心病18例,老年钙化性心脏病3例;其中频发室性早搏8例(>6次/min,或呈二联律),房性早搏7例,阵发性心房纤颤4例,病窦综合征2例。对照组21例,男性17例,女性4例;年龄38~70岁,平均58.19岁;原发病为冠心病19例,老年钙化性心脏病2例;其中频发室性早搏9例,房性早搏6例,阵发性心房纤颤4例,病窦综合征2例。两组上述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1…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们采用普乐林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在50例中,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龄42~49岁3例,50~65岁22例,65岁以上25例;病程最长15年,最短者1年。2诊断标准1979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修订的“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13.
病窦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疾病 ,严重者反复发作 ,甚者可危及生命。笔者应用静滴美乐心注射液加口服心宝治疗病窦综合征 30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中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4 1~ 6 0岁 ,平均 5 0 .4岁 ;病程 1~ 5年 ;其中冠心病 14例 ,心肌炎 4例 ,特发性 12例。1 2 诊断标准 :心电图表现明显长时间的窦缓 ,心率 <5 0次 /分或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 ,阿托品试验心率不能正常增快 ,<90次 /分。1 3 治疗方法 :停用任何影响心血管系统药物 3d后给予美乐心注射液 (湖南朗力夫制药…  相似文献   

14.
复率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茂潮 《河南中医》2006,26(2):39-40
笔者1998年9月~2005年5月应用自拟复率汤治疗3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48例均为我院急诊科病人,诊断符合《实用内科学》有关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按简单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3~81岁,平均63岁;冠心病13例,心肌炎8例,高血压病4例,原因不明5例;窦性心动过缓23例,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房阻滞5例,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2例。对照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35~79岁,平均61岁;冠心病8例,心肌炎5例,高血压病3例,原因不明2例;窦性心动过缓12例,窦性心动过缓伴窦…  相似文献   

15.
温阳益气汤治疗病窦综合征及窦性心动过缓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窦综合征及窦性心动过缓是由多种原因所致起搏系统功能障碍或衰竭的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属祖国医学之迟脉证,其症状以心动过缓为特征。笔者以温阳益气汤为主治疗28例,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22~61岁,其中40岁以下3例,41~50岁11例,51~60岁13例,61岁以上1例;病程1年以内12例,2~5年11例,5年以上5例,其中病窦15例,均经阿托品试验确诊,病因冠心病10例,高血压1例,心肌炎2例,原因不明2例;窦缓13例,病因冠心病8例,主动脉硬化2例,功能性3例。病窦心率38~50次/min,窦缓46~55次/min。心电图主要…  相似文献   

16.
通心络胶囊治疗病窦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7年 6月~ 2 0 0 0年 10月 ,笔者用通心络胶囊治疗病窦综合征 (简称病窦 ) 32例 ,并与用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的 2 3例进行对比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5 5例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2例 ,男 2 3例 ,女 9例 ;年龄 4 3~ 78岁 ,平均 5 4 2岁 ;病程2~ 13年 ,平均 8年 ;诱发病因 :冠心病 12例 ,心肌炎 3例 ,高血压病 4例 ,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2例 ,心肌病 2例 ,不明原因 9例 ;心功能 (按NYHA分级 ) :Ⅱ级 8例 ,Ⅲ级 2 0例 ,Ⅳ级 4例 ;中医辨证分型 :心肾阳虚型 2 6例 ,气阴两虚型 6例 ,其中 19例夹有瘀血证 ,4…  相似文献   

17.
血府逐瘀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稳定性心绞痛 ,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之间的一组综合征。笔者自 2 0 0 0年 3月— 2 0 0 2年 10月 ,以血府逐瘀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 2 2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根据 1979年WHO制定的诊断标准确诊 ,包括初发劳力性心绞痛 ,恶化劳力性心绞痛 ,自发性心绞痛。中医辨证采用 1980年全国冠心病辨证论治研究座谈会制定的冠心病中医诊断标准。入院后 ,随机分为两组 ,奇数为治疗组 ,偶数位对照组 ,治疗组2 2例中 ,男 19例 ,女 3例 ;年龄 4 0~ 76岁 ,平均 (5 7± 13)岁 ;中医辨证 :气虚 10例 ,血瘀 9例 ,痰湿 2例 ,气…  相似文献   

18.
辨证施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6— 2 0 0 2年我院门诊共收治 4 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综合征 )患者 ,采用西药配合中医辨证施治收到一定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2例 ,女 18例 ;年龄 34~ 75岁。按Rubenstein分 3型 :Ⅰ型 (心率≤ 5 0次 /min ,阿托品窦房结功能试验阳性 ) 12例 ,Ⅱ型 (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或逸搏 )14例 ,Ⅲ型 (快慢交替综合 ) 14例。中医辨证分型 :气阳两虚型共 30例 ,表现为神疲乏力、短气懒言、自汗舌胖、脉沉迟无力等 ,且兼有肢冷畏寒、小便清长、舌苔淡白等虚寒证 ,所以病窦综合征在临床上往往气虚和阳虚并…  相似文献   

19.
宽心汤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从 1995~ 1999年运用自拟宽心汤煎剂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 40例 ,同时观察患者心绞痛发作时疼痛性质 ,心电图、ST段、硝酸甘油停减率 ,以及血清胆固醇 (Tch)、甘油三酯 (TG)的变化与宽心汤治疗影响。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所选病例均为本院内科住院患者 ,共 80例 ,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宽心汤组 ) 40例 ,男 2 6例 ,女 14例 ,年龄 44~ 70岁 ,平均 6 1± 10 4岁。病程 1~ 10年 ,平均 5年。其中稳定型心绞痛 2 2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18例。对照组 40例 ,男 2 4例 ,女 16例 ,年龄 45~ 70岁 ,平均 6 0± 10 6岁。病…  相似文献   

20.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是临床常见而难治的病证,现代医学无特效 药物治疗,安装起搏器尚难普及。1990~1995年,我们经反复临床观察,证明中医辨证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治疗的23例全部为住院患者。男17例,女6例。年龄36~68岁,平均47.8岁。诊断符合1977年制定的“北京地区病窦诊断参考标准”。原发病为冠心病16例,心肌炎2例、心肌病1例、原因未明4例。其中16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