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糖尿病心肌病(DCM)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早期表现为舒张功能下降,晚期则会发展为全心功能不全,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在人类健康和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内的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肠道微生态及微生物相关代谢产物与宿主的相互作用逐渐引起研究者们的兴趣。本文对DCM的病理生理机制及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DCM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肠道微生物群的代谢产物调控宿主与肠道微生物群之间的共生关系、肠道稳态以及多种人类疾病的发生.肠道菌群发酵降解不易消化的膳食性纤维产生包括乙酸、丙酸和丁酸在内的短链脂肪酸.尽管短链脂肪酸主要在肠道中高度富集,众多研究发现,短链脂肪酸参与调控包括肠炎、糖尿病、脂肪肝和肥胖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最近研究报道发现,短链脂肪酸...  相似文献   

3.
肠道微生态作为人体中最大的微生态系统,被认为是调节宿主代谢的一个器官。存在于人体肠道的大量微生物被称为肠道菌群,肠道菌群的种类变化、数量失调、定位转移及其代谢产物等均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文章主要从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探讨高尿酸血症、痛风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为其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转化是指利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酶催化底物发生化学反应,又称为微生物酶法转化,可直接应用微生物,也可用从微生物中提取的酶作为催化剂。目前微生物转化已应用于多种药物如抗生素、维生素、甾体激素、氨基酸、芳基丙酸和前列腺素等的合成[1]。用微生物转化可以催化底物与氧气、水等发生化学反应。与传统的有机反应相比,微生物转化具有底物特异性高,产物立体选择性强,反应条件温和、无污染等特点。近年来,对天然产物进行微生物转化成为结构修饰的辅助手段,也是获取新化合物从而筛选具有生物活性化合物的一种方法[2~4]。柠檬苦素…  相似文献   

5.
人是由人体和与之共栖共生的微生物构成的超级生物体.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各个系统的疾病关系密切. 炎症性肠病(IBD) 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宿主基因易感性以及宿主肠道黏膜天然性或者获得性免疫应答失衡三方面共同参与了IBD的发病。  相似文献   

6.
陈子俊  朱滨  杨春  杨玲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35):4346-4352
肠道微生物在非胃肠疾病中发挥的重要生理作用逐渐引起医学界关注及重视,其亦被证实是影响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心力衰竭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存在特征性改变,如有害性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MAO)等增多、保护性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减少。同时,心力衰竭也可引起肠道淤血水肿、通透性增加,促使有害性微生物及其产生的内毒素、代谢产物经肠壁进入循环,从而刺激机体产生促炎性因子并通过调节相关信号通路进一步加重心力衰竭。鉴于肠道微生物在心力衰竭疾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组成及干预其代谢产物有望成为心力衰竭诊疗的新靶点,本文将对心力衰竭时肠道微生物组成变化及其代谢产物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机制进行阐述,同时介绍通过干预肠道微生物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内生真菌经过长期进化与宿主植物形成互利共生的关系,植物可以为内生真菌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内生真菌可以调节宿主体内植物激素的水平,从而发挥调控植物生长和协助宿主植物对抗恶劣环境的作用。内生真菌亦能促进宿主植物次级代谢产物的积累,并且产生与宿主植物相类似的次级代谢产物。文章对内生真菌中植物激素生物合成过程进行梳理,对内生真菌调节植物激素水平从而发挥调控宿主植物生长、协助宿主对抗环境胁迫、产生与宿主植物相类似的次级代谢产物,并且诱导宿主次级代谢产物积累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内生真菌对宿主植物作用以及中药资源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人类肠道微生物群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生态系统,它在人体功能中承担着诸多功能,与几乎所有的人类细胞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为宿主提供必要的生理功能。高血压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多环节且个体差异性较大的一种心血管综合症。经大量研究证明,肠道微生物和高血压之间有着较强相关性,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失衡通过多条代谢途径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深入研究肠道菌群与高血压的关系,为高血压的防控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大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近年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多样性以及复杂的肠道微生态环境深刻地影响肠内稳态和肠道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然而,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在大肠癌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文就肠道菌群的主要代谢产物碳水化合物、脂质、氨基酸的代谢途径和中间产物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肥胖发病率在全球内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微生物分子生态学、代谢组学等技术的发展,肠道微生态与肥胖的关系逐渐被揭示,肠道微生态作为机体最大最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在维持营养摄取、新陈代谢和免疫反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及其代谢途径和产物的变化不仅可以促进宿主对能量的摄取导致甘油三酯的沉积,还能通过改变肠道通透性、触发全身炎症反应及与大脑相互作用等潜在机制介导肥胖的发生发展。现就三个方面对肠道微生态与肥胖的相关性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健康状态下,口腔微生物、黏膜免疫细胞及上皮屏障三者相互作用,维持口腔微生态稳定.疾病状态下,口腔微生态紊乱,各种致病菌及其毒力因子、代谢产物等激惹免疫系统,直接或间接破坏上皮屏障,促进口腔黏膜病的发生发展,产生免疫炎症反应或不可逆转的"炎-癌"转化.本文从口腔稳态维持与口腔黏膜病发生两个层面,针对口腔微生物与免疫细胞及...  相似文献   

12.
口腔作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门户,是微生物重要的定植位点和微生态环境.正常口腔微生态的建立和演替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以及口腔和全身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新生儿出生几小时后口腔就已经出现了链球菌属、乳杆菌属等先锋菌群的定植;随着宿主年龄的增长,口腔菌群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随之增加,菌群结构趋于成熟.多项横断面研究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胃火炽盛证引起的口腔疾病患者的尿液代谢物变化及黄连解毒汤对其干预作用,探索胃火炽盛证引起的口腔疾病患者尿液中的潜在标志物。[方法]按照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等纳入胃火炽盛证引起的口腔疾病患者58例作为口腔疾病患者组,所有患者服用黄连解毒汤5d后为黄连解毒汤干预组,另外纳入健康对照组10例。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ultra 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orbitrap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HPLC-Orbitrap MS)法对口腔疾病患者黄连解毒汤干预前和干预后,以及健康对照组的尿液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analysis, OPLS-DA)处理数据,区分代谢轮廓并寻找可能的生物标记物。[结果]健康对照组和口腔疾病患者组初步鉴定38个差异代谢物,口腔疾病患者组黄连解毒汤干预前和干预后初步鉴定出36个差异代谢物。3组中鉴定出α-N-苯乙酰基-L-谷氨酰胺等10种化合物可能与黄连解毒汤干预胃火炽盛证引起的口腔疾病的作用机制和代谢途径有关,分别为癸酰肉碱、α-N-苯乙酰基-L-谷氨酰胺、反-2,顺-4-癸二烯酰肉毒碱、异亮羟基脯氨酸、3-氨基己酸、10,20-二羟基二十碳酸、菊蒿醇B、Sterebin A、亮菌素和L-谷氨酰胺。推测黄连解毒汤治疗胃火炽盛证口腔疾病主要涉及的代谢通路为三聚氰胺、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等。[结论]本研究首次从代谢组学角度研究了健康对照组和胃火炽盛证口腔疾病患者组,以及胃火炽盛证口腔疾病患者黄连解毒汤干预前和干预后尿液中代谢模式差异,证实黄连解毒汤可以显著修复胃火炽盛证引起的口腔疾病患者尿液中的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4.
口腔微生物组作为人体种类最为丰富的微生物群体之一,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的不同部位具有差异明显的微生物组成,通过与外部环境、口腔局部以及远端器官的交流实现动态平衡。研究表明,口腔微生物稳态失衡与全身多种系统性疾病的发生或进展显著相关。本文基于口腔微生物与全身系统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针对口腔微生物与全身健康之间的相互作用、病理机制进行综述,为全身系统性疾病的早期预防及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Hyperlipidemia is considered to be a high lipid level in blood, can induce metabolic disorders and dysfunctions of the body, and results in some severe complications. Therefore, hunting for some metabolite markers and clarifying the metabolic pathways in vivo will be an important strategy in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hyperlipidemia. In this study, a rat model of hyperlipidemia was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histopathological data an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and the metabolites of serum and urine were analyzed by UPLC-Q-TOF/MS. Combining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19 candidate biomarkers were screened and identified. These changed metabolites indicated that during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hyperlipidemia, energy metabolism, lipid metabolism, amino acid metabolism and nucleotide metabolism were mainly disturbed, which are reported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diabetes,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etc.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a UPLC-Q-TOF/MS based metabolomic approach is useful to profile the alternation of endogenous metabolites of hyperlipidemia.  相似文献   

16.
色氨酸代谢是一个可高度调控的生理过程,犬尿氨酸通路是色氨酸代谢的主要途径,色氨酸-犬尿氨酸代谢通路涉及一系列酶促反应,代谢生成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统称为“犬尿氨酸能物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些犬尿氨酸能物质与很多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联,异常的色氨酸-犬尿酸代谢与诸如帕金森氏病、亨廷顿病和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认知功能低下有关。文章就色氨酸-犬尿氨酸通路的代谢、生成的神经生物学活性物质、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以及以此为靶点的中医药干预作用进行综述,为研究和治疗相应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一定策略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疾病的有效方法。器官移植患者易患牙龈肥大、牙周炎、口腔黏膜病、口腔恶性肿瘤和龋病等多种口腔疾病。口腔微生物群可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与器官移植后的不良事件相关,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本文对器官移植患者常见的口腔疾病(包括牙周组织疾病、口腔黏膜疾病、口腔恶性肿瘤和龋病)进行了阐述,并进一步论述了器官移植患者口腔微生物群的特征性改变及其影响因素,以期通过对器官移植患者口腔微生物群的深入研究,为器官移植后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在器官移植患者的口腔和全身健康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中医证候、中药药效及毒性机制三方面探讨中医药应用核磁共振波谱研究代谢组学的现状。研究发现,肝郁证可能与肝脏的能量代谢障碍有关;脾虚证可能与机体的氨基酸代谢异常有关;肾虚证可能与整体的支链氨基酸代谢分解代谢过度有关。中药雷公藤、黄芩、复方半夏厚朴汤、逍遥散、四逆汤等在治疗不同疾病时分别通过调节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等多条代谢途径发挥药效作用。多种分析技术的联合使用,可以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为发现更多的代谢物及代谢途径,更加全面地揭示中医证候本质、中药药效及毒性机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