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研究趋势分析及评估模式在医院预算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2018年医院设备购置预算、设备维修保养预算、信息化建设预算和临床科研预算4个归口的预算管理数据,将2015-2016两个年度的预算管理数据纳入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预算审批和考核模式管理,将2017-2018两个年度的预算管理数据纳入观察组,采用预算趋势分析及评估模式管理。预算执行数据通过HIS进行采集,临床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测评问卷调查临床医务人员对预算项目临床应用的满意度,对比分析两组预算执行率、临床效益指数和临床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预算执行率分别为93.95%(2048/2180)和92.51%(1889/2042),观察组预算执行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27;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效益指数分别为(120.1±6.18)%和(113.9±11.39)%,临床医务人员对预算项目的满意度分别为(92.1±3.80)%和(88.2±3.94)%;观察组的临床效益指数和临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4,t=-3.230;P<0.05)。结论:基于HIS数据建立的趋势分析及评估模式,可降低医院运行成本,优化临床资源配置,提高医院预算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全程管理随访系统,实现对胶质瘤患者的全程择优精细化管理。方法:基于临床科研一体化原则和客户机与服务器(C/S)模式,利用.NET平台、SQLite数据库以及C#语言开发,功能模块包括安全设置、查询检索、信息管理整合、信息导入导出和文件夹管理,构建胶质瘤患者全程管理随访系统。选取医院收治的188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88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由随访团队给予常规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随访基础上应用全程管理随访系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失访率和返院复查率。结果:观察组的失访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10.23%);观察组返院复查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81.82%),两组失访率和返院复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5,x2=4.36;P<0.05)。结论:全程管理随访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临床和科研工作效率,辅助临床医生更好地完成胶质瘤患者全程择优精细化管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现代医院》2019,(11):1625-1628
目的探讨使用心血管疾病患者远程随访管理平台对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医院就诊的心功能不全患者340例,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72例,观察组采用远程随访管理平台进行管理,应用远程随访管理平台建立患者健康档案,远程实施出院后12个月的随访管理及疗效评估,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电话随访方式。全部患者于出院后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和1年计5个时间点进行一般资料问卷调查。结果两组患者的心功能监测指标比较,N末端B型钠尿肽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值明显上升,心功能分级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通过运用心血管疾病患者远程随访管理平台对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管理,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心血管疾病患者远程随访健康管理平台随访管理模式有效,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预防中,护理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患者25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组12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医院感染预防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感染率.结果:对照组感染率为7.03%,观察组感染率为1.5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管理可较好的实现对医院感染率的控制,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网络平台的分级随访管理在结直肠癌造口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于医院行造口术的71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随访管理,观察组采取基于网络平台的分级随访管理。比较两组出院3个月的随访反馈情况、造口并发症发生率、造口周围皮肤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随访3个月内,观察组未及时反馈率、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及造口周围皮肤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结束时,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网络平台的分级随访管理可提升结直肠癌造口术后患者对随访的及时反馈率,降低造口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造口周围皮肤状况,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CU连续血液净化患者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护理管理措施.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36例ICU连续血液净化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管理措施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各1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管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中,2例发生医院感染,1例为下呼吸道感染,1例为泌尿系统感染;对照组患者中,6例发生医院感染,3例为下呼吸道感染,2例为泌尿系统感染,1例为肠道感染;观察组的医院感染率为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ICU连续血液净化患者实施优质的、综合的、全面的护理管理,有利于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角调音乐治疗肝气郁结证耳鸣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肝气郁结证耳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观察组给予中医角调音乐+针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耳鸣严重程度等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较对照组(60.00%)高(P0.05)。结论 :中医角调音乐治疗肝气郁结证耳鸣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云随访"在pilon骨折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随访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pilon骨折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住院健康宣教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6个月"云随访"管理模式;收集两组随访的满意度情况及Mazur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经过"云随访"的干预后,观察组pilon骨折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患者踝关节功能优良评价,以及患者住院期间、术后6个月满意度显著改善.结论:通过运用"云随访"管理平台,可有效提高pilon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锻炼优良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正> 随着计算机在医学科研,医院管理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mation system,简称HIS)越来越为国内各医院重视,各地的医院纷纷投资建立本医院的HIS系统.这对提高我国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医院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网络作为HIS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HIS的成功建立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下面我们结合我院在建立HIS系统中的网络通信问题及其解决措施,阐述医院如何规划HIS系统时的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提高门诊医生工作效率,减少对患者看病疏漏.方法:我院推广了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门诊电子处方模式.结果:它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医生的工作准确率,规范了医院对门诊诊间的管理.本文详细介绍了门诊诊间系统的模式及运用现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实时追踪法在改善老年康复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接治的79例老年患者,依据康复护理质量管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康复护理采用定向监督模式,观察组康复护理采用实时追踪法,从资料收集、目标制定、地图绘制、团队组建、数据采集、评价反馈和路径优化7个方面进行实时追踪.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医疗器械三级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探讨其在临床疑似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临床在用的1830台(套)医疗器械,按照管理模式将其分为对照组[896台(套)]和观察组[934台(套)],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三级质量控制管理,根据风险分析要素和评估值,将其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3类,制定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预防性干预在危重症患者核医学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分析基础护理、重症应急和辐射安全3方面预防性干预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选取医院接诊检查的184例危重症患者,按照管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83例)和观察组(10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预防性干预管理模式。采用自制调查表,对比两组基础护理满意度、核医学检查熟识度和辐射安全认知度及重症应急和辐射安全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满意度、核医学检查熟识度和辐射安全认知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8,t=2.858,t=4.165;P<0.05);观察组重症应急检查失败、发生差错和危重症抢救比例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98,χ2=5.199,χ2=4.074,χ2=4.538;P<0.05);观察组辐射安全防护设施、患者活动范围、放射性废物及废水、患者排泄物和剂量监测的安全隐患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30,χ2=11.033,χ2=6.367,χ2=5.924,χ2=4.846;P<0.05)。结论:预防性干预对策管理模式能改善核医学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检查和抢救成功率,降低核医学检查的辐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发基于智能健康管理应用程序(APP)的医患共享血糖监测仪,探究其在糖尿病患者院外血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治疗后出院的92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糖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基于智能健康管理APP的医患共享血糖监测仪进行血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差值、血糖控制达标率、7 d健康饮食情况、血糖监测次数和3个月内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与出院时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GHb)和餐后2 h血糖(2h-PG)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53,t=9.189,t=8.496;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FPG和GHb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χ2=6.988;P<0.05);观察组患者7 d健康饮食天数和血糖监测次数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1,t=15.144,t=15.399;P<0.05)。结论:基于智能健康管理APP的医患共享血糖监测仪适合糖尿病患者院外自我血糖监测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部门合作在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防控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多部门合作管理实施前(2019年1~12月)期间所有住院患者1478例进行检测统计,从2020年1月开始实施多部门合作管理,具体包括:(1)建立多部门合作管理组织体系;(2)建立MDRO三级管理网络;(3)多学科联合培训;(4)临床科室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奴卡菌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7例非奴卡菌肺炎患者将其纳入对照组,另将收治的107例疑似奴卡菌肺炎患者纳入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进行64层螺旋CT扫描,对比两组各项CT影像特征,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螺旋CT的特异度、灵敏度、约登指数以及ROC曲线下面积(AUC)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用药管理在患者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2018年5月—2020年5月该院收治20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实施抗菌药物治疗(100例),观察组于抗菌药物管理基础上实施治疗(100例),分析其作用。结果观察组用药种类不合理比率0.00%、用药剂量不合理比率0.00%、用药时机不合理比率1.00%、给药方法不合理比率0.00%、联合用药不合理比率1.00%,低于对照组的6.00%、5.00%、7.00%、5.00%、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0、5.130、4.690、5.130、5.700,P<0.05)。观察组单一抗菌药物使用比率67.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20,P<0.05);观察组三联抗菌药物使用比率4.0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00,P<0.05);观察组、对照组二联抗菌药物使用比率29.00%、3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30,P>0.05)。观察组Ⅰ类切口感染率0.00%、Ⅱ类切口感染率0.00%、Ⅲ类切口感染率1.0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0、5.130、4.690,P<0.05)。结论抗菌药物用药管理在患者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显著,可减少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及联合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儿输液采取不同护理模式对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输液患儿13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67例,对比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依从性、首次穿刺成功率、护理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药物残留量(9.57±3.86)m L、穿刺时间(6.14±0.74)min均少于对照组(13.47±5.37)mL、(8.18±0.90)min,t=14.331、4.827,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8.96%(χ2=6.281;P<0.05);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率94.03%、依从率89.55%、护理满意度98.51%均高于对照组71.64%、73.13%、74.63%,χ2=11.810、5.950、16.429,P<0.05;观察组SAS评分(35.52±4.40)分、SDS评分(36.54±5.28)分均低于对照组(39.37±3.46)分、(41.12±5.45)分,t=6.721、5.724,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可有效提升小儿输液护理的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尿常规临床检验中阴道分泌物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64例妇科疾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尿液收集,观察组患者采用试验法进行尿液收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尿中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及尿蛋白检出率以及尿糖、pH值及尿蛋白质值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尿液中红细胞(χ2=4.010,P=0.045)、上皮细胞(χ2=4.730,P=0.030)、尿蛋白(χ2=4.010,P=0.045)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检出率比较(χ2=0.350,P=0.5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尿糖(t=15.031,P=0.000)、蛋白质(t=7.334,P=0.000)、pH值(t=16.724,P=0.000)比较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泌物会对尿常规检查结果产生影响,使用试验法进行尿液收集可有效去除阴道分泌物,减少对结果的干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I)快速评估脑组织缺血半暗带指导拓宽脑卒中治疗时间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30例经CTPI检查提示存在缺血半暗带的脑卒中患者,将其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常规时间指导下进行溶栓的50例脑卒中患者纳入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CT、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CA)联合CT灌注扫描(CTP)检查确诊,行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发病至溶栓时间、治疗前后的灌注参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改良Rankin(mRS)评分变化,以及预后良好率和出血转化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发病至溶栓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7,P<0.05);观察组发病至溶栓时间6~9 h者占比达13.33%,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18,P<0.05)。两组溶栓后24 h、1周、2周及4周与溶栓前相比,NIHS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溶栓后24 h、1周、2周及4周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56,t=8.741,t=9.314,t=13.004;P<0.05);观察组溶栓后1个月、3个月的预后良好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溶栓后24 h的颅内出血转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5,χ2=7.373,χ2=4.392;P<0.05)。结论:通过CTPI检查可快速评估脑卒中患者脑组织是否存在缺血半暗带,发病时间>6 h并存在缺血半暗带的患者通过静脉溶栓治疗仍可获益,CTPI可有效拓宽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窗,提高溶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