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为了进一步降低大理地区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方法 分析我院10年来138例早期新生儿死亡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资料早期新生儿死亡率为3.4%。早产、窒息是导致国产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感染性疾病,吸入性肺炎,肺出血,颅内出血以及硬肿症等。早产儿以肺出血,颅内出血以及硬肿瘤及肺透明膜病为主;过期产儿以吸入性肺炎窒息为主;足月儿以感染性疾病、窒息为主。而且早期新生儿死亡与产科高危因素关系密切。结论 强调加强本地区,特别农村围产期保健和提倡新法接生的重要性,同时产、儿、麻醉医生密切配合应用新法复苏,加强护理,严密消毒隔离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51例高原窒息新生儿新法复苏的应用,以降低其死亡率及致残率。方法 分析51例高原窒息新生儿新法复苏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51例高原窒息新生儿经新法复苏,复苏成功47例,死亡4例,死亡率7.84%;对照组97例高原窒息新生儿经旧法复苏,复苏成功76例,死亡21例,死亡率21.65%;新法复苏死亡率明显低于旧法复苏(P<0.05)。结论 新法复苏可明显降低高原新生儿窒息的死亡率。对高原低气压、缺氧及高寒自然条件下,新生儿新法复苏过程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无锡市妇幼保健院1988—1995年围产儿死亡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无锡市妇幼保健院1988-1995年8年间分娩围产儿39113例,围产儿死亡829例,围产儿死亡率21.19‰,其中死产发生率2.28‰,死胎发生率9.26‰。,早期新生儿死亡率9.66‰。分析了围产儿死亡原因,提出进一步实施最佳围产方案,加强围产保健和监护工作,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分析本地区围产儿死亡原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达到提高围产保健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目的。方法本文对近三年来越秀区辖区内产科医院的国产儿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统计。结果3年期间辖区内十一间产科医院的围产儿死亡病例共计1128例,围产死亡率平均为17.60‰,死胎占84.22%,死产占3.55%,早期新生儿死亡占12.23%,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因素为:胎儿畸形(占54.08%)、脐带因素(占17.02%),母体因素(占11.70%)、早产低体重儿(占7.53%)、胎盘因素(占4.60%)、新生儿重度窒息(占1.15%)。结论加强出生缺陷的监测,通过产前诊断尽早发现畸形,在28周前终止妊娠,从而减少围产儿死亡。做好产前保健,加强孕期监护,积极防治先兆早产,及时防治胎儿窘迫和妊娠并发症,提高对新生儿窒息的抢救质量及复苏后治疗护理水平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济南地区围产儿死亡率及死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及有关防止措施。方法:采用围产期I即妊娠满28周以上至分娩后7天为标准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5年内平均围产儿死亡率为17.65‰;死胎及围产新生儿死亡率占围产儿死亡的91.11%;引起死胎、死产的主要因素是脐带因素。其次为先天发育畸形;围产新生儿死因主要为呼吸系统疾病,围产期窒息;分娩孕周越小、体重越低,围产儿死亡率越高。结论:降低死胎发生率,应从提高产前诊断率入手;预防早产、低出生体重、围产期窒息,降低围产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 方法回顾分析101例胎膜早破的围产儿临床资料. 结果胎膜早破发生率为15.0%,其中新生儿早产率为18.5%,低体重儿为13.6%,新生儿窒息率为16.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对高危孕妇应积极预防,胎膜早破发生后,及时促使胎肺成熟治疗,减少围产儿RDS发生,同时抑制宫缩,并预防应用广谱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新生儿死亡原因与相关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达到提高围产保健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目的。方法本文对2007年~2011年绍兴市妇幼保健院早期新生儿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5年间共有156例早期新生儿死亡,死亡率4.14‰,其中本市户籍死亡率1.98‰,非本市户籍死亡率12.28‰。早产、出生缺陷、新生儿窒息是早期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围产期保健管理,并针对早产、畸形儿出生、新生儿窒息复苏等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提高围产保健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围产儿的死亡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提高围产医学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性总结2000年~2009年共73例围产儿死亡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其死亡的主要原因。结果 10年总分娩人数6452人,围产儿死亡73人,死亡率11.31‰,死亡原因排前三位的依次为早产、畸形、新生儿窒息。结论加强优生优育教育,进一步提高产前诊断水平、产儿科诊治水平,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01例胎膜早破的围产儿临床资料。结果:胎膜早破发生率为15.0%,其中新生儿早产率为18.5%,低体重儿为13.6%,新生儿窒息率为16.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对高危孕妇应积极预防,胎膜早破发生后,及时促使胎肺成熟治疗,减少围产儿RDS发生,同时抑制宫缩,并预防应用广谱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以提高围产期保健工作质量及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高邮地区2005年-2007年的98例围产儿死亡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高邮地区2005年-2007年围产儿死亡98例,死亡率分别为8.09‰、7.52‰、4.18‰,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死胎53.06%,死产4.08%,新生儿死亡42.86%。围产儿死亡原因主要为不明原因、胎儿畸形、早产、新生儿窒息、脐带因素、胎盘因素等。结论加强围产期监护,预防为主,提高孕期监测质量和宫内诊断技术,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和严格遵守高危妊娠转诊制度,不断提高产科质量,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围产医学的进展,引起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所改变,窒息已成为围产儿死亡的首位原因〔1〕。为了降低窒息儿的发生率,改善预后,做到优生,我们对109例窒息儿的产科病因分析,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1996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我院住院分娩的窒息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以提高围产期保健工作质量及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高邮地区2005年-2007年的98例围产儿死亡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高邮地区2005年-2007年围产儿死亡98例,死亡率分别为8.09‰、7.52‰、4.18‰,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死胎53.06%,死产4.08%,新生儿死亡42.86%。围产儿死亡原因主要为不明原因、胎儿畸形、早产、新生儿窒息、脐带因素、胎盘因素等。结论加强国产期监护,预防为主,提高孕期监测质量和宫内诊断技术,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和严格遵守高危妊娠转诊制度,不断提高产科质量,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及新生儿与死胎死产构成比的趋势.方法回顾性总结301围产儿死亡的临床资料,及206例围产儿尸体解剖病理资料.结果死胎死产以脐带异常、畸形为主,新生儿死亡以新生儿窒息、畸形为主.新生儿窒息以肺出血和肺透明膜病为主.新生儿与死胎死产构成比前后6年有明显减少的趋势.结论宣传、普及围产期知识,加强优生优育教育,普及产前检查,提高产前诊断水平,加强窒息儿的救治,特别是早产、低体重儿的救治,适时终止畸形儿妊娠,可以有效的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我院2年来应用新生儿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抢救新生儿窒息53例(简称插管组),与前2年本院新生儿窒息67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以下4个方面;1.不同复苏技术与APgar评分恢复时间的关系.2.复苏成功所需进行的步骤,3.新生儿窒息后并发症,4.围产儿死亡率,插管组1-3项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均<0.01。围产儿死亡率从13.8‰下降为7.7‰.复苏无效窒息死亡减少。从而提出在新生儿窒息的A、B、C、D、E复苏方案中.着重于A、B步骤,是复苏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妊娠肝病围产儿死亡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肝病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对这一高危人群的围产期管理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措施。方法:对1991年1月-2000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妊娠肝病患者的围产儿死亡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间我院肝病孕妇的围产儿死亡率为17.99‰,而且以死胎为主,占65.00%。围产儿死亡有性别差异,男性死亡率为21.64‰,显著高于女性死亡率10.11‰(P<0.01)。前后5年比较围产儿死亡率无显著下降(P>0.05),其中本市城区和郊区的围产儿死亡率有下降趋势,而外来人口围产儿死亡率有上升趋势。母体患重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和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者,围产儿死因主要为妊高征和胎儿及新生儿窒息。母体HBV携带者围产儿死因主要为脐带因素、胎膜早破和窒息。结论:妊娠肝病可使围产儿死亡率明显增加,其导致围产儿死亡的根本原因是重症肝病引起的妊高征和胎儿宫内缺氧。外来人口、男性胜儿等是围产儿死亡的高危因素。加强对肝病孕妇特别是外来人口的孕期管理,积极治疗肝病,必要时尽早终止妊娠,提高产时处理及新生儿复苏水平是降低妊娠肝病围产儿死亡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天河区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收集天河区1997-1999年辖区内各产科医院本市户口及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资料,对3年两组围产儿死亡相关资料进行分析,重点对其死亡率、孕妇产检次数及死因排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死亡因素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率比本市户口围产儿死亡率显著增高。因此,要养活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率,必须制定相应措施,使她们从早期怀孕开始自觉接受围产建卡、定期产前检查、及时筛查各种影响正常妊娠的高危因素等围产保健系列服务,从而达到降低围产儿死亡率,保证母婴安全之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探讨妊高征(PIH)合并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患者分娩方式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0年来在我院分娩的355例PIH合并IUGR患者分娩方式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结果355例IUGR围产儿,死亡24例(67.6‰),新生儿窒息75例(21.13%).其中阴道分娩组(n=230)围产儿死亡22例(95.7‰),新生儿窒息56例(24.35%);剖宫产组(n=125)围产儿死亡2例(16‰),新生儿窒息19例(15.2%).两组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8),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6).剖宫产组中,急诊剖宫产组(n=64)围产儿死亡2例(31.25‰),新生儿窒息15例(23.44%);择期剖宫产组(n=61)国产儿无死亡,新生儿窒息4例(6.56%).两组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493),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7).阴道分娩组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胎儿宫内缺氧,而剖宫产组为孕妇严重并发症.结论分娩方式是影响PIH合并IUGR围产儿预后的关键环节.控制PIH病情,减少孕妇并发症,胎儿适时脱离宫内缺氧环境,对改善围产儿预后致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吸毒孕妇的围产儿预后。方法分析47例吸毒孕妇的胎儿及新生儿结局。结果47例吸毒孕妇中早产27例,低体重儿30例,新生儿窒息11例,孕妇吸毒围产儿死亡8例;吸毒〉2年的23例中,早产、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吸毒〈2年的24例明显升高。结论吸毒严重影响围产儿预后.早产、低体重儿、新生儿的发生率与吸毒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大连市围产儿死亡的病因和变化规律,探讨干预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1996年~2005年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连续动态监测,对典型病例进行调查、分析、评审,查找围产儿死亡原因并不断调整干预措施。结果"十五"期间围产儿死亡率较"九五"期间明显下降;主要死亡原因分别为出生缺陷、窒息、早产低体重、肺炎、颅内出血,1996年~2002年窒息始终是第1位死因,2003年以来出生缺陷上升为第1位死因,肺炎在死因中所占比例逐年下降;男婴死亡率明显高于女婴。结论积极推广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技术,提高围产保健质量,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坚持产科、儿科、超声科业务的逐级培训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等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智慧 《医学信息》2008,21(9):1595-1597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病因及新法复苏的方法与护理.方法 比较2001年至2007年间我院162例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与2001年前传统复苏方法的效果.结果 新法复苏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结论 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需要产科、新生儿科、麻醉科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同时,更应加强复苏后的护理,才能保证新生儿复苏的最终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