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2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95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半月板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膝关节主观功能(IKDC)评分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膝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42,P0.05)。术前Lysholm膝关节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增高,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及末次随访时研究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IKDC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IKDC评分均增高,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及末次随访时研究组IKD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远期疗效优于半月板切除术,可作为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材料与方法:将58例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术后进行一般康复训练,观察组术后在一般康复复训练基础上加用术后强化本体感觉综合训练。测量两组患者患膝关节的活动度、关节功能及关节稳定度。结果:观察组膝关节主动屈曲达90°,主动关节活动度达全范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9、12个月Lyrsholm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患膝Lanehman试验和Pivot shift试验检查均为阴性。结论:早期强化本体感觉综合训练可以促进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2):2269-2270
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整取抽样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半月板损伤患者78例,按入院顺序单号为对照组39例,采取传统开放性切除术,双号为观察组39例,采取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1年,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缩短,优良率明显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下降(P0.05)。对半月板损伤患者采取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较好,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味五皮饮治疗半月板损伤术后肿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半月板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行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行基础治疗后采用七叶皂苷钠静滴,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后采用加味五皮饮口服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后第1、3、5、7天疼痛评分、膝关节肿胀值、膝关节主动屈曲度,术后第7天评估两组疗效。结果:最终完成观察59例,对照组脱落1例。其中内侧半月板损伤31例,外侧半月板损伤26例,内外侧同时损伤2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关节感染、切口感染等情况,且按照研究拟订的康复方案治疗。术后第1天两组静止时、活动时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5、7天治疗组静止时、活动时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3、5、7天膝关节肿胀值、主动屈曲度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6.67%稍高于对照组的93.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加味五皮饮口服治疗半月板损伤膝关节镜术后肿胀患者,可减轻患者疼痛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膝关节损伤后屈曲受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9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损伤后屈曲受限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将采用常规康复方法治疗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的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膝关节活动度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膝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膝关节损伤后屈曲受限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1):1685-1687
目的对比关节镜下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9月~2018年10月收治的90例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选择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选择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优良率(88.89%)比对照组(71.11%)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ysholm评分和功能改善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将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应用于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治疗中效果确切,可将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阶梯式视频教育在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修复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5例半月板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康复训练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患者康复阶段辅以阶梯式视频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4周、8周康复训练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及术后8周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4周、8周康复训练知识与技能掌握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术后8周Lysholms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梯式视频教育有利于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修复术后患者对康复训练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半月板损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半月板损伤患者,按入院日期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将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围手术期护理中,包括患者手术前后的饮食指导、疼痛干预及康复锻炼。比较两组出院时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及术后1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LKSS)和关节活动度(ROM)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出院时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术后1个月LKSS评分及ROM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半月板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加减双合汤熏洗对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半月板损伤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术后2组均常规给予抗感染治疗,治疗组予加减双合汤熏蒸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以康复训练。2组均于术后7d、14d、21d、术后6周及12周时进行Lysholm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治疗组患者术后14d、21d、6周时Lysholm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加减双合汤熏蒸配合康复训练对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膝关节后内侧角(PMC)损伤患者膝关节镜下的表现,探讨利用关节镜技术帮助诊断。方法收集2017年4月-2017年8月因外伤行膝关节镜手术的7例急性膝关节PMC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治疗均在同一治疗组进行。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37~59岁,平均49.6岁。所有入选患者术前磁共振成像(MRI)提示内侧副韧带损伤,术前评估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体检膝关节屈曲30°时及0°外翻位应力试验均为阳性。术中进行关节镜下探查,确认膝关节PMC损伤,7例均行内侧半月板后角成形术或者缝合术、内侧副韧带及后内侧角锚钉修补术。术前测量患膝及术后2个月测量双膝关节屈曲30°时及0°外翻位应力X线,评估患膝VAS评分。结果 7例患者随访时间为2个月,无一脱落。关节镜下探查发现:7例均能轻松观察到内侧半月板后角、5例出现内侧半月板后角容易抬起;7例均出现半月板周围关节囊韧带复合体损伤。膝关节内侧间隙术前与术后2个月在膝关节外翻应力屈曲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1.3)vs(3.0±1.0)mm,P0.05];膝关节内侧间隙术前与术后2个月在膝关节外翻应力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1.1)vs(2.9±1.0)mm,P0.05]。术后2个月在膝关节外翻应力屈曲30°与健侧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1.0)vs(2.9±1.2)mm,P0.05];术后2个月在膝关节外翻应力0°与健侧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1.0)vs(2.8±1.2)mm,P0.05]。术前与术后2个月膝关节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0.3)vs(2.3±1.1)分,P0.05]。结论关节镜下探查急性膝关节损伤患者,如果轻松观察到内侧半月板后角、内侧半月板后角容易上抬、内侧半月板后角周围出现关节囊及韧带损伤等表现均提示急性PMC损伤,及时进行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处理及修复PMC,膝关节可获得满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与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玉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0):921-922,92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源,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地帮助护士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内江市2所三级乙等医院287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心理压力源依次来源于工作强度、职业需求、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其中来源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及家庭方面的压力源,不同年龄组护理人员在其压力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存在着多种心理压力源,这些压力源是导致护士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也是护理的安全隐患之一,护理管理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定期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及时帮助他们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和消除压力,从而提高护士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16.
17.
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调查,探讨家属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采用自拟问卷对参加系列教育的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和家属接受教育次数越多,对疾病知识了解越多;在患者的亲属中患者的父母参加教育比率较大。结论:家属教育对治疗疾病起着积极的作用,应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还应该注意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