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母婴结局,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综合征患者38例,其中20例为完全性HELLP综合征,18例为部分性HELLP综合征,通过对两种不同类型HELLP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母婴结局进行比较。结果与部分性HELLP综合征患者比较,完全性HELLP综合征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患者血小板(PL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部分性HELLP综合征患者比较,完全性HELLP综合征患者重度子痫和子痫前期发生率及新生儿死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但在产妇并发症和剖宫产发生率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综合征发病急骤、凶猛,严重影响母婴健康,且完全性HELLP综合征对孕产妇的危害更为严重,临床上应做到早期识别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以对孕妇及新生儿预后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2.
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综合征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母儿结局,探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HELLP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完全性HELLP综合征18例,部分性HELLP综合征14例;Ⅰ型10例,Ⅱ型22例;比较各组的实验室指标、临床表现、母儿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结果:完全性HELLP组及Ⅰ型HELLP组的血小板、肝酶、胆红素等指标均高于部分性HELLP组及Ⅱ型组,尤其是LDH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的并发症包括DIC、急性左心衰、急性肾衰、胎盘早剥、重度贫血、产后出血、腹水、心包胸腔积液,完全性HELLP组与部分性组在产妇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组与Ⅱ型组产妇并发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完全性HELLP组围产儿死亡率38.9%,部分性组围产儿死亡率为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组与Ⅱ型组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50%及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完全性HELLP综合征及Ⅰ型HELLP综合征的临床病情较部分性及Ⅱ型更加严重,早期诊断、综合性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可改善HELLP综合征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合并HELLP综合征的诊治方法 及终止妊娠的时机.方法 12例患者均在严密监护下治疗,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及时终止妊娠.结果 HELLP综合征III级5例,足月产3例,早产儿2例,死亡1例;HELLP综合征II级4例,早产儿2例,足月儿2例;HELLP综合征I级3例,早产1例,足月儿2例,其中双胎1例.围生儿死亡率8.3%(1/12).治疗4~6h终止妊娠8例,24~48h及72h终止妊娠各2例.12例患者均剖宫产痊愈出院.11例患者终止妊娠血小板1~3d恢复正常,1例终止妊娠后9d恢复正常.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合并HELLP综合征应尽早诊断,积极治疗子痫前期疾病,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4.
孙海英  魏峰 《现代保健》2008,(33):28-29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预防以及对孕妇及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31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1例患者中123例痊愈,6例遗留高血压疾病2例因HELLP综合征,血小板严重减少转上级医院治疗。结论早期发现、合理治疗和有效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以明显降低孕妇及围产儿死亡,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引发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预防,以及对孕妇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98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8例患者中91例痊愈,5例遗留高血压疾病,2例因HELLP综合征,血小板严重减少转上级医院治疗。结论 早期发现、合理治疗和有效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以明显降低孕妇及围生儿死亡率,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引发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妊娠期高血疾病孕妇血清中α1-微球蛋白(α1-MG)、C-反应蛋白(CRP)、血浆D-二聚体(D-D)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12月该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52例为研究组,同期健康孕妇及未孕妇女82例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组孕妇血清中α1-MG、CRP含量,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测定各组孕妇血浆D-D含量。结果研究组孕妇血清中的α1-MG、CRP、D-D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子痫孕妇要高于子痫前期孕妇,重度子痫前期孕妇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孕妇。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清α1-MG、CRP、血浆D-D含量随病情加重而增高。动态监测孕妇血清中α1-MG、CRP、血浆D-D浓度可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病情监控及防治并发症保护母婴安全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7.
HELLP综合征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HELLP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对母儿的影响及治疗。[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5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诊治的18例HELLP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HELLP综合征患者中,12例为完全性,6例为部分性,两组均有严重并发症。其中完全性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部分性组(P﹤0.05);新生儿早产16例,窒息4例,死亡1例。[结论]HELLP综合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及时终止妊娠,是改善母婴结局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型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IIIewith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mion,NSP)是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高征)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殊类型,也称为妊高征Ⅲ型[1].Goodlin曾提出,单纯的子痫前期为I型EPH.妊娠病(即妊高征的另一命名),HELLP综合征为Ⅱ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治疗中应用硫酸镁与硝苯地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在我院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40例孕妇,将孕妇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患者,对观察组的患者实行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的治疗方式,而对照组只采取硫酸镁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较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压都有了明显地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血粘度等指标相对于治疗前也有了明显的好转,而且观察组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高血压相对于单纯使用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有着更好的治疗效果,能获得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妊娠期肝病(LDOP)在嘉兴地区的发病情况、病因构成以及妊娠结局。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41 878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妊娠期肝病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肝损伤397例(64.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ICP)109例(17.7%),妊娠剧吐合并肝功能损害83例(13.5%),HELLP综合征15例(2.4%),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13例(2.1%)。妊娠期肝病发病率为1.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肝功能损害以及HELLP综合征孕妇的胎儿结局较差,其中早产率分别为58.9%和86.7%,围生儿死亡率分别为10.4%和11.8%。结论嘉兴地区妊娠期肝病发病率较低,母胎结局相对较好,病因构成主要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相似文献   

11.
HELLP综合征多发于子痫前期,临床表现与妊娠急性脂肪肝、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症极为相似。HELLP综合征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会增加临床误诊的风险。部分患者在就诊时病情已经出现恶化,引发了一系列的并发症,例如胎盘早期剥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产甚至围生期死亡,严重威胁母婴健康。及时有效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HELLP综合征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诊断HELLP综合征主要依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即溶血、血小板减少、肝酶升高。补充血制品、使用糖皮质激素及适时终止妊娠是治疗HELLP综合征的重要方法。输注血小板和血浆析出疗法可作为短暂性的治疗方法,地塞米松静脉注射可减少HELLP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损伤、提高肝血流量、防止肝细胞的坏死及改善血小板计数,但是不能起到完全治愈的效果。目前,以剖宫产的方式终止妊娠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快速有效,相对安全。本文对HELLP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作一综述,为临床诊治HELLP综合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HELLP综合征临床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因  管淑彩  刘凤英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1):2940-2941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综合征的早期诊治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8年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综合征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HELLP综合征在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患者的发病率为2.85%;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浮肿、蛋白尿、头晕、眼花、恶心、呕吐;主要实验室异常为血红蛋白下降、网织红细胞增多、胆红素升高;LDH、ASL、ALT不同程度升高,血小板计数下降等。治疗原则为严密监护母儿情况下积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适当输注血小板等血制品,适时终止妊娠。本组9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新生儿存活6例。结论:HELLP综合征是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的一种严重威胁母儿安全的并发症,如及早发现、及时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母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检测血浆D-二聚体、红细胞分布宽度等血生化指标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经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确诊并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722名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期于该院分娩的817名正常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监测并比较不同尿蛋白分组中孕妇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V)、D-二聚体、游离雌三醇(uE3mom)等血生化指标的差异性。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孕妇血液中血小板数目(PLT)、血清钙(Ca2+)、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血清uE3mom和总蛋白(TP)较正常组孕妇显著降低(P<0.001),且其含量降低与妊娠期高血压尿蛋白程度加重有平行关系,各尿蛋白分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D-二聚体、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值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中较正常组孕妇显著增高(P<0.001),各指标含量升高与尿蛋白程度加重具有平行关系,各尿蛋白分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尿蛋白分组间RDW-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液中D-二聚体、PLT、Ca2+水平、红细胞参数、肝功能指标及血清uE3水平随病情进展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测和诊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白丽华  陈铎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8):2572-2575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内皮细胞损伤与凝血-纤溶系统失衡的干预作用,探讨川芎嗪配伍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90例孕妇,其中正常妊娠组30例;子痫前期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硫酸镁治疗,观察组给予硫酸镁+川芎嗪治疗。分别测定正常妊娠组及对照组、观察组用药前后的vWF、D-Dimer、BPC、Fg含量。结果:①按正常妊娠组、子痫前期轻度组、子痫前期重度组顺序,各指标血浆水平逐渐升高或减低,差异有显著性。②对照组用药前后各指标水平改变差异无显著性。③观察组用药前后各指标水平改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川芎嗪对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抑制血小板活化,调节凝血和纤溶,逆转血栓前状态;川芎嗪配伍硫酸镁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综合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患者病情程度与血液动力学改变的关系。方法:用MP妊高症监测仪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液动力学指标,并分析其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病情程度的关系。结果:①PIH组平均动脉压(MAP)、动脉压差(DP)、外周阻力(TPR)、血液粘度(V)较正常妊娠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MAP、DP、TPR、V等指标在妊娠高血压组即有升高,在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时,上述指标均有显著改变,且随病情加重而更趋于明显。重度子痫前期组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血管顺应性(AC)较妊娠高血压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液动力学类型主要包括:低排高阻型(41.33%)、正常排高阻型(36%)、正常阻力型(12%)、高排低阻型(8.0%)、正常排低阻型(2.67%)。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液动力学类型以低排高阻型、正常排高阻型为主,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液动力学指标对判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这类高危人群孕期血压及胎盘T-bet、GATA-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本院进行孕期保健的9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孕期保健,预防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妊娠期间高危孕妇用药前后血压变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差异、新生儿体重,分娩后比较两组孕妇胎盘中T-bet、GATA-3水平。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防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后,预防组孕妇胎盘中T-bet水平小于对照组,GATA-3水平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预防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体重和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孕妇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有利于降低血压,并可能通过提高胎盘中GATA-3表达水平以改善胎盘免疫状态,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起到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人群中大约有12%~22%的孕妇发生不同程度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ELLP综合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种严重表现或并发症,同时也被认为是子痫前期重度的一种非典型形式,表现为典型的三联征,即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18.
武军  姬明杰  孙丽君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1):5025-5026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HELLP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探讨其与HELLP综合征发病的关系及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5~28孕周300例孕妇血清MMP-9的表达,并进行定期随访。结果:67例发展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其中6例发展为HELLP综合征;其余233例中25例早产,208例孕足月分娩(正常妊娠组)。发生HELLP综合征6例孕妇血清中MMP-9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ELLP综合征孕妇血清MMP-9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表明MMP-9可能参与HELLP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可谨慎用于HELLP综合征的预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21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纯组,每组各105例,联合组采用硫酸镁和拉贝洛尔联合治疗,单纯组采用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24 h尿蛋白、血液流变学及血浆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母婴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24 h尿蛋白显著低于单纯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单纯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比容(HCT)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下降幅度大于单纯组,且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血浆MDA、ET-1大幅下降,NO及SOD显著升高,与治疗前及单纯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单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应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疗效显著,通过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降低氧自由基,明显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减少尿蛋白,降低分娩并发症发生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黄芪、党参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患者肾功能损害的修复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孕妇10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硫酸镁治疗,观察组给予硫酸镁+中药黄芪、党参治疗。分别测定用药后对照组、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β2-MG、脐血流S/D等指标变化的幅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β2-MG、脐血流S/D及收缩压降幅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舒张压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中药黄芪、党参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肾功能损害有明显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