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作者在远中移动尖牙时 ,设计应用了腭杆、腭托颌内复合支抗装置 ,获得了较理想的支抗控制。一、资料与方法安氏 (Angle)Ⅱ类Ⅰ分类患者 6 8例 ,男 36例 ,女 32例 ,年龄 2 2岁~ 36岁 ,前牙覆牙合Ⅱ° -Ⅲ° ,覆盖 6mm~ 15mm ,拥挤 2mm~ 5mm。治疗前取精确模型 ,上颌均拔除两侧第一双尖牙 ,3|3远中移动与 5 |5邻接后 ,取阶段性记存模型。采用国产 0 .0 2 2英寸方丝弓托槽及方丝带环、颊面管。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设计腭杆、腭托复合支抗 ,即先在工作模型上制作 6 |6带环 ,并弯制 6 |6之间的横腭杆 ,同时弯制经硬腭垂直部的腭弓 ,用银…  相似文献   

2.
正畸临床中上颌前突、下颌后缩同时伴有深覆牙合的安氏II类I分类患者比较常见。这一类患者往往上颌需要强支抗,同时也较常应用平导来打开咬合。我们采用改良Nance弓[1],既加强了上颌支抗,同时也较容易地将咬合打开。1临床制作及其特点1.1制作上颌第一磨牙带环腭侧焊1.0mm不锈钢丝,弓丝离开组织面0.5mm,延伸到前牙基托内。前牙基托的范围为上颌两侧侧切牙之间的区域。腭侧前部导板厚度约2mm,以上下后牙离开2~3mm为宜。导板平面与下切牙长轴垂直。特点:(1)可以起到同Nance弓一样的作用,增加了后牙支抗,避免了口外力的应用,从而…  相似文献   

3.
腭托作为加强上颌支抗装置,在临床上使用较多.作者利用腭托装置将前部的塑料部分进行改良,做成平导板或平斜面导板,对深覆牙合患者打开咬合,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Nance腭托是一种加强支抗的辅助装置,利用其腭部前份的基托防止支抗磨牙前移、舌向倾斜及近中旋转[1]。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将Nance腭托进行改良后用于深覆拔牙病例的矫治,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改良Nance腭托的制作及应用6│6带环试戴完成后,随印模取下翻至石膏  相似文献   

5.
改良Jones装置推磨牙向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峰 《口腔正畸学》2001,8(3):122-124
在正畸临床治疗中,牙源性安氏Ⅱ类错 ,常需推磨牙向后以开拓间隙,矫正磨牙至I类关系。我们采用改良Jones装置推磨牙向后,共治疗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该矫治器的制作和临床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矫治器组成 矫治器选用Jones装置[1],并对其进行改良,包括支抗和作用力两部分。(图1) 支抗部分为Nance 腭托,在或上制作带环,颊侧焊托槽,腭侧用直径1.0mm不锈钢丝制作连接丝,埋于腭托内。腭托面积尽量大,近中至切牙腭侧,远中至第二双尖牙远中,边缘离开龈缘约3——5mm,并避开腭乳头。 作用力部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增强支抗,设计改良一种简单、实用而有效的防止支抗丧失的矫治装置。方法 首先弯制正畸弓丝,在患者模型的前腭部涂塑腭托,利用粘结剂将腭托粘结在第二前磨牙;对于拔除第二前磨牙的患者,弓丝则直接插入磨牙带环口外管内。结果 (1)支抗装置的基托部分粘结在第二前磨牙上,同时向后延伸至第一磨牙舌侧近中,阻止了磨牙的舌 顷斜和近中移动;(2)磨牙支抗装置体积小,减少了患者的不适感;(3)腭部支抗装置不影响咬合;(4)与传统的Nance支抗装置相比,支抗装置制作简单、省时,不需要在带环上进行焊接和进行脱焊。结论 作者所设计的支抗装置不仅可以在模型上间接制作,也可以直接在口内直接制作。当矫治装置折断时,可以立即重新制作,不会影响治疗进程,磨牙支抗装置临床运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双尖牙扭转临床较常见 ,多通过双向牵引纠正。位于牙弓内并扭转 90°的双尖牙 ,若牙弓拥挤 ,无充足间隙 ,则纠正其扭转较困难。我们利用变异腭弓 ,将扭转牙的舌尖腭向牵引。使其腭向移位。当扭转牙与邻牙之间出现间隙时 ,颊向牵引扭转牙颊尖 ,从而顺利纠正其扭转。1 材料和方法1 1 变异腭弓的制作  常规取模 ,灌注石膏模型。若第一双尖牙扭转 ,则在石膏模型 6 6上安放成品方丝弓带环 ,若第二双尖牙扭转 ,则在 76 或 6 7或 77上安放带环。用直径 0 9mm的不锈钢丝弯制变异腭弓。使腭弓在扭转牙处凸向中线 ,并在扭转牙相应腭弓段弯制 2…  相似文献   

8.
材料和方法   1.双台阶式长臂辅弓的组成 ,弯制方法及制作要求1.1 组成 由主弓及双台阶式长臂辅弓组成。双台阶式长臂辅弓由近中固位臂、近中斜臂、近中螺簧、中央双台阶式长臂、远中螺簧、远中斜臂、远中固位臂组成 (图 1)。图 1 双台阶式长臂辅弓   1.2 弯制方法 常规粘贴标准方丝弓托槽带环 ,用 0 .0 18× 0 .0 2 2的方丝弯制成理想的弓形作为主弓。用 0 .0 16× 0 .0 2 2的方丝在侧切牙的远中弯制近中固位臂 ,长度 4~ 5mm ,龈向弯制近中斜臂 ,高度 5~ 6mm ,垂直向弯制螺簧 2~ 3个圈 ,直径 2mm ,中央双台阶式长臂 ,长…  相似文献   

9.
舌弓、腭弓 ,Nance弓等是正畸矫治中常用的增强支抗的方法 ,焊接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矫治的效果 ,它们可以通过带舌腭侧的舌面管与带环相连接 ,但临床上更常用的是将其与带环直接连接在一起。临床上通常的做法为 :首先将带环从口内翻到石膏模型上然后弯制舌腭弓 ,然后固定 ,用银焊焊接舌腭弓。常用的固定方法为 :蜡固定后用石膏包埋。我们认为整个过程中有 5个关键会严重影响焊接效果 ,现将体会和经验环节介绍如下 :1 取印模  取印模前需先将带环焊接面打磨成粗糙面以利焊接。取模时带环有时没被直接翻入阴模中 ,从口内取出放回阴模…  相似文献   

10.
腭弓与Nance腭托联合支抗在正畸矫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腭弓 (transpalatalarch简称TPA)是从右侧上颌第一恒磨牙带环腭侧延伸到左侧第一恒磨牙的一种弓形装置 ,可用于加强和稳定磨牙支抗。一般腭弓可保留到正畸治疗的最后完成阶段。Nance腭托与传统舌弓不同 ,腭托的前部不与前牙接触 ,而是通过一个小的塑料基托与硬腭前部接触。Nance腭托可以阻止上后牙的前移 ,起到增强后牙支抗的作用。TPA与Nance腭托往往是单独应用于正畸矫治中的支抗加强 ,但在临床上有时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也有出现轻度支抗丧失的现象。为此我们尝试在临床中应用TPA与Nanc…  相似文献   

11.
牙周病错患者正畸治疗后用传统Hawley氏保持器或局部固定保持器保持,效果都不理想。本文作者使用改良舌弓,用于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后保持,临床效果令人满意。改良舌弓制作及临床应用1.取模:给患者取印模,取下6 66 6 带环,放在印模各自位置上,灌注石膏模型。2.用0.6mm钢丝弯制舌弓,要求舌弓与6—66—6 每一个牙齿的舌侧广泛接触,注意舌弓上前牙舌侧的位置应避免下牙弓的咬合干扰。将舌弓与6—66—6 带环舌侧焊接,同时去除6 66 6 颊侧拉钩与圆管。3.用水门汀将6 66 6 带环粘固在牙上,对5—55—5 舌侧牙面进行酸蚀、清洗…  相似文献   

12.
我们应用Quad -Helix矫治器为 11例后牙弓狭窄的病例进行扩弓 ,疗效较佳。现结合临床应用体会 ,探讨一下Quad -Helix矫治器的矫治原理和疗效。材 料 和 方 法Quad -Helix矫治器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由0 9cm不锈钢丝弯制而成的带有 4个环圈的扩弓加力装置 ,有 2个前圈和 2个后圈 ,由前腭杆及侧腭杆将 4个圈连接起来 ,后圈反折向前紧贴磨牙、双尖牙腭侧而形成两个前臂 ,其构造如图 1所示。第二部分是磨牙带环 ,是四角簧的固位装置 ,其特点是腭侧带有扁管 ,最大径为两倍的 0 9cm弓丝直径 ,以利于反折的四角…  相似文献   

13.
钛制腭托全口义齿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钛制腭托全口义齿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00例无牙殆患者采用二次印模法,取功能性印模,常规制作钛腭托全口义齿,并进行1~3年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临床应用观察得知,钛制腭托全口义齿固位好,异物感小,基托轻薄,没有金属味,抗折力强。尤其以前曾戴用过PMMA全口义齿的患者更换钛制腭托全口义齿后感觉更舒适,适应期明显缩短。其满意度达85%。其中3例患有轻度口腔干燥症的患者对钛制基托全口义齿满意度明显高于PMMA全口义齿,钛制腭托在3年的使用过程中尚未发现基托折裂现象。但是有40%的患者钛腭托磨光面使用后出现色素沉着,这可能与患者的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以及义齿加工质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我科近两年来,用片段弓矫治器矫治腭侧阻生的上颌尖牙,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矫治器制作:手术暴露腭侧阻生尖牙,在尖牙冠上粘托槽或小牵引钩备牵引。在6上粘带颊面方管的带环,并在带环间用1.0mm钢丝弯制横腭弓增强支抗。片段弓由固位曲、调整曲和牵引曲的方丝构成,初期用0.016″×0.016″的方丝弯制。以防止弓丝在磨牙带环颊管中旋转,并有利于控制牵引力大小和方向,固位曲紧靠带环颊管并与之结扎,调整曲位于带环颊管前2mm~3mm,有时需在弓丝加一颊向转矩,以防对牙的损伤;牵引曲弯制在尖牙相对牙弓的唇侧并有1cm左右的活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改良腭弓矫治伴有上颌第二磨牙颊侧错位的单侧或双侧正锁(牙合).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2年8月第二磨牙正锁(牙合)正畸患者20例,男7例,女14例,年龄15~36岁.采用直径1.2 mm不锈钢丝弯制改良腭弓拉颊侧错位的上颌第二磨牙入牙列,根据错(牙合)情况下颌牙弓采用固定矫治器和/或交互牵引配合矫治,观察临床疗效.每个病例正锁(牙合)纠正前后拍摄曲面断层片及头颅侧位片,比较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20例患者均在2~4.5个月内完成第二磨牙正锁(牙合)的矫治,磨牙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颅面软硬组织测量值没有明显变化.结论:改良腭弓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矫治上颌第二磨牙正锁(牙合)的装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改良唇挡单侧扩弓后裂侧牙槽骨高度与厚度的变化.方法 对年龄在12~16岁应用改良唇挡完成单侧扩弓的18名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扩弓前后的CBCT图像进行重建,测量扩弓后裂侧牙槽骨高度与厚度,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裂侧尖牙、第一、第二前磨牙颊、腭侧牙槽骨的高度均降低,其中尖牙变化量最大(P<0.01),尖牙颊侧骨开裂的患者增多.第一、第二前磨牙颊侧牙槽骨在釉牙骨质界下4mm、6mm处厚度增加,尖牙颊侧在6mm处骨厚度增加(P<0.01),在4mm处骨厚度减少(P<0.05),尖牙、第一、第二前磨牙腭侧牙槽骨厚度减少.结论 唇挡扩弓后,裂侧牙齿颊侧牙槽骨的高度降低,厚度增加.对于裂侧尖牙正畸治疗前后的牙周状况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快速上颌扩大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选用以快速扩大法(以下称R.M.E)矫治的7例双侧上颌狭窄患者,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为12~14岁。其中有三例为唇、腭裂患者,均已作过整复术,但表现上颌明显发育不足,上牙弓狭窄。每例患者均于矫治前后制作石膏模型、并拍上颌咬合片。矫治开始都使用了装有扩大螺丝的上颌固定矫正器。(图1)。 二、方法 1.矫正器设计:在64|46上制作带环,(若无44则用33),带环腭侧用1.0~1.2mm不锈钢丝连接起来,钢丝两侧末端弯向中央,并作小弯曲埋入塑料基托中。基托紧贴两侧上腭,其中央装置扩大螺丝。注意螺丝要与硬腭离开5mm左右,以便于加  相似文献   

18.
在口腔正畸临床工作中常有腭移位的侧切牙矫正后需做唇向控根移动 ,在标准方丝弓技术中使用不锈钢方丝对单个牙进行转矩 ,操作技术难度大 ,初学者不易掌握 ,且唇向控根时如方法不当可造成骨过度吸收 ,牙龈萎缩等负作用 ,故更强调细丝、轻力、柔和的原则。现介绍一种使用控根辅弓进行单个牙唇向控根的应用方法。1 方 法标准方丝弓技术 ,常规排齐整平牙列、纠正反牙合 ,去除需控根牙上的托槽 ,粘贴 0 .9mm内径的无缝针管 ,管长 4.0 mm,靠龈方粘贴在牙冠近远中径的中央 ,用 0 .40 mm的不锈钢丝或澳丝弯制辅弓 (具体弯制方法见图 ) ,辅弓的竖…  相似文献   

19.
X型横腭弓是由日本亚历山大矫正协会嘉海龙三博士介绍的一种新的装置。1、结构及制作。X型横腭弓由带环及X型腭杆两部分组成(附图)。附图x型横腭弓先制作7557带环,55颊侧焊托槽,77颊侧焊颊管,而后在带环的腭侧分别点焊与托槽或颊管等高并处于相同的近远...  相似文献   

20.
快速上颌扩弓保持与复发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腭中缝扩张 (Sd Sd)、牙槽突倾斜和弯曲 (At b At b)、牙齿移位 (Td Td)、牙齿倾斜 (Tt Tt)在快速扩弓、保持和复发结束时的比例变化及该变化与扩弓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 6周龄SD雄性大鼠 2 4只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均设实验组 6只和对照组 2只 ,实验组经过快速扩弓期 ( 1周 )、保持期( 4周 )、复发期 ( 4周 ) ,对照组不作扩弓处理 ,制作四环素荧光标记不脱钙磨片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将图像输入计算机分析仪测量腭中缝的宽度 (SW )、磨牙颊尖区增宽的量 (即扩弓量M M )和磨牙牙槽嵴增宽的量 (RM RM) ,从而利用公式计算出 4个部分的比例。结果 :磨牙扩弓量 (M M )在扩弓结束时、保持结束时、复发结束时 4部分 [(Sd Sd) :(Tt Tt) :(At b At b) :(Td Td) ]的比例变化为 :45 .2 % ( 0 .47mm ):17.8% ( 0 .19mm) :2 5 .7% ( 0 .2 7mm) :11.4% ( 0 .12mm ) -5 2 .3 % ( 0 .47mm) :15 .5 % ( 0 .14mm ):18.9% ( 0 .17mm) :13 .3 % ( 0 .12mm) -61.8% ( 0 .3 4mm) :18.2 % ( 0 .10mm) :1.8% ( 0 .0 1mm) :18.2 % ( 0 .10mm )。结论 :腭中缝扩张 (Sd Sd)是快速上颌扩弓中最重要的部分 ,其稳定性关系到扩弓的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