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作者对收集来的人类颞骨进行了组织学观察,旨在阐明咽鼓管功能障碍与形态学的关系。 1.压力平衡:鼓室和外耳道等压才能提供声音空气传导的最佳功能状态。咽鼓管阻塞将迅即产生10~200mmH_2O的部分真空,如不能立即缓解,将有液体渗出。 2.换气:呼吸性粘膜吸收氧。咽鼓管阻塞将使CO_2分压从正常的17mmHg提高到58mmHg。Moscona和Sadé等已证实高浓度的CO_2可使上皮细胞化生,导致扁平上皮细胞转化成有纤毛的  相似文献   

2.
以往认为,分泌性中耳炎是由于咽鼓管机能不良(狭窄或阻塞),不能平衡中耳气压,导致中耳渗出所致。近来报告,中耳气体在中耳腔与粘膜血管之间的弥散在造成中耳负压中所起的作用比咽鼓管机能不良的作用更为突出。乳突腔在中耳有效的气体交换中起压力缓冲腔的作用。当乳突气化不良时,对中耳气体压力变化的缓冲能力减弱,从而导致分泌性中耳炎。为研究乳突气化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对因耳硬化症进行外半规管开窗术的28具共31块颞骨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并与相同数量的耳硬化症或感觉神经性聋但未进行开窗术或耳科手术的颞骨对照。开…  相似文献   

3.
普遍认为急性中耳炎(AOM)与分泌性中耳炎(SOM)继发于咽鼓管炎症阻塞或狭窄所致的中耳通气不良。作者以往曾报道AOM和SOM颞骨标本的咽鼓管腔并无阻塞。本文对正常的与炎症性的咽鼓管解剖学和组织学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71具1~24月婴儿尸体颞骨,其中46具无中耳病变者为正常组,15具AOM及10具SOM者为炎症组,经3%硝酸固定和脱钙,切成4块(1块包括中耳,另8块包括咽鼓管),洗净后浸入20%硫酸钠中和,逐步增加乙醇浓度脱水,石腊包埋,沿咽鼓管长轴垂直方向连续切片,HE、PAS和Masson三色法染色。显微镜下观察与测量咽鼓管各段管腔横截面积及粘膜  相似文献   

4.
咽鼓管与中耳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耳炎的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的,包括病毒和细菌感染,解剖因素如咽鼓管功能不良以及宿主因素等.100多年前Politzer提出咽鼓管功能的异常可能是中耳疾病发生的最重要因素.随后的研究认为中耳炎首先是中耳粘膜的疾病,是由该组织感染或变态反应所引起而非咽鼓管功能不良所致.但最新的研究显示一世纪前Adam Politzer首先提出的假说最有可能是中耳炎的首要发病机制:咽鼓管功能不良可以促使病毒和细菌进入中耳,从而导致中耳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中耳炎或中耳萎陷,不论是急性或慢性,多被认为是继发于咽鼓管异常,导致中耳换气功能不良,但并无正常咽鼓管腔与患病者相互比较的资料报导。为此作者收集53块中耳正常的颞骨标本,与17例有中耳病变(15例急性中耳炎,2例渗出性中耳炎)的颞骨标本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6.
上文的研究表明,急性和分泌性中耳炎的咽鼓管峡部和正常耳的相同。本文是研究咽鼓管的咽部情况以进一步评定“咽鼓管狭窄”能导致中耳炎或中耳萎陷的假说。作者用33例无中耳炎病史和10例曾患急性中耳经婴儿的带有咽鼓管的颞骨,按年龄(最大为3岁)分组;将咽鼓管分为下述五个特殊区域,在镜下观察测量,方法同上文。  相似文献   

7.
鉴定恶性细胞和预测其生物学行为方面尚无可靠的组织病理学标准。有关研究表明转化细胞表型改变与其膜表面糖结合蛋白改变有关。糖结合蛋白在细胞间相互作用和各种细胞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凝集素是一组植物或动物来源的糖结合蛋白,每一种凝集素在细胞表面和细胞器中都有其特异性结合糖寡糖链末端残基,即凝集素受体,故其被认为是组化方法鉴定和监测在细胞分化和恶性转化中糖蛋白组成异常的有效工具。目前对正常和恶性喉上皮细胞中凝集素结合模式所知甚少,该研究选用荆豆凝集素(UEA)、花生凝集素(PNA)、麦胚凝集素(WGA)、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颞骨扁平肥厚性脑膜瘤的CT和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4例颞骨扁平肥厚性脑膜瘤的CT和MRI表现。结果颞骨扁平肥厚性脑膜瘤CT的典型影像学征象:颞骨广泛弥漫性骨质增生硬化,边缘呈毛刷样改变。MRI特征表现为与颞骨对应区的脑膜弥漫性增厚并形成软组织肿块影,增强后可见明显强化。本组4例均伴中耳乳突、外耳道的炎性改变,可继发胆脂瘤。结论 CT可直观显示颞骨广泛的骨质改变,MRI可清楚显示软组织肿块并准确判断病变范围,两者结合在本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吴玉瑛  李福全 《耳鼻咽喉》1996,3(2):112-115
应用ABC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了17例喉癌、癌旁及正常喉粘膜上皮内花生凝集素(PNA)受体分布,结果表明癌细胞内PNA呈强阳表达,毗邻正常喉粘膜上皮细胞未见强阳性表达;在不同的喉癌组织学分级之间,PAN的表达呈不同程度,其差异具显著性(P〈0.005)。提示PNA受体可能是喉癌的一种重要标志,其分布与喉癌的分化,增殖有关,为喉癌形态学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一种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0.
应用ABC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了17例喉癌、癌旁及正常喉粘膜上皮内花生凝集素(PNA)受体分布,结果表明癌细胞内PNA呈强阳性表达,毗邻正常喉粘膜上皮细胞未见强阳性表达;在不同的喉癌组织学分级之间,PNA的表达呈不同程度,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5)。提示PNA受体可能是喉癌的一种重要标志,其分布与喉癌的分化、增殖有关,为喉癌形态学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一种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1.
咽鼓管软骨及腭帆张肌(TVPM)对维持咽鼓管的功能起着重要作用,这些结构的病理改变可引起咽鼓管机能不良,并成为分泌性中耳炎的危险因素。为研究咽鼓管软骨及TVPM组织病理学的年龄相关性变化,对36具颞骨咽鼓管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材料取自36例年龄2天~88岁,且无任何先天性异常及耳部病史的人体。将标本用10%福尔马林固定,5%三氯乙酸脱钙,乙醇脱水,火棉胶包埋,沿咽鼓管长轴的垂直面作厚30μm的连续切片,将每第20张切片用苏木精曙红染色,光镜下观察。计算咽鼓管中段一张组织切片上平均1mm2横截面积中软骨细胞钙化数,定量研究咽鼓管软骨的…  相似文献   

12.
[1979年7月在伯明翰举行了英国第五届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除英国本国学者外,还有美、澳和北欧诸国的耳鼻咽喉科专家。J Laryngol Otol 94(1),1980为有关此次会议活动情况和论著的专集。本文为其中关于“慢性咽鼓管功能障碍”一组论文的综合报道。] 中耳粘膜的组织病理学研究多年来一直认为中耳粘膜相当于正常呼吸道较低级的粘膜类型。固有鼓室的上皮呈扁平骰状,由1到3层无纤毛的细胞组成。咽鼓管口的正常中耳粘膜则由纤毛柱状上皮细胞构成,向后延伸,主要是通过下鼓室区,大约覆盖着鼓室粘膜的1/3。咽鼓管功能障碍引起慢性渗出时,鼓室粘膜的病理改变可从单纯的粘膜增生到具有很多分泌上皮细胞和上皮下腺体的高度增厚的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粘附分子表达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方法 采用灭活未分类流感嗜血杆菌制备小白鼠分泌性中耳炎模型,了解中耳粘膜的病理改变,检测其对白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小白鼠粘附分子Mac-1和L-selectin的表达明显增加,伴有相应中耳粘膜病理改变。结论 死亡的细菌可能作为一种抗原,导致中耳粘膜的炎症反应及中耳渗出,粘附分子Mac-1及L-selectin的表达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用来治疗儿童中耳炎的所谓解充血剂是指α-肾上腺素能兴奋剂(类交感神经兴奋剂)或联合应用抗组织胺类药物。肾上腺素能药物的作用是兴奋自主神经系统中的α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分为间接兴奋药物,如麻黄素、phenylpropanolamine和直接作用药物,如肾上腺素、假麻黄硷、去甲肾上腺素等两大类。其作用是通过改变腺嘌呤循环酶(adenyl cyclase)的活性,致成鼻和咽鼓管粘膜小动脉壁平滑肌收缩,使充血消退,肿胀粘膜收缩,因而增加鼻和咽鼓管的通畅。抗组织胺类药物是抑制组织胺释放,影响组织胺对毛细血管的扩张作用,且减少组织胺诱发的鼻分泌物排出,并可对抗组织胺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水肿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用解充血剂及抗组织胺药来治疗中耳疾病的理论基础是它们能作用于充血肿胀的咽鼓管粘膜。咽鼓管内粘膜上的粘液毡的特性(如粘性及表面张力),近来已破强调为咽鼓管功能的重要因素,因为开放咽鼓管的力量必须冲开粘液层以分开管壁粘膜。为此探索一种有抑制分泌能力的药物是否能影响到咽鼓管功能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的目的即为查明给予阿托品后,是否可引出一种可测得的咽鼓管功能改变。受试者为10名耳部健康者(20耳),无反复中耳病史及最近一个月内无上呼吸道感染史,经耳科显微镜检查鼓膜正常,鼓室图正常及听力在  相似文献   

16.
胆固醇肉芽肿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颞骨内气房阻塞后引起的一种炎性反应。慢性渗出性中耳炎、胆脂瘤、慢性肉芽型乳突炎、急性乳突炎等耳部病变可并发本病。发病原因可能与气房的通气引流不良有关,可发生于颞骨任何部位之气房内,但常见于中耳或乳突处。已有动物实验证明胆固醇肉芽肿的形成与气房引流不良和咽鼓管阻塞有关。作者报导罕见的2例发生于颞骨岩尖部的胆固醇肉芽肿,病变涉及内耳道及桥小脑角。其病变发展过程可能先是气房引流受阻,致岩尖处胆固醇肉芽肿形成。由于无引流通道,因此粘膜肿胀和肉芽形成等病理变化持续不愈,加上腔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颞骨高分辨率CT(HRCT)和咽鼓管功能检查对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术前咽鼓管鼓室口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41耳)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术前颞骨HRCT扫描和咽鼓管功能综合测试仪检查结果,并与术中显微镜下探查咽鼓管鼓室口处病变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颞骨HRCT发现咽鼓管鼓室口软组织占位影34耳;术中发现鼓室口病变32耳,其中为肉芽组织22耳和胆脂瘤4耳,脓团堵塞3耳,鼓室口周围黏膜肥厚肿胀2耳,黏膜粘连闭锁1耳。咽鼓管功能障碍37耳,其中为阻塞型32耳,闭锁不全型5耳。结论:对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术前进行颞骨HRCT扫描和咽鼓管功能检查,对术中有目的地处理咽鼓管鼓室口的病变,制定手术方案和预估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咽鼓管腺体的出生后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咽鼓管(ET)具有保护、通气及清洁功能,咽鼓管腺体对ET发挥清洁及保护功能起重要作用.ET功能障碍与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有直接关系。为阐述小儿ET功能障碍可能的解剖及组织学原因,对32具人颞骨标本进行组织学研究,观察ET腺体的出生后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19.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鼻粘膜中粘蛋白MUC5AC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粘蛋白 MUC5 AC在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 PAS染色和免疫组化 SABC法检测了 2 3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鼻粘膜中粘蛋白 MUC5 AC的表达。结果 :2 3例变应性鼻炎鼻粘膜组织中 PAS染色均为阳性 ,粘蛋白 MU C5 AC染色阳性率为 85 .2 % ,主要表达在粘膜下腺体上皮的杯状细胞中。结论 :粘蛋白 MUC5 AC在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过度分泌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观察性激素对中耳粘膜的作用及雌激素、孕激素受体在正常中耳粘膜的表达,将40只大鼠分成4组,1组为对照组,另3组分别给予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以观察其中耳粘膜的变化,并应用免疫组化检测雌激素、孕激素受体在中耳粘膜的表达.结果表明,应用激素组的中耳粘膜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改变,但中耳粘膜雌激素受体阳性.证实中耳粘膜分布有雌激素受体,雌激素可能对中耳粘膜直接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