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目的 了解粉尘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分析不同接尘工龄粉尘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研究接尘工龄与健康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某五金厂1 112名接触粉尘作业的在岗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异常检出率为35.3%,检出尘肺1例,占0.09%.结论 随着工龄的增加,肺功能、胸片异常检出率升高.粉尘对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有较大影响,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切实做好生产环境治理,加强粉尘作业人员的个体防护,并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保障粉尘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职业健康检查是针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毒物等而做的职业体检,旨在于发现职业病和职业禁忌证,了解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为此我们对某区2010年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如下。1对象与方法上海市某区1 354家企业中接触粉尘、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共152 130人。采用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3.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长时期吸入水泥粉尘,可致肺组织纤维性变,引起水泥尘肺.为进一步了解长期接触水泥粉尘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我们对市属某大型水泥厂的作业场所进行了劳动卫生及作业工人的健康进行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健康变化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研究粉尘作业对工人健康的影响,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及相关权益;了解不同年龄以及不同接尘工龄粉尘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及《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于2012年10月对某大型水泥企业456例接触粉尘作业的在岗及退休人员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并对检查结果按年龄分组和按工龄分组进行比对。结果该公司接尘人员随着年龄的增大,X线胸片异常检出率增高;随着接触工龄增加,X线胸片异常检出率增高。结论该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饲料工业酶制剂厂工作环境中的酶粉尘对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的影响,为饲料工业酶制剂作业工人的健康防护及工业酶制剂的职业卫生标准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61名接触木聚糖酶、酸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等饲料工业酶制剂的作业工人进行问卷调查、肺功能、皮肤点刺实验、肝功能和血常规测定.对照组为该厂不接触酶制剂的后勤工作人员22名.结果 接触组工人咳嗽、眼部、鼻部等症状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z=-9.055,P<0.001).接触组工人各症状的发生与接触水平有相关性(χ2=82.00,P<0.001).接触组对木聚糖酶、酸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致敏率分别为6.6%、3.3%和4.9%.接触组的肺功能、肝功能、血常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饲料工业酶制剂厂工作环境中的酶粉尘对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影响,应加强对作业工人的职业防护,建议制定酶制剂工作场所中酶粉尘的职业接触限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天津市东丽区矽尘作业企业粉尘职业危害现状,及时掌握辖区内尘肺的发病特点、规律和趋势,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辖区11家矽尘作业企业基本情况、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劳动者职业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矽尘(总尘)个体采样粉尘浓度总体合格率为36.4%,矽尘(呼尘)个体采样粉尘总体合格率仅为9.1%,劳动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体征。提示,矽尘作业企业应采取切实可行的职业危害防护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作业现场粉尘浓度和对工人健康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18年广汉市作业场所工人职业病健康监护结果,为职业病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中广汉市作业场所工人职业健康监护结果,比较接触不同危害因素作业场所工人健康状况差异。作业场所工人接触粉尘、化学毒物、物理因素等其他职业危害因素疑似职业病检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物理因素高温、噪声作业场所疑似职业病检出率高,分别为3.57%和1.80%。相关物理因素作业场所禁忌证检出率较高。粉尘、化学毒物、物理因素和其他职业危害因素疑似职业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41,P0.01)。高温、噪声、局部振动、微波和其他等物理因素疑似职业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广汉市作业场所工人以接触噪声、粉尘居多,监管部门要重点加强噪声、粉尘、高温三类作业场所监管,切实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为及时发现职业健康损害,评价健康变化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诊断职业病,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了解不同年龄以及不同接尘工龄粉尘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第23号令)、《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2002)。对全局23个单位607例接触粉尘作业的在岗人员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诊断Ⅱ期矽肺1例,Ⅲ期矽肺1例。  相似文献   

9.
接触粉尘所引起的损害,是粉尘危害作用的结果。对粉尘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检查了解,及时发现损害和尘肺患者,不仅有利于及时掌握粉尘危害的状况,评价粉尘的危害性,为制  相似文献   

10.
粉尘作为我国作业场所中重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严重威胁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为提高我国用人单位粉尘治理的管理水平,降低粉尘对劳动者的健康损害,本文对我国和美国粉尘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的管理体系、粉尘治理原则和主要措施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相关法律法规仅对各项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并未将劳动者实际接触水平作为基础,制定差异化和有针对性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局以《职业安全与健康法》为基础,制定了粉尘作业场所的通用标准以及可吸入结晶二氧化硅粉尘作业等管理标准,用人单位需根据劳动者的粉尘职业暴露水平,采取一系列差异化和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本文对中美两国相关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为完善我国粉尘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以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工业园区为中心,开展以尘肺为重点的职业病监测,收集接触游离SI02粉尘、煤尘职业病危害人群健康状况改变及其相关信息,掌握当地职业病危害及劳动者基本情况,规范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及时对存在职业健康损害的人员进行诊断,规范职业病报告,开展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和预警.方法 按照《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和《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07)的规定,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的要求对劳动者作业场所职业病有害因素检测检验.结果 三年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无尘肺病发生.少数劳动者在心电图、肺功能等检查中有异常表现,但异常发生率均在5%以下.X线胸片检查结果异常率均在1%以下,且观察对象逐年减少.三年职业健康检查共发现2例职业禁忌症.对19家不同规模企业进行了作业场所粉尘危害的检测.大、中、小型企业检测合格率分别为70%、68.07%、60.32%.结论 通过对劳动者基本情况的调查和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的分析,经过具有职业病诊断资质的服务机构的诊断可得出结论:连续三年的哨点监测未发现尘肺病;少数劳动者在职业病诊断中被列为观察对象,但发生率逐年减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北京市某木质家具厂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企业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4月,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通过现场管理情况以及检测结果对木质家具厂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评价。结果劳动者接触的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环己酮、甲醛、正己烷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33.3%接触木粉尘的作业岗位木粉尘浓度检测结果不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20.0%接触噪声的作业岗位噪声强度检测结果不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2017年企业未进行劳动者职业病健康检查;防护设施不符合要求;封边区和包装区的劳动者配备的个体防护用品不符合要求;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符合《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结论北京市某木质家具厂整体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良好,部分接触木粉尘、噪声的作业岗位危害控制效果较差,需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接触职业病危险因素从业人员的高血压检出情况。方法对昌平区2012年职业病危害(高温、苯系物、锰、汽油、粉尘、铅等)从业人员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区共检查4 469名从业人员,均未发现疑似职业病患者;其中检查701人有1项或多项的结果异常,异常检出率为15.69%。检出职业禁忌证21人。其中血压异常检出率为30.03%,尿常规异常率为9.67%;铅作业和苯作业工人职业禁忌证检出率分别为2.94%和2.29%。结论该区在所监测的职业禁忌证中,接触铅作业从业人员检出率居首位,其次是接触苯系物从业人员,接触高温、无机粉尘检出率较低。应坚持常规的职业健康检查,掌握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职业禁忌证对职业病的预防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了解药物粉尘作业工人的身体状况,明确职业接触药物粉尘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为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控制职业病危害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某制药企业145名接触药物粉尘作业工人作为暴露组,同企业的无职业危害暴露的145名工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工人的健康状况。[结果]暴露组的血压、心电图、血常规、胸片、耳鼻咽喉、肝功能检查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尿常规、血脂异常检出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工龄>10年组血糖异常检出率高于≤10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功能异常检出率随着工龄延长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粉尘可影响作业工人的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还可影响作业工人的肝功能,应对其药物毒理危害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私营企业工人作业环境,提高个人防护意识,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方法:通过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了解化学性粉尘致急性眼部损伤的过程及后果。结论:因局部排风故障,9名接触化学性粉尘作业工人4例急性眼损伤。结论:多种化学性物质的粉尘对接触者的眼部损害较快,程度较重;提高私营企业领导职业卫生意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有害作业单位应建立严格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保养维修制度;接触有害作业工人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6.
包头市稀土粉尘接触工人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某稀土厂385名稀土粉尘作业人员和378名对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接触组男性肺功能及X线胸片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接触组不同性别尿常规、肺功能和X线胸片异常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稀土粉尘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年龄和工龄对其影响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7.
尘肺防制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十分普遍,尤以发展中国家为甚,全世界大约近亿劳动者受到粉尘危害的影响.我国接触粉尘作业的人数众多,2000年全国登记接尘人员超过2000万,此外,还有大量未登记却接触粉尘的私有企业人员或国有企业的农民合同工、轮换工.接触生产性粉尘引起的尘肺病是我国职业性疾患中发病最严重的职业病,据卫生部不完全统计,截至2005年尘肺病累计发病60余万例;死亡超过14万例,病死率24%;尘肺现患46万多例;近15年平均每年新发尘肺病近万例,尘肺病占职业病报告例数的71%.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深圳市光明新区大理石家具企业粉尘危害现状和劳动者健康状况,为该行业制定粉尘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7家大理石家具企业的作业场所和191名接尘劳动者进行调查。结果 7家大理石家具企业作业场所中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均高于10%,干磨工种粉尘浓度为4.26 mg/m~3,高于开料(0.81 mg/m~3)和湿磨工种(0.68 mg/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1名劳动者有咳嗽、口干、喉痛等症状的64人,心电图异常11人,肺功能异常13人,胸片异常18人。不同工种、工龄和年龄的劳动者出现咳嗽、口干、喉痛等症状的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龄的劳动者肺功能异常率和胸片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的劳动者肺功能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家大理石家具企业作业场所干磨岗位矽尘危害较重,对工人健康造成损害。需要增加通风除尘设施;要加强对接尘劳动者的粉尘和尘肺知识培训,保证劳动者佩戴防尘口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洗煤厂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方法 选择某洗煤厂粉尘及噪声作业工人592名作为接触组,另选择某甲醇厂作业工人362名作为对照组,对高千伏X射线胸片、电测听、心电图及血压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接触组胸片异常率为13.2%,听力损失率为41.4%,心电图异常率为32.3%,血压升高率为30.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洗煤厂粉尘及噪声对作业工人健康有明显损害,且噪声危害程度随工龄的升高有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硬金属粉尘(硬金属原料粉尘及合金粉尘)对硬质合金生产工人的职业健康的影响,为改善工人的个人防护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家大型硬质合金生产企业进行现场职业流行病学调查,以接触硬金属粉尘的在岗工人152人为接触组,同企业非接触粉尘作业工人142人为对照组。对职工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对生产环境进行职业卫生检测。结果接触组与对照组皮肤过敏、鼻炎、哮喘等接触硬金属粉尘所致相关性疾病患病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接触组与对照组肺功能检查(包括小气道受损、轻度通气功能障碍、中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硬质合金生产企业职业健康状况不可轻视,应加强对该厂作业工人的健康教育,改善生产环境,做好职业健康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