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从山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情况、软件系统建设情况、新农合建设的目标意义阐述山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主要内容有:山西新农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意义,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和应用技术手段,建立"标准统一、信息共享、安全高效、功能齐备"的合作医疗管理信息应用系统,提高合作医疗的综合管理服务水平,实现全省合作医疗健康运行的信息化管理,使全省新农合业务处理信息化、监督管理透明化、数据接口标准化与软件核心模块、硬件基本设备、数据传递方式的统一化。新农合软件系统建设:软件的架构和功能;新农合信息化建设任务;新农合信息化与医院信息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2.
为认真贯彻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会计制度》,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地市级统筹,内蒙古包头市近2年针对市、县新农合经办机构在新农合基金规范化管理方面作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文章就该市新农合市级统筹基金规范化管理方面的做法和思考作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卫农卫发〔2006〕45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是专门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业务管理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对新农合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为指导和规范全国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提高新农合的科学管理水平,保障和促进新  相似文献   

4.
王信东 《卫生软科学》2011,25(11):737-739
介绍了邹城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现状和运行成效,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利于新农合管理的角度,确定新农合主管部门;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维护好新衣合平台;加强医药费用控制,减少基金过度使用;合理确定新农合报销补偿比例,充分发挥补偿效益;探索规范合理的新农合筹资机制;加快新农合立法建设,促进新农合规范长效发展六个方面,对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持续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化建设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提高工作成效、确保资金安全、体现“公开、公正、公平”、进行科学管理、实现民主决策的有效手段。卫生部在2003年新农合试点开始就非常重视信息化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基本规范(2008年修订版)》等重要文件,中央财政从2004年开始为新农合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加上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在过去几年中,新农合信息化建设进度快、覆盖广。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新农合可持续发展关键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自2003年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以来,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文章就影响安徽省新农合的几个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大宣传、提高农民参合率,完善方案、提高农民的受益水平,加大新农合的基础、配套建设、提高新农合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对策,以促进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从2003年开始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4年全省推广,2005年全省所有县(市、区)全面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比全国提前3年实现全覆盖目标。近年来,江苏省新农合各项绩效指标均居全国前列。为了有效地推进我省新农合制度的稳步发展,加强对新农合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探索新农合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笔者对我省新农合运行状况、成熟的经验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了分析评价,为下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提供有益的经验和理论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的方式对广东茂名某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揭示了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参合率高企表象下存在的农民受益水平低、对新农合了解不够、自愿参保率低及新农合经办手段落后、监管力度严重不足等主要问题。对此,提出了保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可持续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明确界定会计核算单位提高新农合基金管理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工作已由试点过渡到普及后转入加强管理阶段,而基金管理是整个“新农合”管理的重点内容。目前不少地方“新农合”基金管理混乱,主要原因是会计主体界定不明确。笔者通过调查、分析认为,为规范农村合作医疗资金财务管理,维护农村合作医疗的合法权益,必须明确界定县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为会计核算单位。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发现年龄、新农合医疗模式、文化、职业等均影响了新农合试点卫生服务利用水平,并为促进试点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和提高新农合基金的使用效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深入分析现行新农合存在的现实困境,寻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优化路径。方法:分析政府、农民、医疗机构三大参与主体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探析新农合制度的相关对策和改革优化路径。结论:考虑到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和合作医疗的政策保障性,优化新农合制度显得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2.
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平台建设及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确立,开展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管理能力,已成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科学发展的关键。为此,卫生部制定了《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省以省为平台建立起新农合的信息管理系统,与正在建设中的国家新农合信息管理平台链接,在全国实现新农合的数字化管理。目前我围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省级新农合信息平台和建设方案。本文对省级新农合信息平台建设及功能模式进行了探索,力图对各地正在建设中的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监管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还比较低,保障水平也还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基金的违规使用,将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形成很大的冲击,会影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新农合基金监管体系.在分析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作和管理特殊性的基础上,从基金内部治理结构、外部监管、审计和信息化建设等角度阐述了如何完善新农合基金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4.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制度衔接机制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贫困户无钱缴费、参加不了合作医疗.无钱看病.享受不了报销以及花不起高额的医疗费.而享受不了高额补偿.导致出现“穷帮富”现象问题.近年来,我市各地积极探索医疗救助与新农合制度的衔接运行机制,在体现合作医疗公开、公平、公正,让参合人员均等受益的同时.运用医疗救助制度.让贫困人口能更多地享受新农合制度的实惠.更好地解决因病致贫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采用选题小组讨论的方法,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经办机构从事医疗审核和相关管理的工作人员及新农合即时结报定点医院结算人员和新农合管理人员进行调查,发现新农合患者即时结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自费药品比例高、新农合报销政策不统一、新农合三大目录不统一和新农合患者对住院报销流程认识不清等,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社会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农民看病难的问题有了较大改善,因病返贫状况有所缓解,农民健康状况有所提高,对新农合运行中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是新农合制度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一  相似文献   

17.
社会诸因素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在文献研究和典型研究基础上,采取比较研究方法,分析东、中西不同的新农合试点县社会因素与新农合发展的关系,如社会经济、小农意识、合作医疗文化积累、社会信任以及地理交通等方面对新农合的影响,明确社会诸因素对新农合发展损耗效应和加速作用,为改善新农合的社会支持环境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内部风险、外部风险和医疗价格上涨的角度,分析了新农合基金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研究发现,新农合基金的外部风险包括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疾病谱的改变、农村居民医疗服务需求的释放等。基金的内部风险则包括筹资风险、道德风险和政策风险、信息化程度有限等。并据此从新农合立法、新农合基金信息化管理、完善筹资机制和加强农村居民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控制新农合基金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会宁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制度运行过程中创新管理模式、有效控制新农合费用增长和推动新农合制度快速发展的研究,分析科学管理在新农合制度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提出创新管理是推动新农合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下称"新农合")财务审计受审计环境、制度建设、人员业务素质和审计工作本身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新农合审计工作面临较多的风险。建议加强新农合审计制度建设、改善管理环境、强化工作督导、提高人员素质,以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