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静静  朱蕾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12):930-932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lung protective ventilation strategy,LPVS)的提出是近年来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方面的最主要进展,LPVS在临床的应用是ARDS病死率降低的重要原因。最初认为LPVS是通过降低ARDS机械通气过程中的机械性损伤而改善ARDS预后的,但目前研究显示LPVS还可通过降低肺和全身炎症反应、改善肺氧化一抗氧化失衡和细胞凋亡异常等多个机制改善ARDS预后。  相似文献   

2.
总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右心保护性通气策略。ARDS可导致肺血管功能紊乱、增加右心室后负荷,引起右心功能衰竭,即急性肺源性心脏病(ACP)。有创通气为治疗中度、重度ARDS的重要手段,然而其正压通气可使右心室功能损害进一步加重。床旁超声心动图在重症监护室广泛应用,使ACP在ARDS病人的发生得到快速监测,可精确指导治疗方向。降低肺的应力(限制平台压和驱动压)、改善高碳酸血症、提高氧合成为右心保护通气目标。俯卧位通气的实施可起到肺和右心的双重保护作用,提高ARDS病人的存活率,是值得倡导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械通气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重要支持手段,为减少或避免机械通气所致的肺损伤,近年来逐步形成ARDS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深刻认识ARDS病理生理特点,合理评价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于提高ARDS患机械通气效果,改善ARDS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机械通气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重要支持手段,为减少或避免机械通气所致的肺损伤,近年来逐步形成ARDS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深刻认识ARDS病理生理特点,合理评价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于提高ARDS患者机械通气效果,改善ARDS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肺复张和保护性肺通气策略是近10多年来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的重大突破,但是目前ARDS的病死率仍高达30%~40%〔1~3〕。高频震荡通气(HFOV)治疗已作为ARDS重要的辅助通气方式〔4〕。本研究对36例常规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无效的ARDS患者分别予以手法肺复张结合小潮气量的常频机械通气(CMV)和换用HFOV治疗,比较其疗效。  相似文献   

6.
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肺泡毛细血管炎症感染性损伤,进而导致大量肺泡出现塌陷等病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临床症状主要为肺组织水肿、急性呼吸衰竭及顽固性低氧血症等,患者死亡率可高达50%[1]。机械通气是目前治疗ARDS的主要措施,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是经临床应用验证唯一可明显降低ARDS患者死亡率的通气模式,  相似文献   

7.
打开肺通气策略治疗重症ARDS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打开肺通气策略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4例重症ARDS患者采用肺复张手法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动态观察肺开放策略实施对动脉血气指标、中心静脉压(CVP)和平均动脉压(MAP)和肺顺应性的变化,并与传统呼吸方式就带机时间、ICU住院时间和病死率、并发症等对比.结果 患者肺顺应性明显提高,氧合功能障碍明显改善,待机时间缩短、存活率提高.结论 肺开放策略治疗重症ARDS明显改善了患者的氧合功能,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安全有效地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急性呼吸衰竭的常见原因,亦是ICU内重症患者,特别是SARS、重症禽流感和重症甲型H_1N_1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以病理生理改变为基础的肺保护性通气是十多年来ARDS机械通气策略的重大突破,特别是2000年ARDSnet研究获得的小潮气量通气显著降低ARDS病死率的研究结果[1],使得肺保护性通气似乎成为拯救ARDS的"灵丹妙药".  相似文献   

9.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基础和临床研究虽然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到目前为止,机械通气仍然是ARDS治疗的基石。众所周知,机械通气是一把双刃剑,ARDS肺部病变不均一的特点使得机械通气更容易在这些患者中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为了减轻这些损伤,产生了小潮气量、高呼气末正压(PEEP)、允许性高二氧化碳血症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随着对病理生理认识逐步加深,关于传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争议也逐渐增加。肺超保护性通气策略、右心保护性的通气策略、肺-膈肌保护通气策略等理念被提出,文章综述了这些策略组成的历史沿革和进展,为促进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ARDS治疗的应用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压力控制法进行肺开放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ARDS患者在肺保护通气的基础上采用压力控制法进行肺开放,将呼吸机调整到压力支持模式,个体化使用PEEP和支持压力水平,PEEP15~25 cm H2O,支持压力15~20 cm H2O,气道峰压不超过45 cm H2O,维持1分钟,肺开放后继续进行肺保护通气。动态观察肺开放策略实施前后氧合指标、呼吸力学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52例ARDS患者共进行164次肺开放,肺开放前后氧合功能障碍明显改善。结论肺开放策略治疗重症ARDS明显改善了肺的氧合功能和顺应性,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相对安全,有效地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