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脉血栓的发生,常由于血管内膜损伤或病变,起初出现血小板粘附和聚集,继而有纤维蛋白沉积与血细胞成份混合而形成血栓。因此,血小板抑制药对预防动脉血栓的形成和延展可能有裨益;而抗凝药则较少有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3种机型血细胞分离机Amicus、Trima和Mcs+采集血小板活化和功能的差异。方法:选择2019年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60例,按照3种机型所有献血者被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20例。检测各组采集血小板活化指标PAC-1、CD62P和用血栓弹力图评估功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种机型采集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均高于正常值,Amicus采集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和PAC-1较另2种血细胞分离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机型血小板功能指标和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机型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的血小板,均存在一定程度血小板活化;不同分离方式所采集的单采血小板其活化程度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1982年9月下旬,以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卡恩教授为首的血液学代表团4人前来苏州医学院进行讲学与交流。讲题为:①法国的血管性疾病;②血栓恶烷、前列腺环素与白三烯(在血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内花生四烯酸氧化的代谢产物);③人血小板的功能和膜的糖蛋白;④复发性血栓栓塞病分子异常的研究进展;⑤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兹将后两个讲学内容摘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是由于EDTA盐作为抗凝剂的抗凝血,在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时,由于血小板相互聚集而发生血小板计数减少的假象。ED-TA-K2是国际血液学标准委员会1993年推荐用作血细胞分析的抗凝剂,此抗凝剂以其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较好地保持血细胞形态而被ICSH认定,并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ds-DNA抗体与全血细胞计数相关参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SLE患者62例,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研究对象。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抗ds-DNA抗体,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全血细胞计数,分析抗ds-DNA抗体与全血细胞计数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抗ds-DNA抗体阳性低滴度组和阴性组比较,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计数降低;抗ds-DNA抗体阳性高滴度组比低滴度组大血小板比率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明显增加;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在抗ds-DNA抗体阴性组和阳性低滴度组之间,阳性低滴度组和高滴度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全血细胞分析是监测SLE患者病情发展的简单实用检查,尤其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能全程反映SLE患者病情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定BY-1型全自动末梢血细胞混匀仪对血小板计数使用参数。方法:对30例健康供体末梢血用手工法和末梢血细胞混匀仪混匀法比较使用不同温度(10~37℃)和不同时间(10~160s)对血小板结果影响;采集30例健康供者、30例血小板高于参考区间的患者和30例血小板低于参考区间的患者末梢血分别用仪器法和手工法混匀计数血小板,并进行两者比较;每一样本均用静脉血为对照组,并将本研究结果与静脉血细胞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将末梢血细胞混匀仪温度设定为30℃,然后分别混合10~160s,结果表明末梢血混匀时间在40~80s时,各指标比较稳定,与对照组结果相近;混匀时间在20s内结果不稳定,超过100s时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将末梢血细胞混匀仪混匀时间设定为60s,然后在10~37℃状态下分别混匀并计数,混匀仓温度为10℃时血小板结果最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匀仓温度在15~37℃范围对结果影响不明显,以30℃时结果最稳定。分别用仪器和手工法混匀后检测低值、高值和正常值各30例末梢血血小板样本,2种混匀方法计数的血小板结果,在组内之间比较大多数差异明显,各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梢血细胞混匀仪在设定最佳温度和混匀时间后混合的样本计数血小板结果准确性和稳定性明显好于手工混匀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免疫相关血细胞减少症所涉及的疾病种类、临床特点。方法:对免疫相关血细胞减少症312例患儿的临床表现、血常规、血小板抗体、中性粒细胞抗体、Coomb试验、网织红细胞计数、肝功及溶血指标、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病理、骨髓单个核细胞抗体等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进行疾病划分。结果:血细胞一系减少的有小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28例、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39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207例;血细胞二系减少的有Evans综合征12例、ITP伴粒细胞减少症15例;免疫相关全血细胞减少症11例。结论:小儿异常免疫相关的全血细胞减少症与小儿AIHA、ITP、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ITP伴粒细胞减少症及Ev-ans综合征具有相似的发病机制,可能属于同一类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32位正常对照者与37名原发性1级高血压患者治疗3周前后血小板4项参数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统计分析其数据变化。结果高血压时,血小板4项参数均有不同程度增高,而降压治疗能使上述4项指标降低[PLT:(治疗前201·8±72·9vs治疗后187·1±68·6)109L-1(P<0·05);MPV:(治疗前10·3±1·9vs治疗后10·0±1·9)fL,PDW:(治疗前15·5±1·1vs治疗后15·2±1·0)fL;PCT:(治疗前0·20±0·05vs治疗后0·19±0·04)%](P<0·05)。结论降压治疗能降低PLT、PCT,改善血压升高所致的前血栓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血小板数量、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和血小板生成素对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DIANA五分类血细胞计数仪测定 4 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和 30例对照组血小板计数 (PLT)、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 ,同时应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PLI维持在高水平 ,且MPV、PDW降低 (P <0 0 1)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Tpo水平下降 (P <0 0 5 ) ,两者有差异。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组血小板增多 ,体积大的血小板消耗更多 ,通过调节 ,血小板生成素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0.
<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以血细胞病态造血,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为特征的难治性血细胞质、量异常的异质性疾病〔1〕。MDS属于恶性克隆性疾病,大多数患者因血小板数量减少而出血表现多见,血栓并发症罕见,国内偶有报道服用沙利度胺致下肢深静脉血栓。近期本院发现2例低危MDS患者出现肺动脉血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的影响.方法 采用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32位正常对照者与37名原发性1级高血压患者治疗3周前后血小板4项参数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统计分析其数据变化.结果 高血压时,血小板4项参数均有不同程度增高,而降压治疗能使上述4项指标降低[PLT:(治疗前201.8±72.9 vs治疗后187.1±68.6)109L-1(P<0.05);MPV:(治疗前10.3±1.9 vs治疗后10.0±1.9)fL,PDW:(治疗前15.5±1.1 vs治疗后15.2±1.0)fL;PCT:(治疗前0.20±0.05 vs治疗后0.19±0.04)%](P<0.05).结论 降压治疗能降低PLT、PCT,改善血压升高所致的前血栓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种血细胞分离机MCS+、Trima采集双份单采血小板的情况,以便指导双份血小板的采集。方法:比较150名MCS+血细胞分离机和100名Trima Accel血细胞分离机献血者血液参数以及采集过程参数。结果:统计表明,2组献血者的血液参数无明显差异。采集参数中,MCS+组的处理血量、抗凝剂使用量少于Trima组,但采集时间大于后者,而血小板采集量和采集效率均低于后者。结论:为献血者选择合适的血细胞分离机,更好地完成双份单采血小板的采集。  相似文献   

13.
血小板是循环血液中最小的血细胞。具有各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其结构、形态、功能及代谢的变化与血栓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临床上使用血小板这一指标来监测病人的出凝血状况已成为一种常规手段。血小板形态及功能变化与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据文献报道,肺心病急性加重者尸检时肺小动脉血栓的发生率为89.8%。且皆为肺小动脉原位血  相似文献   

14.
笔者用血浆置换 (PE)与载有长春新碱的血小板复合物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8例 ,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8例 ITP均符合 1986年首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12~ 5 3岁。病程 3~ 12 7月 ,平均病程 2 8.6月。主要症状为紫癜、鼻衄、龈血、血尿、头昏乏力 ,女性患者均有月经过多 ,抗血小板抗体 (PAIg G)明显增高。方法 :1材料与设备  J6 - HC离心机 ,CIS- F82 0血细胞计数仪 ,HH- W2 1- 80 0电热恒温水温箱 ,JHP- PD净化台 ,一次性单采袋。 2血浆置换用手工…  相似文献   

15.
抗甲状腺机能亢进药物可以引起粒细胞缺乏症(粒缺)。我院见到5例他巴坐引起的粒缺,其中2例呈全血细胞减少,后者国内尚未见报道,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一.诊断标准:中性粒细胞≤0.5×10~9/L 时为粒缺,若伴有贫血(Hb 女<105g/L,男<120g/L)及血小板减少(两次以上结果均<100×10~9/L),能除外其他原因者,为全血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16.
炎症性肠病患者的vWF、血小板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活动性炎症性肠病 (IBD)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小板功能障碍情况。方法 采用单克隆酶联吸附法测定 2 6例活动性IBD患者及 3 1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水平 ,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及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结果 IBD患者的血浆vWF∶Ag水平及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5 ) ,而MPV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结论 活动性IBD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显著受损 ,血小板活性增强 ,血栓前状态是IBD的发病因素 ,而血vWF和MPV是活动性IBD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指数对肝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的发展和应用,为临床提供了一些新的血液学参数,这些新参数对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估已日益受到重视。现将我们采用法国生产的Hemacell plu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310例肝病患者测定的6项指数:淋巴细胞绝对值(Lym)、平均血细胞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的测定结果报道如下,并初步讨论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全血细胞减少是指外周血象中血液的3种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现将我院1994年1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378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临床病因进行分析,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及漏诊。  相似文献   

19.
门腔分流术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新型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的推出,为评估血小板功能提供了可靠而简单的方法.本文对46例肝炎后肝硬化(PHC)脾功能亢进行门腔分流术患者,采用美国Coulter Onyx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血小板计数(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LT)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4项分析参数进行测定,进一步了解肝硬化患者门腔分流术前后血小板参数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肺血栓栓塞症 (PE)患者溶栓治疗时血小板参数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 2 0例肺栓塞患者在溶栓治疗前 ,溶栓治疗后 2 4h、7d、14d的血小板计数(PLT) ,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及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 ,并与 180例健康成人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E患者溶栓治疗前血小板各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溶栓治疗后 2 4h ,PLT低于溶栓治疗前 (P <0 0 5 ) ,而MPV、PDW高于溶栓治疗前 (P <0 0 5或P <0 0 1) ;溶栓治疗后 7~ 14d ,PLT逐渐高于溶栓治疗前 (P <0 0 1) ,MPV逐渐下降 (P <0 0 1) ;而PDW无统计意义。结论 :溶栓治疗时可影响血小板的变化 ,应注意动态观察以防出血或再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