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雷挺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5):627-629,632
目的:观察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其对患者血小板活化及血管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则加载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间中医症候评分、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等情况差异,血小板的膜蛋白血小板颗粒膜蛋白(CD63)、膜血小板膜糖蛋白Ib/Ⅸ(CD42b)、α-溶酶体膜蛋白(CD62P)、凝血酶敏感蛋白(TSP)、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PAC-1)的表达率差异以及血管功能状态相关指标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前列环素(PGI2)和血栓素A2 (TXA2)水平差异.结果:入组后7、14 d,观察组中医症候评分、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63、CD62P、TSP、PAC-1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CD42b表达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ET和TXA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NO、NOS、PGI2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加载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后,血小板活化状态和血管功能障碍状态得到了更好改善,有利于心绞痛症状的缓解.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微小核糖核酸(miR)表达与血小板活化水平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0例(ACS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30例(SAP组)、健康体检者30例(CT组)的临床资料.ACS组及SAP组患者入院第1天即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及氯吡格雷片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连续7 d.比较治疗前后冠心病患者血浆miR-34a、miR-146a、miR-96、血小板活化依赖性颗粒表面膜蛋白(CD62p)、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分析冠心病患者miR表达水平与血小板活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ACS组与SAP组miR-34a、miR-146a、miR-96、PAC-1、CD62p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均高于CT组(P<0.05),且ACS组高于SAP组(P<0.05);治疗后,ACS组与SAP组各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但ACS组与SAP组仍高于CT组,且ACS组高于SAP组(P<0.05).结论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miR-34a、miR-146a、miR-96表达及血小板活化水平均存在差异;miR-34a、miR-146a及miR-96水平可能通过参与血小板的产生或激活的过程而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现察志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术后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的改变,评价丹红注射液对冠脉介入术后病人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方法 42例ACS志者随机分为丹红治疗组(21例)和常规治疗组(21例),2组病例在冠脉介入术前和术后次日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丹红治疗姐介入治疗术后即静脉滴注射液14d后复查上述指标,井进行治疗前后比较和2组间比较.结果 经丹红注射液治疗后,CD62P,CD63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丹红注射液治疗组CD62P、CD63较常规治疗组明王下降(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具有抑制血小板活化的作用,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及PAC-1)的表达,探讨血小板活化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抗血小板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85例ACS患者外周血CD62P及PAC-1,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85例ACS患者中单用阿司匹林组(41例)与联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组(44例)比较.结果:ACS患者的CD62P及PAC-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CS患者单用阿司匹林或联用氯吡格雷治疗前后的CD62P及PAC-1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单用阿司匹林组与联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组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及PAC-1)可以作为ACS患者血小板被激活的指标而检测,抗血小板治疗能抑制CD62P及PAC-1的表达,联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可以更好地抑制血小板激活,减少血小板聚集.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泰嘉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基础上,根据病情选用B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降压药或降脂药.病例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50 mL静脉输注,拜阿司匹林100mg口服,均每日一次;病例治疗组予丹红注射液30mL静脉输注,泰嘉75mg,拜阿司匹林100 mg口服,均每日1次.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变化和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小板聚集率(MPAR)及血小板活化状态和血常规、肝肾功能.另选健康对照组90例.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s-CRP、MPAK及血小板活化状态较健康对照组增高.病例治疗组和病例对照组对胸闷、胸痛总有效率分别为91.4%、79.1%(P<0.05).治疗组在用药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s-CKP、MPAIK及血小板活化状态明显增高,丹红注射液联合泰嘉具有良好的抗血小板作用,能明显快速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6.
邵娜 《广东医学》2012,33(15):2347-2349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小板激活复合物-1(PAC-1)、P-选择素(CD62P)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综合治疗方法,观察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予中成药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症状积分,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两组血PAC-1、CD62P水平.结果 (1) 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减少更显著,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后两组PAC-1、CD62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丹红注射液能通过降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流黏滞度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A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纳洛酮联合丹红注射液,35例)和对照组(丹红注射液,34例),疗程均为14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100%,优于对照组的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5.9±2.5分,优于对照组的9.8±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AD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纳洛酮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ACI疗效好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对UAP患者血浆炎症因子及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78例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血浆炎症因子及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s-CRP和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s-CRP和IL-6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hs-CRP和IL-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D62p和PAC-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62p和PAC-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CD62p和PAC-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血管内斑块的炎症反应,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芪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变化及黄芪对其的影响。方法:23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2例进行常规治疗;B组1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40 g(20 mL)/d静脉滴注,疗程为15 d。治疗前、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血小板CD62P及血小板膜Fg含量,并以1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小板CD62P及血小板膜Fg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B组低于A组(P<0.01)。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在其发病中起一定作用,黄芪注射液能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影响效果。方法:将96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CD63、CD42b、PAC-1表达水平、肝肾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CD63、PAC-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D42b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能够显著抑制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及凝血功能影响及机制。方法82名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抗凝、祛聚、降血脂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再此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30mL/d,连续应用2周,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血小板第四因子(PF4),可溶性P选择素(CD62P)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同对照组相比,PT、APTT、TT延长(P〈0.05),Fhg无显著差异(P〉0.05),PF4、CD62P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够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其可能通过减少血小板的活化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小板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和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方法对22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13例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和正常对照组30例用FACSCAN型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表面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和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栓素B2(TXB2)。结果活动期UC患者血PAC-1、CD62P均较缓解期和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活动期UC患者血浆TXB2较缓解期UC患者和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缓解期患者PAC-1、CD62P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缓解期TXB2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CD62P及TXB2与病情程度有关(P<0.05)。结论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体内存在血小板活化,PAC-1、CD62P是溃疡性结肠炎较特异的指标,TXB2影响血液高凝状态,抗血小板药物对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3.
流式细胞术检测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活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术(FCM)三色分析检测全血活化血小板表达,研究其在脑梗死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 FCM 三色荧光标记即 PAC-1-FITC、CD 62P-PE、CD 61-PerCP 检测本院神经内科、急诊科72例脑梗死患者及15例对照者活化血小板情况,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小板 PAC-1表达为5.80±5.20%、 CD 62P 的表达为8.07±3.85%。正常对照组血小板 PAC-1表达为1.13±0.74%、CD 62P 的表达为0.23±0.15%。脑梗死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小板 PAC-1、CD 62P 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FCM 检测活化血小板特异性高,结果真实可靠,为判断脑梗死及其他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与血小板活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方法 采用全血流式细胞术(FCM)三色荧光分析技术对50例冠心病患者和50例健康人的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GPⅡb/Ⅲa(PAC-1)进行检测.结果 冠心病组血小板CD62P(34.17±9.82)%与PAC-1(82.66±11.33)%阳性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5.13±2.63)%,(38.07±5.44)%],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冠心病组存在血小板活化,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活化可用于冠心病预防、治疗和复发的监测.  相似文献   

15.
周挺  许国根  王弋 《医学研究杂志》2012,41(10):156-158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小板活化物CD62P(P-选择素)、PAC-1(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表达水平变化及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4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配为亚低温治疗组23例和常温治疗对照组23例。亚低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控制在32.5~34.5℃,持续4~5天;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同时监测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活化物CD62P和PAC-1的表达水平。最终通过发病1周内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评价预后。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亚低温治疗组患者的血小板活化物CD62P和PAC-1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MODS发生率也明显下降(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显著抑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小板活化物CD62P和PAC-1的表达,有效的保护了其他重要脏器的功能,从而降低了患者MODS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抗血小板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标记物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及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对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 为急性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检测方法,对急性脑梗死血小板活化标记物P选择素(CD62P)及PAC-1进行检测研究. 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标记物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脑梗死伴糖尿病及高血压者血小板活化标记物表达明显高于单纯脑梗死组,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治疗能明显抑制血小板活化标记物表达,但二者在治疗后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急性脑梗死疾病发生过程中,血小板活化起了主要作用,且高血压及糖尿病有促进体内血小板活化的作用,加重脑血管病的发生,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能明显抑制血小板活化,在一定程度上阻断血小板活化过程,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松龄血脉康对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140例血糖控制平稳的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50例)、松龄血脉康组(50例)及对照组(40例);另选取25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患者在原有血糖控制治疗的基础上,阿司匹林组和松龄血脉康组分别给予阿司匹林或松龄血脉康治疗,对照组不加用药物.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糖尿病患者及健康者用药前及用药1周、4周后血小板活化的标志物--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的活性,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用药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平稳后PAC-1活性仍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经阿司匹林或松龄血脉康治疗1周、4周时PAC-1活性较用药前显著降低,较对照组治疗后的PAC-1活性亦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即使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平稳,其血小板活化率仍然高于健康者;松龄血脉康治疗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活化程度,其作用与阿司匹林相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分子标志物P-选择素(CD62P)、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PAC-1)、血小板聚集率(MAR)、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CS患者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者血清中CD62p及PAC-1水平,采用血小板聚集仪检测各组人群血小板聚集率(MAR)水平,应用凝血分析仪检测血浆Fib、PT、APTT及TT水平。观察各组患者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前后CD62p、PAC-1、MAR、Fib、PT、APTT及TT水平的变化。结果:ACS患者中,不稳定心绞痛(UAP)组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术后CD62p、PAC-1以及MAR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1),AMI组显著高于UAP组(P<0.05),UAP组和AMI组术后血浆Fib浓度较术前均显著升高(P<0.01),PT、APTT及TT的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ACS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及凝血活性水平升高可能是PCI术后血栓形成及支架内再狭窄的原因,检测ACS患者治疗前后CD62P、PAC-1、MAR、Fib、PT、APTT及TT水平对观察病情和预后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使用全血流式细胞术观察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症(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小板的影响,评估临床使用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2.1.1至2012.5.31期间在华山医院首次确诊为ACS的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57~72岁。分别于所有治疗开始前以及治疗后第8天采血。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血小板静息状态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和P选择素(CD62p)表达比例,以及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血小板活化后的PAC 1、CD62p表达比例;使用血小板双通道聚集仪测定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另设20例健康志愿者做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前,ACS患者静息血小板PAC-1和CD62p高表达;使用ADP体外刺激血小板活化,ACS患者血小板活化水平高于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后,患者循环活化血小板数量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使用ADP体外刺激血小板活化,ACS患者血小板PAC-1和CD62p较治疗前下降,其中,PAC-1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   ACS患者PAC-1、CD62p表达高于健康人,循环活化血小板数量升高,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显著抑制患者血小板功能。合理使用全血流式细胞术可以用于临床抗血小板治疗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以2017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ACI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0%(33/40),高于对照组(60.00%(24/40),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量表(MESS)评分降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升高,观察组下降/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血浆粘度、红细胞比积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抗凝血酶(AT)水平升高,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水平降低,观察组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血宁与抗血小板药物联合治疗ACI的疗效优于抗凝药物单独治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