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益气平悬饮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umor- infiltrating lym phocytes,TIL )杀伤自体肿瘤细胞(anto- tumor cells,ATC)活性的影响。方法 取昆明种小鼠 4 0只 ,腹腔接种艾氏腹水癌瘤株 (EAC)瘤液建立移植瘤模型 ,接种次日随机分为 4组 :益气平悬饮大、小剂量 (37.0 ,18.5 g/ kg)组、环磷酰胺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益气平悬饮大、小剂量组当日 ig给药 ,共给药 9d,环磷酰胺组 ip环磷酰胺 75 m g/ kg,自接种第 3日起 ,隔日给药 ,共4次。末次给药次日 ,无菌抽取 EAC小鼠腹水 ,用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收集 TIL 作为效应细胞 ,分离出 ATC作为靶细胞 ,培养液中培养 ,效靶比为 10∶ 1,以 MTT法计算细胞杀伤活性。并在光镜下观察混合培养 2 ,4 ,10 ,14 ,2 4 h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益气平悬饮大、小剂量组 TIL杀伤活性均高于模型对照组 ,差异显著 (P<0 .0 5 )。结论益气平悬饮能提高 TIL 杀伤 ATC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益气平悬饮是在古方基础上加减而成 ,临床治疗癌性胸水有较好疗效 ,目的 :探讨益气平悬饮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 :将Lewis肺癌、艾氏腹水癌细胞分别移植到C57BL/6J小鼠和昆明种小鼠 ,次日随机分组给药 ,益气平悬饮大、小剂量分别为 37.0 g/kg、18.5g/kg ,共给药 9天 ,环磷酰胺对照组第三天开始腹腔注射给药 ,隔日一次 ,共 4次 ,分别观察肿瘤抑制率和生命延长率。结果 :益气平悬饮大、小剂量组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 35 .4 4 %、2 8.38% ,艾氏腹水癌小鼠生命延长率分别为 4 1.4 1%、32 .81% ,与荷瘤对照组比 ,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益气平悬饮对Lewis肺癌、艾氏腹水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康莱特(KLT)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的体外扩增及抗肿瘤免疫作用,为扩大该药的临床应用范围提供依据.方法:从癌症患者恶性胸水中分离获取TIL和自体瘤细胞,观察KLT对TIL体外长期存活、扩增及抗肿瘤作用的影响.结果:①KLT可使TIL体外长期存活(>17d).②KLT可使TIL在10d内持续扩增并在11~15d保持较高水平.TIL在完全培养液内则在1周内死亡.③扩增后的TIL在体内外的抗肿瘤活性均明显增强,作用类似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结论:KLT可明显促进TIL的体外扩增及抗肿瘤作用,可作为TIL的中药促进剂来替代rIL-2.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提高胸水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杀瘤作用及其超微结构改变.方法:从癌症患者恶性胸水中分离获取TIL和自体瘤细胞,体外培养观察丹参注射液对TIL体外长期存活,扩增及抗肿瘤作用的影响,并着重观察了其杀瘤作用的形态超微结构改变过程.结果:丹参注射液可使TIL体外长期存活.扩增后的TIL在体内外的抗肿瘤活性均明显增强,作用类似IL-2.光电镜观察到扩增后的TIL与自体瘤细胞共同培养具有使癌细胞裂解作用.结论:功能和形态二方面证实丹参注射液具有明确的抗肿瘤免疫作用,是较为理想的替代细胞因子、辅助TIL细胞过程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蒲公英总黄酮(total flavones from taraxaci herba,TF)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10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利巴韦林组、蒲公英总黄酮低、中、高(25,50,100 mg·kg-1)剂量组。模型组和给药组小鼠腹腔接种CVB3病毒,观察蒲公英总黄酮对模型鼠的生存率的影响,于接种第1,3,7,9,14天处死部分小鼠取材,TUNEL法观察神经元凋亡细胞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8(caspase-8)蛋白阳性细胞数。结果:模型组细胞凋亡率[7 d(73.3±2.4)%;14 d(16.3±0.1)%]明显高于对照组[7 d(1.1±0.7)%;14 d(1.3±0.3)%]。各时间点治疗组上述指标较模型组显著改善,其中利巴韦林组[(7 d(18.9±2.7)%;14 d(8.7±1.6)%],蒲公英总黄酮中、高剂量组分别为[7 d(31.2±2.3)%;14 d(18.3±1.2)%;7 d(21.7±3.1)%;14 d(13.1±1.4)%]。病毒接种后数天,模型组caspase-8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增加,7 d达最高峰(27.2±1.17)%,然后有所下降,14 d为(9.2±1.17)%,明显高于对照组7 d(1.8±0.2)%;14 d(2.1±0.2)%。各时间点治疗组上述指标较模型组显著改善,其中利巴韦林组[7 d(10.12±1.15)%;14 d(2.12±1.15)%];蒲公英总黄酮中、高剂量组分别为[7 d(18.3±2.7)%;14 d(4.3±2.7)%,7 d(13.2±2.7)%;14 d(3.2±2.7)%]。结论:蒲公英总黄酮能有效的抑制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为了观察益气解毒片在体内对鼻咽癌细胞生长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移植鼻咽癌细胞(HNE_1)于BALB/C裸鼠皮下,制备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肿瘤生长为(1.89±0.37cm~3)。用益气解毒片药液灌胃荷瘤裸鼠30d,测量肿瘤体积和瘤重,同时取瘤组织,用ELISA-PCR法检测瘤组织端粒酶的活性。结果:益气解毒片药液能抑制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和端粒酶的活性,抑瘤率为82.2±7.56%,用药后瘤组织端粒酶活性受到抑制(A_(450):0.37±0.10),均为阴性。与环磷酰胺对照(抑瘤率:83.25±8.97%,A_(450);0.41±0.09)无明显差异。瘤体积和端粒酶的活性(1.66±0.47cm~3,0.37±0.10),明显小于蒸馏水对照组(1O.21±0.67cm~3,A_(450):1.69±O.21)。益气解毒片抗鼻咽癌作用可能与其抑制鼻咽癌细胞端粒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方乌骨藤胶囊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的影响。方法:取C57 BL/6雄性小鼠50只,常规接种Lewis肺癌,24 h内随机分为5组:荷瘤对照组、环磷酰胺组(CTX,0.02 g.kg-1)和复方乌骨藤胶囊高、中、低剂量组(2.25,1.125,0.563 g.kg-1)。每天ig给药1次,连续给药12 d。末次给药后次日,处死小鼠,剥离肿瘤,称重后计算抑瘤率,取脾脏制备脾细胞悬液,检测TNF-α,NK的活性。结果:复方乌骨藤胶囊高、中剂量组抑瘤率分别达到31.43%,22.38%;与荷瘤对照组TNF-α细胞毒指数(45.79±7.01)%相比,复方乌骨藤胶囊2.25,1.125 g.kg-1组的TNF-α细胞毒指数(60.48%±8.29)%,(56.00±9.72)%,显著提高(P<0.005,P<0.01);与荷瘤对照组NK细胞杀伤率(10.37±21.33)%相比,复方乌骨藤胶囊高、中、低剂量组的NK细胞杀伤率(32.23±24.03)%,(35.22±12.67)%,(26.70±12.11)%,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复方乌骨藤胶囊对Lewis肺癌小鼠具有抑瘤作用,并能够增强其TNF-α和NK细胞活性,从而提高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笔者临床用宣清化饮汤治疗悬饮(胸水),收到较满意的疗效,现将资料较全的30例小结于下: 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60岁。治疗对象均为经x线胸透或胸片检查确诊,在门诊治疗观察的病人. 方药组成:全瓜蒌、葶苈子、滑石各20  相似文献   

9.
益心饮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SOD及MDA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益心饮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及丙二醛 (MDA)活性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120只均为雄性 ,体质量 (20±2)g ,随机分为6组 ,各组在给药后第7d和第14d分别处死8只及全部小鼠 ,眼眶取血制备血清 ,进行SOD和MDA检测。[结果]与病毒对照组相比 ,益心饮中剂量组、大剂量组在第7d和第14d能显著提高血浆SOD活性 ,降低MDA含量 (P<0.01)。[结论]益心饮能减轻氧自由基对心肌膜脂质过氧化损伤反应  相似文献   

10.
人浸润型淋巴瘤(简称TIL)细胞,经过一定时间体外培养后,保留约25%的细胞,定期加入适宜的培养液进行繁殖。另将一定量的TIL细胞转移到大培养瓶内,加入培养液,定期分瓶繁殖,并补充入原培养瓶内的培养液或细胞以促进或激活其中的TIL细胞,混合后置于37℃5%CO_2培养箱中。原培养瓶中pH应小于7,细胞密度为1×10~6个/ml或以上。按上述方法培养的细胞上清液中含有白介素-2的重组体,TIL细胞至少可达2×10~(11)个。该方法使原一个周期的培养所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积方扶正组份对中晚期肺癌患者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增殖及杀瘤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中晚期肺癌患者30例,抽取外周血并分离单个核细胞,在常规加入CIK细胞时,实验组加入肺积方扶正组份含药血清,对照组加生理盐水小鼠血清。检测并比较两组CIK细胞免疫表型、CIK细胞杀伤活性。结果:(1)在细胞培养的第14天,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中CD3~+、CD56~+细胞百分比比较有差异,P0.05。(2)效靶比为5∶1时,实验组和对照组CIK细胞杀伤活性分别是(13.42±3.74)%和(12.78±3.75)%,P0.05;效靶比为10∶1时,实验组和对照组CIK细胞杀伤活性分别是(24.42±4.67)%和(21.89±5.32)%,P0.01;效靶比为20∶1时,实验组和对照组CIK细胞杀伤活性分别是(54.65±8.15)%和(50.06±9.12)%,P0.05。结论:肺积方拆方之扶正组份天冬、薏苡仁、北沙参有助于提高CIK细胞增殖及杀瘤活性,可能在提高免疫力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含当归芍药散简方脑脊液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含当归芍药散简方脑脊液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FeSO4和H202作用产生自由基的方法诱导建立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分别用当归芍药散简方(0.135 g·mL-1)ig家兔(1.5 g·kg-1),于1,14 d时取脑脊液添加于培养液中(每组分5%,10%,20%3个体积分数)处理PC12细胞,MTT法铡定细胞活性,硫代巴比妥酸(TBA)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甲基百里香酚蓝(MTB)比色法测定细胞内Ca1+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阳性表达,BCA蛋白定量及斑点印迹法测定α7nAchR亚单位水平.结果:含20%当归芍药散简方脑脊液对PC12细胞活性(以吸光度表示,A)1 d组(1.241±0.117)和14d组(1.297±0.213)与损伤组(0.986±0.051)比较能明显增加PC12细胞活性(P<0.05,P<0.01)、显著提高SOD活力(19.48±0.34),(19.52±0.33)U·mL-1对(18.18±0.12)U·mL-1(P<0.01),有效降低MDA含量及细胞内Ca2+水平均降低,与损伤组比较P<0.01;明显上调α7nAChR的表达,14 d组与1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简方对FeSO4和H2O2诱导建立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保护α7nAchR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对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CYP1A2,CYP3A4)酶活性的影响效应.方法:实验设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诱导组(苯巴比妥)和益气复脉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给药7 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以探针药非那西丁和咪达唑仑经大鼠肝微粒体孵育后转化的代谢产物对乙酰氨基酚和1'-羟基咪达唑仑的生成速率来判定CYP1A2,CYP3A4酶的活性.结果:空白对照组、诱导组和益气复脉低、中、高剂量组的对乙酰氨基酚的生成速率分别为(1.304 ±0.205),(8.555±1.193),(2.927±0.576),(3.675±0.444),(3.024±0.552)ng·mg-1·min-1,1-羟基咪达唑仑的生成速率分别为(9.100±2.235),(47.413±4.320),(38.649 ±5.043),(36.282±3.254),(33.764±5.128)ng·mg-1·min-1.结论:注射用益气复脉对大鼠CYP1A2,CYP3A4酶的活性具有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癌性胸水,也叫恶性胸腔积液,是中晚期癌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部分癌症患者的主要临床体征,严重的胸水甚至可危及生命。癌性胸水主要是指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或胸膜原发恶性肿瘤所致的胸腔积液,特别是晚期肺癌。癌性胸腔积液属于中医学"悬饮"范畴,《金匮要略》:"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即是对悬饮的描述。许尤琪教授认为,癌性胸水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扶脾化瘤饮对荷人胃癌SGC-7901裸鼠移植瘤生长及对荷瘤裸鼠TNF、NK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胃癌SGC-7901细胞BALB/C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荷瘤对照组予纯净水灌胃,扶脾化瘤饮大、中、小剂量组予扶脾化瘤饮煎剂灌胃,20ml/kg,1次/d;阳性对照组予环磷酰胺灌胃,20mg/kg,1次/d。观察各组裸鼠移植瘤生长情况,采用L929细胞杀伤实验检测TNF活性及NK细胞活性。结果:扶脾化瘤饮大、中剂量对荷人胃癌SGC-7901裸鼠具有显著的抑瘤作用,抑瘤率为44.46%、35.79%(P0.01,P0.05),同时能显著促进产生TNF,细胞毒指数分别为55.53%、52.52%(P0.01);扶脾化瘤饮大剂量对脾脏NK细胞活性也有提高作用,细胞杀伤率为30.59%(P0.05)。结论:扶脾化瘤饮可以抑制人胃癌SGC-7901的生长,且能拮抗荷瘤所致的免疫功能的抑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方对糖尿病溃疡大鼠血管再生及溃疡创面愈合能力的影响。方法:SPF级大鼠9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每组30只,益气化瘀组予益气化瘀方灌胃,模型组、空白组均予生理盐水灌胃;采用STZ和高糖高脂饮食制造糖尿病大鼠模型;每只大鼠手术制造一边长2 cm的正方形皮肤创面。术后3、7、14 d每次随机在各组中取10只大鼠,观察大鼠创面愈合率、取溃疡标本Western-blot检测标本VEGF、VEGFR,免疫组化观察微血管密度。结果:益气化瘀组和模型组术后3、7、14 d创面愈合率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益气化瘀组术后3、7、14 d创面愈合率高于模型组(P0.05)。益气化瘀组和模型组术后3 d、7 d VEGF、VEGFR光密度值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术后14 d,益气化瘀组VEGF、VEGFR光密度值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化瘀组术后3、7、14 d VEGF、VEGFR光密度值均高于模型组(P0.05)。益气化瘀组术后3、7 d微血管密度低于空白组(P0.05)。术后14 d,益气化瘀组微血管密度高于空白组(P0.05)。益气化瘀组术后3、7、14 d微血管密度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益气化瘀方能改善糖尿病大鼠溃疡局部VEGF、VEGFR分子的分泌,促进溃疡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7.
《陕西中医》2016,(3):293-294
目的:观察祛瘀接骨饮在骨折早期愈合过程中对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影响。方法:选择肱骨干闭合性骨折病例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西医保守治疗方法,治疗组36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祛瘀接骨饮,每日1剂,连续服用21d。两组在治疗期间分别于4d、7d、14d、21d时静脉采血,分析血清中NOS的活性,比较两组在骨折早期愈合过程中对NOS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治疗期间血清中NOS表达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患肢因发生剧烈肿胀,频繁调整夹板松紧度,增加骨折移位、软组织嵌入、桡神经损伤、骨不愈合等风险。结论:祛瘀接骨饮通过对NOS活性表达的调控,可以减轻肢体肿胀程度,增强骨折断端成骨能力,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脾气虚大鼠血清、小肠神经肽Y(NPY)和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小肠组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mRNA表达的变化及益气健脾中药的干预效应,以揭示脾气虚证发生的内在机制。方法受试动物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7、14、21 d组)、益气健脾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大黄法、力竭法及饥饿法复合法建立脾气虚证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益气健脾组每日给予四君子汤20 g/kg干预21 d,各组大鼠分时段采用放免法测定小肠、血清NPY和VIP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肠组织Mapk14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及小肠组织NPY含量降低(P0.05),VIP含量升高(P0.05),小肠组织Mapk14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且以模型21 d组显著;与模型21 d组比较,益气健脾组大鼠血清及小肠组织NPY含量升高(P0.05),VIP含量降低(P0.05),小肠组织Mapk14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益气健脾中药具有调节脑肠肽NPY、VIP分泌及抑制小肠组织Mapk14 mRNA异常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陕西中医》2017,(12):1627-1629
目的:观察理虚祛风活血方配合西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与高血压患者头痛症状变化。方法:将13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降压药控制血压,治疗组予西药联合理虚活血祛风方控制血压。比较两组治疗7d、14d、21d、28d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并观察4周后头痛症状有无改善。结果:经治7d后,治疗组(152.31±3.12)mmHg与对照组(152.78±3.26)mmHg,收缩压均下降(P0.05);两组降低收缩压的高峰集中在口服用药的前14d。治疗组(73.89±1.71)mmHg与对照组(80.12±1.79)mmHg舒张压均下降(P0.05),14d后治疗组舒张压(78.40±1.93)mmHg下降较对照组(84.81±2.02)mmHg同期更明显(P0.05)。从头痛疗效比较,治疗组在总有效率(84.3%)、临床治愈率(50.0%)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7.1%)、临床治愈率(37.5%)。结论:理虚活血祛风方对原发性高血压头痛患者有临床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痰热闭肺证患儿经泻肺化痰汤治疗前后NK细胞亚群CD16+、CD16+CD56+及NK细胞活性的变化.方法:肺炎喘嗽痰热壅肺证患儿80例,随机分为2组,2组均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泻肺化痰汤治疗.采用流式细胞术动态测定肺炎喘嗽第1天、第7天空腹外周血液NK细胞(CD16+、CD16+CD56+)亚群数目、采用乳酸脱氢酶法测定NK细胞活性,与同期4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①肺炎喘嗽治疗组CD16+、CD56+CD16+NK细胞1d分别为(0.79±0.04)%、(0.34±0.06)%,7d分别为(1.27+0.12)%、(0.55±0.05)%;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恢复期CD16+CD56+、CD16+NK细胞明显升高(P均<0.01).肺炎喘嗽对照组CD16+CD56+、CD16+NK细胞在1d分别为(0.80±0.05)%、(0.35±0.05)%,7d分别为治疗组(1.804±0.05)%、(0.78±0.04)%;在恢复期,对照组比治疗组明显升高(P均<0.01).②NK细胞活性两组1 d分别为治疗组(16.83±1.01)、对照组(17.3±2.3),7d分别为治疗组(31.53±1.58)、对照组(24.08±1.29),两组NK细胞活性在恢复期均明显升高(P均<0.01),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1).结论:泻肺化痰汤可以增强患儿NK细胞活性,提高其亚群CD16+、CD16+Cd56+数目,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