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浅谈中医教学中科学精神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谓科学精神?虽然很难为科学精神下一个严谨、准确的定义,但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追求真理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它表现在三方面:在对已知成果的态度上,它表现为怀疑精神;在对未知领域的态度上,它表现为探索精神;而整个怀疑和探索的过程必须是合乎理性的行动。整个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在理性的指引下不断怀疑、不断探索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济世救人、仁爱为怀是古代医学家遵循的传统医学道德。李时珍继承发展了这一理论。他自幼就崇尚自然、追求真理,虚心向劳动人民学习。在科举中三次不第后,决定不入仕途。  相似文献   

3.
血站文化是血站的核心价值观,是血站全体职工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规章制度、管理特征、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精神因素的总和,具有导向、育人、激励、约束、调节、管理等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血站文化应营造和倡导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和价值观念,使之成为血站职工认同并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让职工在血站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建立起一种新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血站精神,彰显血站个性、树立血站自己的形象。  相似文献   

4.
养生,泛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的过程。传统养生学认为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儒道两家修行养生的共同点,都是崇尚简约,主张动静结合,论点尽管古老,而用今天科学阐释,其理相通。中医养生学的指导思想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取意效法自然,重在养生成果。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门科学的发生发展都是在一定科技知识背景下进行的。在古代,中医学赖以发生发展的科技知识背景,就其哲学层次而言是“阴阳二元论”,就其方法论而言是整体方法,就其对象特征而言是宏观世界的整体协调与和谐。在这样一种知识背景下衍生出来的古代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乃至人文科学,都具有上述共同的“基因”。 在古代科技知识背景下诞生的中医学,其科学规范即深深打下传统的历史印记——“阴阳学说”成为它的理论信念。也就是说中医学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的心性修炼山东农业大学体育部孟令忠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定义,是身体、精神和社会关系上的完美无缺的状态,而不单纯是躯体疾病和躯体缺陷。中国古代早就提出情志(心理)活动与躯体健康的联系、辩证关系。这也是目前身心科学、社会医学、行为医学所要研究和解...  相似文献   

7.
刘雅芳  程伟 《四川中医》2009,27(5):61-63
中医学带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中国本土的心理学思想脱胎于中国古代哲学,传统的精神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更是息息相关,儒道释思想中包含着许多有价值的精神医学观念。受中国古代哲学影响,中医精神医学对心的认识、对形神观的论述有着截然不同于西方的独特视角。儒、道、释哲学提供了对人格的干预技术和调节心理平衡的手段,在一定意义上成为防治精神疾病的良药。  相似文献   

8.
信念是生命的支柱。信音健康法强调积极的人生信念。人的许多疾病都是由不正常的心理和观念导致的,因而许多人是靠本人心理信念的信息语来调节心身,达到疾病康复目的的。 信念也关系到人衰老的速度。我今年61岁,今年3月份有幸认识李文才老师。当时我虽然身体很好,但也存在逐渐衰老的现象。李老师给我讲解信音语疗法,他说,无论为治病,为健康,无论采用何种健康方法,积极的人生信念是极其重要的,这是健康的根本,也是人的生命之本。精神心理能影响人体机能变化,影响人的身心健康。俗话说,“悲莫大于心死,年老莫过于心老”,是…  相似文献   

9.
案例式教学法因其具备生动性、趣味性而深受学生喜爱,医古文教学中特定单元和环节实施案例式教学法,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通过医家传记单元和医籍序文单元的学习,启发学生对古代医家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思考,感受古代医家具备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树立普救含灵之苦和为医学甘于寂寞,勇于创新的大医情怀。  相似文献   

10.
彭坚 《湖南中医杂志》2008,24(1):4-5,11
进行中医教育改革,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弄清楚中医这个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否则改革就只会是隔靴搔痒,不着要领。中医是一门古代科学,中国古代许多重要的哲学和科学思想,如天人合一、阴阳五行、象数学说、五运六气等,早已在其他学科消失,却仍然在中医理论和实践中起着重要指导作用。中医两千多年来治疗疾病的宝贵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数学与中医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中国古代数学与中医学孟庆云(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关键词中医学古代数学中国是许多科学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古代数学和医学的成就皆令人瞩目,二者不仅共出一辙,又比肩连缀创例了恢宏的中国古代文化。其中,数学还以其基础科学的作用参与构建...  相似文献   

12.
祝由法在治疗中的作用与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祝由是一种通过情志相胜、移情易性等作用于人的精神信念的心理疗法。经过几千年的经验证实,祝由法的存在和发展对医学界有着重要的贡献。目前,它正广泛运用于医学事业的各个领域,并得到不断的创新和拓展。  相似文献   

13.
论练功者的道德规范北京大学仓道来"道德"范畴,在我国古代的含义较为广泛,"道"最初见于《诗经·小雅·大东》:"周道如砥,其直如矢。""道"即道路之意,后引伸为原则、规则和规范。"德"最早见于《周戋》,指的是内心情感和信念。在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中...  相似文献   

14.
看了最近几期《中国气功科学》登载蔡益鹏教授等人的文章,反复思考人们关心的问题:什么是科学精神? 蔡教授是研究低温生理学的著名专家,在他没有接触气功的时候,听人说气功可以获得超常耐寒的能力,他根本不相信。当他多次被邀参加耐寒的实验之后,他开始思考,并认真地去探索和研究。经过几年的观察和调查研究,事实使他坚定了信念,认为“不能不深入研究,不能不探索开发此潜能的途经和方法”。在全国揭批“法轮功”的大好形势下,有些人想以“伪科学”来封杀气功时,蔡教授毅然站出来为气功正名,呐喊:“气功不是伪科学!”指出:…  相似文献   

15.
回顾中医学、科学之源及人类历史,重新理解中医学、科学之义,从中医学之本性、中医学其非"科学"、中医学实是"科学"三个方面,对中医学是否科学这一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在人能动的思维、智慧下追求真理的学问,此即真正的科学。中医学作为基于中华文化,探求人体、自然之理的学科,固应属于科学这一博奥的学问,而非狭隘主义的"科学"。相信在时间积淀下,中医学必将与现代科学共融。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家总是用自己的自然观来观察研究自然,并且自觉或不自觉地用自己的哲学信念来指导自己的科学实践,从而形成自己的治学精神和方法论。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就是一位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7.
缓解疼痛或许只是一个精神战胜物质的问题。一项新研究发现,药片将缓解疼痛的信念就足以使大脑释放出自身的天然止痛剂。  相似文献   

18.
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外美术作品鉴赏美育公选课为例,阐释如何挖掘红色题材美术作品中的美育元素,利用课堂讲授讨论、融媒体短视频打卡、美术馆审美实践等教学手段,剖析红色美术作品以叙事视觉和中西合璧的艺术表现方法,展现中国共产党党史中的革命精神、为人民服务精神和传承创新精神的美育价值,深刻体会崇高信念之美、生命之美、包容之美,使学生以美养德、以美修心,达到增强中华文化自信、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程思政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院校在中医药文化传承传播中担负着示范和引领作用。加强中医药院校文化建设既有利于院校自身发展,也有利于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建设中应坚定中医信念,弘扬中医精神,建设中医药核心价值体系,坚持方向性、特色性、整体性、主体性原则,不断加强领导、确保投入、培育人才、积聚力量、科学规划、形成制度。中医药院校要勇于实践,以先进的理念引导中医药文化建设,以高尚的精神确立中医药文化建设,以鲜明的特色丰富中医药文化建设,以良好的声誉促进中医药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祝由首载于《内经》,是古代用符儿禁禳求助神灵治疗疾病的方法。从表象看来,此方法治疗疾病,似乎带有违信色彩,但在“毒药未兴,针石未起”的神权社会,运用祝由“移精变气”的精神疗法,治疗疾病,确有一定科学道理,故古代医家将其列为十三科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