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颞下颅外入路治疗三叉神经痛卢刚,雷兵,彭友波,王坚病例报告患者女性,69岁,右侧三叉神经Ⅱ、Ⅲ支分布区疼痛10年。早期曾服用卡马西平等药物治疗半年无效,行患侧三叉神经根射频热凝治疗,疼痛缓解;两年后因三叉神经痛复发再次行患侧三叉神经奶射频热疑治疗,...  相似文献   

2.
我们曾对2例经颞入路三叉神经根切断术后三叉神经痛复发的患者,改用枕下入路而发现了病因,现报告如下。例1 女,64岁。患者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的三叉神经痛1年零4个月。1976年12月经颞施行左三叉神经根切断术。术后疼痛发作停止。左面部三叉神经第三枝全部及第二枝部分分布区感觉缺失。1978年3月左舌及右面部疼痛复发,虽经药物治疗,不能缓解。次年7月入院检查发现左面部三叉神经第三枝分布区感觉缺失,两侧听力减退,余无特殊。1979年8月取左枕下入路手术。术中发现:内听道附近有1×1cm大小肿瘤,包膜完整,岩静脉横跨其上。切断岩静脉之后,见肿瘤嵌于天幕裂孔处,前缘压迫三叉神经根。切除肿瘤,保留三叉神经,病理切片报告:化学感受器瘤。术后患者疼痛解除,面部感觉缺失区及  相似文献   

3.
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方法较多,一般在药物治疗及酒精注射疗法无效时进行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法有:1)颞部硬脑膜外入路三叉神经根切断术(Frazier),2)同上入路半月节及感觉根减压术(Taarnhφj),3)同上入路半月节及感觉根按摩术(Sheldon等),4)枕下入路感觉神经根切断术(Dandy),5)三叉神经脊髓束切断术(Sjo-  相似文献   

4.
三叉神经痛为常见的顽固性疼痛性疾病,手术治疗方法颇多,但采用经颞硬膜下入路行三叉神经半月节前感觉根大部切断术来治疗三叉神经痛却较少受到重视。通过76例治疗经验及随访结果,证明这一治疗方法具有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及病死率低的特点。具体手术圾操作要点进行了详细叙述。  相似文献   

5.
三叉神经痛为常见的顽固性疼痛性疾病,手术治疗方法颇多,但采用经颞硬膜下入路行三叉神经半月节前感觉根大部切断术来冶疗三叉神经痛却较少受到重视。通过76例治疗经验及随访结果,证明这一治疗方法具有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及病死率低的特点。具体手术方法及操作要点进行了详细叙述。  相似文献   

6.
三叉神经痛的电镜观察及对其发病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叉神经痛的电镜观察及对其发病机制的探讨马忠恕,杜宝东,杜波我们自1988年11月始对6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施行了乙状窦后入路的显微血管减压术或感觉根部分切断治疗。其中对5例切断的三叉神经感觉根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我们发现了在有髓神经纤维之间有游...  相似文献   

7.
三叉神经痛为常见的神经外科疾患,治疗方法颇多,而用外科方法切断或电灼破坏三叉神经感觉根为治疗本病的常用手段。我院自1961年至1984年应用经枕下入路行三叉神经感觉根大部切断术治疗三叉神经痛194例,现小结如下。临床资料1.本组男性112例,女性82例,  相似文献   

8.
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手术入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手术入路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获全切除25例,次全切除2例和大部切除1例。出院时好转27例,加重1例。结论 三叉神经鞘瘤可分成为:(1)颅中窝型;(2)颅后窝型;(3)颅中后窝型;(4)颅外型;(5)颅中窝颅内外沟通型;(6)颅中后窝颅内外沟通型。颅中窝型肿瘤宜取翼点或改良翼点入路;颅后窝型肿瘤宜取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颅中后窝型肿瘤宜取颞底经天幕入路。颅中窝颅内外沟通瘤宜取颞下硬脑膜外入路。  相似文献   

9.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既可为神经内部病害亦可为神经外部的压迫。有两宗出自不同作者的病理报告,证实在组织学上轴突及其髓鞘有肉眼可见的异常区域。他们都在三叉神经切断术所取得的三叉神经细根活检标本中发现,因轴突园柱体肥厚,迂曲,摺叠而交替出现髓鞘质的增生成团与其极度退变甚至缺失的现象。有充分证据表明三叉神经节外或其神经根外的病变,如动静脉畸型或生长缓慢的肿瘤亦能引起典型的三叉神经痛综合征。不过客观检查常可发现有感觉缺失。在215名经颅后凹入路手术中,Dandy发现其中半数病例有动脉或静脉紧贴于三叉神经小根,因而他提出是这些血管引起神经痛的假设。目前对这种血管与神经小根紧贴的频率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三叉神经鞘瘤的病例资料。最常见症状为面部麻木或感觉减退。按肿瘤位置分为5型:颅中窝型3例,颅后窝型8例,颅中后窝哑铃型26例,颅中窝颅外型2例,颅中后窝颅外型2例。采用额颞硬膜外入路13例,颞底经天幕入路14例,乙状窦后入路11例,乙状窦前入路3例。结果肿瘤全切35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1例。随访13例,时间3~84个月,复发2例。结论影像学检查对三叉神经鞘瘤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个体化手术入路可获得满意的切除程度和较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三叉神经痛外科治疗临床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痛手术方法,比较各种手术优缺点.方法 针对继发三叉神经痛采用病因治疗,对原发三叉神经痛以药物治疗为主,如无效或药物不良反应大而无法继续服药者,可考虑外科手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经颞硬外圆孔、卵圆孔神经切断术等.结果 疼痛消失20例,伴咀嚼无力3例,出现带状泡疹1例,死亡1例(继发脑干损伤).结论 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创伤小;经颞硬外三叉神经二、三支神经切断有效,有一定风险;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可找到部分病变,效果好,但手术风险大、难度大.  相似文献   

12.
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在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王宁综述江澄川审校三叉神经痛是常见的顽固性疼痛之一,除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主要方法有:三叉神经根切断术,经延髓的三叉神经切断术,以及近年来应用颇多的开颅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等。这些手术止痛效果虽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eckel腔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Meckel腔三叉神经鞘瘤的病例资料。均经强化MRJ明确诊断.其中局限在Meckel腔内11例,长满Meckel腔稍突向颅后窝5例,长满Meckel腔并经圆孔及卵圆孔突向颅外2例。均采用改良颞下-硬膜内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结果18例肿瘤均镜下全切除。病理检查为三叉神经鞘瘤。随访3个月.4年.临床症状消失或不同程度减轻,肿瘤未见复发。结论强化MRI检查是三叉神经鞘瘤可靠的诊断方法。改良颞下-硬膜内入路最微手术是治疗Meckel腔三叉神经鞘瘤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治疗中,接近原因疗法的术式可称为Jannetta 氏手术。其步骤为枕骨下开颅,暴露出三叉神经,在入桥脑前1.0cm 处(亦称入根区roor entry zone)于手术显微镜下,剥离开压迫在三叉神经上之小动脉和静脉,以解除对三叉神经的压力。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早在1890年,自Rose 手术以来曾逐渐认为颅内的半月神经节是本病的病灶部位,但今日的Jannetta 氏手术,则是以Dandy 氏观点为基础的。Dandy 是美国脑外科医生,1925年确立了经颅后窝入路在半月节近侧行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1934年Dandy 报告了枕下开颅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215例,在三叉神经入根区,意外发现了肿瘤12例(5.6%),动脉瘤6例(2.8%),血管瘤5例  相似文献   

15.
血管减压术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附60例分析)乔振才许钟徐文俊王荣吴长根作者报告了自1991年以来,采用局麻下耳后小切口入路钻孔开颅血管减压术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60例,治愈54例,好转4例,无效2例,无并发症无死亡。随访6个月~5年,复发2例。手术...  相似文献   

16.
患者 男,60岁。自1950年始右面部电击样间歇性疼痛,逐步加重,保守治疗无效,于1969年在外院行右枕下开颅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1974年疼痛复发,1976年又于外院行右颞入路三叉神经根切断术,术后疼痛短暂缓解,三天后又发作,虽经中西药及针灸治疗仍无效,1981年12月11日入我院。检查:一般情况可,血压170/110,神清,语言正常,右面下部皮肤肥厚,右眼裂下感觉减退,右  相似文献   

17.
小脑水平裂-小脑脑桥裂入路治疗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一种经小脑水平裂-小脑脑桥裂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手术入路.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小脑水平裂-小脑脑桥裂人路治疗的17例三叉神经痛病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可顺利分开小脑水平裂外侧部和小脑脑桥裂上肢,均发现有责任血管压迫,术后立即止痛15例,2例疼痛分别于术后第2、3天完全消失.术后1例出现口唇疱疹,1例患侧面部轻微麻木.结论 经小脑水平裂-小脑脑桥裂入路治疗三叉神经痛,可以避免传统的枕下乙状窦后人路三叉神经感觉根人脑桥处显露不良的缺陷,减少听力下降、面瘫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三叉神经鞘瘤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三叉神经鞘瘤临床表现多为三叉神经损害症体和体征,主要依靠CT及MRI诊断,本组中颅窝型9例采用改良翼点入路切除,后颅窝型6例采用枕下乳突后入路切除,哑铃型6例分别采用颞下入路,枕下乳突后入路,或幕上,幕下联合入路切除。本组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2例。结论 三叉神经鞘瘤显微手术是最佳方法,正确选择手术入路是肿瘤全切除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9.
电脑射频术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自 1996年开始采用电脑射频术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 10 8例 ,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临床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男性 4 6例 ,女性 6 2例。年龄2 4~ 85岁 ,平均 5 8 8岁。病程 5个月~ 31年。右侧 6 8例 ,左侧 38例 ,双侧 2例。Ⅱ、Ⅲ支 4 7例 ,单纯Ⅱ支 2 8例 ,单纯Ⅲ支 2 5例 ,Ⅰ、Ⅱ、Ⅲ支 3例 ,Ⅰ、Ⅱ支 5例。术前均常规做头颅CT ,颅底摄片。在进行电脑射频术前所有病例均经药物、针灸等保守治疗无效。其中 78例还接受酒精封闭 ,2例进行过Dandy氏枕下入路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 ,3例接受过Frazier氏颞部硬膜外入路…  相似文献   

20.
三叉神经痛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N)临床上比较常见,治疗方法众多,但尚未取得满意效果。药物、酒精注射及周围主撕脱术[1]疗效欠佳,而感觉神经根切断的并发症则难以为患者所接受。现在多采用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半月神经节经皮立体定向射频感觉根毁损术及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本文综述这些治疗方法和疗效及近期进展u一、微血管减压术(mlcrova。"fardecomPreSS100·MVIj)l)andy早在lq34年已指出,TN是由于三叉神经很被血管压迫所致。电子显微镜研究显示,颅神经根进出脑干的过渡区髓鞘膜变薄.中枢端髓鞘(少突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