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蓝小云  李雪珍 《职业与健康》2006,22(12):930-931
目的了解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为制定农村改水计划、策略及采取防病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广西农村生活饮用水供水卫生基线调查方案》,对梧州市6个乡镇生活饮用水现状进行调查。结果6个乡镇人口24.86%以地面水为水源,75.14%以地下水为水源;供水方式以地下水分散式供水为主,10.81%饮用城市及镇自来水厂完全消毒的自来水,2.84%和12.92%分别饮用部分处理或未经任何处理的自来水。检测16份水样,结果一级水质4份,三级水质2份,合格率为37.5%。其中集中式和分散式供水的合格率分别为40%和36.36%,地面水和地下水的合格率分别为25%和41.66%,主要是细菌学指标不合格。结论大部分农村人口还未能喝上卫生安全的饮用水,应加快以农村自来水为主的改水工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农村生活饮用水现状,为制定农村改水规划,采取防病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自治区卫生厅《广西农村生活饮用水供水卫生基线调查方案》进行,对柳州市郊区农村10个乡镇生活饮用水供水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郊区农民21.53%饮用城市自来水厂的自来水,42.99%饮用村镇集中式供水站自来水,35.48%饮用非自来水,以地下水水源集中式供水为主;检测10份水样,结果一级水质2份,三级水质1份,不合格水7份,主要是细菌学指标不合格。结论 对农村加强卫生管理、定期监测、加氯消毒等综合措施,来提高农村供水的卫生合格率。  相似文献   

3.
2007年北京市怀柔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艳华  孙继东  李小飞 《职业与健康》2008,24(12):1187-1189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水源卫生及卫生防护状况,加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工作的指导。方法使用统一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及采集水样,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涉及怀柔区274个行政村297处水源,集中式和分散式供水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6.7%、61.0%;不同水源类型微生物指标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深水井、浅水井、泉水、河水,合格率分别为92.8%、80.1%、68.1%、33.3%。集中式供水较分散式供水水质好,地下水较地面水水质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怀柔区生活饮用水卫生工作必须向村一级基层单位渗透,提高卫生许可证及健康证办证率;在农村改水工作中,优先选择以深水井、浅水井等地下水作水源。今后,还应当加快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工作进度,尽快完善农村饮用水安全检测体系,定期对农村饮用水进行水质检测,通报水质检测情况,指导农民饮用卫生、安全的水。  相似文献   

4.
合肥地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合肥地区农村饮水卫生现状。方法 选择合肥三县进行水源类型、供水方式调查,每个县设30个采样点,按丰水期和枯水期,共采集水样180份进行水质分析,并对水源水卫生状况进行调查,按《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进行评价。结果 集中式供水人口占三县农村总人口的8.88%,分散式供水人口中99.90%以地下水为水源水,其中82.07%人口饮用浅层地下水。分散式供水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合格率分别为16.1%和17.8%。结论 被调查的三个县大部分农民还未饮上安全卫生的饮用水,主要卫生问题是饮用水被微生物污染。  相似文献   

5.
2005年平阴县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我县农村饮用水卫生现状及饮水卫生质量,为农村改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调查表对农村饮水卫生现状进行调查并采样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平阴县所调查的乡镇的水源类型均为地下水,取水方式包括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我县农村水源受生活性污物污染隐患较多。丰水期集中式供水水样符合Ⅰ、Ⅱ、Ⅲ级水标准的分别占76.03%、23.97%、0.00%;分散式供水水样符合Ⅰ、Ⅱ、Ⅲ级水标准的分别占40.00%、46.67%、13.33%;枯水期集中式供水水样符合Ⅰ、Ⅱ、Ⅲ级水标准的分别占83.10%、16.90%、0.00%;分散式供水水样符合Ⅰ、Ⅱ、Ⅲ级水标准的分别占53.33%、43.33%、3.33%。枯水期水质较丰水期为好,集中式供水水质较分散式供水水质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平阴县农村饮用水卫生存在问题较多,建议今后建立农村饮水监测网,加大饮水卫生技术指导及监督监测力度,以保证饮水的卫生和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饮用水现状,为今后改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泉州市饮用水现状调查表》入户对群众询问、调查登记。按《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检测。[结果]2004年农村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397.6万人(69.5%),饮用自来水158.6万人,自来水普及率27.7%,饮用不安全卫生水174.1万人(30.4%)。[结论]农村改水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改水工作任务仍十分繁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福建省农村供水卫生状况,为提高饮水卫生管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资料进行统计、评价和分析。[结果]集中式供水与分散式供水的合格率分别为27.0%和19.9%,以地下水与地面水为水源水的合格率分别为27.2%和19.2%,枯水期与丰水期的合格率分别为25.7%和20.7%;集中式供水合格率最低的是消毒指标(游离性余氯为47.4%),分散式供水合格率最低的是生物指标(总大肠菌群为37.0%)。[结论]与全国相比,福建省2008年农村饮用水合格率偏低。影响我省水质合格率的主要因素是消毒性指标与生物性指标。  相似文献   

8.
杨刚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5):957-957,963
[目的]了解十堰市农村饮水卫生现状。[方法]对十堰市5县1市2个区进行水源类型、供水方式调查,每个县市区选择10个采样点采集水样进行水质分析。[结果]集中式供水人口837592,占全市农村总人口的31.35%,分散武供水人1833763,占全市农村人口的68.65%。在采样监测的86份水样中,细菌学指标均合格的样品有27份,合格率29.07%,感官性状指标合格50份,合格率58.14%;一般化学指标合格77份,合格率89.53%,毒理学指标合格68份,合格率79.07%。[结论]我市农村饮用主要卫生问题是饮用水被微生物污染,同时还存在着高氟水区。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乳山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污染现状,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的方法,对乳山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进行调查。[结果]2011年共检测349份水样,各项指标均合格的33份,合格率为9.46%。沿海村水样合格率为11.25%、内陆村水样合格率为8.92%,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枯水期水样合格率为16.98%、丰水期水样合格率为6.1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深井水合格率为17.14%、地表水和浅井水合格率为7.5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检测项目中余氯合格率最低,仅为10.03%。[结论]乳山市农村饮用水合格率较低,丰水期、地表水和浅井水尤为明显,应通过加强水质消毒、水质监测、合理选择水源、加强饮用水源地的保护等措施,提高农村饮用水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南充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盼状,为农村改水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集六县(市、区)农村分散式供水18件样品,按《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2001)进行检验,并按“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评价。结果 采样点水源类型地面水占33.33%,地下水占66.67%;饮用水地下水和地面水人口分别占8.96%和91.04%,水井平均使用年限为13年;95%以上的水井无防护设施感官、一般化学、毒理学、细菌学指标合格率分别为50%、44.4%、88.99%、0;苦咸水占44.4%。一、二、三级水分别为5.6%、5.6%、88.8%;饮用各级水人口分别为—级2.8%、二级1.4%、三级95.8%。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南充市农村饮用水分散式供水水质生物性污染严重,合格率极低,存在相当比例人口饮用苦咸水,饮用卫生水的人口比例低。  相似文献   

11.
2002年福建省农村饮用水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农村饮用水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方法]对农村饮用水卫生监测报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农村饮用水水质有所改善,但超标情况仍较严重。[结论]提高农民的卫生意识,加快农村改水步伐,加强饮用水的消毒是改善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永安市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方法]对2008年辖区11个乡镇自来水厂30个村级集中式供水的水质进行监测分析。[结果]监测的水质微生物指标超标率为91.7%(110/120),各自备水源大部分没有沉淀、过滤和消毒设施。乡镇自来水厂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合格率分别为72.8%、81.8%和81.8%。[结论]永安市农村饮用水水质普遍较差,应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潍坊市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状况,进一步做好农村改水工作,制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方法]2006年3~5月,对潍坊市农村生活饮用水供水状况进行普查和水质抽样检测。[结果]全市农村人口603.78万人,饮水不安全的占47.72%;4项供水指标不达标的372.11万人(占61.63%),其中水质不达标的占78.56%,水量不达标的占7.55%,方便程度不达标的占8.74%,保证率不达标的占5.15%。抽查680个集中式供水工程,67.79%无净水设备直接供水。抽检水样2416份,合格率为47.19%。集中式供水合格率为68.24%,分散式供水合格率为38.94%(P〈0.01);地下水合格率为59.67%,地表水合格率为26.56%(P〈O.01);深层地下水合格率为74.06%,浅层地下水合格率为48.34%(P〈0.01)。抽检水样细菌总数、色度、浑浊度、亚硝酸盐氮、氨氮、硝酸盐氮、氯化物超标率分别为26.49%、21.48%、16.68%、15.60%、15.36%、15.12%、12.29%。[结论]潍坊市农村饮用不安全水人口较多,水质检测合格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开平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现状,改善农村饮水卫生状况,提高农村饮水卫生水平.方法 对2008-2011年开平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按照卫疾控发[2008]3号[国家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卫生学评价和水质卫生监测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对水质进行卫生检测的资料.结果 共检测403份,总合格率为60.30%.经完全处理的水质合格率(77.73%)高于未经不完全处理的水质合格率(29.9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89.13,P<0.01).结论 开平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整体合格率偏低.为有效改善水质卫生状况,应完善制水工艺设施,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让群众喝上卫生安全的自来水.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茶陵县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状况。[方法]按卫生部2001年161号文件《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对茶陵县农村不同类型水源的饮用水水质进行检测。[结果]2003~2007年合计检测水样294份,合格145份,合格率为49.3%。不同年份间合格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水样中以山泉水作水源水的水质明显优于河水作水源水的水质,用水得不到净化、消毒,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合格率分别为43.9%、29.3%。[结论]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供水单位应落实水质净化、消毒设施设备的建设,加强卫生管理,确保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顺德区2006~2009年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状况,完善我省农村饮水水质卫生监测网络建设,保证农村饮水水质安全。[方法]2006-2009年按GB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分别对顺德区各水厂的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卫生监测和评价。[结果]2006~2009年顺德区生活饮用水总合格率为86.01%,其中出厂水和末梢水合格率为100.00%,水源水合格率为58.04%,不同年份间水源水合格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源水不合格项目为铁和总大肠菌群。[结论]顺德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良好,但要加强水源水的保护,加强水源水不合格项目的强化处理,以保证供水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上杭县乡镇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及饮水卫生质量。[方法]对我县各乡镇集中式供水人口〉100人的生活饮用水水源进行调查、检验。[结果]我县农村供水以山泉水、井水为主要水源,水质偏酸偏软,水质处理工艺简单,微生物指标超标严重。[结论]加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宣传,做好水源保护、水质净化消毒工作,防止各种介水疾病,保护人们健康。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合川区学校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现状,进一步改善学校生活饮用水质量,为预防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2年3~6月,对重庆市合川区175所学校进行饮用水安全现状调查,并对其中35所自备水学校的饮用水水样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生活饮用水源水质指标不安全水质占61.73%,农村小学尤为严重,占不安全水质中的89.59%,这与农村学校采用的饮用水源多为小河溪水、井水,且无过滤、净化、消毒处理等有关。结论重庆市合川区农村学校生活饮用水安全存在一定隐患。提示农村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亟待高度重视并加强对水源的保护与管理,加强对饮水的净化消毒,确保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日照市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为进一步提高农村饮用水卫生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在日照市范围内收集按计划采集的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农村饮用水、委托送检的农村饮用水进行检测。[结果]2007~2009年收集农村饮用水水样482份。检测指标全部合格的202份,合格率为41.91%。不同年份间合格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饮用水中枯水期、丰水期、委托送检水样的合格率分别为75.84%、39.33%、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农村饮用水中枯水期监测指标合格率高于丰水期,委托送检水样监测指标合格率低于计划采集水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日照市农村饮用水的主要卫生问题是微生物污染,三“氮”污染,高铁、高锰等的水质卫生现状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2008年福建省部分农村学校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福建省农村学校饮水卫生状况。[方法]在农村饮用水卫生监测21个监测县中随机抽取6个县(市)作为监测县,调查学校饮用水设施情况,同时每个县(市)随机抽取10所学校调查饮用水卫生状况。[结果]农村学校集中式供水的学校有46所,水质检测综合评价合格的有8份,合格率为17.4%。分散式供水的学校有14所,水质检测综合评价合格的有3所,合格率为21.4%。不合格项目主要为游离余氯、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细菌总数和pH等。[结论]农村学校饮用水水质卫生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