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正> 脏腑兼病辨症七、肺肾气虚(肾不纳气)证【临床表现】主痘:喘促气短,动则更甚,呼多吸少。  相似文献   

2.
喘证以喘促气短、气息迫促、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为主要特征,严重者每致喘脱。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当喘成为这些疾病某阶段的主症时,中医称之为喘证。肺主呼气,肾主纳气,喘证多以呼多吸少为特点。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只有肺肾  相似文献   

3.
纳气息喘汤治疗虚喘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先炎  赵军 《河北中医》2006,28(4):267-267
2000~2005年,我们运用纳气息喘汤治疗虚喘30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36岁,平均45~65岁;病程<5年4例,5~10年11例,≥10年15例。全部病例均有喘促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少,气不得续,伴神倦自汗,气怯声低之症。1.2治疗方法予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肺胀""喘证""痰饮"范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久病咳喘,肺气虚损,病久及肾,导致下元虚衰,气不归根,出现呼吸困难、呼多吸少、动则喘甚之肾不纳气等。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增强体质,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常见风寒袭肺、痰热壅肺、痰湿阻肺、水气凌心4个证型。风寒袭肺治宜宣肺散寒,止咳平喘止嗽散合麻黄汤。痰热壅肺治宜清肺化痰,降逆平喘,桑白皮汤。痰湿阻肺治以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水气凌心治宜宣肺平喘,温阳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临症不可拘泥于单一证候,四诊合参,方可辨证准确。附验案4则。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属于中医“肺胀”或“喘证”范畴,而COPD合并呼吸衰竭属中医“虚喘”、“喘脱”范畴,多由久咳久喘发展而来,主要表现为长期咳嗽、咳痰,逐渐出现喘息气促,胸部膨满,憋闷如塞,气短难续,呼多吸少,轻者剧烈活动时感呼吸急促,重者轻微活动时也感喘逆剧甚。笔者临床观察发现,COPD合并呼吸衰竭者存在宗气不足、大气下陷之病机,升补宗气是COPD合并呼衰的重要治法,临床可予升陷汤加减化裁治疗。  相似文献   

6.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属中医虚喘、肺胀、水饮、心悸等范畴.多由久咳、久喘、痰饮、肺痨等引起.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使肺、脾、肾等脏器虚损.表现为咳嗽、喘息、咯痰、自汗出、腹胀、浮肿、动则喘甚、倚息不得卧、易发感冒,重者面色晦暗,唇甲紫绀,心悸尿少,而部及下肢明显水肿.  相似文献   

7.
吴沛田 《中医杂志》2008,49(7):662-662
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属于中医学"喘证"、"咳嗽"、"肺胀"范畴.多因反复咳喘,日久不愈,肺脾肾受损,气道不利发为缠绵难愈之病证.慢阻肺的主要病机是本虚标实、下虚上实.本虚、下虚指脾肾阳虚,下元虚惫,肾不纳气,以致气不归根,逆而上冲,使肺气胀满,呼多吸少,动则气喘;标实、上实则指风、寒、痰、湿等蕴阻于肺,则肺失肃降,乃反复发病之诱因.临床以咳、喘、痰为主要表现,而"痰"又是咳、喘的主要病理因素,故祛痰是本病治疗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根据慢阻肺的病因病机和发病过程,一般分为3期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8.
喘息证治     
裴中平 《光明中医》2004,19(5):39-39
喘即气喘、喘息 ,以气息迫促为主要临床表现。作为一个症状 ,喘可以出现在许多急、慢性疾病过程中。当喘成为这些疾病某一阶段的主症时 ,即谓喘证。1 喘息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呼吸迫促的临床症状。实喘病势骤急 ,声粗息高 ,甚则张口抬肩 ;虚喘病势徐缓 ,慌张急促 ,呼多吸少 ,活动时加剧。2 喘息辨证要点2 1 辨虚实 :大致青壮年多为实证 ,中老年多为虚证 ;既往健康佳良 ,甚少类似情况者 ,多属于实 ;既往健康情况不佳 ,常有气喘发作 ,遇劳遇寒即发 ,多属于虚。重病大病之后 ,或产后失血 ,突发气喘 ,多为虚证 ,甚则为元气败绝的危侯。受寒或…  相似文献   

9.
喘症,中医分实喘和虚喘二大类,肾不纳气属于虚喘的肾虚型,以呼多吸少,深吸为快,气怯声低,少有痰鸣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笔者在临床上采用补肺、纳肾、益气、养阴、化瘀等方法,以扶正固本法治疗老年肾不纳气喘症。经过多年的临床疗效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笔者使用心衰合剂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30例,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1)符合《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中的诊断标准~([1]);(2)气虚血瘀证主症:气急喘促;不能平卧;胸闷;心悸气短,遇劳加重。次症:下肢浮肿;动则喘甚;尿少;面色晦黯,唇甲青紫;颈部青筋暴露。舌脉:舌黯淡、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腻或黄腻,脉弦  相似文献   

11.
老昌辉教授认为肺胀病位主要在肺脾肾,病初肺与脾,久虚肺及肾,本病总属本虚标实,以肺肾阳虚为本,痰瘀伏肺为标,屡感外邪而诱发,肺病日久,肺肾阳虚,肾不纳气,则见咳逆上气,动则喘甚。老昌辉教授以中医气血阴阳理论为基点,结合肺胀的发病特点及临床实践经验,认为肺胀稳定期的治疗不应只拘泥于肺,强调肺肾同源,肾为生气之根,久病及肾,临证首当从肾论治,固本培元为要,使肺气得以充养,肾气充沛,摄纳有权,则气畅喘舒,总结得出了补肾培元法治疗肺胀稳定期的特色治疗原则,并创制了院内制剂补肾培元胶囊,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喜读陈惠仁同志用“纳气平喘汤治疗肺气肿一例”后(中医杂志1988;(10):783),我们按此方治疗5例轻度肺气肿,收到满意效果,仅举1例,报导如下:马某,女,54岁,1987年11月25日就诊。咳喘10年,曾在我院做胸片检查诊断为“轻度肺气肿”,多次治疗不效。近半年来活动或轻微体力劳动后喘咳加重。现证:咳喘时作,呼多吸少,喘促气短,动则尤甚,咯白色稠痰量多,伴腰酸耳鸣、乏力、语言  相似文献   

13.
朱振铎教授从事临床、教学数十载,尤擅长治疗老年喘病,匠心独运,疗效显著,现将朱师治喘精要整理如下. 1 病机当明三要 喘病多缠绵,及至老年脏腑虚衰,其症尤重.正如张景岳所说:"虚喘之证,若脾肺气虚者,不过在中、上二焦,化源未亏,其病则深."盖呼出心与肺,吸入肝与肾.肺失宣降则气逆上冲,肾不摄纳则呼多吸少.  相似文献   

14.
笔者近年来试用保元汤加味治疗虚喘26例,收效满意,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 26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31~40岁者5例,41~50岁者14例,51~60岁者5例,61岁以上者2例。以青壮年为多。病史6~10年者6例,10~15年者11例,16~25年者5例,25年以上者4例。多在喘证急性发作时就诊,均见气短喘急,言语无力,咳声低微,呼长吸短,动则气急,自汗出,肢冷,或口唇指甲青紫,甚则心悸,小便不利,四肢浮肿,舌淡,脉沉细或虚浮或结代。肺气虚弱14例,肾气虚弱(肾不纳气)9例,肺肾气虚兼心阳衰弱3例。2 治疗方法以黄芪10~20克、人参10~15  相似文献   

15.
1外邪引起的咳喘而用补肾纳气法治疗 1.1误诊原因 1)久病年老体弱者多,即正虚之象. 2)肺与肾为主要器官,本标同在. 3)证候表现为:气短咳嗽,喘息症状明显,呼多吸少,动则气喘加重,四肢乏力,周身不适,怕冷出汗,口中乏味,食欲减退,难以续食,脉或沉,或细,或数,或浮,或虚弱.如:老年动脉硬化,脉象弦滑,若见此脉便可舍脉从症,即为正确.舌淡、苔薄白或微弱.血象有时偏高,有时血象不高,但易被忽略. 以上假象,会使人产生肾不纳气的误诊.  相似文献   

16.
肺原性心脏病急性期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原性心脏病 (肺心病 )系临床常见病 ,而肺心病急性期 ,由于急性呼吸道感染 ,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加剧 ,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导致呼吸和循环衰竭 ,并发症多 ,如肺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等 ,病死率高。为防治其急性发作 ,笔者兹就该病的中西结合治疗探讨如下。1 抓住中医病机 ,坚持中西医结合肺心病患者以反复发作咳、痰、喘、肿、悸为特征 ,中医归属“肺胀” ,“喘证”范畴 ,《证治汇补》 :“肺胀者动则喘满 ,气急息重 ,或左或右不得眠 ,为痰挟血碍气”。可见痰瘀互结为本病的主要病理因素 ,其病机…  相似文献   

17.
补肾宁胶囊由希力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其药物作用以温补肾阳为主,兼能滋阴填精。笔者用诸老年疾病的治疗,获效颇佳,现作小结如下。1纳气平喘中医认为虚喘大多责之于肾不纳气,故凡呼多吸少,动辄尤甚,腰膝软之喘证,均从补肾纳气着手治疗。曾收治慢性支气管炎、阻塞...  相似文献   

18.
患者孟××,男,63岁,住院号134426。1984年11月6日会诊。患者因心绞痛发作频繁,多次剧痛短暂昏厥而入院。发作时伴有胸闷隐痛、心慌、气短而喘、呼多吸少、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口唇发绀,苔薄白、舌暗红有紫块,脉右弦细、左寸弦细尺弱。证属厥心痛,心血淤阻,心阳不振,肾不纳气。方拟活血化淤,温运心阳,补肾纳气。处方:  相似文献   

1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可归属于中医“喘证”、“肺胀”范畴。《证治汇补·咳嗽》谓:“肺胀者,动着喘满,气急息重,或左或右,不得眠者是也。”《医宗必读·喘》谓:“喘者,促促气急,喝喝痰声,张口抬肩,摇身颉肚。”所述喘证及肺胀的临床表现为气促、心悸、喘息、呼气困难、咳嗽、咯痰、张口抬肩,均与COPD的临床表现相吻合。近年来,中医治疗COPD已取得相当的进展,现综述如下。1脏腑论治肺脾同治:脾胃象土,万物皆生化于土;脾胃与肺具有土金相生母子关系,脾为肺之母,肺主气而脾益气,肺所主之气来源于脾,脾运的强弱决定了肺气的盛衰。根据脾…  相似文献   

20.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张海岑研究员临证 50余载,学验俱丰,对治疗哮喘病疗效显著,屡试不爽。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1病因病机   张老认为喘证病因甚多,外而六淫之邪,内而饮食失节或脾虚生痰,或情志所伤,以及肺肾虚损等均可发病。实喘,多由外感六淫之邪引起。因外邪客于皮毛,皮毛合肺,肺为华盖,居于五脏之上而司呼吸,若肺被外邪所犯,肺气不利可发为喘。虚喘,多由肺肾气虚而发病,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若肺肾气虚,则升降失常,出纳失调而致喘,肾虚则纳气无权而致喘。肺肾虚弱之因有先后天之别,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