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在病理上相互牵扯、相互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统一性的思想即是中医的整体观念.  相似文献   

2.
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在病理上相互牵扯、相互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统一性的思想即是中医的整体观念.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认识到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不断地受自然界的影响,人类在主动地改造和适应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又常常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而人体受自然界的影响也必然相应地发生生理或病理上的反映。比如,…  相似文献   

4.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它的核心思想就是整体地、全面地认识人体以及人体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并贯穿到中医生理、病理、诊法、辨证、治疗等各个方面,又普遍地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现就整体观在妇科临床对崩漏治疗的指导做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5.
仝光照  高旸 《光明中医》2009,24(7):1239-1240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素问·宝命全形论>中谓"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灵枢·岁露篇>中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自然与人是辨证统一的、密不可分.人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自然界的变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这就是相应,有天之变,就有人之应,即是生理的适应性;故日:"人与天地相应也"(<灵枢·邪客>),这种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特点就是"天人合一".中医理论中,人体与天地相应,最有意义的就是与年周期、日周期相应.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6.
浅谈《内经》养生之顺应自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通,是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自然界阴阳消长的规律时刻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故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法天之纪,用地之理,积极能动地施养生之道。  相似文献   

7.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局部与整体密切相联,某一局部区域的生理病理变化,往往蕴含着五脏六腑、气血阴阳的整体信息,即是说某一局部病态常可以反映全身的变化,是整体的缩影。肝是人体重要脏器之一,掌握肝脏缩影理论,了解肝  相似文献   

8.
顾娟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3,18(Z1):172-173
美容与养生是统一的整体 这一观点来自于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着的.  相似文献   

9.
1.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证候、舌诊的专著各是什么?由哪个朝代的何人所著? 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称《脉经》,由西晋的王叔和著。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是《诸病源候论》,作者是隋·巢元方等。论舌诊的第一部专著是敖氏的《伤寒舍镜录》。 2.中医诊断学的原则有几条?简述其内容。中医诊断学的原则有3条:①审察内外:人是一个整体,人体的生理机能对自然界一般的变化是能够相适应的。当人体这个整体内在失调或自然界的变化超过限度,人体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  相似文献   

10.
整体观就是要整体地、全面地认识人体以及人体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揭示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以及人与自然界辨证统一关系的基本规律.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是由若干脏器和组织器官所组成的,各个脏器组织或器官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而这些各自不同的功能又都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浅谈中医整体观哲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姝  胡洁琳  曹中兵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2057-2057
中医整体观认为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组成部分,在物质代谢上是相互联系的,在形态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功能上是协调一致的,在病理变化上是互为影响的。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然界中存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必然影响到人,人在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与社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与人之间组成了人类社会,社会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着,社会的许多因素对人体的心理、生理、病理变化都可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的精神和形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精神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机体活动,形体是精神的基础,精神是形体的产物,精神意识反过来又对形体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1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整体,人体的生理机能对自然界一般的变化是能够相适应的.当人体这个整体内在失调或自然界的变化超过限度,人体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时,便产生疾病.身体一旦发生疾病,局部的可以影响全身,全身的也可以显现在某一个局部;内部可以牵连及外,外部也可以传变入里.精神刺激可以影响脏腑功能,脏腑病变也可以造成精神活动的改变.由此可见人体每一病证的产生,无不体现整体的失调.《素部·咳论》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这指出了咳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当其它脏腑有病影响到肺时,也可以…  相似文献   

13.
"天人合一"这句话,表面上看去,似乎是有些神秘,不合逻辑."天"和"人"怎么能配合在一起呢?要明白这个含义,首先要了解到古人对"天"字的意义.内经中"天人合一"的"天"字是代表着自然规律的.换句话说,是指人体外在环境."天人合一"的意思,就是一个人生在自然界中,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的影响,并且必须要和自然界相适应.也就是说人和自然界是个整体,所以称做"天人合一".为什么说人和自然界是个整体呢?现在从三方面来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即子午流注学说。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不断运动着的有机整体,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阴阳的矛盾统一.人的生命活动过程,就是人体的阴阳对立双方在不断地矛盾运动中取得统一的过程.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观贯穿在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中,也指导着临床实践,不论在生理、病理、药理、配方遣药等方面,都广泛应用这一相反相成矛盾对立统一的规律.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在临证中把阴阳、寒热、补泻、柔刚、动静、升降、浮沉、散敛、开阖等方法相互配合使用,使病人体内阴阳趋于平衡,从而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王艳娟  孙爱聪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2):1024-1025
中医学历来十分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脏腑、经络、肌肉、皮毛、津液等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不可分割的。人类在能动地适应与改造自然界的斗争中 ,维持着机体的正常活动。人体内部是统一的整体 ,人与自然界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 ,称为整体现念。整体护理是根据目前中国的护理现状与需要提出的 ,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 ,以护理工作程序为核心 ,将护理临床业务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护理对象是“整体人” ,是把病…  相似文献   

17.
张霄霖 《河北中医》1998,20(4):251-252
自然界存在着自然节律,产生自然节律的基础是阴阳消长.《内经》的时间治疗学观点就是建立在自然界阴阳盛衰变化的基础上.自然界日月运行,气候寒暑变化对人体脏腑的生理活动、经脉气血的运行都有直接影响.当人体脏腑功能紊乱,不能与自然界变化相适应时,就会产生病理改变.因此治疗疾病要根据“天人相应”的规律去调整机体的失衡状态,以求机体内外环境整体的统一.正如《内经·四气调神论》所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瘀血证是中医特有的命名.大凡离经之血积存体内,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由此引起的病证统称为瘀血证.对其治疗,虽有活血祛瘀之大法,但若细究各类瘀血病证病发的规律去因时制宜治疗,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凌弘 《中医正骨》2007,19(11):75-75
天人相应观是指人体组织结构、生理现象以及疾病同自然界变化的相对应的关系。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是人类生命赖以生存的外在环境,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及其组成部分,定当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与制约,而在其生理、病理变化上有所反映,正如《灵枢.邪客篇》所言:“此人与天地相应也。”天人相应观贯穿于整个中医理论体系,经此解释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而成为中医理论的核心。本文试结合文献所载病例,对天人相应观的临床指导意义作进一步探讨。1两胁疼痛案“肝为少阳生于左”,这里“少阳”是指春…  相似文献   

19.
节律是指自然界或人体各种指标有规律地重复波动。人体的生理节律,是千百年来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不断优化而逐步形成的。它是先天的,具有遗传性,但又不是固定不易的。它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动。人的一生有一百多个“生理节律钟”在严格、准确、连续地工作着,且对各种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从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但一旦影响因素超越人体的适应能力时,则生理节律发生改变而导致疾病。矫正节律可以防治某些疾病,但如何来“调拨”生理节律钟,这已成为临床医学的新课题。针刺治疗疾病的机理之一,可能是通过补泻手法所产生的节律波动作用于穴位而实现的。根据生物全息律学说可知,穴位或穴区包含着全部机体各部位的生理、病理信息,能反映对应部位的生理、  相似文献   

20.
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个方面。(1)整体观念。整体观念的主要内容有:①人体是有机的整体。②人和自然界的关系。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各个部分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这种相互联系的关系,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作用而实现的。它体现在脏腑与脏腑、脏腑与形体各组织器官之间的生理、病理各个方面。同时也认识到,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必然受到自然界的影响,而人类有能动的改造自然的作用,使之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2)辨证论治。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