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临床集锦     
<正> 方药组成:葛根15~50g,麻黄15~20g,桂枝、白附子、川芎各10~30g,羌活、防风、僵蚕各10~15g,全蝎粉5~10g(冲服),甘草6g。小儿用量酌减,水煎服,日1剂。加减:湿盛腮肿或眼睑浮肿者加茯苓、苍术各15g;发热者加柴胡、黄芩各12g;服上方3~5剂后,减麻黄、桂枝、葛根、羌活用量,加红花10g,当归15g,黄芪15~30g;恢复期可服十全大补汤加减。  相似文献   

2.
夏季皮炎洗方是用来治疗多形性日光疹的一种外洗中药。通过洗浴病变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经临床实践,疗效尚为满意。现将20例患者的治疗观察结果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20例中男性5例,女性15例;年龄:最小者16岁,最大者80岁,20~40岁之间的有18例;病程:3个月以下的有18例,3个月以上的有2例,占10%。治疗方法本组20例患者全部采用夏季皮炎洗方外洗患处,并酌情配以外用药物治疗。夏季皮炎洗方组成:银花30g 蒲公英15g 防风12g 牛蒡子15g 薄荷6g 白藓皮15g 地肤子15g 苦参10g 紫草15g 丹皮10g 生甘草6g。伴红肿热  相似文献   

3.
组成:麦冬10g、石斛2g、花粉10g、贝母10g、胆南星10g、竹沥10ml、远志6g、菖蒲10g、僵蚕10g、地龙30g、牛膝10g、羚羊角2g。功能:滋阴益胃生津,祛风化痰,开窍镇痉,平肝熄风,导瘀下行。主治:适用于风火炽盛,胃津不能上行,痰塞灵窍,昏不知人,中风及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之疾患。  相似文献   

4.
18例均为2003-2004年北京友谊医院感染科收治的肾移植术后发生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安置于单独病房、抗感染、应用呼吸机、血液滤过、营养支持、激素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全身支持疗法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以本科协定处方肺炎Ⅲ号(由蒲公英30g败酱草30g虎杖30g半枝莲15g组成)为基本方,并随症加减:兼有表证者加金银花20g,连翘20g,荆芥穗10g;气分热盛可加石膏30g,知母10g,黄芩10g,栀子10g;夹有湿邪可加藿香10g,佩兰10g,六一散15g,白蔻仁10g,薏苡仁15g;脾虚或气虚者加生黄芪30g,茯苓15g,白术10g;阴虚者加太子参30g,生地10g,沙参10g,麦冬10g,石斛10g等;兼有大便干、腑气不通者加大黄6~10g;咳嗽痰多加杏仁10g,栝蒌20g,浙贝母10g;肾虚者加菟丝子10g,杜仲10g,枸杞子10g,仙灵脾10g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皮炎汤治疗激素依赖性面部皮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8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氯雷他定,10mg/次,1次/d,口服;外用3%硼酸溶液及莫匹罗星软膏适量清洗涂抹,2次/d。治疗组49例皮炎汤(生地30g,赤勺20g,丹皮、知母各15g,生石膏30g,竹叶10g,连翘15g,金银花30g,生甘草10g),1剂/d,水煎500mL,早晚口服;皮肤有灼热瘙痒、红水肿、干燥脱屑等症加赤芍、青蒿、玄参、地骨皮;酒渣鼻样损害、丘疹或脓疱较严重加用金银花、黄连、连翘、虎杖。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IgE水平、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5例,显效16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3.67%。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17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63.2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IgE水平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炎汤在治疗激素依赖性面部皮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药物组成:黄连30g。制备:取黄连30g,碾成细粉,加水300ml,煎沸10min,沉淀后,用瓶取上清液约200ml,瓶装备用。治疗:用棉棒蘸取上清液涂患处,每3h用1次。重症患者中午放学或晚上可涂适量稠膏,上学前或睡觉前将稠膏洗净。7日1个疗程。功效主治:泻火,燥湿,解毒,杀虫。治口疮,湿疹,舌舔皮炎。  相似文献   

7.
笔者自 1990— 3~ 2 0 0 0— 8月运用清肺止咳化痰汤治疗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 6 8例 ,在临床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 6 8例患者中 ,男 38例 ,女 30例 ,年龄最小 6岁 ,最大 6 4岁 ,平均 32岁 ,病程 1~10天 ,辨证热在肺卫者 2 8例 ,痰热壅盛阻肺者 8例 ,病例选择均以符合气管、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的患者为观察治疗对象。2 疗效方法方药组成 :银花 30 g,连翘 15 g,鱼腥草30 g,桔梗 12 g,黄芩 10 g,大青叶 30 g,石膏30 g,芦根 30 g,炒杏仁 10 g,知母 10 g,瓜蒌皮10 g,桑白皮 10 g,甘草 10 g,偏于风寒者去石膏、黄…  相似文献   

8.
止痉汤治疗面肌痉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药组成 蝉蜕10g,胆南星10g,僵蚕10g,葛根30g,木瓜30g,天麻10g,全蝎6g(焙干分2次冲服),桂枝10g,白芍30g,甘草10g,川芎6g,白附子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5d为1个疗程。加减:寒象明显加川乌,痰盛加半夏,风盛加秦艽、防风,伤阴加天花粉,湿盛加白豆。治疗效果 本组共36例,男9例,女27例;年龄最小33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7d,最长27d;左侧面肌痉挛19例,右侧17例。经1个疗程治疗,治愈25例,占69.4%;好转9例,占25%;无效2例,占5.6%。总有效率为94.4%。止痉汤治疗面肌痉挛$乳山市中医医院!264500@杨道华$乳山市人民医院!264500@邹广艳…  相似文献   

9.
<正> 我院自行研制的肤痒舒洗剂,经3年的临床应用,本制剂对由于湿疹、皮炎、滴虫、蛲虫、真菌等因素所致的皮肤搔痒及内外痔发炎、肛裂出血、肛瘘等肛门疾患具有显著疗效。现介绍如下: 1 处方组成 苦参30g 白矾30g 五倍子30g 银花30g 土茯苓30g 黄柏15g 苍术15g 白茅根15g 蛇床子15g 罂粟壳15g 陈醋适量等共制1000ml  相似文献   

10.
方法:(1)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赤白芍、归尾、牛膝各10g.气虚加黄芪30~75g,阳虚加淫羊藿、杜仲、巴戟天各10g,阴虚阳亢,桂枝减半,加生地、玄参、钩藤各15g,石决明15~30g,湿盛加半夏、胆南星、天麻各6g,语言謇涩加石菖蒲、远志、郁金各10g.水煎日1剂.(2)部分病例加针灸或胞二磷胆碱穴位注射.疗程30~50天.  相似文献   

11.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长期外用含有激素类药膏及化妆品而引起,表现为停用后面部出现潮红色水肿样红斑、丘疹、脱屑、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毛囊口粗大,自觉局部灼热、痛痒,坚韧不适感。笔者在多年临床中应用"皮炎汤"加减治疗本清,获得显著疗效,现介绍如下:"皮炎汤"的基本药物组成:生地黄、石膏各30g。金银花15g,赤芍、牡丹皮、知母、连翘、黄芩、竹叶、生甘草各10g。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如水肿性红斑较重可加白茅根针30g;灼热感较重句加水牛角丝309,紫草2如青黛1帅(包煎);自觉捷痒加白鲜皮15~2旭。如服药后患音腹痛…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 31例为1996年11月~1999年11月的门诊病人,参照《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的命名及诊断标准》而确诊。其中男21例,女10例;年龄45岁~75岁,平均63岁。合并高脂血症20例,高血压病10例,陈旧性心肌梗塞6例。2 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黄芪40g,当归12g,赤芍15g,川芎15g,桃仁10g,红花10g,地龙20g。每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600ml,分早、中、晚3次温服,每次200ml。加减:痛甚加甘松10g,薤白10g,丹参30g;痰盛加半夏15g,栝蒌15g,茯苓15g;阴寒盛加制附子10g;血脂高加泽泻15g;血压高加生龙牡各20g(先煎),生石决明20g(先煎),夏枯草15g…  相似文献   

13.
方名:清化治中汤 组成:茵陈10~30G,郁金10g~15g,蒲公英15g~30G,苏梗10g,厚朴5g-10g,枳壳10g,芍药(白芍或赤芍)10g-15g,甘草3g~5g.  相似文献   

14.
骨关节疾病以多部位的关节疼痛、僵硬、屈伸不利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自2001年1月至2003年11月,笔者采用通痹汤治疗风寒湿痹36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6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7例,女19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8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30余年。均以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2 治疗方法以养血活血、祛风通络、散寒除湿为治则。采用通痹汤加减。通痹汤组成:当归15g,川芎15g,丹参18g,鸡血藤30g,桂枝10g,透骨草15g,威灵仙12g,独活15g,香附15g。若风邪偏盛,疼痛游走不定,时而上肢,时而下肢,或呈放射样、闪电样,涉及多个部位者,加防风、羌活;寒邪偏盛,疼痛剧烈,痛有定  相似文献   

15.
<正> 报道:用自拟除湿解毒汤外洗治疗稻田皮炎(俗称粪毒),疗效满意。方药及用法鱼腥草30g 地榆50g 黄柏30g 烟梗30g 五倍子30g 雄黄10g 冰片3g 在前5味药中,加水1000mL,煎30分钟后倒出药液加入冰片、雄黄搅匀。浸洗患处20分钟,每天3次。每剂药可反复煎水连用2天。  相似文献   

16.
自1999年以来,我院采用纯中药制剂皮炎康霜剂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湿疹,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配制及其临床疗效报告如下:1 处方 北芪菇20g、浮萍30g、苍耳子30g、土茯苓30g、苦参30g的提取液1500ml,氮酮20ml,尿素150克,尼泊金乙酯1g,加霜剂基质至1000g。2 用法用量 外用,每次涂药厚度0.3mm,每日涂  相似文献   

17.
复发性口疮,也称复发性口腔溃疡、复发性阿弗它溃疡。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反复发生1个或数个,圆形或椭圆形,大小、深浅不同的溃疡,以周期性反复发作,剧烈自发性灼痛为特征。笔者采用自拟消疳汤治疗复发性口疮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1 药物组成及用法温阳养阴,清热解毒。采用自拟消疳汤。药物组成:生黄芪60~100g,红参10g,干姜15g,肉桂10g,木通6g,黄连10g,连翘30g,生地30g,白茅根20g,羌活10g,防风15g,  相似文献   

18.
神经性皮炎,中医称牛皮癣,是皮肤科中一种难治的顽症、笔者自1993年至今,临床以内服中药为主,肌肉注射维生素B12合胎盘组织液,验治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8例中,男性16例,女12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80岁,皮炎仅局限于一部位的21例,皮炎泛发四肢躯干部位的7例,病程最短9个月,最长几十年。经西医皮肤专科医院确诊为神经性皮炎的23例,未经医院检查治疗的5例。2方法与药物疗法:祛风通络,凉血润燥止痒。拟秘方:祈蝉消癣汤。药物组成:祈蛇10g,穿山甲10g,蜈蚣3条,蝉蜕6g,蚕砂10g,生地10g,当归9g,丹皮9g,…  相似文献   

19.
止痒洗剂药物组成:藿香30g,大青叶50g,花椒20g,梧桐叶30g,蛇床子30g,百部50g,威灵仙50g,地肤子50g,百部50g,威灵仙50g,地肤子50g,苦参50g,土茯苓50g,艾叶3g。已将上药加工成粗粉末,装入纱布袋中,每袋净重50g,用水煎煮后,药液倾入盆中熏洗。临用时可加适量醋或明矾,以提高疗效。每日1次,连洗6d。同时,辨证内服中药。治疗湿疹、皮炎、丘疹性荨麻疹、脓疮疮、疥疮、足癣糜烂等获得了较好的疗效。止痒洗剂治疗皮肤病300例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20.
自制黄连青茶油,是由黄连素、青黛、儿茶、冰片麻油组成,具有清热鲜毒、燥湿收敛生肌等功效,主治皮肤感染及过敏性皮肤病。笔者93年至今应用临床,用黄连青茶油,其配法取黄连素30片、青黛3g、儿茶6g、冰片0.5g。先收黄连素、儿茶、冰片研成细粉加青黛、麻油调匀成糊状,装盒备用。治疗脓疱疮、湿疹、尿布皮炎、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等皮肤病200余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