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患者男性,13岁。咳嗽、咳痰、具塞3年,多次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副鼻窦炎。近1周围咳嗽伴发热住院。入院查体:T39.5°,R20次/分,BP14/10kPa。双鼻腔通畅,双上颌窦压痛阳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干湿音。心尖搏动位放右侧第5肋间锁中线内0.5cm处。心率84次/分,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辅助检查:B超、彩超提示右位少并内脏转位。胸片:双下肺纹理增著,左下肺可见双轨征。副鼻窦片:双上颌窦慢性炎症改变。ECG:右位心。BWC18X109/L,肝功、血沉,BUN均正常。Kartagener’s综合征是呼吸系统少见疾病之一。系指先…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19岁。父母体健,无兄弟姐妹,否认有家族遗传疾病史。因反复咳嗽、咳痰10年,痰中带血2年,发作1周入院。13岁时曾在上海中山医院行右位心心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自幼体弱,易感冒。9岁起反复咳嗽,咳白痰,有时咳黄脓痰,量较多,多时达每日50ml以上。常有鼻塞、流脓涕,在我院耳鼻喉科诊断为副鼻窦炎。2年来痰中带血,多次在外院诊断为左下肺炎,支气管扩张症,右位心。查体:生命体征正常,神志清楚,发育正常,营养良好,上额窦轻压痛,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胸廓无畸形,两肺呼吸音粗,双下肺闻及湿性哕音,心尖搏动在右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0.5cm。X线示双肺纹理增多,左下肺大片致密影,支气管扩张不能除外,右位心。胸部高分辨计算机体层扫描示左下叶、舌叶支气管扩张。鼻窦凹示两侧筛窦蝶窦及左侧额窦炎性病变,右鼻甲肥大。腹部B超示肝胆胰脾未见异常,全内脏反位。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右位心。予抗感染、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住院13d,出院诊断为卡特金钠(Kartagener)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正> 患者男,31岁。8岁时患百日咳后,反复咳嗽气短,每次发病均有多量粘液痰或脓痰,有时痰中带血。外院多次诊断为“慢支伴感染”“肺炎”,虽经治疗后有改善,但极易复发。1986年2月21日入我院后,心电图检查及X线胸片均显示右位心,两下肺纹理粗乱,可见蜂窝状阴影,提示支扩伴感染。副鼻窦X线片示上颔窦发育不良,窦壁增厚,呈弥漫性增浓阴影,胃肠X线检查:内脏呈完全反位像。本征是一种罕见疾病,临床特征主要由支气管扩张、副鼻窦炎及内脏反位组成,如仅有支气管扩张,内脏反位者称不完全型。1982在  相似文献   

4.
马正民  陈济斌 《当代医学》2011,17(27):83-84
目的是探讨鼻窦冠状位CT片在诊断鼻窦支气管炎综合征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有特应性体质或有家族史(父母中有一例患有鼻炎、鼻窦炎、咽炎史)的患儿进行了瓦氏位、科氏位拍片及鼻窦冠状位CT扫描检查。结果其中82例鼻窦CT提示上颌窦、筛窦、蝶窦有不同程度的窦壁黏膜增厚、气液平、窦腔模糊不透明等特征性改变,瓦氏位、科氏位片仅有54例有上述窦腔不同程度窦壁黏膜改变。结论对鼻窦支气管炎综合征患儿影像学诊断鼻窦CT扫描优于瓦氏位、科氏位片,且X光片与患儿配合程度、放射医师对瓦氏位、科氏位的角度和个人技术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28岁。自幼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咳黄痰,鼻堵,流黄涕。1978年确诊为“鼻息肉,鼻窦炎”,药物治疗无效。1980年和1982年曾二次行双侧鼻息肉摘除术。近10年间断咳血、量渐增多。门诊以“鼻中隔偏曲”“慢性化脓性鼻窦炎”于1991年2月5日收入院。查体:身高1.68m,体重60kg。心尖搏动和心浊音区位于右侧,肝浊音区位于左侧。双肺呼吸音减低,左下肺有痰鸣音,轻度杵状指及甲床紫钳。双侧鼻粘膜暗红色,双下甲肿大,麻黄素收缩敏感。双中甲残体,鼻腔未见息肉,双中鼻道及左下鼻道有脓,中隔高位左曲,右前下嵴。鼻窦X线片示双侧额窦发育好。双侧上颌窦、筛窦密度增高。B超:肝胆脾胰全部转位。肺功能检查:小气道阻塞,弥散功能正常。胸部X线片及心电图除右位心外其他均正常。纤维支气管镜:双侧支气管粘膜充血、肿胀、光滑,双支气管入口处有白色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25岁,因“反复咳嗽、咳痰二十余年,加重半月“于1995年3月28日入院.既往有副鼻窦炎病史二十余年,儿童期发现为右位心.入院查体:发育正常,体质消瘦。胸廓无畸形,双侧呼吸运动对称,双肺呼吸音粗,双肺背部可闻及少许湿罗音.心尖搏动位于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心界不大,心率96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肝上界位于左锁骨中线第6肋间,血常规:Hb130g/L、WBC15×10~9/L、L0.15 N0.83,胸部正位片:主动脉结及心尖位于右侧,双肺下纹理增粗、紊乱,可见卷发状阴影及多个环形透亮区,右膈位置低,其下可见胃泡影,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右位心,肝胆脾B超示:肝、胆、脾异位.上消化道钡透示:胃异位、肺功能检查:中度通气功能受损,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胸片等辅助检查可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副鼻窦炎、内脏异位”,给予抗炎、止咳化痰及体位引流等内科保守治疗,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16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5年,复发伴气紧、痰中带血20余天,于1987年9月2日以“肺炎、右位心”收入住院治疗。自幼易患感冒,曾因“肺炎、上感”多次住我院治疗;否认百日咳及麻疹病史;3岁时在四川医学院确诊为“右位心,全内脏反位”。家族中无类似患者。查体:T37.6℃,P102次/分,Bp13.6/9.3KPa,R24次/分,慢性病容、发育正常、神清合作,副鼻窦区轻压痛,左肺下部叩浊、双肺呼吸音粗、布满哮鸣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窦CT片在诊断鼻窦支气管炎综合征的应用价值及高危因素。方法:对100例胸片、鼻窦CT提示鼻窦支气管炎综合征患儿进行鼻窦X光(瓦氏位、科氏位)平片对照研究,搜集与发病有关的高危因素。结果:100例鼻窦支气管炎综合征鼻窦CT提示上颌窦、筛窦、蝶窦有不同程度的窦壁黏膜增厚、气液平、窦腔模糊不透明等特征性改变。而瓦氏位、科氏位片仅有81例提示有上述窦腔不同程度窦壁黏膜改变且相同的病人程度明显较CT结果减轻。误诊率、漏诊率分别达19%、60%。结论;对鼻窦支气管炎综合征患儿影像学诊断鼻窦CT扫描优于瓦氏位、科氏位片。反复呼吸道感染且治疗效果不好(病程>2周),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家族中有特应性体质、支气管炎及哮喘史,婴儿期特应性体质(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是鼻窦支气管炎综合征患儿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 患儿,女,3岁。以“反复咳喘2年,加重伴发热3d”之代诉于1992年9月21日收住我科。即往有中耳炎病史,父母体健。查体:体温37.8℃,精神差,呼吸稍促,口后微发绀。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双侧上颌窦压痛明显。胸廊对称,双肺呼吸音粗糙,布满中小水泡音。心尖搏动在右侧第四肋间锁中线外1cm处,心率120次/min,律齐、心音钝,无杂音。腹平软,肝脏于左侧锁中线上肋缘下1.5cm质软。神经系统阴性。Hb12g/L,RBC4.1×10~(12)/L,WBC7.5×10~9/L,N0.44,L0.56。心电图符合右位心改变。胸腹部X线检查示:支气管肺炎,右位心,肝脏位于左侧,胃泡在右上腹部。鼻窦瓦氏位片示:双侧上颌窦炎伴积液。入院后给予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抗感染治疗,咳喘症状逐渐减轻,体温正常,肺部感染控制,治疗10d出院。  相似文献   

10.
方颖  吴立荣  李安敏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5):1017-1017
患者男 ,6 8岁 ,因胸闷 10年 ,加重伴头昏、晕厥 10余天入院。自幼患鼻炎。 5 0年前体检发现右位心、全内脏转位 ,但无症状。 30年前曾因反复咳嗽、脓痰、咯血诊断为支气管扩张。体检 :发育正常 ,桶状胸 ,双肺叩呈过清音 ,双下肺少许湿音。心浊音界位于右侧胸腔 ,心率 42次 /分 ,律不齐 ,未闻杂音。腹部叩诊肝浊音区位于左下腹 ,胃泡鼓音区位于右上腹。胸片示右位心 ,双肺纹理多 ,内脏转位。B型超声示肝位于左侧 ,脾位于右侧。心电图I,avL ,P波倒置 ,QRS主波向下 ,V1 5R波依次递减 ,R/S波逐渐减小 ,提示右位心。Holter…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22岁.因右鼻侧面部肿块逐渐增大40天,X线鼻窦片示右上颌骨纤维组织异常增殖症于1986年5月23日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肝脾未及,右鼻外侧面部可触及约3×5cm肿块,皮色正常、无压痛,质地偏硬,边界不清,可移动.双眼球运动正常,鼻腔未见异常.右上颌窦穿刺阴性.X线断层片示右上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22岁,因反复鼻塞、流脓涕、咳嗽、咯脓痰12年伴咯血2年主诉就诊。8岁确诊为双侧副鼻窦炎,在多家医院反复诊治,曾行副鼻窦穿刺术冲洗手术3~4次,约每2~3月症状复发。3年前行副鼻窦穿刺手术冲洗并置引流管,近年来副鼻窦炎的症状逐年加重。结婚2年,无习惯性流产史。现有一个女儿,6个月,身体健康。父母均体健,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双侧鼻黏膜稍充血,可见大量稠涕。上领窦明显压痛,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湿鸣。心尖搏动在右侧第5肋问锁骨中线内侧0.5cm,心浊音界呈右位心,心音中等,  相似文献   

13.
<正> 患者女,50岁,因左侧鼻渐进性鼻塞、头痛、嗅觉障碍伴不规则流血及左面颊肿胀年余就诊.局部检查:左侧鼻背部隆起,左上颌窦有压痛,左颊部肿胀,左鼻腔充满肿瘤样组织.副鼻窦瓦氏位摄片示左鼻腔及左筛窦,左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提高对小儿副鼻窦支气管炎的认识。方法:对2002年10月至2003年12月间收治的50例反复咳嗽患儿进行胸部X线平片及副鼻窦瓦氏位片检查,并查外周血,痰培养与深部鼻试子细菌培养,查血沉及PPD,对检查结果及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0例反复咳嗽患儿均证实同时有副鼻窦炎与支气管炎。并经抗感染对症处理配合类固醇激素鼻喷剂均治愈。结论:副鼻窦支气管炎为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建议临床上遇到儿童慢性咳嗽时,要想到本病。  相似文献   

15.
X线平片的克瓦氏位常规检查虽然能使上颌窦疾患得到一定程度的诊断确定,但与近年来常用的CT检查比较,则感到CT扫描尤其在确定鼻腔肿瘤、外伤及其术后骨缺损,软组织缺失方面明显优于X线平片的克瓦氏位检查。  相似文献   

16.
陆业军 《广西医学》2003,25(11):2151-2153
目的:探讨CT检查与X线平片对鼻副鼻窦性炎症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对162例病人进行冠状位CT常规扫描,同时作普通X线检查对比。结果:CT扫描显示上颌窦慢性炎症性改变63例、额窦炎症20例,筛窦炎症16例,蝶窦炎症12例,全副窦炎症35例,鼻腔鼻窦息肉样变64例,窦腔内液气平面41例,副鼻窦显示正常16例。结论:CT检查不仅能清楚显示鼻腔副鼻窦解剖结构,而且较明确显示炎症所在部位,范围,有无积液等,特别能显示息肉样病变,骨质增生及破坏状况,明显优于普通X线检查,为临床诊疗提供较准确价值,是目前鼻腔副鼻窦慢性炎症诊断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临床欲了解副鼻窦情况时,申请放射科摄片协助诊断。通常以卧位即柯氏位(coldwell's)和瓦氏拉(water's)摄片。经观察,我们认为,明确副鼻窦情况(尤其是上颌窦)时,最好拍摄副鼻窦后前坐位,以明确窦腔积液情况。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44岁,右鼻腔阻塞伴脓性鼻涕3月。查体:右鼻腔内有约3cm×3cm×2cm大的新生物,触之无出血,根部位于中鼻道,右上颌窦区无压痛。副鼻窦X线摄片示:右上颌窦内侧壁及上壁有骨质破坏。手术所见同临床检查。送检标本为不规则的组织3块,总体积约5cm×5cm×3cm,质中,部分有包膜,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X线检查与CT检查对副鼻窦炎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对20例经X线平片与CT检查的副鼻窦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显示各窦腔炎性病变20例,X线显示15例,显示不全5例.结论 CT检查较X线平片更能清楚地显示副鼻窦的解剖结构、病变部位、影像学特征,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全面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小儿副鼻窦支气管炎(SB)影像学表现,比较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 对SD诊断价值.方法 将180例SB患儿按年龄分组,以胸片表现为参数分析各年龄组差异性,分析CT和X线平片诊断SB差异性(计算SB副鼻窦炎X线误诊率);将副鼻窦CT片按严重程度进行分级,按年龄组测量黏膜增厚、积液程度与其垂直窦腔径比值(Pt值).结果 CT和X线平片对SB副鼻窦炎诊断有显著性差异,副鼻窦X线片误诊率达35.0%,X线胸片提示肺纹理周围浸润模糊影以小年龄组显现率为高,而肺炎样阴影显现率以大年龄组为高,SB胸片正常者占31.7%.结论 小儿SB必须以CT诊断为标准,CT片上颌窦Pt值测定可正确反映病变的严重程度,在临床诊断和疗效判定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