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县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满意度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完善县级公立医院卫生人力资源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的方法抽取5个样本县600名医务人员进行工作现状及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模型探讨满意度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有效调查562人,医务人员总体满意度均分为(2.94±0.95),均分最低与最高的维度分别是工作回报满意度(2.40±0.77)及患者尊重满意度(3.31±0.87);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与性别、年龄、学历、工作类型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回报是影响满意度最主要因素。结论广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县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满意度居于一般水平,受性别、年龄、学历、工作类型等个体差异影响,建议针对性采取相关激励措施,改善医院奖惩制度及管理状况,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胡晓莺 《山东医药》2011,51(3):114-115
近年来随患者维权意识增强和对就医环境、服务等需求的提高,很表医患纠纷已不仅局限于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是否有过失或过错范围,更多的是涉及到侵权或沟通不畅所致误解等情况,患方要求基本归结到经济赔偿。如何正确应对并妥善处理此类问题成为医院管理的重点。自2008年以来,我院以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会的形式协助处置医患纠纷70余例,收到良好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医务人员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和诊疗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医务人员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医务人员结核病防治知识及诊疗行为情况调查问卷,整群抽取8所综合医院的126名放射科及其他相关科室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医务人员知识知晓及诊疗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1医务人员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87.1%,其中"知道确诊结核病最主要方法"的知晓率为69.0%;2诊疗行为总合格率为93.6%,其中"对结核病人宣传过结核病免费治疗政策"的诊疗行为合格率为79.4%;3不同科室间医务人员防治知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65,P=0.008);4现所在岗位工龄和职称对某些知识知晓率有影响,某些知识知晓情况对部分行为合格率有影响。结论 1医务人员结核病防治知识认识水平尚可,但对确诊结核病最主要方法的认识水平欠佳;2诊治行为合格率较高,但对结核病患者宣传结核病免费治疗政策的积极性不高。3其他相关科室医务人员知识总知晓率高于放射科;4可结合知识知晓情况与诊疗行为的关系,有针对性地对医务人员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以提高其诊疗行为合格率。  相似文献   

4.
贫困与结核病的关系,国内外研究多有报道。贫困可导致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增加,是影响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了解我国贫困人口的结核病疫情特征,分析贫困人口的结核病疫情状况,我们根据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总结分析了49个国家级贫困县流调点的结核病疫情特征,以期为了解我国贫困地区的结核病疫情状况提供参考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农村贫困地区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及供需双方因素对就诊延迟的影响,为提高病人发现提供参考。方法福建、河南、辽宁和新疆4省各3个经济欠发达县,定量与定性方法结合,调查就诊延迟及其影响因素。对象包括病人、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以首发症状到就医的时间在14 d以上为就诊延迟。结果肺结核病人就诊延迟比例高,有33.6%的病人存在就诊延迟。综合分析供需方的因素:(1)农民群众普遍存在结核病知识的缺乏。(2)医疗服务供给方健康促进工作不够。结论我国农村贫困地区还普遍存在结核病就诊延迟的现象,应该通过有针对性地健康促进工作提高结核病知晓率,并采用多种方式改变就医行为。  相似文献   

6.
农村贫困地区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农村贫困地区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及供需双方因素对就诊延迟的影响,为提高病人发现提供参考.方法 福建、河南、辽宁和新疆4省各3个经济欠发达县,定量与定性方法结合,调查就诊延迟及其影响因素.对象包括病人、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以首发症状到就医的时间在14 d以上为就诊延迟.结果 肺结核病人就诊延迟比例高,有33.6%的病人存在就诊延迟.综合分析供需方的因素:(1)农民群众普遍存在结核病知识的缺乏.(2)医疗服务供给方健康促进工作不够.结论 我国农村贫困地区还普遍存在结核病就诊延迟的现象,应该通过有针对性地健康促进工作提高结核病知晓率,并采用多种方式改变就医行为.  相似文献   

7.
经费对世行项目县结核病人治疗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世行项目县经费缺乏对结核病人治疗管理的影响。方法 通过收集1993—2001年9年的结核病投入财务报表,了解青州市结核病配套经费及卫生事业经费的落实情况;采访结防所工作人员,乡、村防痨医生及结核病人,了解其治疗和管理过程。结果经费的缺乏不但导致医务人员无法实施对涂阳结核病人的督导、访视,影响治疗效果,而且还会导致结防机构的趋利性,从而增加结核病人的诊治费用。结论 政府承诺,多方筹资,增加投入,实现结核病控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结核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患者数量居全球第2位[1].同时,我国结核病耐药性调查报告显示,结核病新发病例中耐多药结核病发生率高达5.7%,接近全球平均值的2倍.医院是各类疾病患者高度密集的场所,如果没有采取良好的感染控制措施,极易导致结核杆菌等病原体的传播.结核病对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的危害已经引起了许多国家的关注[2-3].广西壮族自治区在2011年曾出现过医院ICU工作人员结核病感染事件.但是,我国目前还未健全医务人员结核病感染和患病、保护措施和监督制度[4].本研究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结核病患病情况调查,以了解医务人员的结核病患病情况,为建立和完善卫生医疗机构的结核病感染控制和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人群中发病率很高的消化系统症候群,包括慢性胃炎和慢性十二指肠炎、胃运动功能障碍、精神障碍及应激等,其发病机理未完全阐明。幽门螺杆菌(HP)是否与FD症状有关尚需进一步研究。本对92年以来经胃镜等检查结合临床表现确诊的274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的HP感染情况作一分析,旨在了解HP感染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最佳实践指南第二章陈述的最佳实践标准中,重点讲述了鉴别活动性结核的方方面面,目的是针对与病例发现相关的一些挑战。当就诊者属于结核菌感染高危人群时,开始即与其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第一项标准重点讲述如何评价某人是否可能患有结核病,第二项标准详细阐述如何留取用于诊断的痰标本。这些标准主要针对医务人员,因为他们要判断到卫生医疗机构的就诊者是否患有结核病。因此,他们需要熟悉与结核病有关的体征、症状及危险因素。当就诊者为疑似结核病患者时,医务人员需要确保对就诊者进行了正确的检查,并遵循了适当的流程,从而使得质量最好的痰标本被送往实验室,且所有需要填写的资料清晰和正确。可以通过准确而及时的检查报告、对每例发现病人的登记和每例需要治疗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来验证这些标准是否被成功地应用。  相似文献   

11.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是一种人群中发病率很高的消化系统症状群,其发病机理未完全阐明,胃幽门螺杆菌是否与NUD发生有关尚需进一步研究。本对1992年以来2742例NUD患的pH感染情况作一分析.以了解pH感染与NUD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贫困与结核病的关系,国内外研究多有报道。贫困可导致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增加,是影响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了解我国贫困人口的结核病疫情特征,分析贫困人口的结核病疫情状况,我们根据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总结分析了49个国家级贫困县流调点的结核病疫情特征,以期为了解我国贫困地区的结核病疫情状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结核病归口管理是加速结核病控制进程的有力措施之一,我站自1988年即着手筹划实施,至1996年始基本落实,实施方法简述如下:一、行政干预1994年区卫生局印发"本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结核病人"文件,同时,区卫生局召开专门会议,区属12个医疗单位与卫生局签订了包括转诊工作在内的协议书,1995年卫生局又制订了抗结核药物的管理办法,以行政手段推动工作。二、加强对各级医务人员的结核病基本业务技术的交流与宣传,从理论上了解归口管理的必要性,增强相互配合的自觉性:三、为适应归口管理的需要,在区卫生局支持…  相似文献   

14.
肺结核病人规则服药依从性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了解住院肺结核病人入院前服药依从性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住院病人采用问卷方式,了解病人服药规律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 住院病人在入院前服药规律者为48.7%,影响病人规律服药的因素主要与病人对结核病的知晓情况,病人年龄和病情等因素有关。结论 应该重视住院肺结核病人入院前的治疗管理工作,做好DOTS,特别对年龄较大、病情较重者,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住院老年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住院老年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住院老年肺结核患者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服药依从性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 住院老年肺结核患者依从性较佳者为71.2%,影响因素主要与患者的性别、病情和掌握的特定结核病相关知识等有关。结论 应重视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特别是男病情较重、特定结核病相关知识欠佳者。  相似文献   

16.
《内科》2021,(3)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对新8条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的知晓情况,分析影响大学新生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总知晓率"达标"的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西某医学院校2019年新入学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通过现场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的知晓情况,对影响他们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总知晓率"达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大学新生对新8条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的总知晓率为73.3%,其中对"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和加强体育锻炼可以减低肺结核的发生"的知晓率最高,达88.8%);对"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症状,应当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的知晓率最低,仅47.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生源地、是否听说过结核病、是否接受过结核病健康教育的医学院校入校新生的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总知晓率"达标"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源地、是否接受过结核病健康教育、是否听说过结核病是大学新生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总知晓率"达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大学新生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的总知晓率较低,生源地、是否接受过结核病健康教育、是否听说过结核病是大学新生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总知晓率"达标"的独立影响因素,高校需加强对大学新生的结核病防治理论和实践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边远贫困地区肺结核病人DOT管理现状,了解边远贫困地区肺结核病人DOT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2个人口在40万以上的国家级贫困县查阅2005年2006年的季报表、年报、病案等归档材料进行汇总、分析,并抽取这2个县距县城10km以上的12个乡,对2005年登记管理化疗结束的涂阳肺结核病人采用现场问卷方式调查和追访,了解病人DOT管理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评价边远贫困地区肺结核病人DOT管理质量。结果有效的109例涂阳病人中直接面视服药率为19.3%,75.2%的病人为自服药;治愈率为41.3%,完成疗程率为38.5%, 18.4%的病人因各种原因为不规则治疗;县、乡、村3级防痨人员由于人力、时间、经济等因素不能做到直接面视规律服药;影响病人服药依从性、疗程期间查痰多为主观因素,并与病人年龄、结核病知识知晓情况、督导管理质量和频次、药物不良反应相关。结论边远贫困地区肺结核病人的DOT管理质量情况不尽人意。探索适合远贫困地区实际情况,切实可行的病人DOT管理方法,是我省边远贫困地区实施DOT策略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提高病人对结核病防治知晓率是提高病人规律服药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中国和其他国家医疗卫生机构结核感染控制现状,以及医务人员结核感染和患病情况,吸取国外结核感染控制经验,探索中国目前结核感染控制的优势与不足,为加强医务人员结核感染控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根据中国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结核感染控制的相关课题和研究结果,结合从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中检索到的1995-2012年国内外关于医疗卫生机构结核感染控制现状及医务人员结核感染和患病情况的30篇科学性较强的相关文献,对其进行综合比较分析。 结果 中国1/2以上的医疗卫生机构未实施全面的结核感染控制措施,医务人员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在50%~70%之间,结核病年患病率在415/10万~2240/10万之间,与秘鲁、泰国、越南、巴西等中低收入国家医务人员结核分枝杆菌41%~72%的感染率、558/10万~6000/10万的结核病患病率接近,高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高收入国家的1.2%~50%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 结论 中国医疗卫生机构结核感染控制工作较为薄弱,医务人员结核感染患病情况与中低收入国家接近,较发达国家更为严重,医疗卫生机构结核感染控制工作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地处我国西部,经济相对落后,是全国结核病疫情严重省份之一。而在贫困地区及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由于人群获得结核病基本医疗时存在众多障碍,结核病防治形势更为严峻。为了解近年来贫困地区肺结核的发病特点及趋势,为贫困地区肺结核疫情的控制提供参考,笔者对四川南充巿嘉陵区及仪陇县CDC 2001-2009年登记的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了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20.
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现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调查了解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结核病健康教育的获得情况和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以及患者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等进行调查。结果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在发现结核病前接受过有关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的人数不到一半,而不同的文化程度、性别、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对于肺结核预防、治疗和相关政府政策知识的需求率均超过70%。患者对于肺结核知识的获得途径以医务人员宣传、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张贴画为主,且不同的文化程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了解目标人群对结核防治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才能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从而有助于提高流动人口结核病的发现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