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慢性肾衰竭(CRF)贫血骨髓祖细胞的影响,探讨CRF血液系统改变及EPO治疗机制.方法 对20例CRF贫血采用国产济脉欣(EPO)3000~6000 U,皮下注射,每周3次,于治疗前及连续治疗12周后在髂后上棘同一部位行骨髓穿刺抽取等量骨髓液,观察EPO治疗前后血常规和骨髓祖细胞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白细胞及血小板升高,而血清肌酐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髓红系造血祖细胞(CFU-E)、粒-单系祖细胞(CFU-GM)、成纤维祖细胞(CFU-F)集落数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髓CFU-F集落产率与CFU-E和CFU-GM集落产率呈正相关(r=0.32,r=0.49,P<0.05).结论 EPO治疗CRF贫血可使骨髓造血微环境恢复,保护造血干细胞,并恢复其自我复制、增殖与分化.  相似文献   

2.
唐长江  赵辉 《首都医药》2008,15(4):36-37
目的 探讨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慢性肾衰(CRF)贫血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50例因CRF行血液透析治疗伴贫血的患者于血透结束时皮下注射EPO,配合福乃得治疗,作前后对比.结果 患者治疗后红细胞压积(Hct)及Hb显著上升(P<0.01),其中显效30例(60%);有效17例(34%);无效3例(6%);总有效率达94%.结论 EPO配合福乃得治疗CRF贫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贫血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其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将76例CRF贫血患者分为RDW≥13.0%组(n=43)和RDW<13.0%组(n=33),用免疫学方法和生物检测技术测定CRF患者EPO、血色素、白蛋白、血清铁等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DW≥13.0%组肾性贫血患者的EPO水平较RDW<13.0%组相对低[O/P比值:(0.351±0.12)vs.(0.167±0.57),P<0.01],并且RDW与血清Alb、Fe水平呈负相关(r=-0.42,-0.37).结论 RDW可以作为监测CRF贫血患者EPO水平的预测指标,高水平的RDW提示CRF患者EPO水平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对4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用国产EPO,对照组用进口EPO,均行皮下注射EPO 3 000 U,每周2次,比较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网织红细胞(Ret)、血细胞比容(HCT)值.结果:Hb、RBC、Ret、HCT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国产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确定、可靠,具有药物经济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杨沐  刁秀竹  黄业华  任伟 《安徽医药》2006,10(8):604-605
目的为了解慢性肾衰竭(CRF)血透患者对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贫血的疗效与C-反应蛋白(CRP)之间的关系.。方法对血液透析稳定、充分,伴有贫血的60例患者,排除缺铁、感染、继发性甲旁亢后,测定CRP、血清白蛋白、血常规,同时使用EPO,3 000 U皮下注射,2次/周,观察疗程12周。比较CRP升高组与CRP正常组患者上述参数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CRF患者中19例(31.6%)CRP升高,经EPO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白蛋白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CRP正常组治疗后各项参数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较普遍存在慢性炎症状态,并伴随着低白蛋白血症,CRP升高也是EPO抵抗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肾性贫血与甲状旁腺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月文 《中国药师》2005,8(4):321-322
目的:研究肾性贫血与甲状旁腺素(PTH)的相关性.方法:测定12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PTH,Hb,红细胞压积(Hct),BUN,Cr水平及血透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阿法骨化醇-la(OH)D3治疗3个月后变化.结果:CRF早期PTH明显升高,中、晚期升高更显著;血PTH与BUN、Cr呈线性正相关(P<0.01),与Ccr、Hb呈线性负相关(P<0.01).血透患者经EPO、la(OH)D3治疗3个月后,治疗有效73.7%,无效26.3%.有效组与无效组比较PTH,Hb,Hct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PTH下降,Hb,Hct升高.结论:高PTH血症加重贫血且使EPO疗效差,la(OH)D3能降低高PTH血症,有利于贫血的纠正.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左旋卡尼汀纠正贫血的效果及贫血纠正对逆转左心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 MHD伴贫血[血红蛋白(Hb)<90 g/L]患者40例,每周血透后予EPO(A组)或EPO 左旋卡尼汀(B组)治疗,为期24周,监测血压、左心室重量指数(LVWI)、红细胞压积(Hct)、网织红细胞(RCT)、血清白蛋白和肉碱浓度.结果 治疗后两组LVH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Hb均明显升高(P<0.05),且B组比A组更明显(P<0.05);白蛋白、肉碱浓度A组略有升高(P>0.05),B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高于A组(P<0.05或P<0.01).结论 EPO 左旋卡尼汀治疗能明显提高MHD患者Hb水平,同时可部分逆转LVH.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两种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所致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同期接受全身化疗且伴随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均分为两组:试验组按EPO 60×103U静脉滴注每周1次;对照组化疗同时采用EPO 10×103U皮下注射每周3次;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2周及4周后的疗效.结果 EPO治疗2周及4周后,两组的Hb、红细胞压积(Hct)和RBC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同期试验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两种给药方式对改善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所致贫血均有效,静脉给药方式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CRF)病人都有严惩贫血[1],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贫血的主要红物并且疗效确切,但若护理人员对药物掌握不当可给患者带来一些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红细胞生成素(EPO)大剂量冲击维持疗法治疗血液肿瘤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性非随机的临床研究方法,恶性血液肿瘤患者在化疗同时,于第1周采用EPO 120,000 U冲击用药(40,000 U皮下d1、d3、d5),随后EPO每周40,000 U皮下(d8、d15、d22)维持用药,共4周.比较治疗前后每周的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水平,并评价EPO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 2003年10月~2005年12月共入组42例同期化疗的血液肿瘤贫血患者.所有患者给予EPO治疗后Hb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在治疗后第2、4周Hb比治疗前上升≥2.0g/d1的患者分别占26.8%和52.6%.在治疗后第2、4周Hb的平均值分别为85.6g/d1和92.8 g/d1,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平均Hct值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使用EPO大剂量冲击维持疗法治疗的患者均耐受良好.结论血液肿瘤贫血患者使用EPO大剂量冲击维持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贫血状况,且使用安全,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持续性血液净化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应用持续性血液净化方法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0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00例患者中300例(75%)肾功恢复正常,60例(15%)转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进行长期血透治疗,40例(10%)死于原发病。结论持续性血液净化对急性肾功能衰竭具有理想的疗效,对于肾功能的改善有明确疗效,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ys-C)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2~10月在我院急诊科住院的心脏病患者62例,并将其分为A、B两组。A组31例为无原发性肾脏病变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组31例为无心力衰竭心脏病患者,另选3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设为C组。分别测定A、B、C三组Cys-C、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与B、C组相比,Bun、SCr、β2-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B、C组相比,血Cys-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原发性肾脏病变的心衰患者存在以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为特征的早期肾功能异常;心衰程度愈重,肾功能损伤愈明显,Cys-C检测可用于CHF患者早期肾脏损害诊断。  相似文献   

13.
曹磊  郭三千 《淮海医药》2012,(4):306-308
目的观察左卡尼丁治疗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8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Ⅳ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均正规血液透析。对照组应用现代心力衰竭治疗模式治疗,治疗组应用现代心力衰竭治疗模式加用左卡尼丁(1 g静脉注射,每周3次,连用3个月)治疗。经3个月规律血液透析治疗后,重新评定心功能分级,并使用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检查左室结构和功能。结果 2组心功能分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有明显减少(P〈0.05);但对照组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和最大血流速度比(E/A)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VST、LVPwT明显降低,E/A值显著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丁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功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检验指标对残余肾功能(RRF)患者的影响。方法10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被分成为残余肾功能(A组)50例和残余肾功能丧失(B组)50例,观察检验指标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A组患者在收缩压、舒张压、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磷、β2-MG均较B组患者显著性下降(P均<0.05),血浆碳酸氢根、血钙、血红蛋白等指标有明显性升高(P均<0.05);血钾、血钠、胆固醇、三酰甘油及C反应蛋白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CD3+、CD4+水平高于B组(t=2.784、t=2.384,P均<0.0.5);而CD8+没有明显改变化。结论检验指标对RRF评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Assessment,MoCA)评价100例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程度与血浆HSP70浓度相关性;并同时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浆HSP70浓度与MoCA量表各个子项目的相关性;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伴或不伴认知功能障碍的两组患者(根据MoCA量表评分)与血浆HSP70浓度的相关性。方法运用MoCA量表检测11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的认知功能,根据MoCA量表评分标准选择100例CRF患者并将其分为2组,即慢性肾功能衰竭伴认知功能正常组(CRF-NCI,n=50)、和慢性肾功能衰竭伴认知功能障碍组(CRF-CI,n=50)。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2组患者血浆HSP70浓度。使用相关性分析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程度与血浆HSP70浓度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浆HSP70浓度与MoCA量表各个子项目的相关性;结果 CRF-NCI组和CRF-CI组患者血浆HSP70浓度分别为(10.37±2.86)ng/mL和(17.38±5.3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HSP70浓度与MoCA量表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慢性肾功能衰竭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组患者血浆HSP70浓度与MoCA得分呈负相关(r=-0.674,P=0.0001);对慢性肾功能衰竭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各个认知领域的分值与血浆HSP70浓度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浆HSP70水平与患者记忆能力、视空间执行能力和定向能力存在负相关(R2=0.928,F=78.711,P=0.000)。而与视空间执行能力、命名能力、注意能力和定向能力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HSP70浓度显著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HSP70浓度的改变可以反映慢性肾功能衰竭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各个认知领域中,血浆HSP70浓度与记忆能力、语言、抽象存在相关性,而与视空间执行能力、命名能力、注意能力和定向能力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慢性尿酸性肾病致肾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52例慢性尿酸性肾病致肾功能损害患者,采用降尿酸方法,控制血尿酸至正常水平,定期观察肾功能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治疗1年后进行疗效统计分析.结果 52例接受治疗的患者,血尿酸(SUA)均显著降低(P < 0.05),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等肾功能指数明显改善(P < 0.05),蛋白尿、血尿亦明显改善(P < 0.05).结论 降低血尿酸至合适水平,可有效控制慢性尿酸性肾病致肾功能损害的进展,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海昆肾喜胶囊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两组均给予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等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海昆肾喜胶囊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肌酐、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肌酐、血尿素氮及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昆肾喜胶囊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延缓肾衰竭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应用抗生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对其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5月~2011年10月我院治疗的60例肾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期选取60肾功能正常的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应用头孢哌酮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差异以及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尿酸、肌酐清除率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分别为(10.15±3.23)天和(7.32±2.18)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差异不明显(P>0.05),但痊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一旦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应用抗生素治疗的难度增大,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留意患者的肾功能情况,并合理控制药物用量,一旦出现肾功能衰竭应立即停药,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脏损害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的相关性.方法 28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将入选的289例患者分为3组: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轻度下降组和肾功能中、重度下降组.入院时采血测定患者血清FGF23水平、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及肾功能指标肌酐、尿素氮和计算eGFR,心脏彩色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等.结果 3组患者心肾功能的恶化趋势一致.FGF23水平随着肾功能的恶化明显升高,肾功能中重度下降的患者血清FGF223明显高于肾功能轻度下降和正常组患者(P<0.05).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血清FGF23水平与肾功能指标尿素氮、肌酐和eGFR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2、0.686、0.7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FGF23水平与心功能指标NT-proBNP呈正相关(r=0.652,P<0.05),与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521,P<0.05).结论 心力衰竭程度、心力衰竭肾脏损伤程度与血清高水平FGF23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