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促进健康。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二、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三、每天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四、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五、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六、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七、如饮酒应限量。 八、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相似文献   

2.
苦参片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6,19(9):i0001
【成分】苦参。 【功能】清热燥湿,祛风止痒,消炎杀菌,除浊利尿等。 【主治】1、皮肤瘙痒、癣疥等。 2、湿疹、湿疮、脓疮。 3、妇女阴肿阴痒。 4、细菌性痢疾。 5、急慢性肠炎。 6、热淋。 7、黄疸。 8、腹中痞块、症瘕积聚。  相似文献   

3.
一、要观点明确、实事求是。二、要用稿纸、钢笔、横列书写。三、要字体清晰、标点明确。四、度最衡单位要用中文、公制。五、数据计算、要校对准确。  相似文献   

4.
彭哲 《大家健康》2013,(8):78-78
第一类,不可放入冰箱的。如:香蕉、杨桃、枇杷、火龙果、芒果、荔枝、龙眼、木瓜、红毛丹等。第二类,可以放入冰箱的。但在其放入冰箱之前一定要先将其催熟(即不熟的果子不可放入冰箱)。如:榴莲、释迦、百香果、柿子等。第三类,必须放入冰箱的。如:桃子、桑椹、李子、樱桃、板栗、番石榴、葡萄、梨、草莓、甜瓜、柚子等。将  相似文献   

5.
枫香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平川 《广西医学》1998,20(2):240-242
枫香(LiquldambarformosanaHance)为金缕梅科枫属植物。别名为枫木、黑饭木、三角枫、香枫等。药用全株。树皮、根、叶味辛、微苦、性温,气香。有去风湿、行气、解毒之功效。民间用于治疗风湿、感冒、急性肠炎、消化不良。果称路路通、微涩、性微温。有通经活络的功效。治少乳或乳汁不通、闭经、痛经、芝麻疹。树脂味淡,性平,有止血生肌的功效。治疗疮疡,外伤出血“‘。枫香的化学成分研究也不少。其含丰富的丹宁类、三帝类及挥发油成分,还含有黄国等其它成分。试验表明其有抗血栓、保肝及抗肿瘤活性等。为有效地开发利用枫香,现将…  相似文献   

6.
鸡冠花     
《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4,(20):F0004-F0004
鸡冠花,又名鸡髻花、鸡公花、鸡角枪、鸡冠头等。性凉、无毒,味甘。归肝、肾经。有收敛止血、止带、止痢之功效。用于吐血、崩漏、便血、痔血、赤白带下、久痢不止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归纳人参在《伤寒杂病论》中的运用规律。方法以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为研究内容,统计100条人参相关条文和61首非重复人参方。结论适用人参的病种有伤寒六经病、六淫为病、杂病、妇人病。适应证是津伤气耗诸症,多发生于汗、吐、下之后。常见的症状有呕吐、泻利、发热、口渴、汗出、心下痞粳、烦躁、虚赢少气等。功效为益气生津。常用剂量是三两和二两。与人参常配伍的药有甘草、干姜、大枣、半夏、附子、生姜、黄连、黄芩、白术、茯苓、石膏、芍药等。常见配伍组合有人参、甘草;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人参、附子、干姜、甘草;人参、干姜、白术、甘草;人参、石膏、知母、甘草,等等。方剂组成味数是4味至7味。代表性方剂有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理中汤、四逆汤、白虎加入参汤等。  相似文献   

8.
辨证分型及分期 辨证分型。詹氏等分为:①气阴两虚(相当于早期DN,即持续性微量蛋白尿期)。治法:益气养阴。方药:参芪地黄汤合生脉饮加减,药用:太子参、黄芪、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麦冬、五味子、金樱子、覆盆子、玄参。②肝肾阴虚(相当于早期DN)。治法:补益肝肾,滋阴潜阳。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药用:枸杞子、菊花、山茱萸、泽泻、丹皮、生地、山药、茯苓、玄参、五味子、麦冬。③脾肾气虚(相当于早期DN或临床期DN较轻者)。治法:补益脾肾。  相似文献   

9.
组方:阿胶15g、生地15g、麦冬12g、黄芩12g、栀子12g、银花15g、赤芍12g、元参12g、知母10g、耦节15g。加减:热在血分,其病变多偏于心、肝两经。另加:丹参、石膏关节肿痛加:当归、川芎、薏仁。腹痛便秘者加:白术、茯苓、大黄、芒硝。热甚口渴者加:石膏、柴胡、葛根、石斛、沙参。恶心呕吐者加:陈皮、半夏、茯苓、竹茹。  相似文献   

10.
一、写出相对应的繁体字(5分。错4个扣1分)变、矾、胆、茧、惊、疗、痈、症、忧、听、灵、关、义、穷、瘫、痒、窍、酿、献、归。(答案略)。二、写出相对应的异体宇(5分。错4个扣1分)眡、馈、菑、鍼、蹞、郗、懽、瞚、俛、恠、逻、麤、憆、猨、、骽、趍、斵、虵、顇。(答案略)  相似文献   

11.
组成:防风银柴胡乌梅五味子各10g水煎。每日一剂.早晚服。适应证:凡过敏试验阳性者。均可采用. 随证加减;过敏性荨麻疹属风寒者.加桂枝、麻黄,升麻、荆芥,风热者加菊花、蝉衣、薄荷;血热者加丹皮、紫草、茅根;热毒内盛加连翘、银花、甘草、公英、地丁、板蓝根.过敏性哮喘.常加菜服子、白芥子、苏子、葶苈子、杏仁。过敏性紫癜.加藕节炭、血余炭、茜草、旱莲草、仙鹤草。过敏性鼻炎.常加白芷、菖蒲、辛夷、菊花、细辛、生地、苍耳子、葛根。冷空气过敏症、常加桂枝、白芍、生姜等。  相似文献   

12.
肛门湿疹是肛肠科常见的一种皮肤病,约占肛门疾患的10%左右。祖国医学中属肾,风湿疡、顽湿等范畴,西医诊为肛周湿疹或接触性皮炎。多由湿热下注、血虚夹风所致或饮食失节、脾失健运,内蕴湿热所致。 方剂:①苦参汤:苦参、蛇床子、白芷、双花、菊花、黄柏、地肤子、石菖蒲。②青黛散:青黛、黄柏、石膏、滑石(共为细末)。 作用:止痒、消炎、燥湿。 主要药物归经及作用:苦参:苦、寒,入肝、肾、大小肠。清热、燥湿、杀虫。《滇南本草》:“疗…肠风下血,便血”。蛇床子:辛、苦。入肾、脾经。湿肾助阴、祛风、燥湿、杀虫。白芷:辛、湿入肺、脾、  相似文献   

13.
药物组成广金钱草、玉米须、石韦、鸡骨草、海金沙草、车前草、茯苓、白茅根。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通淋排石,镇痛止血。用于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炎、肾炎水肿、尿路结石、血尿、淋沥混浊、尿道灼痛等。用法用量口服。5片/次,3次/日。  相似文献   

14.
败将又名龟板、龟甲、龟壳、神屋、败龟甲。味甘、微咸,性平而偏凉。归心、脾、肝经。它具有解热镇静、强筋健骨等功能。中医习惯用于治疗慢性肾炎、血虚等症。近年来,经临床实践证实,它有新功效。1.类风湿性关节炎龟板胶(烊化)、熟地、党参、桑枝、当归、白芍各15克,茯苓、菟丝子、杜仲、牛膝、续断各10克,枣皮6克,薏苡仁25克,桑寄生、旱莲草、五加皮各12克,豹骨、姜黄各9克,细辛3克。热象显著者加白花蛇舌草、生地、滑石;关节肿胀加防己、萆;四肢怕冷得热痛减者加附片、川乌;疼痛甚者加三棱、莪术、蜈蚣。1日1剂,水煎服。症状严重者应卧床…  相似文献   

15.
肇庆市中医院是一所以中医中药和中西医结合为特点的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医院,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医院占地面积3.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余平方米。现有职工230多人,卫生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75%。医疗技术力量雄厚,拥有正。副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主治医师60多人。医院设有梁剑波学术研究中心、肛肠疾病研究室。有内、外、妇、儿、五官、口腔、针灸、按摩。皮肤、肛肠、肿瘤、骨伤、急诊等临床科室,和药剂、检验、放射、CT、B超、碎石、脑电、心电、内窥镜等医技科室。住院部设有病床21…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进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是一种由于颈椎间盘变性 ,颈椎骨质增生 ,刺激压迫周围神经血管引起的综合征。在临床上以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最高 ,本文就中医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进展情况 ,综述如下。1 中药治疗杨百明[1 ] 将此病分为 :①气滞血瘀型。治宜活血行气、通络止痛。方用桃红四物汤合活络效灵丹加减。药物 :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丹参、制乳香、制没药、香附、延胡索、全蝎、地龙等。②寒湿痹阻型。治宜散寒除湿、温经通络。方用乌头汤加减 :制川乌、制草乌、麻黄、桂枝、威灵仙、片姜黄、五加皮、细辛、羌活、茯苓、苍术、白芥子、甘草等。…  相似文献   

17.
槟榔。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种子,又名大腹子。性温,味苦辛。无毒。入脾、胃、大肠经。有杀虫、破积、下气、行水之功效。常用于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疟疾、水肿、脚气等病的治疗。现临床也可用之治疗多种疾病,有独特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根据性味功用,常用固涩药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温中止涩类:肉豆惹、炮姜炭、益智仁。酸收固涩类:①酸平:乌梅炭、偎河子;②酸温:五味子、石榴皮、山植炭;③酸寒:五倍子、金樱子。健脾止涩类:莲子肉、英实。清肠止涩类:秦皮、地锦草、地偷。涩肠固脱类:罂粟壳、赤石脂、禹余粮、椿根皮、龙骨。牡顿、枯矾。以上收涩药物中,兼能止泻止血的药物有:五倍子、赤石脂、枯矾、椿根皮、炮姜炭、马梅炭。故泻痢便黑者可考虑使用。其中乌梅、山渣炭、河子。石榴皮、秦皮、地榆皮有很好的抑制肠道菌如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作用,可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9.
槲寄生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槲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Kom.)Nakal的干燥带叶茎枝,常寄生于梨、榆、杨、山楂等树上,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四川、山西、陕西、甘肃等省(自治区。甘、苦、平。入肝、肾二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滋阴养血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正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果实。性味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消炎止痛的功效。药理实验表明,连翘中的连翘酚、连翘脂苷和挥发油等成分,具有抗真菌、抗病毒及抗炎解热的作用。能显著拮抗内毒素所致的炎症、发热、肿痛等。常配合其他药物组方,用于治疗感冒发热、扁桃体炎、肺炎、腮腺炎、前列腺炎、乳腺炎、牙痛、口腔溃疡、痈肿疮疖、便秘等病症。下面简介几则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