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芪健中汤治疗消化性溃疡机理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雪峰  刘梅君  赵杰  李明泉 《光明中医》2008,23(9):1351-1351
通过阐述消化性溃疡形成的病因特点及病机规律,分析治疗溃疡病有效方剂黄芪健中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提示应用中在把握消化性溃疡基本病机,纠正患者发病体质基础上,结合病因、病理选择用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消化性溃疡病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病,其机制错综复杂,愈合难而易于复发。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多发于与胃酸接触部位如胃、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口周围等处。约95%以上的消化性溃疡发生在胃或十二指肠,故又称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中西药结合治疗。方法:对60例消化性溃疡疾病患者进行分析。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有良好转归。  相似文献   

3.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指标准剂量H2受体拮抗剂正规治疗一定时间(胃溃疡12周,十二指肠溃疡8周)后经内镜检查确定未愈的溃疡和/或愈合缓慢、复发频繁的溃疡,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当前治疗溃疡病的药物很多,但根据病因分析就其药理作用来讲,主要是抗酸和胃黏膜保护剂。有效控制幽门螺杆菌是从根本上治愈消化性溃疡的关键所在。近年来中医药在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上做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消化性溃疡指胃肠道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等自身消化而发生的溃疡,其深度达到或穿透黏膜肌层,直径多大于5mm,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最常见的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多发于中青年,胃溃疡多发于中老年。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从1910年Schwartz提出"无酸无溃疡",1983年Marshall  相似文献   

5.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又称溃疡病,本病是仅见于胃肠道与胃液接触部位的慢性渍疡,其形成和发展与酸性胃液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密切关系,所以称为消化性溃疡(PU),由于溃疡主要在胃与十二指肠,故又称胃溃疡(Gu)与十二指肠溃疡(Du)。临床观察发现,采用姜类治疗溃疡病,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刘青 《中医药学刊》2006,24(10):1866-1867
目的:总结陈福如教授治疗难冶性溃疡病的经验。方法:运用陈氏溃疡汤治疗难治性溃疡病,观察其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4.3%。结论:通过运用陈氏溃疡汤治疗难治性溃疡病的经验总结,讨论难治性溃疡病的病因、病机、疾病特点,并提出以祛瘀通络、化湿解毒、升清降浊于一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怎样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献国 《中医杂志》2007,48(2):184-184
答: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又称溃疡病,本病是仅见于胃肠道与胃液接触部位的慢性溃疡,其形成和发展与酸性胃液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密切关系,所以称为消化性溃疡,由于溃疡出现在胃与十二指肠,故又称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认为,消化性溃疡属于“胃脘痛”的范畴,多为感受寒邪,病邪犯胃,或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或脾胃虚弱,中焦虚寒所为,理气止痛为常用方法。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辨证施治,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相似文献   

8.
曲建强 《新中医》2012,(4):142-143
消化性溃疡(PU)指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自我消化作用而导致胃肠道发生的黏膜缺损。溃疡可发生于胃肠道与酸性胃液接触的任何部位,但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较为多见。其症状以反复发作的节律性上腹痛为特点,并常伴有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症。消化性溃疡归属中医学胃脘痛、肝胃气痛、吞酸等范畴。笔者在治疗此病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试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胃肠道与酸性胃液接触的任何部位均可能发生溃疡。发病年龄80%在20~50岁之间,男性发病率多于女性,病理生理学的因素有:①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胃肠道黏膜抵抗力降低;②环境因素;③精神因素。治疗方面有抑酸、阻胺H2受体拮抗药、质子泵抑制药、抗HP药及消除有害环境因素减少精神应激等方法。但解决溃疡复发问题较准,而且价格较高。溃疡愈合膏配合环境、精神等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复发率降低,价钱较便宜。  相似文献   

10.
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黏膜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而发生的慢性溃疡。现代医学认为,其病因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多,胃黏膜屏障功能降低,精神刺激,饮食失调等有关。其治疗多为抑制胃酸分泌及黏膜保护药物联合应用,对有HP感染者则予根除HP治疗。虽然可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但仍有20%患者无效,需改用其他方法治疗,停药后40%-80%消化性溃疡患者在1年内复发,久治不愈、反复发作而成为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笔者采用溃疡散配合穴位埋线对消化性溃疡复发情况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道与胃液接触部位的慢性溃疡,其形成和发展均与胃液中酸性胃液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密切关系。由于溃疡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又称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中医学称为胃脘痛。笔者临床运用中药胃舒宁口服治疗肝郁气滞引起的胃脘痛,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120例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治疗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伟  朱念平 《国医论坛》1998,13(4):18-19
消化性溃疡是胃肠道的常见病,发病范围广泛,总人口中约十分之一在一生中患过此病。它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病机复杂。随着对消化性溃疡病因与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不少治疗本病的新药物和新疗法。临床治愈1例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并不困难,但真正治愈1例消化性溃疡病人,目前尚无理想方法。不管使用何药,也不管疗程多长,停止治疗后往往会复发,l年复发率可高达80%以上D’。因此,近几年来对消化性溃疡的研宪,很自然地集中在抗复发问题上,并已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许多研究提示,完全治愈的清高复发率很低,溃疡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3.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 消化性溃疡包括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病因是对胃、十二指肠黏膜有损伤作用的攻击因子与胃、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因子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攻击因子主要有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反流的十二指肠液、某些损伤胃、十二指肠黏膜的药  相似文献   

14.
刘青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6,24(10):1866-1867
目的:总结陈福如教授治疗难治性溃疡病的经验。方法:运用陈氏溃疡汤治疗难治性溃疡病,观察其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4.3%。结论:通过运用陈氏溃疡汤治疗难治性溃疡病的经验总结,讨论难治性溃疡病的病因、病机、疾病特点,并提出以祛瘀通络、化湿解毒、升清降浊于一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消化性溃疡指胃肠道黏膜在某种情况下被胃消化液所消化而造成的溃疡,可发生于食管、胃及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胃—空肠吻合口附近,以及含有胃黏膜的Meckel憩室内。因为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较为多见,故一般的消化性溃疡即指以上二者。现已证明,三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促进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16.
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又叫做消化性溃疡。它之所以称之为消化性溃疡,是因为既往认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粘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事实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溃疡病。由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和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医生有时难以区分是胃溃疡还是十二指肠溃疡,因此往往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或胃、十二指肠溃疡。如果能明确溃疡在胃或十二指肠,那就可直接诊断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相似文献   

17.
难治性溃疡病从瘀论治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难治性溃疡病的概念与范畴难治性溃疡病是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难题 ,由于目前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的不同 ,其概念还不统一 ,不少学者倾向于回顾性的诊断。一般把消化性溃疡经内科正规治疗 3个月未愈者定为难治性溃疡。它的特点是周期性发作。以复发的频度和时间来划分难治和易治似可行 ,但界限却很难确定。所以难治性溃疡病的范畴目前仍在探讨之中。2 难治性溃疡病的特点2 .1 症状本病的疼痛规律性发生改变 ,持续时间延长 ,疼痛程度加剧 ,疼痛部位广泛。2 .2 内窥镜特征  溃疡深而大 ,周围粘膜皱襞集中 ,疤痕化显著 ,呈线性溃疡 ,或溃…  相似文献   

18.
消化性溃疡是指酸性胃液(胃酸、胃蛋白酶)对黏膜消化作用所形成的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因溃疡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其原因有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药物的滥用、  相似文献   

19.
消化性溃疡复发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肠道疾病,简称溃疡病,通常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溃疡,分别称之为胃溃疡和十二指溃疡。该病呈世界性分布,总发病率占总人口的10%-12%,接受胃镜检查者有16.5%-28.9%为溃疡病,患者男性较多。十二指肠溃疡以青少年患者多见,胃溃疡以中老年患者多见。溃疡病的复发,至本世纪20年代中期,  相似文献   

20.
治脊手法配合胸穴指压治疗消化性溃疡4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道粘膜被胃消化液消化作用下而造成的溃疡,一般是指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其病因较复杂,发病机理尚未十分清楚而学说亦较多.笔者从1998年以来,收治已经被内科确诊且服药治疗而反复发作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经脊椎检查而发现脊椎有异常者43例,采用治脊正骨手法配合胸穴指压治疗,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