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6例(59膝),其中单膝置换33例,Ⅰ期双膝置换13例;选用保留后交叉韧带型假体6膝,不保留后交叉韧带的后稳定型假体53膝。Depuy假体40膝,爱康4膝,威高9膝。半年后对以上患者进行随访,并记录HSS评分、膝前痛评分、髌骨功能评分、膝关节最大屈曲度、股胫角。结果患者术后都有不同程度的膝前痛,对症处理后缓解。HSS评分较术前增加明显(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较好选择,术中截骨、软组织平衡、术后功能锻炼是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42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畸形患者采用后稳定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应用抗生素治疗并加强关节功能锻炼,应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均获随访,平均48个月(6个月~6 a),HSS评分由术前(42±7.68)分提高为术后(91±8.48)分,其中优34膝,良6膝,可2膝,优良率为95%,活动度由术前平均64.53°改善至术后平均95.37°,总外翻角平均5.8°(0~10°)。结论TKA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畸形的有效方法,术中矫正膝内翻畸形时应遵循膝关节内、外侧间隙对称的原则,术后应加强关节功能锻炼及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骨科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组:对照组行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观察组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膝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多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VAS疼痛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的治疗优良率95.92%高于对照组的优良率81.63%,且术后12个月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在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中应用虽然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期长,但是远期疗效好,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关于重度膝骨关节炎治疗中采用人工全膝置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课题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集50例重度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客观分析对象,予以患者人工全膝置换术治疗,分析疗效。结果50例患者经由人工全膝置换术治疗后其膝关节功能评分及疼痛评分均显著异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者经由人工全膝置换术治疗后均无假体松动、假体脱位及感染等相关因素的发生;患者术后6个月经膝关节功能评分改善显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恢复优良率为88.0%。结论于重度膝骨关节炎治疗中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利于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短时间内缓解疼痛及活动限制等情况,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联合止痛四物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所有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照组另予以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观察组另予止痛四物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肿胀消退时间、术后疼痛程度(VAS)、膝关节功能(HSS)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3(P0.05),观察组肿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VAS、HSS评分较术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联合止痛四物汤可缓解膝骨性关节炎术后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缩短患者住院、肿胀消痛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4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对象,入选者均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3.18%,与术前比较,术后患者HSS评分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更加理想,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发育性胫骨平台前倾骨性关节炎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对5例发育性胫骨平台前倾的骨性关节炎老年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男3例,女2例;年龄54~71岁,平均61岁。本组病人均为青少年期发病,3例有外伤史,1例为胫骨上段骨结核,1例为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病程43~59年,平均52年。本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胫骨平台前倾、胫骨近端后移、髌骨低位及股骨后髁发育不良,1例合并同侧股骨上段骨折畸形愈合,向前外侧轻度成角,肢体短缩5mm;1例既往骨结核病人合并胫骨上段向前侧弧形成角畸形。本组5例均应用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均未行髌骨假体置换。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9个月(10~30个月)。全部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膝关节过伸、感染、膝关节不稳定等并发症。KSS膝关节评分由术前的平均33分提高到85分,功能评分由术前的平均27分提高到87分。影像学显示膝关节总体情况良好。结论:发育性胫骨平台前倾的骨性关节炎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采用适宜的假体、伸屈膝间隙平衡优先技术及良好的软组织平衡松解技术,改善了膝关节功能及髌骨轨迹,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均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当中拥有较为明显的疗效,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升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结合中医外洗治疗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对55例(57膝)晚期KOA患者采用TKA结合中医外洗治疗。比较术前、术后膝关节屈曲度和膝关节HSS评分。结果:膝关节屈曲度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膝关节HSS评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KA结合中医外洗治疗晚期KOA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行髌骨置换对关节功能及膝前痛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意愿,将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6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2组,2组均行全膝关节置换术,A组34例同时行髌骨置换,B组34例不进行髌骨置换。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膝前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术后6周及3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12,24个月时A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B组(P均<0.05)。A组膝前痛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予以患者髌骨置换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膝前痛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针对中重度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取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院内自2017年5月—2019年1月止诊治的76例中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并以数字法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关节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予以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7.37%,对照组为8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天数、术后24 h VAS低于对照组,而术后3个月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5.26%,对照组为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中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效果理想,可促进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并降低并发症风险,有助于优化患者围术期指标。  相似文献   

12.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是采用假体关节代替严重受损关节的一种关节功能重建手术,常用于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其目的在于缓解膝关节疼痛、矫正关节畸形、改善患膝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近年来,我科对40例患者实施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取得了较显著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陕西中医》2016,(11):1528-1529
目的:探讨针刀松解膝内侧副韧带(MCL)治疗合并内翻畸形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针刀松解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治疗的87例合并内翻畸形的KOA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前、术后膝关节疼痛及关节功能进行评估(WOMAC评分法),比较术前、术后、术后6个月WOMAC评分。结果:平均随访8个月,术后及术后6月随访时关节疼痛、僵硬及关节活动困难WOMAC评分较术前减小,差异具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6个月疼痛及僵硬评分较治疗后评分增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9例(18膝)复发,其中6例接受双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治疗,3例因严重内科疾病不能耐受TKA,而再次接受针刀治疗。结论:对于合并内翻畸形的KOA患者,针刀松解膝内侧副韧带治疗能够改善症状、恢复膝关节部分功能,对于晚期的KOA患者能够推迟其行TKA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凝血因子替代疗法联合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甲型血友病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10月至2013年6月,采用凝血因子替代疗法联合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20例甲型血友病性关节炎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7 ~ 57岁,中位数39岁.FⅧ抗体均阴性.所有患者膝关节均屈曲挛缩畸形,膝关节活动均明显受限.术前膝关节伸直17.3°±11.2°、屈曲83.3°±10.8°,HSS评分(48.7±9.7)分.术后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膝关节活动度和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 ~12个月,中位数10个月.14例采用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6例采用髁限制性膝关节假体.2例出现关节内血肿,通过调整凝血因子用量和行血肿抽吸术后血肿消失;2例发生异位骨化.均无关节松动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2周膝关节伸直1.7°±2.4°、屈曲96.4°±3.3°,膝关节HSS评分(72.8±3.0)分;术后6个月膝关节伸直1.1°±1.7°、屈曲108.9°±5.3°,HSS评分(89.6±3.0)分.结论:采用凝血因子替代疗法联合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甲型血友病性膝关节炎,可明显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与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 年3 月至2010 年8 月收治的136 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 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总结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并探讨预防对策.结果 本组136 例患者中发生术后感染4 例,感染发生率为2.9%,细菌培养阳性者1 例,其余3 例均为阴性;感染时间为1~76d,平均33.6d;3 例患者为骨性关节炎,1 例患者为风湿性关节炎,其中2 例患者合并有糖尿病;1 例患者经抗生素配合切开清创引流治愈,1 例患者行一期假体再置换术治愈,2 例患者行二期假体再置换术治愈.对4 例患者行为期12 个月的随访观察,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无复发、膝关节功能康复满意.结论 提高预防措施、及时行抗生素治疗、清创处理、假体再置换术治疗,可以降低患者致残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通过对该院2016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26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不同病情分别采用关节镜清理+腓骨截骨术,胫腓骨高位截骨,单髁置换,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观察膝关节功能(HS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指标。结果术后随访3~9个月,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HSS)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2例患者术后有腓总神经刺激症状,随访半年逐渐消失,有1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大腿内侧感肌肉紧张,疼痛,经对症后缓解;随访患者术后无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发生;无关节感染及死亡。结论根据不同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病史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疗效确切,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该次实验将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该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1月—2017年10月在该院就诊的150例(169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并根据治疗前后的HSS评分进行治疗结果评价。结果所有患者的膝关节疼痛度明显减弱,且活动情况得到好转。在治疗后的HSS评分为(83.5±7.8)分,明显优于治疗前的(68.5±5.1)分。此外,在术后进行了下肢全长正位X线片的测量,其股骨假体角(FFC angle)在85~95°之间;胫骨假体角(FTC angle)在86~95°之间;而侧位X线片上的股骨假体角(LFC angle)在77~89°之间;胫骨假体角(LTC angle)在78~95°之间。结论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改善效果,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恢复膝关节功能,与此同时,需要注意韧带和软组织之间的松解平衡,提高手术治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可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治疗严重膝关节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应用可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严重膝关节畸形25例28膝:其中其中男5例,女20例;平均年龄66岁(58~73岁);骨性关节炎类13例,类风湿关节炎8例,创伤性关节炎4例;严重内翻畸形l4膝,严重膝外翻畸形9膝,严重屈曲挛缩畸形5膝。所有患者均为初次置换,术前HSS评分平均37.58分(24~58分);术前膝关节活动度(ROM)平均66.5°(30°~100°),随访平均26.7个月(12~38个月)。结果: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手术刀口一期愈合,膝关节畸形全部矫正,疼痛基本缓解。1例严重外翻畸形的患者出现轻度腓总神经麻痹,一年后完全恢复,2例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DVT),抗凝治疗后好转,全部病例未出现感染、肺栓塞及假体松动等并发症。术后HSS评分平均87.21分(80~96分),较术前平均增加49.63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ROM)平均为112.7°(90°~125°),较术前平均增加46.2°,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转铰链膝关节假体在治疗复杂膝关节疾病的效果肯定,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因其手术损伤较大,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该院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关节清理术,观察组患者实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以减轻患者疼痛度,提高关节活动能力,膝关节功能恢复快,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全膝关节置换术后InsallⅡ型骨折应用MIPO技术治疗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经验和体会。方法:自2010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人工膝关节置换术InsallⅡ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病人13例,均行手术治疗,手术采用微创闭合复位,经骨膜外与肌肉间插入钢板,经皮小切口将锁定螺钉与钢板的螺孔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3.2个月。13例病人骨折获得骨性愈合。HSS评分平均87.5分。结论:术前应根据此型骨折特点全面计划,选择微创闭合复位内固定,可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