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正>心理导读特蕾莎修女在接受诺贝尔和平奖时曾说:"你能为促进世界和平做些什么呢?回家爱你的家人吧。""爱家",无论在何时,都是一个大主题,它包含了全部情感的输出,对父母的爱,对伴侣的爱以及对孩子的爱。试问,有谁不爱自己家人,谁又不被家人爱呢?但是你真的会爱吗?你倾心付出的爱真是对方需要的吗?  相似文献   

2.
3.
1 冬病夏治的含义 就是冬天的疾病夏天治疗,但它不同于中医治未病,治未病指相关脏器有传递关系,如肝病传脾、为木克土,冬病夏治就不存在此种传递关系。 1.1贴敷的含义及内容 1.1.1 贴、涂、敷、覆、摊五种疗法,基本上相同,但从字的意义和所用的药物来看,又有一些差别;  相似文献   

4.
我院于 1 996年被评审为国家级爱婴医院 ,几年来严格按照国际《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及我院制定的促进母乳喂养具体措施操作 ,不断完善各项制度 ,同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通过创建爱婴医院 ,不仅为产妇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医疗服务 ,满足了社会的需求 ,同时在加强我院医疗护理专业队伍技术水平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现将我院创建爱婴医院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 1 996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共有 4 32 7例孕妇分娩 ,其中剖宫产 1 51例 ,阴道手术产 467例 ,顺娩 3 70 9例 ;纯母乳喂养率为 88.2 1 % ,混合喂养率为 1 …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天冬饮片及其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制备10批天冬标准汤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天冬饮片、标准汤剂的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以及天冬饮片的指纹图谱检测方法。采用UHPLC-LTQ-Orbitrap-MS/MS对指纹图谱中主要共有峰进行成分指认,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扫描,检测范围m/z 100~1 400。结果:天冬饮片、标准汤剂中原薯蓣皂苷与原新薯蓣皂苷的总质量分数分别为0.41%~0.72%和0.33%~0.59%,这2个成分的转移率73.6%~98.3%。天冬标准汤剂的出膏率59.0%~73.0%,pH 4.9~5.6。天冬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中呈现了10个共有峰,且均为皂苷类成分,包括原新薯蓣皂苷,原薯蓣皂苷,天冬皂苷甲及其同分异构体,甲基原薯蓣皂苷,asparagoside F,(25R)-26-O-β-D-葡萄吡喃糖基-呋甾-5,20-二烯-3β,26-二醇-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基(1→4)-α-L-鼠李吡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糖苷,26-O-β-D-葡萄吡喃糖基-呋甾-20(22)-烯-3β,26-二醇-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鼠李吡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糖苷,伪原薯蓣皂苷,aspacochioside C。结论:建立了天冬饮片及其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方法,且建立的方法稳定可行,可为含天冬制剂的质量评价及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作者首次从天冬样品液制备方法、展开剂筛选、展距确定等方面研究了不同产地的天冬所含有的β-谷甾醇和氨基酸(L-天冬酰胺、精氨酸、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的薄层色谱条件。β-谷甾醇的薄层鉴别条件为:用石油醚提取,展开剂为石油醚-醋酸乙酯-甲酸(5:1:0.06),10防硫酸乙醇显色;氨基酸的薄层定性鉴别:无水乙醇冷浸,展开剂为正丁醇-冰醋酸-乙醇-水(4:1:1:2),茚三酮溶液显色;所得出的方法的重现性好,薄层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可作为天冬定性鉴别手段之一;有利于天冬CAP研究并为制定天冬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2010,(10)
目的:利用ITS序列对天门冬属9个物种进行分析,鉴定真假天门冬药材和分析天门冬属系统发育。方法:通过对ITS序列进行扩增、克隆测序及序列比对分析。结果:9物种的ITS序列全长为711~748 bp,G+C含量约为60%;以ITS全序列构建的系统树将9个种分为2个亚群:天门冬、石刁柏、武竹、非洲天门冬和狐尾天冬为1亚群,其他4个种为1个亚群;第1个亚群中,来自非洲的非洲天门冬和狐尾天冬优先聚类,然后与非洲天门冬的变种武竹聚为一类;另1亚群中,文竹与其他三种天门冬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结论:ITS可以将不同天门冬属物种区分开来,但某些物种在系统树中的划分地位值得商榷,认为ITS序列最好结合其他多种分析手段才能更加准确的分析属内物种的系统发育。  相似文献   

8.
天门冬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波  刘卫中 《光明中医》2004,19(3):43-44
我们应用单味天门冬治疗以口干、咽燥、咳血为主症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过程中,发现其还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遂观察2 2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 2例患者,男1 5例,女5例;年龄1 9~70岁;透析时间1~8年;血压最高达2 4 0 / 1 4 0mmHg ;临床表现:头晕、头胀或痛,周身乏力,口干便秘等。2 治疗方法晚餐后,将天门冬1 0~2 0g用开水5 0ml浸泡,1小时后再加开水5 0ml,啜饮约80ml,并慢慢咀嚼一半天门冬咽下至睡前,次日晨将剩余的天门冬及浸泡液加开水5 0m1 ,啜饮,咀嚼剩余的天门冬每日1剂,1 0日为1个疗程。3 结果疗效标准:显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测定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药对醋酸乙酯/95%乙醇(1∶1)提取上清液F0、析出浸膏F1、析出浸膏经AB-8大孔树脂富集后组分F2及F2经聚酰胺分离得到的各组分的抑菌活性,寻找药对提取物抑菌活性的活性部位或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一剂量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各提取对5种微生物(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毛霉、酵母菌)的抑菌活性.结果 与结论F0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最强;F1没有抑菌活性;F1经过大孔树脂富集后组分F2抑菌活性得到显著增强,其抑制枯草芽孢杆菌活性强于F0,抑菌效价值达8.37μg·ml-1;F2经聚酰胺分离得到的F2-10组分是抑制枯草芽孢杆菌的活性部位;各提取物对霉菌和酵母菌均无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运用分子标记,鉴定药用植物天门冬及伪冒天门冬的同属植物.方法 通过对叶绿体基因组两个片段的扩增、测序及序列比对.结果 DelA和De1B两个片段很保守,供试材料除天门冬外序列完全一样;天门冬在DelA和De1B两个片段上存在96个和347个碱基的缺失;经过同源比对,两个片段与psbA基因和rps12基因部分序列类似,这些基因参与编码photosystem Ⅱ protein D1和ribosomal protein S12蛋白.结论 根据天门冬叶绿体能正常的发挥功能,这些缺失不会导致叶绿体功能的变化,推测这两个片段可能是编码photosystem Ⅱ protein D1和ribosomal protein S12蛋白基因的内含子部分;同时该两个缺失片段可以作为天门冬的分子鉴定标记,用于鉴定伪冒的天门冬药材.  相似文献   

11.
一元回归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续完)林亚平(贵阳中医学院贵阳550002)2.3释放过程研究———累积释放(溶出)率数据分析用于释放过程研究的数学模型常见有:一级动力模型,Weibul分布模型,对数正态分布模型,Higuchi模型及Gompertz模型等。模型描述了累积释放率F(0≤F≤1)与时间t的关系,其基本形式如下(不考虑释放迟滞)。一级动力模型:F=1-e-kt;k>0Weibul分布模型:F=1-e-tm/β;β,m>0对数正态分布模型:F=Φ(t-μσ);σ>0Higuchi模型:F....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HPLC-E15D)测定天冬中天冬皂苷甲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ODS色谱柱(C185μm,250mmx4.6mm,Alltech,美国),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为0.5 mL·min-1。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为105℃,载气流速为1.6 L·min-1 。结果 天冬中天冬皂苷甲的线性范围为0.848~3.053μg(r=0.999 2),平均回收率(n=5)为98.26%(RSD=2.64%)。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为评价不同产地的天冬质量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采收后待加工时间对天冬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药材采收后,按照加工的日期不同,测定天冬中多糖的含量;采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多糖的显色使用硫酸一苯酚。结果:天冬中多糖的含量,放置1天的含量最大,其后下降,放置1、2天的样品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放置3—7天的样品之间的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放置时间对天冬中多糖的含量有显著性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建议天冬采收后应及时加工处理。  相似文献   

14.
<正>天门冬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记载,《纲目》列入卷十八草部蔓草类。在整理天门冬资料时发现天门冬的名称,植株,功用方面都有一些疑点,也存在着一些现代不重视的应用。鉴于此,我对其进行深入的本草考证,让天门冬发挥全面的作用。1天门冬的名称  相似文献   

15.
冬病夏治防治哮喘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肺、脾、肾三脏不足 ,痰饮留伏是哮喘发病的内因 ;气候转变 ,寒温失调是哮喘发病的诱因。痰饮、寒邪皆属阴属寒 ,且哮喘多在冬季发作 ,因此 ,哮喘病就季节而言应属冬病。又因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 ,它就成为冬病夏治的内在机理。1 从阴阳论冬病夏治根据阴阳学说 ,在一年的气候变化中“冬至”与“夏至”是阴阳转化的二个转折点 ,冬至—阳生 ,夏至—阴生。从冬至开始 ,阳气开始复生 ,阴气开始消退 ,经过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 ,到了夏至 ,阳气的胜复达到了顶点。同时阴气的消退也趋于尽头。从夏至…  相似文献   

16.
<正> 天冬与麦冬1.天冬(原名天门冬) 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 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l.)Merr.的干燥块根。该植物为多年生攀援草本,高可达1~2m。茎细长,常扭曲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的证候特点,为临床辨治该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65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四诊信息,剔除四信息中低于20%阳性率的指标,应用因子分析降维处理得出乙肝肝硬化的主要中医证候分型。结果:得到15个公因子:F1湿热证;F2肾虚证;F3及F8可代表痰湿证;F4及F10可代表脾胃虚弱证;F5可代表水湿内停;F6及F7可代表肝郁化热;F9、F13及F15可代血瘀证;F11、F12及F14可代表肝脾失调证。结论:"虚实互见"为乙肝肝硬化的证候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建立体内外炎症模型,观察半边旗有效成分5F的抗炎作用。方法:建立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并用不同浓度5F处理,CCK-8法检测5F的细胞毒性,采用Griess法检测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前列腺素E2(PGE2)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和环氧酶-2(COX-2)表达水平。雄性ICR小鼠60只,建立巴豆油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耳肿胀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和5F组,每组10只,5F组给予100 mg·kg-15F溶液,阳性组给予地塞米松0.8 mg·kg-1或吲哚美辛1 mg·kg-1,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各组均连续给药7 d。观察5F对小鼠耳肿胀的抑制作用。结果:5F在0~40 mg·L-1的剂量内对RAW264.7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10,20,40 mg·L-1的5F可依赖性抑制LPS诱导的NO释放(P<0.01),20,40 mg·L-1的5F可以降低PGE2含量(P<0.01),40 mg·L-1的5F显著性抑制i NOS和COX-2蛋白表达(P<0.05),10,20,40 mg·L-1的5F显著降低TNF-α和IL-1β含量(P<0.01),20,40 mg·L-1的5F显著降低IL-6含量(P<0.01),100 mg·kg-1的5F对巴豆油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耳肿胀都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结论:5F可以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抑制巴豆油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耳肿胀,其抗炎作用与抑制i NOS和COX-2表达,减少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NO和PGE2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建立抗CTLA4单抗质谱表征方法。方法以抗CTLA4单抗为研究对象,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LC-MS/MS),通过优化液相条件与质谱参数,应用液质联用技术从完整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亚基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序列覆盖率、二硫键、糖基化位点、W糖基化修饰等方面对抗CTLA4单抗进行全面的表征。结果抗CTLA4单抗完整相对分子质量(主要糖型,A2G0F/A2G0F)约为147992;去糖完整相对分子质量为145103;轻链相对分子质量为23450,重链相对分子质量(主要糖塑,A2G0F)为50548;重链Fd段相对分子质量为25355,重链sFc段(A2G0F,lxK_Loss)25189。使用Trypsin&Chymotrypsin分别进行蛋白酶解,单抗氛基酸序列覆盖率为100%;16对二硫键全部得到鉴定,与理论二硫键连接方式一致;N糖基化修饰所在的肽段序列为EEQYNSTYR,N-糖基化修饰位点位于重链的第298位天冬酰胺残基上,有13种主要糖塑,包括A2G0F(59.8%)、A2GlFa(18.66%)、A2GlFb(7.28%)、A2G2F(3.2%)、M5(1.66%)、A2S1G0F(1.17%)、A1G0F(1.16%)、A3G1F(0.95%)、A2G0(0.94%)、A2S2F(0.78%)、A2S1G1F(0.67%)、A3G0F(0.53%)和A1G1F(0.51%)。结论建立了基于质谱技术对CTLA4单抗系统的表征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重组蛋白DsbA-G1F/M2的制备方法,并研究其免疫原性。方法PCR扩增G1和F/M2基因片段,经酶切后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Dsb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DsbA-G1F/M2,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IPTG诱导表达,采用Ni+螯合亲和色谱法纯化尿素变性的包涵体溶液,梯度透析复性,Western-blot鉴定重组蛋白的RSV特异性,免疫BALB/c小鼠,用ELISA测定抗体滴度,MTT法测定细胞毒性T细胞活性(CTL)。结果构建的重组质粒在E.coli中表达了RSV特异性的重组蛋白,经变性、纯化并复性后获得了高纯度的DsbA-G1F/M2(>90%);该蛋白诱导了高滴度的RSV特异性抗体和CTL活性。结论建立了重组蛋白DsbA-G1F/M2的制备方法,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进一步研究开发RSV重组亚单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