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回顾骨结合种植体应用2年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佛山市中医院口腔种植中心植入的骨结合种植体共298枚,其中ITI系统有266枚,3I系统有32枚,全部种植体均在2013年6月前完成上部结构修复,平均追踪8个月。观察方法为X线检查和临床检查。采用Wheeler存留标准评估,纳入Kaplan2Meier存留曲线统计。结果:种植修复体完成时147例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10例患者出现食物嵌塞,5例修复体松动,3例咬物不适,1例咀嚼无力,1例牙龈美学不满意,1例患者出现术后上颌麻木,4例患者对修复体欠满意,重做后3例表示满意,1例表示可以接受。满意率为87.5%。随访中有8例患者共13枚种植体确诊为种植体周围炎。有明确记录的共4枚种植体脱落。平均8个月的随访中累计修复体松动7件,修复体折断1件,烤瓷冠崩瓷7件,据Wheeler存留标准统计8个月存留率为95.20%。结论:骨结合种植体种植修复后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存留率高。  相似文献   

2.
头颈部粘膜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回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估对头颈部粘膜恶性黑色素瘤 (MMHN)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 对 195 5~ 1997年间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收治的 6 2例资料齐全的MMHN患者进行统计分析 ,一般资料和治疗手段作为统计对象。结果 MMHN患者Ⅰ期 32例 (5 1.6 1% ) ,Ⅱ期 2 3例 (37.10 % ) ,Ⅲ期 7例 (11.2 9% ) ,所有患者都经过手术治疗 ,部分在术后辅以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共有 18例 (2 9.0 3% )出现局部复发 ,14例 (2 2 .5 8% )出现转移 ,其中 4例 (6 .4 5 % )为局部复发伴转移。结论 对MMHN术前切忌切取活检 ,现有的术后辅助治疗手段对MMHN意义不大 ;对颈部的淋巴转移应保持高度警惕 ,根据肿瘤厚度和发病部位等肿瘤转移的高危因素对Ⅰ期MMHN患者的颈淋巴清扫术适应证应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3.
唇腭裂患者术后扩弓研究回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唇腭裂患者手术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上颌骨严重发育不足,上颌扩弓是解决唇腭裂患者横向发育不足的有效手段。作者通过文献回顾,总结并评价了目前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扩弓的颌骨、牙槽、牙弓和软组织改变,及其对功能的影响、长期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4.
为使读者更好地了解近十年来国外口腔医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向,同时为作者撰稿提供选择性。作者对《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5~2004年刊载文章题录进行回顾与分析。此期间本刊共刊登文章2771篇,其中综述1133篇,文摘1638篇。内容涵盖口腔医学各学科及其众多的边缘、交叉学科和领域。文章研究内容广泛、题材新颖,从一个侧面基本反映了国外口腔医学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研究进展。紧跟学科发展的方向,本刊刊登的文章具有科学性、导向性、新颖性和实用性,对开展口腔医学的研究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转眼之间,从事口腔修复临床工作已十余年.其间有诸多感慨与心得,有技术的学习提高,有技巧的经验总结,也有特殊病例的诊疗收获,很想静下心来系统回顾总结,却每每难以成行.最近在各地举办了数期瓷修复体备牙实战培训,有了更多与全国牙医同行交流的机会,时常聊起齿科技术的学习与牙医的成长,以及工作中碰到的很多有趣病例,让我终于有了下笔的冲动.一切,随笔而言.从一个真实的经历开始:时间大约2004年,有一位大姐走进我的诊室,随手抱着一本口腔临床专业书.书的名字我记得很清晰:《圆锥形套筒冠义齿》,是上海张富强教授所著.这本书可以说对套筒冠附着体技术在中国的开展与应用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据我所查阅,是迄今为止我国惟一一本套筒冠临床应用参考图书.而我当时所在的医院也是中国最早开始套筒冠技术的医院,做了大量的临床病例.几乎每天都有同行前来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1986至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对口腔医学基础研究发展和人才成长的作用.方法 收集1986至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对口腔医学的资助项目数量、经费情况、单位分布、连续资助、获多次资助情况,根...  相似文献   

7.
25年来我们在牙髓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5年来,我们建立了牙髓生物学实验室,培养了一大批博士、硕士研究生,并逐渐形成了系统的各项研究,撰写教育专著 1部、发表论文近 700余篇。包括厌氧菌、牙髓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牙髓特异性蛋白及其功能、牙髓的损伤和修复以及致病基因的定位、牙髓干细胞、牙齿组织工程等。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已经过去 ,2 1世纪的大门业已开启。2 0世纪末的 1999年成为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界值得纪念的年代———由于中国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正式加盟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学会 ,使中国的口腔颌面外科得以真正走向世界 ,融汇于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学界的大家庭之中。我国口腔颌面外科的建立和发展可大致归纳为3个阶段 ,即萌芽期、成长期和成熟期。2 0世纪 5 0年代应被看作为我国口腔颌面外科的萌芽期。“牙医学”向“口腔医学”正式命名的转变 ,为我国口腔颌面外科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 1年我国第一个口腔颌面外科病房在原华西大学附属…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01至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口腔医学领域项目研究的情况及取得的重要科研进展,为研究者提供参考.方法 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委员会(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为基础,根据学科代码检索口腔颅颌面科学(代码H14)、头颈部及颌面部肿瘤学(代码H1625)项目及医学科学部口腔医学领域相关项目获信息740条,结合《中国口腔医学年鉴》补充126条项目信息,并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近十年NSFC资助口腔医学类项目866项,经费总额为2.344054亿元,年度资助经费总额逐年及平均单项资助力度不断增强.其中,获资助项目数占总数比例变化最显著的是青年科学基金类项目,从占总数的8.33%增长至34.07%.口腔医学获资助项目涉及领域越来越宽,十年间覆盖领域从10个增长为26个.结论 口腔医学在NSFC的资助下取得了快速发展,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部分领域形成较好的研究团队,相关学科交叉研究越来越活跃.  相似文献   

10.
127例腮腺肿瘤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杜忠洪 《口腔医学研究》2011,27(5):417-418,421
目的:对127例腮腺肿瘤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得出提高治愈率的经验.方法:总结本院口腔科1989~2009年收治的127例腮腺肿瘤病例资料并病理分类、手术方式、临床治愈率、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病例良性肿瘤101例、恶性肿瘤26例.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部分恶性肿瘤术后辅助放疗.123例治愈,1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提高腮腺肿瘤诊断水平和临床治愈率的方法.方法 对深圳市人民医院口腔医学中心2002 ~ 2006年收治的184例腮腺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病例资料的病理分类、手术方式、临床治愈率、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本组病例良性肿瘤139例、恶性肿瘤45例.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部分恶性肿瘤术后辅助放疗.173例治愈,3例混合瘤和6例恶性肿瘤术后复发,2例恶性肿瘤出现术后转移.结论 腮腺肿瘤手术治疗治愈率高,为首选治疗方式.术式选择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种植体支持的单端悬臂修复的留存率、成功率(无并发症)和边缘骨吸收,并评价悬臂长度对种植体支持的单端悬臂修复效果影响。方法:检索截止2016年5月1日在Pubmed和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数据库收录的相关英文临床研究文献,从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中提取种植体留存率、种植修复成功率和边缘骨吸收等数据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到相关的题目和摘要263条,最终纳入16篇文献。6篇文献报道了种植体支持的局部固定义齿,meta分析显示是否带有单端悬臂梁对其成功率、种植体留存率和边缘骨吸收均无显著影响。10篇文献报道了种植体支持的全口义齿,其种植体留存率为97%~100%,种植修复成功率为52%~98%,平均边缘骨吸收为0.23~1.73 mm。没有文献报道悬臂长度对种植修复有不良影响。结论:种植体支持的单端悬臂修复体是一个可预期的治疗选择。当种植体支持的局部固定义齿悬臂梁<9 mm,种植体支持的全口义齿悬臂梁<15.6 mm时,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临床资料的回顾分析,探讨腮腺组织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方法:对56例腮腺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构成情况、性别、发病年龄、手术方式、复发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腮腺恶性肿瘤中以粘液表皮样癌最多见,该病男女比为0.47∶1;40岁以上患者所占比例较高;肿瘤复发与手术不规范有关。结论: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是确定手术方式的重要依据,规范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确保Branemark种植系统高质量的修复效果,对过去6年中采用Branemark系统种植体单冠和固定桥修复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方法 采用Branemark种植系统单冠和固定桥修复技术修复单个牙和多个牙缺失,根据临床检查、X线检查和患者的主观感受,对种植体的稳定性、功能和美观、种植体周围的软组织外观形态和骨组织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36例39颗Branemark系统种植体单冠修复和19例44颗固定桥修复病例。随访2年至5年10个月,中位随访期为3年1个月。86.8%患者对Branemark系统种植体的舒适度、功能及美观情况主观评价满意;种植体早期松动而失败2颗,并发症5例,所有并发症经适当处理均未导致种植失败,种植体保存率达97.6%。结论 Branemark种植系统虽然操作复杂,但性能可靠,如果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多数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能够获得高质量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38例圆锥形套筒冠义齿病例临床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圆锥形套筒冠义齿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戴用圆锥形套筒冠义齿病例的基牙牙冠、牙周、周围软组织、上部修复体及患者满意度等情况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6副套筒冠义齿保存率100%。共245个基牙,其中基牙保存、内冠脱落再粘结、牙龈炎症、饰面材料崩裂修理及着色分别占总基牙数的93.9%、7.8%、14.3%、14.3%及47.9%。修复体固位欠佳及基托折裂分别占总修复体数的13.0%及10.75%。患者对义齿美观和功能的满意率为97.8%。结论:戴用圆锥形套筒冠义齿后,患者对美观和咀嚼功能满意度高,尽管套筒冠义齿的内冠脱落、饰面材料崩裂、基托折裂、基牙脱落等为常见症状,但通过修理一般不影响义齿的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16.
2003年1月到2007年9月共有254例患者因髁突骨折接受手术治疗,其中男性患者169例,女性患者85例。260例采用耳前切口(包括耳前直切口238例,耳前手杖形切口22例),单纯颌下切口37例,耳前颌下联合切口28例,全、半冠状口9例,口内切口2例。336例手术关节肿,263例采用内固定形式,包括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钢丝结扎固定和长螺钉固定。单纯骨折片摘除61例。陈旧性髁突骨折行髁突成形术12例。  相似文献   

17.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9,19(6):449-450
<正>(上接2009年第5期)结果·在总共2827篇文献中,13篇临床文献和19篇实验室研究文献包含在这次的系统回顾中。·在牙科文献中,总共有29种不同的图像导航系统提供或被使用。·通过19例临床和临床前研究,使用有限元分析对精确性进行评估,显示了总的平均误差。·进入点误差0.74~4.5mm。·根尖点误差0.85~7.1mm。  相似文献   

18.
对外科正牙术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外科正牙术 (牙外科正畸术 )历史 ,由于时代变迁和社会之不断进步 ,常规牙正畸治疗和正颌手术之快速发展 ,外科正牙的部分手术方法可能仅适合当时情况而今天已不再适用。在我国目前社会已经开放 ,但经济情况相对滞后而且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大环境下 ,作者认为外科正牙术仍有广泛适应证 ,而且此方法仍需改进和发展。了解过去的理论基础与发展过程 ,对于开拓手术思路、改进手术方法是有益的。   1 历史回顾Cunninghan (1893)最早报告将 1颗严重舌向错位的上颌侧切牙外科正畸方法复位 ,他认为用这种方法虽然牙髓可能失活 ,但仍…  相似文献   

19.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砥砺前行70载, 见证了我国牙周病学从蹒跚起步、历经曲折到创新发展的艰辛历程。本文旨在回顾《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创刊至今发表的牙周病学相关论文, 并依据时代特征将我国牙周病学的发展归纳为蹒跚起步、被迫停滞、蓬勃发展、规范创新及学科融合5个阶段。我国牙周病学研究从最初的借鉴、参考, 到接近国际水平并深入和创新, 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牙周病学研究体系, 在临床诊治、基础研究、牙周医学以及学科融合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虽然我国牙周病学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但这些代表性研究展示了一代代牙周病学者的不懈努力, 为我国牙周病学的创新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种植体基台螺丝失能的原因,并分析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自1999年10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解放军第960医院院本部和泰安院区种植病例1167例2338颗种植体,统计发生基台螺丝失能现象包括松动,折断,螺丝顶部破损者,分析其原因,并总结预防和处理方法.结果:共获得38例45颗基台螺丝失能现象,包括螺丝折断7颗,松动29颗,螺丝顶部破损者9颗.其中男20例25颗种植体,女18例20颗种植体,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上颌24颗,下颌21颗,无统计学差异(P>0.05);前牙区15颗,后牙区30颗,有统计学差异(P<0.05);使用成品基台螺丝者11颗,个性化基台螺丝者34颗,有统计学差异(P<0.05);使用角度基台者螺丝者29颗,直基台者16颗,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品牌种植体表现出不同的失能发生率,种植体外连接方式失能发生率高于内连接(P<0.05).发生失能的时间为(3±2.5)年.长期过重负荷,侧方受力,加力不当,单侧咀嚼,咬合不平衡,种植体因素及反复拆卸维护是导致基台螺丝失能的主要原因.结论:种植体基台螺丝失能是临床上常见的种植修复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有利于减少失能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