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红  王瑛 《河北中医》2003,25(2):104-105
妇科腹部手术后 ,由于麻醉和手术操作的关系 ,常伴有腹胀、呃逆等症状。 2 0 0 0 0 1~ 2 0 0 11 2 ,我们用自拟通气汤通过口服或灌肠的方式给药助妇科腹部术后肠功能的恢复 ,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5 0例均为我科住院的腹部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口服组 5 0例 ,灌肠组 5 0例 ,对照组 5 0例。口服组年龄 2 2~ 68岁 ,平均43.72岁 ;其中全子宫切除 1 1例 ,全子宫加一侧附件切除 2例 ,全子宫加两侧附件切除 1 6例 ,次全子宫切除 1 1例 ,肌瘤剜除 2例 ,卵巢囊肿剥除 1例 ,单纯附件切除 (包括一侧输卵管…  相似文献   

2.
腹部术后中西医结合调理1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辉 《中医研究》2008,21(3):46-47
2003-03-2007-03,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110例腹部手术后病人进行术后调理,在功能恢复和伤口愈合等方面比单纯西医疗法效果更好。总结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对住院手术患者共20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0例,男91例,女19例;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8岁;胆囊及胆道手术25例,胃次全切术15例,阑尾炎、腹膜炎手术60例,肠部分切除术7例,其他手术3例。对照组90例,男69例,女21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7岁;胆囊及胆道手术23例,胃次全切术12例,阑尾炎、腹膜炎手术45例,肠部分切除术6例,其他手术4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抗炎疗法。①头孢曲松注射液4 g(1 g支/)加入生理盐水中,每日1次,静滴;②甲硝唑注射液,250 mL瓶/,每次2瓶,每日1次,静滴。均连用4 d。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或鼻饲。药物组成:党参15 g,黄芪20 g,沙参12 g,石斛12 g,桃仁10 g,制大黄10 g,当归10 g,厚朴10 g,枳实10 g,延胡索10 g,芒硝(冲)6 g,黄连6 g。加...  相似文献   

3.
通窍活血汤加味治疗老年性眩晕59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1995~1999年采用通窍活血汤为主治疗老年性眩晕59例,收到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8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9例,男35例,女24例;年龄最小58岁,最大83岁,平均68.7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3个月,平均2.8年。对照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56岁~84岁,平均66.9岁;病程2个月~11年,平均2.6年。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通窍活血汤: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各10g,丹参、山楂各15g为基础方辨证加减治疗。①肝阳上扰型(眩晕耳鸣,头痛且胀,常因烦劳恼怒而诱……  相似文献   

4.
临床资料本组83例,男46例,女37例。年龄24~69岁,平均38.1岁。其中胃切除21例、阑尾切除62例,同时以1986年1月~1988年3月期间的胃切除、阑尾切除61例作对照观察。男32例,女29例。年龄21~60岁,平均37.5岁;其中胃切除12例,阑尾切除49例。观察方法:两组患者均于手术结束回病房时到第一次从肛门排气或排便为术后排气时间作记录。治疗方法药物制备:制大黄15g枳壳15g 白豆蔻10g为1剂。取滚开水250ml冲泡约20min取汁备用。使用方法:胃切除患者,于术前8h口服1剂;术中从吻合口处用导尿管插向输出袢约10cm灌注1剂,术后6h再从胃管内灌注1剂,并夹闭胃管3h,然后再行胃肠减压。阑尾切除者术前3h及术后6h各服1剂。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笔者用李正散合补阳还五场治疗面瘫(周围住)36例,并设西药对照组32例,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观察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病例。治疗组36例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10岁~73岁;病史2小时~7天。对照组32例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13岁~70岁;病史5小时~19天。两组病人发病前多有受风、着凉史。2治疗方法对照组:按西医常规治疗方法,静清胞二磷肥成、ATP、辅酶A等,肌往维生素BI、B。,口服维生素B6、他巴沙、强的松等。治疗组:用率正散会科阳还五汤治疗,药用白附子6g,但蚕129,全蝎10g,黄茂309,当…  相似文献   

6.
骨疏汤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6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中药骨疏汤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疗效及机理。方法:选择骨密度(BMD)低于同性别峰值骨密度1~2SD以上,主要症状为腰背痛和骨痛且不伴合并症,未经治疗的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8例,予以以补肾、健脾、益精之骨疏汤煎剂口服,每日2次,连服6个月;对照组38例予龙牡壮骨冲剂口服,每次2包(10g),每日3次,连服6个月。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显效率为76.47%,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显效率为13.16%,总有效率为73.6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骨疏汤有增加BMD的作用,能有效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7.
腹胀是腹部手术后最易出现的并发症。 2 0 0 0年~ 2 0 0 1年 ,我科运用承气汤治疗腹部术后患者112例 ,发现承气汤对促进胃功能的早日恢复有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观察 2 34例 ,分为两组。治疗组 12 2例中 ,男 6 9例 ,女 5 3例 ;年龄 15~75岁 ,平均 4 2岁。脾切除术 10例 ,子宫肌瘤手术32例 ,胃大部分切除及肠梗阻手术 2 8例 ,阑尾切除术 18例 ,胆道手术 2 4例 ,宫外孕手术 3例 ,卵巢囊肿手术 7例。对照组 112例中 ,男 6 8例 ,女 4 4例 ;年龄 17~6 8岁 ,平均 4 3岁。脾切除术 8例 ,子宫肌瘤切除术2 0例 ,胃大部分切除及肠…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1999年以来,用脱敏汤加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68例,获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07例均系1999~2001年6月门诊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8例中,男32例,女36例;年龄12~65岁,平均38岁;病程6个月~9年,平均3.1年。对照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13~69岁,平均39岁;病程6个月~10……  相似文献   

9.
近2年来我们运用通腑活血法按气血流注节律治疗顽固性便秘68例,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男20例,女48例;年龄25岁~82岁.平均48岁;病程6月~12年.平均4.5年;大便3~10天行1次;排粪造影检查直肠前突22例,直肠前壁粘膜脱垂10例,盆底痉挛综合征6例,耻骨直肠肌综合症6例,结肠慢传输型24例。2治疗方法由厚朴12g、枳壳10g、肉苁蓉10g、大黄6g。赤芍10g、火麻仁15g组成基本方。直肠前突改枳壳为积实12g,加香附6g;直肠前壁粘膜脱垂加黄芪15g、升麻10g、柴胡10g;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加丹参30g,赤芍增至20g;盆底痉挛综合征加白芍30g、甘草…  相似文献   

10.
排气汤在妇产科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麻醉和监护水平的提高 ,妇产科手术的风险性已大大减少 ,为促进肠蠕动 ,及早排气进食 ,我院自 1998-0 7起 ,对其中 90例患者采用排气汤口服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1998-0 7~ 1999-0 2手术病人 180例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手术方式包括子宫切除术、卵巢肿瘤切除术、宫外孕输卵管切除术及剖宫产术。年龄 2 0~ 5 0岁 ,平均年龄 35岁 ,两组在年龄、手术方式等条件基本相同 ,具有可比性。2 治疗方法治疗组应用排气汤 :党参 2 0 g,黄芪 15 g,陈皮 10 g,西砂仁10 g,枳壳 6 g,乌药 6 g,沉香槽 10 g,甘草 5 g。血虚者加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华盖散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口服华盖散,基本方组成:麻黄6~9g,杏仁12g,甘草6g,苏子10g,茯苓10g,陈皮6g,桑白皮10g。无论寒热均可加蝉蜕6g,赤芍15g,地龙12g;对照组:给予酮替芬1mg,1日2次,口服,布地奈德口喷气雾剂1吸,1日2次,两组均以两周为1疗程,连续观察2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均改善;同时治疗组治疗后IgE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优于对照组;两组血清EC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两组组内治疗前后经过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16例,好转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对照组:痊愈12例,好转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5.0%。结论本研究表明中药组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较西药组更具明显的临床疗效,可能与中药具有抑制IgE的产生,降低ECP的水平,抑制EOS的活化,减轻气道高反应性,抑制变态反应,从而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缓解气道狭窄阻塞程度,改善肺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2.
胆汁返流性胃炎,以胃院部疼痛、胀满、嘈杂烧灼、暧气呕苦、不吐酸等证为主要表现,属祖国医学“胃脘痛”范畴。自1994年6月~1997年6月运用自拟理气降逆汤治疗68列,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8例中男47例,女21例。年龄20~39岁21例,40~59岁36例,60岁以上11例。病程1~6个月6例,7~12个月11例,1~2年36例,3年以上15例。有胆囊切除史者14例,有胃部分切除史者13例,无手术史者41例。68例均经纤维胃镜确诊。1.2方药组成:柴胡10g,郁金15g,半夏10g,枳壳15g,川楝子15g,延胡索12g,丹参15g,砂仁10g,蒲…  相似文献   

13.
扶正理气汤直肠滴入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 ,对病人的康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于 1999年 12月~ 2 0 0 1年 12月随机选择了一组腹部术后的病人 ,术后采用扶正理气汤直肠滴入的方法 ,加快了胃肠功能恢复 ,效果满意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组 68例 ,男 41例 ,女 2 7例 ;年龄 12岁~ 71岁 ,平均42 3岁 ;胃肠手术 ,包括胃大部切除、全胃切除、阑尾切除、肠切除、胆肠吻合术等 44例 ;非胃肠道手术 ,包括胆系手术、肾切除、肝叶切除、腹壁手术等 2 4例。上述病例中 ,急症手术 2 8例 ,择期手术 40例 ;硬膜外麻醉 43例 ,全麻 2 5例。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我们对1995年10月~1995年12月住院的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用大蒜粉口服,得到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观察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6个月以下5例,个月~l岁18例,1~2岁10月,2岁以上2例;对照组男16例,女19例;年龄6个月以下吕例,6个月~且岁17例,l~2岁6例,2岁以上4例。两组患儿均有腹泻10~15次/日,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多数在发病3日内入院,观察组轻度脱水12例,中度脱水23例,伴呕吐12例,发热18例,咳嗽】3例;对照组轻度脱水14例,中度脱水ZI例,伴呕吐11例,发热20例,咳嗽10例。治疗…  相似文献   

15.
针刺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建乔 《河北中医》2009,31(2):288-288
2005-01—2007-12,笔者采用针刺用于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90例,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180例均为本院针灸科行腹部手术的住院患者(排除心、肺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0例,男48例,女4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17岁,平均(53.8±27.7)岁;病程最长3个月,最短2h;其中阑尾切除术18例,胆道手术14例,腹腔探查引流术12例,肠梗阻手术10例,  相似文献   

16.
桃核承气汤加味治疗泌尿系结石1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建华 《国医论坛》1996,11(6):13-14
1一般资料治疗组120例,男66例,女54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76岁。其中双肾结石21例,单肾结石18例,单侧输尿管结石43例,双侧输尿管结石3例,膀胱结石4例,后尿道结石3例,前尿道结石2例,多发性结石(三处以上)26例。对照组80例,其中男女比例、年龄分布、结石部位等与治疗组无差异。以上病例均经B超或X线摄片或造影而确诊。2治疗方法2.1治疗组选南桃仁(即桃核)承气汤加味。药物组成:桃仁(打碎)6g~12g,桂技6g~10g,大黄6g~30g,芒硝(冲服)6g~10g,甘草5g,金钱草15g~30g,威灵仙15g~30g,皂刺10g~15g,川牛膝10g~30g…  相似文献   

17.
腹部外科手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是有效的防治术后并发症 ,提高手术效果的重要阶段 ,近年来 ,通过对术后患者应用番泻叶口服或灌肠 ,临床观察证实对早期恢复消化道功能 ,控制术后并发症 ,有明显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根据病种及手术方式不同 ,我们于近 2年把腹部手术病例 136例 ,分成番泻叶口服或灌肠组 (试验组 )和不同番泻叶组 (对照组 )。  试验组 6 9例 ,对照组 6 7例 ,共计 136例。其中试验组 :胃大部切除 10例 ,阑尾切除 4 5例 ,肠部分切除 5例 ,肾切除 6例 ,剖腹探查术 3例。对照组 :胃大部切除 10例 ,阑尾切除 …  相似文献   

18.
为减轻痔术后局部水肿 ,减少术后并发感染 ,促进创面愈合 ,我科自 1994年以来 ,采用自制痔瘘洗剂用于痔术后坐浴 2 30例 ,并与温水坐浴作对照观察 ,发现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1 一般资料将 4 6 0例行外剥内扎术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2 30例。其中治疗组男 12 1例 ,女 10 9例 ,年龄 19~6 8岁 ;对照组男 12 7例 ,女 10 3例 ,年龄 2 1~ 72岁。2 治疗方法治疗组 :便后以痔瘘洗剂 12 5ml(黄柏 15g ,苦参 10g,朴硝 10g,樟脑 6g ,冰片 2g ,花椒 10g。加水浓煎 2 0min而成 ) ,加开水 10 0 0ml,先熏洗后坐浴约 2 0m…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平乐正骨通腑逐瘀益气汤对脊柱骨折脱位术后腹胀的临床疗疗效。方法:将201例脊柱骨折脱位术后腹胀、便秘的患者,采用双盲法分成两组。对照组99例单纯采用灌肠法治疗;治疗组10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腑逐瘀益气汤(方药组成:人参6~10 g,麦冬10 g,生大黄(后下)5~10 g,芒硝(冲服)6~12 g,酒制大黄6~10 g,川芎12 g,桃仁10 g,枳实12 g,厚朴10 g,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各20 g)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89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8%;对照组显效70例,有效11例,无效18例,有效率为8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通腑逐瘀益气汤对减轻术后腹胀、便秘以及肠道功能恢复后再腹胀有明显疗效。结论:通腑益气逐瘀汤结合灌肠法治疗脊柱骨折脱位术后肠胀气、便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术后粘连是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手术部位疼痛,并伴有不同程度腹胀、便秘或小便频数。西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笔者从1993~1997年,采用中药血府还瘀汤加味治疗18例术后粘连患者,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18例均为门诊病例,男12例,女6例;年龄最大者62岁,最小者17岁;病程最短者6个月,最长者2年。18例皆经过B超或内窥镜等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病变。2治疗方法方药组成: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川芎、牛膝各10g,甘草、桔梗各6g。肝郁气滞重者用柴胡15g,加郁金、香附各10g;体虚者加党参10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