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清热祛痰推拿法联合西药治疗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部病例选自医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痰热闭肺型大叶性肺炎患儿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清热祛痰推拿法+西药)与对照组(西药),各43例,治疗7天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相关体征改善情况,评价患儿肺功能情况:包括达峰容积比(VPTEF/VE)达峰时间比(TPTEF/TE);并记录与治疗及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72.09%(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咳嗽持续时间、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儿TPTEF/TE及VPTEF/VE比值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儿TPTEF/TE为(33.03±4.25)、VPTEF/VE为(35.37±6.21)均高于对照组(30.35±4.64)、(29.92±6.98)(P<0.05),两组治疗后TPTEF/TE及VPTEF/VE表达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9.30%显著低于对照组30.23%。结论清热祛痰推拿法联合西药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临床疗效确切,能缩短发热及咳嗽持续时间,改善患儿肺功能,且能够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不同治疗前后潮气肺功能的变化。方法:用潮气肺功能法检测天津儿童医院呼吸内科2006年12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26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治疗前后的潮气肺功能指标,同时对20例无呼吸道症状的同年龄组婴幼儿进行肺功能检测。结果: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急性期与缓解期呼吸频率(RR)、反映小气道功能的指标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TEF/VE)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6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急性期和20例正常对照组相比TPTEF/TE、VPTEF/V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缓解期与对照组相比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TEF/TE、VPTEF/V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未治组比较缓解期TPTEF/TE、VPTEF/V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孟鲁司特钠组与布地奈德组比较缓解期TPTEF/TE、VPTEF/V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PTEF/TE、VPTEF/VE是检测小气道功能的敏感指标,在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相比仍有差异,治疗组与未治组比较缓解期TPTEF/TE、VPTEF/V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孟鲁司特钠和布地奈德治疗均能达到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前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肺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变化,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选择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于治疗前及治疗1月后测定肺功能、血清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另选取40例正常儿童为健康组。肺功能主要参数为潮气量(TV),呼吸频率(RR),达峰时间比(TPTEF/TE)和达峰容积比(VPTEF/VE)。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后肺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TPTEF/TE和VPTEF/VE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SOD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MDA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SOD及MD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存在氧化应激,布地奈德可改善患儿肺功能,但对氧化应激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在5岁以内儿童喘息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5岁以内(包括5岁)喘息患儿159例作为观察组,根据所患疾病将观察组分为肺炎组(支气管肺炎94例)、喘支组(喘息性支气管炎12例)、哮喘组(哮喘53例),另选取健康体检儿童64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观察喘息性疾病患儿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肺功能指标及改善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儿潮气呼吸流量-容积曲线环形态以阻塞性改变为主(83.02%).用药前,各组之间每公斤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rEF/VE)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3.21、4.91、3.08、2.74、36.50、40.00,均P<0.05).肺炎组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的TPTEF/TE、VPTEF/VE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6、3.14,均P<0.05).哮喘组用药前后TPTEF/TE、VPTEF/V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6、1.18,均P>0.05).各观察组用药前后,TtTEF/TE、VPTEF/VE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o.02、o.91,均P>0.05).以TPTEF/TE、VPTEF/VE任意一个改善率≥15%作为支气管舒张试验的阳性标准,灵敏度为20.75%,特异度为73.58%.结论 5岁以内喘息患儿肺功能损害以阻塞性通气障碍为主;潮气呼吸支气管舒张试验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哮喘气道可逆性特征,在5岁以内儿童中以潮气呼吸支气管舒张试验诊断哮喘的敏感性不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沧州地区农村不同类型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后反复喘息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3岁以下沧州地区农村毛支后反复喘息患儿10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哮喘预测指数分为阳性组45例和阴性组57例。另选30例健康婴幼儿为对照组。分阶段于喘息发作急性期、缓解期和恢复期(喘息缓解3个月后)对两组患儿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比较参数达峰时间比TPTEF/TE和达峰容积比VPEF/VE的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对比。结果 在喘息急性期阳性组、阴性组的TPTEF/TE、VPEF/V、VT、Ti、T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TPTEF/TE、VPEF/V均明显降低(P<0.01)。在缓解期阳性组、阴性组的TPTEF/TE、VPEF/VE比急性期均升高,仍低于对照组,且阴性组高于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恢复期阳性组的TPTEF/TE、VPEF/VE较缓解期升高,但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阴性组与对照组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沧州地区农村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患儿,阳性组喘息缓解3个月后仍持续存在肺功能损害,较阴性组肺功能损害持续时间长,恢复慢,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可为早期识别哮喘并制定规范的治疗方案防治哮喘的发生提供一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监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生后3年内潮气呼吸肺功能动态变化,以探讨BPD对患儿远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BPD患儿生后3年内临床资料及肺功能结果,与同龄非BPD患儿对比。结果 BPD患儿生后3年内均存在肺功能异常,肺功能参数如潮气量(VT)、吸气时间(TI)、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TEF/VE)降低,呼吸频率(RR)、呼气时间(TE)升高,与非BPD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高及体重均较同龄非BPD儿童下降(P0.05)。结论 BPD导致婴儿肺功能异常,并影响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与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治疗小儿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广州市花都区梯面镇卫生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气管炎患儿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指标恢复情况,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咳嗽消失时间、憋喘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后Ti/Te、VPEF/VE、TPTEF/T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治疗小儿气管炎的疗效明显,有利于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缓解,同时有效改善肺功能,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潮气呼吸肺功能在反复喘息婴幼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50例喘息性疾病患儿,使用肺功能测定仪测定患儿的潮气呼吸参数、流速—容量曲线。另外选取正常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和对照组对比,哮喘组、肺炎组、毛细组Vt、Ti、Te、TPTEF/Te、VPTEF/Ve明显更低,RR明显更高,P0.05;和肺炎组对比,哮喘组TPTEF/Te、VPTEF/Ve明显更低,P0.05;和肺炎组对比,毛细组TPTEF/Te、VPTEF/Ve明显更低,P0.05;和哮喘组(10.88、9.60)对比,肺炎组和毛细组TPTEF/Te、VPTEF/Ve改善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潮气呼吸肺功能在反复喘息婴幼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其TPTEF/Te和VPTEF/Ve指标改善率可在一定程度上诊断婴幼儿哮喘的病情,但是应当注重对其病情进行动态追踪,并结合临床症状和用药反应进行综合评估,更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断哮喘疾病病情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小儿推拿法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15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给予清热利湿小儿推拿法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胆红素水平、C反应蛋白(CRP)水平、黄疸消退时间、胆红素降至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67%(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胆红素降至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利湿小儿推拿法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显著,可缓解其临床症状,降低胆红素水平,且安全性较高,有利于促进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3%高渗盐水和0. 9%等渗盐水雾化吸入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3月于该院儿科住院治疗的94例2~24月龄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0. 9%等渗盐水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3%高渗盐水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肺功能指标、住院时间和症状缓解时间,记录雾化吸入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儿潮气量、呼吸频率(RR)、达峰时间比(TPTEF/TE)和达峰容积比(VPTEF/VE) 4项肺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 05);观察组咳嗽、喘息、肺啰音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且住院天数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 05);雾化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有应激性咳嗽等不良反应,但均未影响雾化吸入治疗。结论使用3%高渗盐水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减少患儿住院天数,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该疗法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方鱼腥草颗粒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及对IL-1β、ICAM-1和TNF-α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9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儿科收治的11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复方鱼腥草颗粒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头孢曲松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标、血清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8.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退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FEV1、FEV1/FVC、TPTEF/TE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血清IL-1β、ICAM-1、TNF-α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5.2%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的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鱼腥草颗粒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明显,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降低炎性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儿童大叶性肺炎炎症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儿科门诊或病房收治的确诊为大叶性肺炎的患儿88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予口服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21d后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身体特征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沉、超敏C-反应蛋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为65.91%,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12,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咳嗽持续时间(6.00±1.63)d、退热时间(6.03±1.59)d及肺部体征消失时间(9.15±1.42)d,对照组患儿咳嗽持续时间(9.13±2.09)d、退热时间(7.28±2.07)d及肺部体征消失时间(10.29±2.17)d;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儿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血沉指标水平分别为(12.37±8.89)×109/L、(17.51±6.11)mg/L、(38.72±5.89)mm/h,对照组为(12.39±9.06)×109/L、(17.45±5.93)mg/L、(39.61±5.71)mm/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血沉指标水平分别为(10.57±7.02)×109/L、(6.01±1.26)mg/L、(20.71±4.05)mm/h,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为(10.92±8.13)×109/L、(8.08±2.04)mg/L、(23.15±4.62)mm/h,表达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儿白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hs-CRP、血沉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疗效确切,能够缓解疾病症状,改善体内炎症反应,缩短病程,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并评价健康教育对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肺功能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选取的120例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指导,分析患儿肺功能各项指标变化、相关知识掌握和遵医行为等情况,以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测定各项指标值中,潮气量(VT)为(6.41±1.15)mL、达峰时间比(TPTEF/TE)为(17.92±6.79)、达峰容积比(VPEF/VE)为(21.98±4.12),均高于对照组患儿肺功能测定的各项指标VT(5.79±1.51)mL、TPTEF/TE(15.31±6.69)、VPEF/VE(20.29±4.18);而观察组患儿呼吸频率(RR)为(38.12±9.28)min,低于对照组患儿RR(41.97±10.11)min,组间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3、2.12、2.23和2.17,均P<0.05),说明观察组患儿干预后气道阻塞轻,病情较轻。观察组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掌握率为96.67%,遵医行为率为93.33%,肺功能测定了解率91.67%,护理质量总满意率为96.67%;对照组各项调查项目分别为58.33%、65.00%、53.33%、78.3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5.28、14.60、22.11和9.22,均P<0.05)。结论健康教育指导有效提高了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的掌握、肺功能测定了解、遵医行为和护理质量总满意度,改善患儿肺功能,对治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肺功能及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医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试验组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T淋巴细胞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达峰时间比(tPEF/tE)、潮气量(TV)及达峰容积比(VPEF/VE)分别为(29.51±4.66)%、(8.65±1.52)ml/kg、(28.64±4.82)%,均高于对照组的(26.43±4.15)%、(7.68±1.45)ml/kg、(25.36±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D3^+、CD4^+、CD4^+/CD8^+分别为(52.35±6.22)%、(32.44±4.12)%、(1.54±0.10),均高于对照组的(48.88±6.19)%、(30.29±4.20)%、(1.46±0.19),CD8^+为(31.26±3.28)%,低于对照组的(34.15±3.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可有效增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肺功能,并可调节T淋巴细胞功能,提高患儿免疫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婴幼儿反复喘息危险因素及其与潮气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2015年3月-2017年3月选择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儿科反复喘息≥3次住院治疗的患儿为观察组, 同时选取同期儿科门诊健康体检儿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危险因素进行研究。 采用CareFusion公司肺功能仪对两组婴幼儿呼吸频率(RR)、 每公斤体重潮气量(TV/ kg)、 吸/呼比(Ti/Te)、达 峰 时 间 比 ( TPTEF / TE) 及 达 峰 容 积 时 间 比( VPEF/VE)进行测定。结果 1)湿疹(OR= 5.86,95%CI:1.72~22.06)、被动吸烟(OR=2.16, 95%CI:1.36~5.29)、父母有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病史(OR=7.83, 95%CI:2.56~30.31)、居住地城市(OR=3.12,95%CI:1.17~12.46)、临近马路(OR=2.05,95%CI:1.08~3.03)是婴幼儿反复喘息的独立危险因素。2)与对照组比较,喘息急性期、缓解期的RR均显著增快(均P<0.05);与喘息急性期比较,喘息缓解期RR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喘息急性期组、喘息缓解期组TPTEF/TE、VPEF/VE均显著降低(P均<0.01);且经积极治疗后,与喘息急性期比较,喘息缓解期TPTEF/TE、VPEF/VE均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 湿疹、被动吸烟、父母有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病史、居住地城市、临近马路是婴幼儿反复喘息的独立危险因素。潮气肺功能是婴幼儿哮喘早期监测的良好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式延续护理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按时间段将60例BPD早产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后延续护理,观察组实施家属参与式延续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早产儿近期预后。结果校正年龄3个月,RR、TI/TE、VT、VPTEF、TPTEF、TEF25%、TEF50%、TEF75%等肺功能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干预3个月观察组死亡率、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家属参与式延续护理有助于改善BPD早产儿肺功能,有利于降低再住院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乙酰半胱氨酸雾化疗法对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免疫功能、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00例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氨溴索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治疗),各50例,两组患儿均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肺功能、免疫功能指标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Th17细胞百分比、血清白三烯E4(LTE4)水平均显著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Treg细胞百分比及血清免疫球蛋G(IgG)、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均显著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呼吸频率(RR)、吸呼比(Ti/Te)均显著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儿降低幅度较大;两组患儿潮气量(VT)、达峰时间比(TPTEF/Te)均显著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儿升高幅度较大(均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重组干扰素α2b肌内注射与雾化给药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华中科技大学医院门诊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30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肌内注射组和雾化组,每组各150例。两组患儿均实施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肌内注射组给予干扰素α2b肌内注射治疗,雾化组给予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肺功能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雾化组患儿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时间均明显短于肌内注射组,治疗后的三凹征评分明显低于肌内注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RR值均明显降低,VT、TPTEF/TE、TPEF/VE值均明显升高,且雾化组患儿治疗后的RR值明显低于肌内注射组,VT、TPTEF/TE、TPEF/VE值均明显高于肌内注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雾化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肌内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再次喘息发作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肌内注射给药,重组干扰素α2b雾化给药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能够加快临床症状、体征的消退,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但其对患儿远期预后的改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疾病监测与控制》2021,15(3):197-200
目的:探讨小儿厌食症患儿采用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以60例厌食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选取自2019-03~2020-12期间,将其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至2组中,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前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口服醒脾养儿颗粒,后者采用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针对不同证型患儿,揉其小横纹,按摩其腹部,需要补脾经,用手指揉其足三里,运内八卦,不断揉患儿四横纹,按摩其不同穴位,每个穴位按摩100次,每日1次,两组患者共治疗14天。对比2组患儿治疗效果、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变化情况、血锌浓度及唾液淀粉酶含量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93.33%与70.00%)(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6.45±1.5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23±2.03)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锌浓度及唾液淀粉酶含量为(10.78±3.01)μmol/L及(22.67±3.12)U/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2±2.78)μmol/L及(17.23±3.26)U/L(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存在显著差异(10.00%与33.33%)(P0.05)。结论:小儿厌食症采用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后,患儿的症状得到显著缓解,且肠粘膜吸收功能得以提升,值得利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及气道反应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6月河南省某医院收治的12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肺功能及气道反应性改变。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儿胸闷、咳嗽、气急缓解时间及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儿各项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年龄≤3岁患儿吸气呼气时间比(Ti/Te)、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TEF/VE)均高于治疗前,呼吸阻力(Rrs)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Ti/Te,tPTEF/tE,VPTEF/VE均高于对照组,Rrs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年龄3岁患儿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及FEV1/FVC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儿气道阻力上升开始时最小浓度(Cmin)、气道传导率下降斜率(SGrs)、气道传导率下降斜率/基础呼吸传导率(SGrs/Grs)及反应阈值(Dm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Cmin,SGrs,SGrs/Grs及Dmin均大于治疗前,且实验组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仅实验组出现2例咽部轻度刺激症状,经漱口处理后即好转。结论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有助于缓解支气管哮喘患儿胸闷、咳嗽等临床症状,改善患儿肺功能和气道高反应性,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