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目的:在计算机辅助诊断中,对已提取分割好的CT肝脏组织中的兴趣区的几种提取方法做比较。方法:利用Otsu分割算法、梯度分割算法、指数熵分割算法、均值聚类分割算法和二维直方图分割算法,对已分割的CT肝脏组织的兴趣区进行自动分割,并和医生手工分割的图像相对比。结果:通过实验及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了具有良好获取兴趣区能力的分割算法。结论:通过手工分割图像分别与Otsu分割算法、梯度分割算法、指数熵分割算法、均值聚类分割算法和二维直方图分割算法做对比,总结几种分割方法的有效性,为计算机辅助诊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实现最大二维熵阈值、基于C-V模型的活动轮廓、动态规划等3种分割算法对CT图像的肺结节的自动分割并将分割结果进行比较,找出最优分割方法。方法:以解放军117医院PACS数据库中选取的胸部CT影像为研究对象,首先设计了肺结节增强的流程,然后分别采用最大二维熵阈值、基于C-V模型的活动轮廓、动态规划等3种分割算法实现了肺结节的自动分割。结果:基于影像专家手动分割的金标准图像,采用Dice相似度系数,对3种算法的分割结果进行评价。结论:综合算法的分割速度、鲁棒性以及分割精度等3个方面的因素,结果表明,阈值法虽然分割速度快,但分割精度最差;动态规划算法较前者效果好;C-V模型算法优于其他2种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含有噪声的脑部MR图像进行分割。方法:改进了传统FCM目标函数,引入核函数的概念,用内核诱导距离来代替传统的欧氏距离;考虑到邻近像素的影响,增加了空间约束项,从而提出了一种能够合理应用图像空间信息的、改进的基于核函数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结果:对叠加椒盐噪声模拟图分割,该算法分割结果显示各灰度区域内无噪声污点;对仿真脑部MR图像分割,该算法错分率低于基于核函数的FCM算法其及改进算法。结论:与传统的FCM和其他改进算法相比,该算法能够对非精确图像进行更精确的分割。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现有生命探测雷达的探测效率,实现多目标的探测和三维定位。方法:基于多通道UWB生命探测雷达平台,提出了一种可以对多个人体目标进行探测和三维定位的天线阵列——倒"T"形天线阵列,并建立了该天线阵列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大量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天线阵列对多目标进行三维定位的可行性和模型的正确性。结论:倒"T"形天线阵列可以实现多目标的三维定位,该研究对后续具有多目标三维定位功能的生命探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视网膜血管功能复杂、形态结构因人而异,易受自身血管性疾病和全身血管性疾病的影响,其准确分割对疾病诊断、身份识别有重大意义。该研究针对视网膜血管尺度不均等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多尺度匹配滤波算法,在传统的单一尺度的高斯匹配滤波基础上,分别采用大小两个尺度的高斯匹配滤波器增强灰度图像,再使用二维最大熵阈值分割算法对叠加后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该算法在DRIVE数据库中测试,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0.803、0.959、0.981。与传统算法比,该算法灵敏度高、运行速度快、分割结果细节丰富。  相似文献   

6.
图像测量中的亚像素定位方法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征定位主要应用于医疗器械的制造及检测等领域。为了提高定位精度.针对不同的特征应采用不同的定位方法。采用基于矩的方法和曲线插值法在理论及实验上均达到了亚像素精度级,获得了不同算法对特征定位影响。实验结果展示了上述方法的不同效果,并得出在圆心定位与半径测量方面不同方法的精度情况。结论为:曲线插值方法宜用于圆心定位,矩方法宜用于半径测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雷达以及信号处理等方法实现非接触临床监测.方法:基于生物雷达技术,对人体生命参数进行非接触提取.通过网络将数据传输到服务器,系统通过相应算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获得具有临床意义的结果.结果:基本实现了参数提取、数据传输、数据处理以及分析,实验结果较为理想,系统可行性强.结论:生物雷达技术可以用于临床监测领域,可以实现非接触多目标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颈总动脉的B超图像中,由计算机自动定位颈总动脉正常内中膜组织位置。方法:编制Matlab程序,在采集的B超样本图像中进行实验。基本算法思想为在颈总动脉水平径向位图像中,搜索各像素列,探查像素自上而下的灰度值变化,当检测到长距离低像素(<5)而后出现高、低和更高的像素值变化时,认为找到了内中膜位置。进行多点探测,取最佳位置。结果:选取5幅正常颈总动脉的水平径向位B超图像,程序运行结果均能够准确定位内中膜位置。结论:利用计算机在颈总动脉超声图像中自动定位正常内中膜位置是可行的,为进一步实现内中膜厚度测量、动脉硬化斑块分析的自动化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上海市苏州河为例,分析了水葫芦监测预警现状,从入射仰角、频率、俯仰波束以及应用环境等方面对雷达探测技术在水葫芦监测中应用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选择2种频率(24、75 GHz)雷达样机对水葫芦、绿草、矿泉水瓶、泡沫板、芭蕉叶进行原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雷达探测技术应用于水葫芦在线监测是可行的,对于不同电磁特性的目标探测物能够有效区分,探测雷达探测性能与目标属性以及目标探测凸出离水面高度有关,与水面齐平及水下部分目标探测物无法识别。实际应用中建议选用有35、75 GHz等商业应用的频段雷达,并应通过建立水葫芦电磁特性数据库,提升雷达探测设备性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生物雷达技术实现脉搏波传导时间的非接触式提取。方法:通过生物雷达测量脉搏波起始时间,指尖脉搏来测量终止时间,两者时间差为脉搏波传导时间。结果:对多名实验对象进行采集对比,在距离0.5 m处可以有效提取心搏动特征点,并提取脉搏波传导时间,与传统方法对比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生物雷达可以在非接触状态下实现脉搏波传导时间的检测,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结合K聚类方法和图割理论完成CT心脏图像的自动分割,提取出完整、精确的心脏结构。方法 :第一步运用各向异性扩散去噪,去除图像噪声;第二步采用K聚类方法确定像素初始标号,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关于标号的能量函数,构造网络图;最后运用最大流/最小割算法实现能量函数最小化,完成对感兴趣区域的分割。结果:实现了双源CT(dual source CT,DSCT)心脏图像感兴趣区域的分割,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结论:利用图割和K聚类算法相结合可以实现DSCT图像心脏结构的快速、鲁棒、精确分割。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设计并实现一套定位算法仿真平台,应用于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患者体温采集系统中。方法:对仿真平台进行需求分析与设计,使用VC++实现该仿真平台,并且利用该仿真平台对于距离无关的算法进行仿真。结果:通过改变不同的仿真参数,对算法定位精度进行比较,证明该平台可以作为定位算法选择测试工具。结论:该算法仿真平台提供了可视化界面,用户能够简单有效地对算法进行测试比较。  相似文献   

13.
睡眠脑电信号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睡眠脑电信号进行了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分析中采用关联维数和Lyapunov指数的相关算法计算;出了不同睡眠期的Lyapunov指数和关联维数,讨论并分析了它们的变化趋势,总结了它们的变化规律和特点:不同的睡眠阶段很明显的对应了不同的关联维数,清醒时关联维数最大,随着睡眠的加深,关联维数降低,REM期的关联维数介于S1期和S2期之间。实验结果表明,EEG关联维数可以有效地区分大脑不同状态的特征,关联维数可以作为脑信息处理的非线性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模拟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三维分割技术在医学整形领域的应用。通过对目标进行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采用基于空间的方法,完成对同类属性组织CT三维图像的三维分割。对手腕骨、眼眶骨、颌面骨、颅面骨的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与分割、控制、移动的结果说明方法的确实可行。用计算机模拟了整形手术过程中对目标的任意区域分割与控制。  相似文献   

15.
食源性健康风险评估的二维蒙特卡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源性健康风险评估中变异性和不确定性的定量描述策略。方法对变异性和不确定性分别用不同的概率分布来描述,用二维蒙特卡罗方法对变异性和不确定性作定量研究,并将结果与一维蒙特卡罗方法做对比。结果多重一维蒙特卡罗方法可以获得与二维蒙特卡罗方法相接近的结果。在参数不确定性的来源较多时,二维蒙特卡罗方法具有更高的执行效率。结论二维蒙特卡罗方法可以给出任意百分位风险取值的概率分布,可为风险管理者判定特定百分位的风险值是高于还是低于所关注的风险水平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一维、二维CT和CT容积测量三种方法测量肝转移瘤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22例肝转移的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和术后3个月行螺旋CT扫描。在CT工作站分别按一维和二维测量横断层面的全部病灶。用容积测量技术去追踪测量每个病灶,将每个病灶的总和归类分为四组,即全效、部分有效、病变进展和病变稳定。结果 在22例肝转移介入治疗前后肿瘤直径和面积的测量结果是一致的。但容积测量8例与一维测量不符,6例与二维测量不符.4例一维和二维测量结果均为部分有效,而容积测量结果为病变稳定。2例一维和二维测量病变稳定者,容积测量则为部分有效。甚至有2例一维、二维测量为病变进展者,容积测量仍为病变稳定。结论 在肝转移瘤介入治疗前后,肿瘤容积测量结果在大多数病人与一维、二维测量结果不一致.因此,若要证实容积测量的优势,还需要大样本的临床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生物雷达实现对心率的检测。方法:通过提取雷达X-Q输出端的数据,采用基于LM(1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参数估计来获取心率。结果:对静止呼吸以及伴有体动正常呼吸这2种情况下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理想的实验结果。I-Q双通道雷达系统无需相位展开操作,对于信噪比非常小的生物信号较为有利。结论:生物雷达可以在非接触的状态下实现对心率的检测,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5种图像分割算法应用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分割上,并利用图像分割评价指标,对5种分割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评价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讨论了它们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分割中的适用性,明确了不同分割方法的适用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分水岭分割法与JSEG分割法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分割中的适用性比较强,对大小斑块分割结果都比较好,而其他3种方法不能兼顾不同等级的斑块.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型Gabor滤波特征的血管分割方法。根据图像中各像素点的Hessian矩阵的特征向量获得各点的血管方向,并依此设置Gabor变换的方向角;提取出各点下不同血管宽度尺度的Gabor特征,建立各点的六维表示向量;通过对六维表示向量降维处理,获取各点二维表示向量;将各点二维表示向量经处理后和原图像G通道相融合,并使用U-Net神经网络对融合后的图像进行分类,实现血管分割。对DRIVE视网膜眼底图像数据集中进行实验,发现该方法对细小血管以及交叉点处血管的检测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据多比例尺条件下矢量数据的绘制原理,提出了多尺度线化简与线选取方法.多尺度线化简算法依比例尺将空间坐标转换为像素坐标,根据像素坐标删除曲线中重合点与共线点,综合后的曲线与原始曲线在各比例尺下绘制结果相同;多尺度线选取算法利用仿射变换结果快速计算线要素之间的连通关系,然后渐进删除长度小于阈值的悬线与孤立弧段,保持了线要素的连通性.对不同类型数据的实验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