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病灶清除+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小儿脊柱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通过前方入路进行小儿胸腰段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取患儿母亲髂骨进行同种异体骨移植的疗效.方法 对8例小儿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采用前方入路,胸膜、腹膜外进入暴露病灶,彻底清除结核肉芽组织、脓液、死骨、病变坏死椎间盘,取同种异体骨(患儿母亲髂骨)移植重建患儿脊柱前柱,术后石膏外固定保护3-6月,正规抗结核1年以上.结果 随访9月至3年,8例植骨均融合,无排异反应发生,无复发、畸形或截瘫加重,无假关节形成.患儿生长发育正常,能够正常生活.结论 前方入路清除小儿脊柱结核病灶,取其母亲髂骨移植重建患儿脊柱前柱,诱导新骨生成,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结核病是全球性临床和社会经济问题,中国是结核高发区。结核最常累及脊柱、髋膝。肩关节结核少见,诊断困难,单纯靠影像学检查往往不能明确诊断。病原学检测是诊断肩关节结核的金标准。关节穿刺活检是重要诊断手段,由于病灶含菌量少,病原诊断阳性率低,确诊需要包括临床、影像、检验、病理、流行病学等多项指标综合判断。根据诊断指标诊断效能不同,分为3级:A级为接近确诊指标,如关节穿刺液涂片查抗酸杆菌阳性、关节穿刺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典型结核肉芽肿、组织切片中有抗酸染色阳性分枝杆菌。关节穿刺液涂片查抗酸杆菌阳性或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B级为重要诊断指标,如单一关节肿胀,局部窦道形成,有干酪样物渗出。X线片与CT检查提示软骨下死骨,无硬化级骨膜反应。穿刺液生化检查蛋白高、糖低。PCR阳性。C级为参考诊断指标,如单一关节肿痛合并午后潮热、盗汗、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单一关节肿痛合并其他部位结核病灶或结核病家族史/接触史。X线片检查提示软骨下骨、关节边缘不对称性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无骨赘增生,或软组织多发不规则钙化影。MRI检查提示滑膜增厚合并关节周围多发液性信号或关节结构部分缺失软骨下骨广泛水肿信号。血沉、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IL-6明显增高。结核菌素试验、T-spot或结核抗体。关节镜镜检指征包括明确诊断后需进行耐药检测者、有效抗结核3周以上者、滑膜结核或早期全关节结核、骨内病灶临近关节面。关节镜镜检禁忌证包括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不耐受或不能坚持抗结核化疗者,骨内病灶关节镜清楚困难,关节外脓肿关节镜清除。肩关节结核诊断困难,有效抗结核治疗是结核病治疗的核心,诊断不明确的炎性关节病需谨慎手术。  相似文献   

3.
结核病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WHO估计,全球约20亿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每年约有200万人死于结核病。我国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死亡的人数是其他传染性疾病总死亡人数的2倍以上。结核病临床表现多样,可以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尤其是肺外结核病变往往十分隐匿,给临床诊断带来极大困难。目前用于诊断结核病的方法较有限,  相似文献   

4.
潜伏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LTBI)是结核分枝杆菌(Mtb)在体内的稽留状态,其诊断依据为结核纯蛋白衍化物(PPD)皮肤试验或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阳性,且无临床症状或影像学证据。预防潜伏性结核感染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对于控制结核病疫情至关重要,国际上的预防性治疗方案主要有6~9个月单药异烟肼(INH)、3~4个月单药利福平(RIF)、3~4个月异烟肼联合利福平或利福喷丁(RPT)治疗。我国潜伏性结核感染预防性治疗研究数据有限,因此,加强医务工作者对LTBI高危人群的了解,尤其是各种预防性治疗方案在不同高危人群中应用的认识,对医务工作者选择有效的预防性治疗方案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典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特点,以提高结核病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协和医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并且经诊断性抗结核治疗确诊的79例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而午后潮热、盗汗和消瘦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症状多不明显。其中多数患者的检查结果显示如下特点: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降低(占84.8%),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占84.0%),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占73.0%),糖蛋白抗原125(CA125)不同程度升高(占74.3%),影像学检查多提示浆膜腔积液或者淋巴结肿大(占44.3%)。目前临床常用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血清标志物检测价值有限。结论具备以上临床特点的发热患者需考虑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可能,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有助于该病的确诊。  相似文献   

6.
骨关节结核病灶中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回顾性探索骨关节结核病灶中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骨关节结核病疗效的影响及其对策。方法1993至1999年,确诊为复治骨关节结核病250例,男143例,女107例;年龄2~72岁,平均25.44岁;病变在脊椎、髋、膝和其他小关节。穿刺或外科手术获得病灶中脓液、干酪样物或肉芽组织等为标本,以BACTECTB460检测仪进行结核菌培养和药敏试验,NAP试剂进行初级鉴定,NTM分离培养物进一步鉴定分枝杆菌菌种。结果250例标本中,分离培养阳性培养物48例。结核分枝杆菌46例,阳性率为18.4%。其中同时耐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和乙胺丁醇(EMB)中三种药的结核分枝杆菌4例,同时耐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和乙胺丁醇11例,共15例(6%)。在15例中有8例此次手术后切口破溃形成窦道,依据药敏试验结果改变化疗方案治疗,并经前后2或3次再手术,7例治愈,1例因窦道继发感染而死亡。另2例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1例鉴定为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另1例鉴定未有结果,但均为耐多药(INH、RFP、SM、EMB、KM、CS)的NTM,治疗效果差。结论骨关节结核病灶中发现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6%)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病例,疗效极差,此类病例的化疗方案应个体化,可能需要多次手术才能治愈。  相似文献   

7.
李赛  汤逊 《实用骨科杂志》2012,18(9):819-822
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也是全球27个耐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耐多药结核病(multiple 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是指结核分枝杆菌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利福平耐药的结核病。由于MDR-TB的明确诊断费用昂贵并且治疗效果不佳,属于结核病中的顽疾,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结核病控制的主要障碍之一。骨关节结核是肺外结核的主要病灶之一,  相似文献   

8.
骨感染     
20060490骨关节结核病灶中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疗效的影响,20060491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临床疗效。[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制备抗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特定抗原肽的单克隆抗体,为建立结核病临床早期诊断的免疫学方法奠定物质基础.方法 设计并合成结核分枝杆菌CFP-10第53 ~ 66位氨基酸(14肽AAVVRFQEAANKQK)作为特定的抗原肽序列,经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多次有限稀释亚克隆建立能稳定分泌抗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抗原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纯化该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球蛋白亚型分析,并鉴定分析该单克隆抗体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免疫沉淀法和ELISA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共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上清样本38份,非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上清样本20份,结核性胸水样本32份,非结核性胸水样本24份以及健康对照血清样本20份.结果 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亚型分析显示该杂交瘤细胞系产生的抗体类型为IgG1和κ型.该抗结核分枝杆菌CFP-10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可成功用于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沉淀法分析.ELISA定量检测显示,该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性为78.6% (55/70),特异性为92.2% (59/64).结论 CFP-10特定抗原肽单克隆抗体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结核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结核病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who估计,全球约有20亿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每年约有200万人死于结核病[1-2].传统的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因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等缺陷限制了其推广应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enzyme-linkedimmunospot,elispot)是一种体外检测单细胞水平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功能的免疫学技术,由lalvani等[3 ]首先将其应用于结核病的快速诊断,为结核病的实验室检测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本文就t细胞斑点试验在菌阴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血液结核分枝杆菌液体培养对HIV感染者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6年8月至2008年7月,对广西省4个诊疗机构中HIV感染者进行包括临床、胸片、痰涂片、痰快速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血液快速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在内的综合筛查以诊断活动性结核。分析结核分枝杆菌血培养在HIV感染者中的总体阳性率和在不同CD4水平患者中的阳性率,总结血培养阳性的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血培养对结核的诊断价值。结果 602例HIV感染者在结核筛查时进行了血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7例检出结核分枝杆菌菌血症,血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在HIV感染者中的总体阳性率为1.2%。在CD4计数〈200/μl、〈100/μl和〈50/μl患者组中,血培养阳性率分别为1.4%、1.8%和2.4%,逐渐增高。共诊断活动性结核133例,其中结核分枝杆菌菌血症的阳性率为5.3%。血培养阳性的结核患者中位CD4仅为17/μl,均有明确的肺部影像学改变,2例有粟粒样表现,6例同时行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其中5例(83%)阳性,5例患者伴有明确的肺外结核。与无结核分枝杆菌菌血症的结核/HIV合并感染者相比,有结核分枝杆菌菌血症的患者BMI和CD4计数较低,盗汗症状更常见。结论血液快速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在广西HIV感染者中的阳性率总体较低,但随着患者免疫缺陷的加重,阳性率逐渐增高。本研究中有结核分枝杆菌菌血症的HIV感染者均有明显肺部病变,且痰培养的阳性率高,提示结核分枝杆菌血培养对提高HIV感染者中结核的诊断率作用可能有限。  相似文献   

12.
结核病仍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近年随着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肿瘤以及风湿免疫病等免疫功能抑制人群的增多,该类人群有较高的潜伏结核分枝杆菌感染(LTBI)再活动风险,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应受到更多关注。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LTBI可大大降低其再活动风险,而传统的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在上述人群中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总结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在免疫功能抑制人群中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应用,以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肺外结核病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增加。对典型脊柱结核的表现已为人们所熟悉,X 线片上可见椎间隙狭窄和邻近椎体的破坏,有时可以并发脊髓压迫症。但在少数情况下,一些不典型的脊柱结核,临床上无脊柱畸形、X 线片上无典型的椎体与椎间盘的破坏,但亦可发生脊髓或马尾压迫症,这是值得引起重视的。这种不典型的脊柱结核可分两型:Ⅰ型一神经弓病变,从后方压迫脊髓,而不像典型的脊柱结核那样从前方压迫脊髓。Ⅱ型一骨外硬膜外脊柱结核,硬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Xpert MTB/RIF系统对系列脊柱结核临床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检出与利福平耐药基因rpoB突变检测,初步验证该项技术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 自全军结核病研究所标本库中筛选140份脊柱结核临床标本,对标本行前处理后采用Xpert MTB/RIF系统进行结核分枝杆菌与利福平耐药基因rpoB的突变检测,以培养结果及表型药敏试验为金标准,判断Xpert MTB/RIF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95%置信区间及检测耗时。结果 对临床确诊为脊柱结核的140份临床标本,Xpert MTB/RIF系统的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检出率为63.57% (89/140);在64份培养阳性标本中,Xpert MTB/RIF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为98.44% (63/64);在76份培养阴性标本中,Xpert MTB/RIF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为34.21% (26/76)。以表型药敏试验为金标准,采用Xpert MTB/RIF系统行利福平耐药性检测的敏感度为93.33% (28/30),特异度为94.12% (32/34)。Xpert MTB/RIF系统平均检测耗时为2.1 h (1.8~2.6 h)。结论 Xpert MTB/RIF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且能够同时对脊柱结核临床标本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与利福平耐药性检测的分子检测技术,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类慢性传染性疾病,其发病率、耐药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对发展中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医疗机构是职业暴露的高发地,医务人员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对公共卫生和职业健康都有巨大危害。中国作为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医务人员结核病职业暴露情况不容乐观,感染率远高于发达国家。本文对医务人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本院分枝杆菌培养阳性并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病例,并对其药效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20例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病例中,54例为非结核分枝杆菌,占16.9%,对二线抗结核药物阿米卡星(AK),卷曲霉素(CPM),对氨基水杨酸钠(PAS),莫西沙星(MFX),左氧氟沙星(LFX)和丙硫异烟胺(TH1321)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率高达87.0%,且大多数呈现多耐药。结论非结核分枝杆菌对抗结核药呈现耐药现象,故临床用药困难,对临床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或疑似NTM肺病的患者应及早做痰培养、菌型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并寻求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实体器官移植受者的结核分枝杆菌(TB)感染是一种机会性感染,虽然少见,但它是一个严重的临床问题,威胁着移植器官甚至受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实体器官移植术后发生结核病的10例受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耐多药结核病(muhiple 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是指结核分枝杆菌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利福平耐药的结核病[1].其治疗极其困难而且费用昂贵,为难治结核病,控制不利将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必然成为我国结核病控制规划实施最大的障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微列阵技术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灵敏、特异的分枝杆菌菌种鉴定方法,为临床医师正确诊断提供依据。方法以DNA测序法为对照,通过微列阵技术分析20种分枝杆菌标准株及473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结果微列阵技术分析20种分枝杆菌标准株,特异性为100%,在473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358株与分枝杆菌属探针和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复合群探针杂交阳性,鉴定为MTB复合群。115株为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 myvobacterial,NTM),其中47株为龟分枝杆菌龟亚种和脓肿亚种,32株为胞内分枝杆菌,15株为鸟分枝杆菌,11株为堪萨斯分枝杆菌,4株为偶然分枝杆菌,2株为戈登分枝杆菌,2株为土分枝杆菌,2株只与分枝杆菌属探针杂交,经测序显示1株为副瘰疬分枝杆菌,1株为莫娜分枝杆菌,芯片上无鉴定这2个菌种的探针。结论做列阵技术是一种能准确、高效鉴定分枝杆菌菌种的分子诊断技术,对临床快速、特异诊断结核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呼吸道非结核分枝杆菌定植是HIV感染者发生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可能对肺结核的诊断造成干扰。我国HIV感染者中非结核分枝杆菌呼吸道定植情况和临床特点目前尚无较大样本的研究报道。本文分析HIV感染者痰培养中非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率和相关因素,从而总结其临床特点。方法 2006年8月至2008年7月,对广西省4个诊疗机构中CD4〈350的HIV感染者进行临床症状、胸片、痰涂片,痰分枝杆菌培养和血液分枝杆菌培养在内的结核筛查。结果 1073例HIV感染者在结核筛查时进行了痰分枝杆菌培养,检出非结核分枝杆菌87例(8.1%),129例(12.0%)为结核分枝杆菌。在痰培养阳性的标本中,43%为非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在呼吸道的定植率随着患者CD4水平降低而逐渐升高,在CD4计数〉200/μl、100~200/μl、50~100/μl和〈50/μl的患者组中分别为2.8%、6.4%、7.1%和9.8%。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的患者中12.0%为非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呼吸道定植的患者中8.5%痰涂片结果为抗酸杆菌阳性。与痰培养阴性的患者相比,有呼吸道非结核分枝杆菌定植的患者CD4水平较低,除体重下降更多见外,其他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盗汗、乏力等,以及胸片异常表现均未增加。结论我国HIV感染者中痰培养非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率较高,尤其是在CD4〈200的患者中,需要加强临床观察。在未有进行细菌培养的情况下,非结核分枝杆菌在呼吸道的定植可能造成结核的误诊,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