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在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9至12月因不规则阴道出血,绝经后出血,子宫内膜增厚等原因就诊的患者50例,分别应用细胞采集器和诊刮采取子宫内膜组织,比较两种方法在取材满意率、出血量、疼痛程度、诊断符合率等差异。结果细胞采集器取材满意率96%,诊刮满意率9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血量细胞学组均数(0.5±0.9)ml,诊刮组(7.2±8.1)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131,P=0.0000);疼痛程度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符合率80%,非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符合率97.7%。结论应用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筛查子宫内膜病变简单方便、易于操作、出血量少、几乎无痛,适用于症状人群及高危人群的常规筛查。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8):1390-1392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查进行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的400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妇女均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细胞学检查,对于检测阳性病例采取病理检查,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采取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细胞学检查、联合检查、病理检查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22.3%、14.5%、7.8%、7.5%。其中采取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的阳性符合率与细胞学检查相比明显较低,P0.05。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细胞学检查阳性符合率与联合检测相比明显较低,P0.05。联合检测的阳性符合率与病理检查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查能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的阳性符合率,效果显著,可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采集器、液基细胞学、细胞模块技术在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305例在我院门诊需要进行子宫内膜检查的患者行子宫内膜采集器取材、诊断性刮宫,用液基细胞学、细胞模块方法进行细胞学检查,并与诊断性刮宫组织学检查结果比较。结果:液基细胞学与病理金标准诊断结果比较:诊断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的灵敏度为55%、特异度为82.6%、Youden指数是37.6%,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为36.4%、特异度为99.7%、Youden指数是36.1%。细胞模块制片法与金标准结果比较:诊断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中灵敏度为70%、特异度为90.2%、Youden指数是60.2%,诊断子宫内膜癌灵敏度为54.55%、特异度为98.63%、Youden指数是53.2%。结论:应用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取材,行液基细胞学检查、细胞模块制片,可用于筛查症状人群及高危人群子宫内膜病变,但在细胞学检查过程中的诊断技术及取材工具还有望于提高。  相似文献   

4.
徐春焕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6):1111-1112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TCT)联合阴道镜下组织病理学检查对宫颈癌的筛查价值。【方法】选择妇科门诊630例临床可疑患者(白带增多、宫颈糜烂或性交后出血)进行宫颈癌筛查,其中322例妇女做为实验组行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活栓,308例直接行阴道镜检活检为对照组,最终均以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两组组织学诊断阳性符合率。【结果】实验组组织学诊断阳性符合率为75.8%,对照组为50.3%。两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X2=36.23,P〈0.01)。【结论]TCT检查异常的病例配合阴道镜病理检查进行诊断,能及早发现宫颈早期病变,尽可能防治宫颈癌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腔镜窄带成像技术(NBI)诊断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148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分别于白光和NBI模式下观察子宫内膜,对可疑病灶行靶向活检,送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白光与NBI模式对不同分类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低危型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表现以Ⅱ型微血管为主,高危型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以Ⅲ~Ⅳ型微血管为主。宫腔镜白光及NBI模式诊断低危型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65.52%及8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P=0.009);NBI模式诊断低危型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与病理学诊断一致性中等(Kappa值为0.617)。宫腔镜白光、NBI模式诊断高危型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的准确率分别为81.08%及89.86%(χ~2=4.60,P=0.032),敏感性分别为57.14%及92.86%(χ~2=14.29,P=0.00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21%及96.91%(χ~2=9.43,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特异性分别为90.57%及88.68%(χ~2=0.20,P=0.652),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0.59%及76.47%(χ~2=0.37,P=0.54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BI模式诊断高危型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与病理学诊断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766)。结论宫腔镜NBI可清晰地观察子宫内膜表面及深层的微血管形态变化,有助于减少低危型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的漏诊,提高诊断高危型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的准确率。NBI在诊断不同分类子宫内膜病变中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子宫内膜液基细胞学检查在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西安航天总医院妇科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因异常子宫出血或超声提示宫腔异常回声就诊的573例患者同时进行子宫内膜液基细胞学检查及诊断性刮宫术,细胞学检查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制片,以诊断性刮宫术所得的组织病理结果为标准,对两者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应用子宫内膜液基细胞学检查在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以诊断性刮宫术后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子宫内膜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用于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91.1%,其灵敏度为73.2%,特异度为94.8%,阳性预测值为74.7%,阴性预测值为94.4%。结论子宫内膜液基细胞学检查诊断符合率、敏感度及特异度高,有较高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可用于辅助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陈友良 《浙江临床医学》2014,(11):1818-1819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与薄层液基细胞学(TCT)联合检测对宫颈病变的临床筛查价值。方法对妇科门诊及住院病人分别做高危型HPV与TCT检查,对阳性样本进一步行阴道镜下活体组织病理学检验。结果高危型HPV阳性313例,与病理活检符合率34.8%,TCT检查阳性150例,与病理活检符合率54.7%,高危型HPV与TCT均阳性130例,与病理活检符合率90.8%。结论高危型HPV检测对宫颈疾病筛查中的敏感性较高,而TCT检测简单实用而且特异性好,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宫颈病变筛查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二维联合三维超声造影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98例疑似子宫内膜癌患者,对患者予以单独二维超声及二维联合三维超声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其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以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病理结果显示198例患者125例为子宫内膜良性病变,73例为子宫内膜癌。二维超声造影诊断结果显示67例为子宫内膜癌,131例为子宫内膜良性病变;二维联合三维超声造影诊断结果显示72例为子宫内膜癌,126例为子宫内膜良性病变;两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56%、95.20%、90.91%、91.04%、90.84%和98.63%、100.00%、99.49%、100.00%、99.21%,其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联合三维超声造影诊断子宫内膜癌符合率更高,临床价值明显。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4382-4383
探讨Graf和Herck法超声检查及两者联合检查在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筛查临床价值。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疑是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Graf和Herck法超声检查,对患儿随访1年后以X线和临床诊断为"金标准",判定Graf和Herck法超声检查在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筛查灵敏度、特异性和阳性符合率。结果 80例患儿经"金标准"诊断,24例婴幼儿为髋关节发育不良。Graf法超声检查在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中诊断灵敏度为75.00%、特异性为91.07%、阳性符合率为86.25%。Herck法超声检查在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中诊断灵敏度为83.33%、特异性为92.86%、阳性符合率为90.00%。Graf联合Herck法超声检查在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中诊断灵敏度为95.83%、特异性为87.50%、阳性符合率为90.00%。联合诊断灵敏度高于Graf与Herck单独诊断(P0.05);特异性和阳性符合率无显著差异(P0.05)。Graf和Herck法超声检查在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中均有较高筛查价值,两者联合检查可提高诊断灵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厚度与组织病理学诊断之间的关系,以及经阴道超声(TVS)联合宫腔镜检查(HS)对围绝经期妇女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因异常子宫出血收治的围绝经期女性共130例。所有入选者均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后行宫腔镜直视下检查行分段诊刮,送检刮出的组织,做病理学诊断。结果筛查子宫内膜病变的最佳内膜厚度的截止值为5.5 mm,其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5.24%、51.38%、46.62%、27.40%、98.20%,HS对子宫内膜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96.26%,特异度86.96%,阳性预测值97.17%,阴性预测值83.33%,其中,对于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的符合率分别为97.69%、99.23%。结论 TVS测量的子宫内膜厚度对子宫内膜病变是具有初筛作用的敏感方法,可在此基础上指导实施组织病理学检查鉴别内膜的性质。HS对诊断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可提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0):3804-3805
目的通过与子宫全切病理检查结果做对比,探讨子宫内膜采集器取样行细胞学、组织学检查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1月在广东省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因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脱垂等进行全子宫切除的患者50例。用子宫内膜采集器(北京赛普九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净优)取样分别进行细胞学及组织学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术后常规子宫内膜石蜡切片的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用子宫内膜采集器采集的细胞学标本满意率为100%;组织病理学标本满意率为96.00%;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行子宫内膜活检术采集的标本,进行细胞学检查与术后常规子宫内膜石蜡切片的病理结果的符合率是100%;组织学检查与术后常规子宫内膜石蜡切片的病理结果的符合率是100%。结论用子宫内膜采集器行子宫内膜活检术进行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遵循宫颈病变三阶梯式诊断程序,进行宫颈标本TCT技术检测,电子阴道镜(EC)活组织病理检查,TBS诊断系统分类报告。结果 2553例中116例上皮细胞异常,阳性率4.54%;与病理组织学对照总符合率为82.76%,其中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为85.71%、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为92.86%、鳞状细胞癌(SCC)为100%;在79例不明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例中以炎症为多数,CIN I占少数,21例LSIL中未见SCC;14例HSIL中1例SCC,占7.14%。结论宫颈TCT联合TBS分类是筛查宫颈病变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结合EC技术可有效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LBP)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行宫颈LBP检查的8 017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进行分组,观察结果阳性且愿意接受阴道镜及病理组织活检者的细胞学结果与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结果共有阳性人数703例,占8.8%,年龄17~70岁,40~49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达13.9%,各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741,P=0.000);共有566例患者随后接受了阴道镜检查和病理组织活检,占80.5%,细胞学与组织学结果总符合率为62.5%,高级别病变符合率100.0%。结论 LBP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具有操作简便、准确率高等优点,适合作为大范围宫颈癌筛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TCT及高危HPV检测在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灵敏度比较.方法 对2007-04-2009-0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米东医院宫颈病变及宫颈癌患者进行回归性分析,比较TCT检测及高危HPV检测及TCT及HPV联合筛查灵敏度.结果 TCT检查灵敏度83%,HPV-HC2检查灵敏度90%,联合筛查灵敏度97%,P<0 05.结论 TCT和HPV联合检查可提高富颈癌前病变阳性检出率,增加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与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联合应用于宫颈病变筛查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宫颈病变患者105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随机分为巴氏涂片组和联合筛查组。巴氏涂片组:通过采集该组患者病变处脱落的细胞,进行涂片染色后进行显微镜观察;联合筛查组:利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细胞学分类诊断,TCT检查阳性患者1W后进行阴道镜检查。结果阴道镜与TCT联合筛查和巴氏涂片检出总阳性率为32.38%,联合筛查组的阳性检出率(49.06%)明显高于巴氏涂片组的阳性检出率(15.38%),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TCT联合筛查较巴氏涂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联合筛查组与病理组织学筛查结果比较,两组筛查结果符合率为47.17%(25/53),对CIN I诊断符合率为52.38%(11/21),CIN II符合率为38.46%(5/13),SCC诊断符合率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TCT联合筛查与病理组织性筛查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具备高准确度标准。结论阴道镜检查与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联合应用于宫颈病变筛查与金标准病理组织筛查具有一定的符合率,具备高特异性、高准确度特点,同时操作简单、无创、经济有益于患者,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平 《山西临床医药》2014,(10):737-739
目的:评价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及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联合筛查对诊断宫颈病变的价值。方法:对病理检查确诊为宫颈炎和宫颈上皮内瘤变一级(CIN1级)及其以上病例各50例进行TCT和高危型HPV16/18型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宫颈病变TCT的检测检出符合率为92%(46/50),HPV检测符合率为84%(42/50),TCT和HPV联合检测符合率达到100%。结论:对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及早期诊断,应以宫颈细胞学检查和高危HPV检测相互结合以提高检出率,降低假阴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经阴道超声与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符合率,为临床预测和评估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沧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疑似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9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病理检测结果为准,在患者自愿的前提下对患者先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阴道超声),后进行宫腔镜检查(宫腔镜),比较患者两次检查的临床检出率、诊断准确率。结果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的阳性检出率(86. 67%)、阴性检出率(58. 33%)、诊断符合率(91. 67%)明显优于对经阴道超声检查的阳性检出率(84. 44%)、阴性检出率(42. 86%)、诊断符合率(87. 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对绝经后子宫内膜增生的诊断检出率(39例,43. 33%)显著高于宫腔镜检查的诊断检出率(28例,31. 11%),且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02);宫腔镜检查在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检出率(7例,7. 78%)、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检出率(16例,17. 78%)、子宫内膜萎缩的诊断检出率(39例,43. 33%)显著高于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检出率(5例,5. 55%)、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检出率(13例,14. 44%)、子宫内膜萎缩的诊断检出率(33例,36. 67%),且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宫腔镜检查在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效果方面[灵敏度(95. 05%)、特异度(86. 34%)、阳性预测率(93. 34%)、约登指数(0. 85)]更优于阴道超声组的诊断效果方面[灵敏度(87. 72%)、特异度(65. 58%)、阳性预测率(89. 62%)、约登指数(0. 67)],且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取经阴道超声和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检查均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采取宫腔镜对于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具有检出率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及精准度的临床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疑似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9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阴道超声检查结果,分析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阳性结果 88例,其中79例患者符合病理检测,9例经病理检测为阴性,误诊为阳性;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阴性结果 12例,其中3例经病理检测为阳性;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8.00%,误诊率为50.00%,漏诊率为3.70%。结论: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的应用价值较高,具有操作简单、无创的优点,可作为对大量人群子宫内膜息肉高危人群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ESDC)行宫腔细胞学检查的方法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分析419例有异常子宫出血或阴道超声提示宫内异常需行内膜检查的病人,分别使用ESDC采集子宫内膜细胞行细胞学检查与诊断性刮宫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以后者的诊断结果为标准进行对比,观察细胞学检查方法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评价指标。结果细胞擘检查取材成功为347例,组织病理学取材成功365例,取材满意率分别为82.82%、87,1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用ESDC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良性病变诊断符合率分别为:敏感性87.5%、87.2%:特异性100%、91.9%:阳性预测值100%、58.6%;阴性预测值99,6%、98,2%;假阳性率0%、8.1%;假阴性率12.5%、12.8%。结论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应用于子宫内膜病变的检查准确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可适用于症状人群及高危人群的筛查及门诊随访。  相似文献   

20.
许以兰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2):2342-2343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检测(TCT)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在筛查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在本院门诊分别进行TCT检查、HR—HPV检测、TCT联合HR_HPV检测的妇女,选择单纯TCT报告阳性者210例为TcT组,单纯HR-HPV阳性者176倒为HRHPV组,两者均阳性者171例为TCT联合HR—HPV组,三组均经阴道镜取活检,以组织学为金标准,比较三组与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结果】TCT组、HR、HPV组、TcT联合HR—HPV组与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83.3%、78.4%、95.3%。TCT联合HR-HPV组与HR—HPV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9.34,P〈0.01);TCT联合HR—HPV组与TCT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1.56,P〈0.01)。【结论】TCT联合HR—HPV检测在筛查宫颈病变中比单纯TCT或单纯HR—HPV检测更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