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丹参素对D-半乳糖大鼠脑组织SOD活性和MD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D-半乳糖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3月龄SPF级sD雄性大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D-半乳糖模型组和丹参素溶液组。灌胃90d后将大鼠全部处死,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区别。结果D-半乳糖模型组大鼠脑组织SOD活性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MDA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丹参素溶液组大鼠脑组织SOD活性明显高于D-半乳糖模型组(P〈0.05),MDA含量明显低于D-半乳糖模型组(P〈0.05)。结论丹参素溶液明显提高衰老模型大鼠的SOD活性,降低MDA含量,表明丹参素溶液具有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大鼠急性肺栓塞后肺损伤的作用,对肺栓塞大鼠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1)含量、肺血管内皮细胞P选择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肺栓塞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栓塞组和丹参组,丹参组于制备肺栓塞模型成功后立即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模型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取肺组织和血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肺栓塞不同时间点血液中ET-1的变化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肺血管内皮细胞P选择素蛋白的表达。结果血浆中ET-1含量及肺血管内皮细胞P选择素蛋白表达水平在栓塞后开始即增高(P〈0.05),丹参组经治疗后血浆ET-1含量、肺血管内皮P选择素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与栓塞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可能通过降低肺栓塞时ET含量及P选择素表达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对急性肺栓塞后肺组织损伤有-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复方茵陈糖浆中丹参素钠含量的方法。方法以固相萃取小柱富集,甲醇-0.1%磷酸溶液(10:90)为流动相,Alltima C18色谱柱(5um,4.6mm×250mm)为固定相,体积流量为1.0mL/min,紫外可见检测器在281nm波长下测定复方茵陈糖浆中丹参素钠的含量。结果丹参素钠在0.7844.704pi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7%,RSD为0.38%。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作为复方茵陈糖浆中丹参素钠的测定方法,以控制其质量。  相似文献   

4.
以体外培养的小鼠肝细胞为模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观察了不同剂量丹参素对肝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对D-半乳糖胺(GalN)致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丹参素能直接刺激肝细胞增殖,而且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丹参素对GalN引起的肝细胞损伤和坏死也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丹参(Silvia miltiorrhiza Bunge)属于唇形科植物,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以根入药,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菌消炎等药理作用。目前发现丹参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脂溶性成分与水溶性成分,脂溶性成分多为丹参酮类化合物,约有60多种化合物;水溶性成分分离并鉴定出约50多种。丹参素是利用现代先进生产工艺从丹参中分离并提纯出来的一种高纯度芳香酸类化合物,属于丹参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常被制成钠盐,以增加其水溶性。丹参素是丹参的最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凝、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纤维化、抗氧化、抗肿瘤、抗凋亡及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本文就丹参素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为丹参素的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淤积性皮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淤积性皮炎20例,并与脉络宁注射液治疗淤积性皮炎20例进行临床疗效及远期临床治愈率对照。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的疗效相当,并经x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χ^2=0.23,P〉0.05)。而远期临床治愈率对照: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的复发率(12.5%)明显低于脉络宁注射液组(57.1%),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4.46,P〈0.01)。提示复方丹参注射液是一种治疗淤积性皮炎较好的药物。结论丹参提取物具有抗炎消肿成分,有较温和的雌激素活性作用,它活血化淤的功能可改善皮损处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皮肤新陈代谢。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淤积性皮炎与脉络宁注射液相比,除具有治疗作用全面,疗效好,无明显的副作用、价格低等优点外,还有减少和延缓该病的复发,明显提高了该病的远期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川芎素对冠心病患者红细胞膜电荷及变形能力的影响,从而全面了解川芎素降低血液高粘滞性的药理作用,其除了已知训的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外,可能还具有抗红细胞聚集的作用。方法观察42例冠心病患者在接受川芎素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变化,并与丹参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川芎素能有效地加快红细胞电泳时间(P〈0.01),提高红细胞变形指数(P〈0.01),从而降低血液高粘滞性。结论川芎素具有降低红  相似文献   

8.
Lü XY  Li M  Weng MW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4):2426-2428
目的 研究丹参成分丹参酮ⅡA、丹参素、丹参多酚酸盐、原儿茶醛对系统性硬皮病(SSc)成纤维细胞增殖和I型、Ⅲ型前胶原mRNA合成的影响程度。方法 培养来自SSc患者及正常对照皮肤的或纤维细胞各5株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测定丹参酮ⅡA、丹参素、丹参多酚酸盐、原儿茶醛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硬皮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以及各药物对硬皮病组的成纤维细胞I型和Ⅲ型前胶原mRNA合成的影响。结果 丹参酮ⅡA、丹参素、丹参多酚酸盐和原儿茶醛都对硬皮病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均P〈0.01),丹参酮ⅡA作用最强。4种成分都对成纤维细胞I型和Ⅲ型胶原mRNA基因表达具有抑制作用(均P〈0.01),丹参酮ⅡA最强,可以使I型前胶原mRNA减少47%,Ⅲ型前胶原mRNA减少45%。结论 4种丹参成分中丹参酮ⅡA对系统性硬皮病成纤维细胞增殖和I、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抑制作用最强,具有较强的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丹参素预防大鼠缺血再灌性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离体心脏灌流及冠脉结扎方法,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观察丹参素对缺血及再灌性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实验表明,离体灌注大鼠缺血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85.7%,主要为传导阻滞及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但无室性纤颤发生;再灌期心律失常发生率高达100%,主要为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室性纤颤发生率为57.1%。0.5μmol/L异搏定和4mg/L丹参素均能使大鼠缺血再灌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降低、持续时间缩短,但以丹参素的预防效果更佳。上述剂量的异搏定和丹参素,分别使缺血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了33.3%和50.0%;再灌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了71.4%和85.7%(P分别<0.05和0.001)。可见丹参制剂具有预防缺血再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唐云安 《四川医学》2010,31(8):1058-1060
目的研究丹参素异丙酯[β-(3,4-二羟基苯基)-α-羟基丙酸异丙酯]对单个人肠系膜小动脉平滑肌细胞膜上钙激活钾通道的影响。方法取急性酶分离的人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用膜片钳技术记录其全细胞电流,在全细胞记录模式下,观察不同浓度丹参素异丙酯对全细胞钙激活钾电流的影响。结果①比较含三种不同钙浓度电极内液所记录到的外向电流,发现电流密度随钙浓度增加而增加;②丹参素异丙酯采用两种浓度:5mol/L、10mol/L;用药后5min两组IKCa增幅改变值分别为(13±3)和(36±7);③丹参素异丙酯使IKCaI-V曲线(I-V Curve)上移,用药后5min两组IKCa峰值电流密度增幅最大值分别为(19±2)和(40±3)。结论丹参素异丙酯具有激活钙激活通道,促进K+外流的作用,且有浓度依赖性,浓度高者作用更为明显。其促进K+外流的作用可能是其血管舒张的离子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考察丹参及其化学成分对人粘连组织成纤维细胞(ATF)MMP-1与TIMP-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使用组织块培养的方法获取ATF,分别加入丹参提取物、丹参素钠、丹参酮IIA磺酸钠与地塞米松培养48 h,提取总RNA并逆转录为cDNA,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MMP-1与TIMP-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丹参提取物与丹参素钠10、40 μg?mL-1剂量组MMP-1 mRN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丹参素钠40 μg?mL-1剂量组TIMP-1 mRN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调MMP-1 mRNA水平是丹参抑制ATF胶原过度合成,防止粘连产生的作用机制之一,丹参素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实验结果表明,吉林市船营中医院提供的复方中药剂对大白鼠脉管炎模型具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具有预防作用。经统计学处理,中药组实验结果和丹参组比较,有显著差别(P〈0.01)。表明吉林市船营中医院提供的复方中药剂对大白鼠脉管炎的治疗作用较丹参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参素对大鼠肝细胞硫代乙酰胺(TAA)损伤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为模型,通过检测培养上清液中LDH逸出量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显色法了解肝细胞的存活及增殖情况,同时检测细胞内、外SOD含量。结果:丹参素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地刺激肝细胞增殖,而且能阻止TAA引起的体外培养大鼠肝细胞LDH逸出的增加、增生指数的下降以及细胞内、外SOD活性的降低。丹参素对TAA引起的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高于市场销售的乳猪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结论:丹参素具有抗TAA肝损伤和刺激损伤后肝细胞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丹七滴丸中丹参、三七的定性和定量方法。方法采用TCL法对丹参、三七进行定性鉴别;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ZORBAXSB—C18),以甲醇-1%冰醋酸(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nm测定丹参素钠含量;以乙腈-0.1%磷酸(22:7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3nm测定三七皂苷R1含量。结果丹参、三七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强、阴性无干扰;丹参素钠在0.4008~2.00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08%;三七皂苷R1在1.0~5.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8.58%。结论本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作为本品定性和定量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均匀设计-高通量筛选(uniform design—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UD—HTS)技术,对丹参多种有效单体成分进行多因素多水平配伍组合样品抗氧化及海马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筛选。方法:具有生物活性的丹参多种有效单体(脂溶性7种和水溶性7种)。按照均匀设计方案,得到各单体之间不同浓度配比的组合样品,通过抗2,2-二苯基-1-苦肼基自由基(2,2-Di(4-tert-octyl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氧化法和细胞学实验检测各组合样品药物活性。结果:通过初筛和复筛,得到A13、PA两个抗氧化及海马神经细胞保护作用最佳配伍组合样品。结论:均匀设计.高通量筛选技术可快速筛选出药效较好的组合样品,适合多因素多水平配比的大规模药物筛选。  相似文献   

16.
HPLC法同时测定丹参类药材中水溶性活性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丹参和甘肃丹参中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含量的方法,通过3种水溶性活性成分测定,评价野生和甘肃栽培丹参、野生和栽培甘肃丹参的质量。方法色谱柱为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冰醋酸-水(20:80:1);流速1.0ml/min。二元梯度洗脱。结果丹参素钠、原儿茶醛、丹酚酸B分别在58—1455ng、15-162ng、825-8250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分别为102.20%、101.53%和103.03%。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可作为丹参水溶性活性3种成分的同时定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灯盏花素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畅慧红  贾翠红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5):1072-1073
目的比较灯盏花素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在治疗脑梗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灯盏花素注射液20mg加入培他啶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培他啶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其余均配合营养脑细胞,对症、康复治疗,21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在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下降程度、肌力恢复及有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在治疗脑梗死中均有一定疗效,治疗组66例总有效率87.88%,对照组64例总有效率65.63%,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显示灯盏花素注射液对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丹参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丹参对SD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取新生的SD大鼠头盖骨,胶原酶法培养成骨细胞,用MTT法来测定不同浓度丹参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在24、48、72h不同时段的促细胞增殖作用;采用碱性磷酸(ALP)活性观察上述药物的促细胞分化作用。结果:0.05%、0.10%、0.15%的丹参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率提高(P〈0.05);不同浓度丹参可使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增强(P〈0.05)。结论:丹参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测定头风平中丹参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Kromasil 0DS C18色谱柱,二甲基甲酰胺-冰乙酸-水(5.5:0.35:94.1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79nm。结果:本方法测定头风平中丹参素的含量,回收率为97.12%,RSD为0.63%。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作为头风平中丹参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γ干扰素(IFN-γ)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IFN-γ联合复方丹参(治疗组)或单用复方丹参(对照组)均为30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程半年。结果:治疗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端肽(PHINP)及Ⅳ胶原(Ⅳ-C)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无明显改变.治疗组肝脏超声指标得以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结论:γ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具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