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轩煦杰 《临床医学》2013,33(2):36-37
目的探讨肠内结合肠外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64例分为全胃肠外营养组30例,肠内、肠外联合营养组34例,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经积极救治,5例采取手术治疗,6例死亡,全部为全胃肠外营养组患者;全胃肠外营养组二重感染16例(53.3%),联合营养组12例(35.3%)。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进行营养支持中采取肠外、肠内联合序贯性的策略,是最佳的营养方案。  相似文献   

2.
将临床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4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在必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肠外营养,观察组在必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肠外营养结合肠内营养。观察比较两种营养支持后的实验室相关指标及住院时间和费用。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治疗后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各项实验室相关指标(AMS、血糖、内毒素、AST值)恢复快于单独肠外营养治疗后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及费用也是接受肠外营养结合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更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外营养结合肠内营养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更有益,能促进患者病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鹤壁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进行治疗的7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营养方式将其分成为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两组,每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AHCE-Ⅱ评分变化、首次通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结果治疗前APAHC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治疗后1周及2周的APAHCE-Ⅱ评分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肠内营养组的首次通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都明显较肠外营养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的APAHCE-Ⅱ评分,加快病情恢复,减少住院天数,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肠内结合肠外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在我院治疗的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3例。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肠内结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2周后比较相关营养指标,观察组血清白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尿淀粉酶和血淀粉酶比较则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和病死率分别为16.3%和11.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4.7%和2.3%。观察组两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急重症胰腺炎患者给予肠内结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患者恢复,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早期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8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采用早期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SAP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SAP患者43例治愈出院,3例转院,8例自动出院,6例死亡出院.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治疗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综合治疗方法之一,做好营养支持的护理,预防并发症,可促进疾病康复,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影响,评估最佳营养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西青医院2008年8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即早期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治疗(PN+EN)组及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TPN)组,每组15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尿淀粉酶,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并发症发生率及肠道功能恢复状况、住院时间等。结果 PN+EN组较TPN组患者血、尿淀粉酶,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降低明显增快,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更缩短了患者的自然病程,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结论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尤其是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结合肠外营养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自然病程,显著降低各种并发症,疗效优于TPN。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对于重症监护室(ICU)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免疫功能、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进行治疗的12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治疗2 w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营养状况、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ICU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早期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营养支持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临床资料齐全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6例,根据营养支持手段的不同分为EN组(44例)和PN组(42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及各项生化指标。结果 EN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感染率及并发症率显著低于PN组(P0.05),治疗后EN组和PN组WBC、CRP、内毒素、IgA、IgG、IgM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可以减少肠源性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机体免疫能力,加快症状恢复,从而缩短病患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总费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EN)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8年8月本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33例,16例接受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肠外营养(EN+PN)治疗,17例接受全肠外营养(TPN)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生化指标恢复时间、细菌或真菌培养阳性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肠外营养(EN+PN)比全肠外营养(TPN)症状体征改善、生化指标恢复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细菌或真菌培养阳性率显著降低,住院费用明显减少(均P〈0.05)。结论EN+PN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卓有成效,经济,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我科对重症胰腺炎早期开展肠外营养,同时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患的营养状态得钊较好改善,避免了肠外营养深静脉穿刺不当造成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本将对经鼻肠管重症胰腺炎的肠内营养支持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及其护理方法。方法将63例重症患者分为肠内营养组45例和肠外营养组18例,分别进行护理治疗,并进行治疗前后及组间对比分析。结果2种不同的营养支持对改善2组患者营养机能效果相同,但肠外营养组并发症较肠内营养组严重。结论肠内营养能较好促进患者康复,正确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李建军  郑金英  徐小华  周永  郑婧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23):3424-3427,3431
目的 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指标、疼痛评分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后给予营养支持方式不同分为肠外营养组(43例)和肠内营养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总蛋白、清蛋白、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首次排便时间、体质量指数(BMI)、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差异.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了解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利用住院患者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肠内营养组的总蛋白、清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更高,C反应蛋白水平更低(P<0.05).与肠外营养组比较,肠内营养组首次排便时间更短、出院时BMI更高、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均较高,治疗后肠内营养组VAS评分较肠外营养组更低(P<0.05).肠外营养组焦虑亚量表(HADS-A)评分高于肠内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VAS评分与HADS总分呈正相关(P<0.05);VAS评分是焦虑抑郁状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肠内营养比肠外营养能更好地维持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状态,有助于缩短首次排便时间,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减轻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症患者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及其护理方法.方法 将63例重症患者分为肠内营养组45例和肠外营养组18例,分别进行护理治疗,并进行治疗前后及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2种不同的营养支持对改善2组患者营养机能效果相同,但肠外营养组并发症较肠内营养组严重.结论 肠内营养能较好促进患者康复,正确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营养支持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重要方法,完全胃肠外营养(TPN)的应用明显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长期应用TPN所引起的临床问题已被逐渐认识,除导管并发症外,还引起肠粘膜萎缩,肠粘膜屏障功能的损害,发生肠道细菌移位,致使肠源性感染增加。而早期肠内营养(EEN)可以改善肠道黏膜屏障的损害。因此,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在肠道功能部分恢复以后,及早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对提高SAP患者生存率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5.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总结了1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叙述了全肠外营养、肠外营养加肠内营养、全肠内营养三个阶段中护理要点。体会到:合理的营养支持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重要组成部份,而掌握营养支持中的护理要点,正确监测评估机体代谢变化和营养状况,认真实施各个环节的操作技能,是营养支持获得预期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分析研究重症胰腺炎早期空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按照盲选法选取诊治的54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比较采用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及空肠营养支持治疗效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早期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将2008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86例重症胰腺炎病例根据营养支持方式分成两组。使用肠外与肠内联合的46例为研究组;而仅使用肠内营养的40例为对比组。以治疗效果、死亡情况、C-反应蛋白、住院时间、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死亡情况、C-反应蛋白差别不明显;研究组住院时间及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肠外、肠内营养的联合有利于缩短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时间,减少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经鼻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效果与护理。方法将40例SAP病人随机分组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治疗组为肠内营养支持21例,对照组为肠外营养支持19例。给予营养支持的同时注重相关护理。结果治疗组住院日短,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SAP的营养支持与护理中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优势显著,其并发症少,风险小,护理难度低,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上不同的营养方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3组:肠内营养组(EN)、肠外营养组(PN)和EN+PN组。分别观察入院时及营养支持治疗3 d、7 d、14 d后的血淀粉酶及乳酸脱氢酶、WBC等生化指标,并比较了3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病死率等。结果给予营养支持后观察发现:PN+EN组在血淀粉酶、乳酸脱氢酶、WBC、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病死率均较其余两组低(P<0.05);3组间的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积分、Binder合并症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肠内营养联合全胃肠外营养对于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应用比较,探讨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方法 将我科2000年6~7月收治的79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全胃肠外营养(TPN)组39例和肠内营养(EN)组40例,2组营养支持均等热量、等氮量,检测其入院当天、治疗7 d后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体质量指标,并发症及平均住院日等,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体质量均下降,EN组下降程度少于TPN组,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2组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均明显改善,且治疗7 d后TPN组显著高于EN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EN组明显少于TPN组.结论 早期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可缓解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急性炎性反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