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动儿童和超生儿童数难以掌握而且不符合实际情况。方法 采用常规免疫接种报告、小样本抽样调查、用出生人口数估算报告接种率、以计算R比值评价常规免疫报表中的数据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2004年河源市6种疫苗报告接种率为98.56%~99.47%;现场调查接种率为62,03%~89.81%;估算报告接种率为65.12%~77.95%;经R比值评价,全市报告接种率为可疑。我市2004年6种疫苗的实际接种率大约在70%~80%。结论 我们还对今后免疫预防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HBV感染是肝硬化和肝癌发病的主要原因。美国计划免疫咨询委员会(ACIP)为防止HBV的传播,开始在全国实行全套防治计划:包括围产期HBV传播的阻断、婴儿计划免疫接种、未接种儿童和青少年的免疫接种,以及未接种高危成年人群的接种。目前美国急性HBV感染的发病率已下降了75%(从1990年8.5/10万下降到2004年2.1/10万);儿童和青少年下降幅度更大,达94%;但成人的发病率依然是最高的,估计占2004年6万新感染病例的95%。2004年美国卫生调查问卷(NmS)对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发现:2004年,18~49岁成人中仅有34.6%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其中有45.4%为HBV感染高危人群。为了尽快阻断HBV的传播,美国公共卫生部门和医务工作者应当采取措施确保对所有HBV高危成人进行疫苗接种。NHIS是针对美国公民所进行的多目标性、非官方性的卫生调查项目,  相似文献   

3.
城乡学龄儿童预防接种证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商丘市城乡学龄儿童预防接种证的持有状况,并在学校开展补充免疫。方法于2006年9月份随机抽取商丘市城乡8所小学对其共1061名入学新生进行预防接种证查验和免疫接种情况调查。结果商丘市城市本地、农村儿童和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证持有率分别为78.41%、59.81%和33.70%,四苗(卡介苗、麻疹疫苗、小儿脊髓灰质炎疫苗、白白破疫苗)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4.81%、93.75%、60.87%。周岁内四苗合格接种率为91.51%,加强免疫OPV、DPT及MV的接种率分别为96.21%、91.12%及89.32%。城区的持证率、加强免疫接种率明显高于农村。结论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是了解儿童免疫状况和提高儿童免疫接种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新疆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及工作质量,对2001年全疆各地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进行监测评价。结果显示,2001年全疆16个地区(州、市)完成每月冷链运转和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情况是:县(区、市)级基础免疫报告率为89.06%,加强免疫报告率为72.39%,报告及时率为87%。卡介苗(BCG)、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百白破混合制剂(DPT)、麻疹疫苗(MV)的平均报告接种率均高于96%,4种疫苗的估算接种率为78.22%~87.75%,与报告接种率之间还有差距。用D值、R值进行评价分析,大部分地区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数据可信性较差,由此提示,计划免疫工作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主要与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不完善和部分地区工作薄弱有关。  相似文献   

5.
辛秀梅  热比亚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8):2522-2523
目的:了解开展接种疫苗详细告知服务后,对免疫接种率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至2005年开展接种疫苗详细告知服务前后的免疫接种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开展接种疫苗告知服务前后常住儿童和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疫苗报告接种率分别在98%和95%以上,调查接种率分别在96%或92%以上,及时接种率分别在95%和80%以上,但及时接种率2005年比2004年、2003年有所下降。结论:为了提高疫苗及时接种率,医生应根据免疫程序,多关心那些因病外出等原因暂时未能及时接种的儿童,一旦病情好转或痊愈,不属于接种疫苗禁忌证范畴的,应及时通知前来接种疫苗。  相似文献   

6.
建湖县2009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建湖县2009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情况,发现免疫薄弱乡镇,提高免疫规划工作质量。方法采用卫生部《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提供的评价方法。结果2009年常规免疫报表报告完整率、及时率均为100%:全县常规免疫卡介苗(BCG)、乙型肝炎疫苗(RepB)、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百白破混合制剂(DPT)、麻疹疫苗(Mv)报告接种率分别为99.34%、98.88%、98.69%、98.40%和98.32%,五苗全程接种合格率95.20%。估算接种率分别为94.80%、95.57%、91.99%、93.17%、96.23%;接种数据通过D值、R值综合评价,结果可信。结论建湖县免疫规划基础扎实,人员业务素质高,报告接种率准确。  相似文献   

7.
石向辉  刘刚  谢旭  张顺祥 《中国热带医学》2009,9(10):2040-2041,2044
目的了解深圳市麻疹疫苗接种率及免疫接种服务供应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共抽取339名年龄在8个月-6岁的儿童为调查对象,采用入户询问调查的方法,重点调查疫苗接种情况及6个月内的居住变动情况等。结果调查儿童中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卡介苗、糖丸、麻疹疫苗接种率均超过90%,乙脑疫苗接种率为84.7%。特区内百白破、卡介苗接种率比特区外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深圳户籍、暂住大于三个月、暂住小于三个月及户口不详的疫苗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圳市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较高,流动儿童的麻疹疫苗接种率及接种及时率均低于户籍儿童,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常规免疫接种报告、小样本抽样调查、用建卡率估算实际接种率、以计算R比值、D差值评价常规报表中的数据进行综合评估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方法通过计算接种率的R比值、D差值,利用逻辑对比关系,推算报告接种率的真实性、可靠性。结果我市报告接种率虽然很高,但资料质量较差,大部分地区存在逻辑性错误。估计接种率低于报告接种率,我市2007年四种疫苗的实际接种率大约在90%左右。结论通过对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的分析,有助于发现免疫接种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报表质量,使之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荔浦县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的情况,对全县1998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系统的工作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998年全县常规免疫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的报告接种率均在95.0%以上,估算接种率为93.1%以上,部分乡(镇)报告接种率可信度较低。提示在进一步搞好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工作的同时,一些常规免疫薄弱地区,计划免疫工作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管辖社区外来儿童免疫接种现况,评估工作开展情况,探索行之有效的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管理模式。方法 对社区内适龄儿童“四苗”及乙肝接种率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外来儿童卡介苗(BCG)、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百白破三联覆苗(DPT)、麻疹疫苗(MV)单苗接种率分别为69.26%、74.03%、66.23%、68.83%;四苗覆盖率为60.61%;乙肝疫苗接种率为67.53%。户籍儿童BCG、OPV、DPT、MV单苗接种率分别为100%、100%、98.65%、100%;四苗覆盖率为98.65%:乙肝疫苗接种率为100%。外来儿童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家庭经济收入少,对计划免疫认识不足,信息不足。结论 外来儿童接种率较户籍儿童低,要提高外来儿童接种率必需加强宣传以提高疫苗的接种意识,改善疫苗的接种渠道,提高医务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解顺德区陈村镇中学生和幼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前的基础资料,以便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方法:采用酶免疫吸附(ELISA)法,对接种前的全镇5所中学的学生4853人和12所幼儿园的幼儿2428人,进行了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及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调查。结果:4853名中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为25.20%(1223/4853),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为683人,HBV感染率为14.07%,2428名幼儿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6.60%(2345/2428),HBsAg阳性为44人,感染率为1.85%,接种乙肝疫苗者的HBsAg阳性率明显低未接种乙肝疫苗者。结论:调查结果表明,提高农村社区婴儿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是降低、控制HBV感染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目标人群的脊灰免疫水平,巩固免疫屏障,维持无脊灰状态。方法对全市范围所有2月-4周岁儿童(2008年1月1日-2012年8月31日出生)开展2轮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强化免疫资料逐级汇总上报,并采用随机原则对每一轮进行现场快速评估。结果全市3个县(区)均完成了目标人群脊灰强化免疫工作。全市第1轮脊灰强化免疫报告接种率98.65%,第2轮上报接种率98.60%。现场快速评估,第1轮评估接种率98.92%,第2轮评估接种率98.68%。结论2轮强化免疫活动脊灰疫苗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强化免疫的目标,但流动儿童接种仍然是接种工作的重点。今后应继续加强儿童免疫接种工作,特别是流动儿童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3.
陈海玲 《中国热带医学》2005,5(5):1080-1081
目的了解龙岗区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现状。方法对1999年以来的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区报告的及时率和完整性均为100%。1999~2004年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麻疹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的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均>95%,1999~2004年卡介苗等5种疫苗估算接种率为66.43%~93.21%,与报告接种率有一定的差距。D值显示龙岗区的资料为不可信。结论应加强技术培训,做好流动人口的免疫接种管理,提高报告接种率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深圳宝安区沙井镇1997年1-12月儿童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等四种疫苗以及乙型肝炎疫苗的情况,旨在总结计划免疫防制相关疾病的经验与找出薄弱环节,方法:查阅该镇儿童计划免疫登记表及向有关工作人员调查访问,结果:全镇常信儿童与暂住儿童的脊髓灰质炎,麻疹,百白破联合制剂与卡介苗等四苗接种率分别为87.5%与88.0%,达到85%以上目标;乙型肝炎接种率分别为92.0%与84.1%,结论:该镇的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达到国家规定目标,已取得了防制相应传染病的显著效果。其工作机构健全,管理措施完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西宁市城北区儿童常规免疫接种报告质量。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接种率估算方法对2007—2012年常规免疫接种数据进行接种率报告情况分析。结果差值评价结果表明,接种数据真实性为90.00%,比值评价结果29.17%符合逻辑;城镇与农村接种门诊的报告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城北区常规免疫接种报告接种率和估算接种率均较高,报告数据真实、可靠,但逻辑性较低。今后应加强对基层预防接种医生的培训,提高常规免疫报告质量及报告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我区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情况。方法于2010年1月10至20日对全区5个乡的425名儿童进行入户调查。结果全区周岁内儿童均接受过疫苗接种,其中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初种率为99.73%,麻疹疫苗初种率为98.86%,乙脑疫苗初种率为99.62%,流脑疫苗初种率为98.48%,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8.05%。结论我区2009年度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国家要求。  相似文献   

17.
包头市1999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及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包头市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情况。方法:对1999年呼地区上报的五苗接种率报表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五苗的报告接种率及估算接种率,做R值、D值评价,分析各地区的报告质量,评价其报告接种率可信性。结果:1999年全市常规免疫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乙肝疫苗5种疫苗的报告接种率均在98%以上,估算接种率为57.68%-66.80%。结论:全市报告接种率可信性较低。  相似文献   

18.
古浪县1996年2002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及评价结果显示,除HepB报告接种率为54.67%,其余4种疫苗接种率均在95%以上,7年平均报告接种率分别为BCG:96.43%,OPV:97.64%,DPT:95.88%,MV:96.41%,HepB:54.67%。7年平均估算接种率分别为BCG:95.6%,OPV:96.2%,DPT:95.1%,MV:96.4%,HepB:71.8%;经差值(D)评价,报告接种率BCG1997、1998两年为“可疑”,其余年份均为“可信”,OPV、DPT、MV1996、1997两年为“可疑”,其余年份均为“可信”;HepB 2001、2002年为“可信”,其余年份为“不可信”或“可疑”。比值(R)评价3BCG/OPV与3BCG/DBT,3MV/OPV与3MV/DPT,1997年R.“不可信”外,其余均为“可信”。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及时分析曲靖市2005年常规免疫报告情况,发现免疫薄弱地区,提高计划免疫工作质量。方法:采用卫生部《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提供的评价方法。结果:2005年常规免疫报表及时率为100%;全市常规免疫卡介苗(BCG)、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百白破混合制剂(DPT)、麻疹疫苗(MV)(以下简称“四苗”)1及乙型肝炎疫苗(HepB)的报告接种率在96.40%-98.64%,估算接种率在70.80%-83.10%;接种数据比值评价结果全市数据逻辑性可信,差值评价结果报告数据中35.56%可信,22.22%可疑,42.22%不可信。结论:全市估算接种率低,落实常规免疫的实施,加强应种儿童的摸底登记及对各级的培训是提高常规免疫工作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普洱县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接种率统计分析。结果:普洱县2002—20epB)纳入儿童免疫规化后的接种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普洱县2002-2005年乙肝疫苗专项报表的数据进行05年乙肝疫苗三针(HepB3)全程接种率分别为72.35%、81.52%、92.92%、95.97%,全县HepB3全程平均接种率为85.43%。2002年乙肝疫苗首针(HepB1)及时接种率为0,2003—2005年HepB,及时接种率分别为16.29%、28.63%、60.87%,全县HepB。及时平均接种率为35.14%。且经卡方检验,2002年与2005年HepB1全程接种率和2003年与2005年HepB。及时接种率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HepB3全程平均接种率最高的是宁洱镇,为97.04%;最低的是凤阳乡,为68.66%;其中,2005年HepB1及时接种率最高的是宁洱镇,为89.18%,最低的是勐先乡,为27.04%。结论:普洱县HepB3全程接种率和HepB1及时接种率自纳入儿童免疫规化后逐年提高.达到项目进度要求目标,但各乡镇间HepB3和HepB1的接种率存在很大差距。我县交通、通信、文化、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影响HepB3全程接种率和HepB1及时接种率的重要因素,同时,提高农村产妇的住院分娩率、落实医院分娩儿童的HepB1及时接种,是提高新生儿HepB1接种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