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0 毫秒
1.
男性从50岁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病率逐渐升高.其中60~80岁老年人发病率达该年龄组80%.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感染情况,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妇产科患者98例,对其实施妇产科常规护理,分析护理工作中妇产科感染情况,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结果:98例患者中,发生感染15例,感染率为15.31%,其中妇科13例(13.27%),产科2例(2.04%)。感染部位主要为泌尿系统(8.16%),其次为呼吸系统(3.06%)、胃肠系统(2.04%)、手术切口(1.02%)、宫腔(1.02%);感染多见于大于50岁的患者(9.18%),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染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结论:各种侵入性操作是妇产科感染的高危因素,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为高危人群,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策,控制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可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风湿性疾病,其发病率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大于55岁年龄组高达80%。在我国该病患者至少在5千万以上,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这一数字还会快速增长。该病虽对生命不构成威胁,但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却不能低估。笔者近年来运用自拟中药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滑膜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卫红 《光明中医》2011,(10):2148-215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亦称骨关节病、退行性骨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炎等,是一组最常见的风湿性疾病。其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肿大、畸形及功能障碍,常伴有继发性滑膜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全球约有1.9亿OA患者,且人数不断增加,小于40岁为5%,60~75岁高于50%,大于75岁高达80%[1]。  相似文献   

5.
衰老已成为老年性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成年男性ED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明显升高,其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流行病学调查表明,40岁和80岁男性阳痿发病率分别是2%和75%,表明阳痿发病率与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以及二者比值(fPSA/tPSA)在兰州地区健康人群中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通过Roche E41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进行血清tPSA和fPSA检测,采用SPSS 17.0建立本实验室95%可信区间。结果:兰州地区健康人群血清中tPSA、fPSA以及fPSA/tPSA结果呈近似正态分布。 tPSA正常人群参考范围为<2.00 ng/mL(年龄小于60岁)和<3.7 ng/ml(年龄大于60岁),fPSA正常人群参考范围为<0.63 ng/mL(年龄小于60岁)和<1.27 ng/mL (年龄大于60岁),fPSA/tPSA正常人群参考范围为<0.66(年龄小于60岁)和<0.43(年龄大于60岁)。结论:兰州地区健康人群tPSA参考范围为<2.00 ng/mL(年龄小于60岁)和<3.7 ng/mL(年龄大于60岁),fPSA参考范围为<0.63 ng/mL(年龄小于60岁)和〈1.27 ng/mL(年龄大于60岁),fPSA/tPSA参考范围为<0.66(年龄小于60岁)和<0.43(年龄大于60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分析早产儿的屈光状态和视力发育情况.方法:对3~5岁早产儿共57例114只眼在门诊进行视力检查及阿托品散瞳检影验光,并对屈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5岁早产儿57例114只眼中,远视86眼(75.4%),近视8 眼(7%),散光14眼(12.3%),正视眼6 眼(5.3%),生理性远视所占的比例最大,各年龄远视比例有所不同,但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远视比例下降,正视和近视比例逐渐增加,视力正常率明显提高,同时早产儿儿童弱视比例为10.5%,明显高于足月产儿童的平均发生率,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结论:3~5岁早产儿屈光状态和视力发育变化趋势与正常儿相似,随着年龄的增长,屈光状态有由远视向正视和近视发展的趋势,早产儿儿童弱视比例高于足月产儿童的平均发生率,早产儿应早期开展视觉追踪和屈光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分析早产儿的屈光状态和视力发育情况.方法:对3~5岁早产儿共57例114只眼在门诊进行视力检查及阿托品散瞳检影验光,并对屈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5岁早产儿57例114只眼中,远视86眼(75.4%),近视8 眼(7%),散光14眼(12.3%),正视眼6 眼(5.3%),生理性远视所占的比例最大,各年龄远视比例有所不同,但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远视比例下降,正视和近视比例逐渐增加,视力正常率明显提高,同时早产儿儿童弱视比例为10.5%,明显高于足月产儿童的平均发生率,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结论:3~5岁早产儿屈光状态和视力发育变化趋势与正常儿相似,随着年龄的增长,屈光状态有由远视向正视和近视发展的趋势,早产儿儿童弱视比例高于足月产儿童的平均发生率,早产儿应早期开展视觉追踪和屈光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年龄对高血压中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入选患者按年龄段分组,进行中医证候脏腑定位积分统计与气血阴阳辨证分类积分统计,然后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大于70周岁患者肾脏积分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1),大于70周岁患者气虚、阴虚证积分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1)。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原发性高血压中期肾损害患者肾脏损害程度加重,随着年龄的增长气虚、阴虚证随之加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与循环系统相关眼底病的发病率、年龄增长趋势以及血管造影检查在眼底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眼科1283例患者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bgiography,FFA)和/或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的资料、眼底病发病部位和性质进行了分组比较.结果在1283例患者中,视网膜血管性疾病700例,占54.5%,平均年龄58.7岁;黄斑部疾病330例,占25.7%,平均年龄54.1岁;炎性眼底病103例,占8%,平均年龄44.02岁.结论随着年龄增长,循环系统疾病的不断增多,眼底病发病率逐渐增高;应用彩色荧光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有助于眼与全身病的早期确诊和随访.  相似文献   

11.
老年性耳聋一般指老人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发生的进行性听力受损,其中包括因动脉硬化造成的内耳缺血及代谢障碍等引起的耳聋.正常人的听力在20~30岁达到顶峰,3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渐有下降倾向.通常在65~75岁人群中有6%~10%的人自觉听力减退,甚至有部分老年人发生完全性耳聋.虽然老年性耳聋是人体衰老过程中的常见表现,而在高龄老人中仍保持"视听不衰"者却大有人在,这就需要掌握一些爱耳护耳的保健知识.要防止或减缓老年性耳聋,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山楂贝母汤治疗脂肪肝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肪肝是临床常见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不断升高.调查表明人群脂肪肝的发病率在10.2%~21.16%,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以50~60岁最高,男性高于女性[1].  相似文献   

13.
正俗话说"一岁年纪,一岁人",这句话如果用到人的体质方面,也说得通。人体气血及脏腑盛衰和生理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生不同的变化,从而影响身体对致病因素的反应能力,体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断地变化,所以年龄长幼与疾病治疗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杨丰贤 《光明中医》2009,24(5):965-966
老年高血压是严重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疾病之一,也是世界上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在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高血压病的患病率约30%~35%,并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1].  相似文献   

15.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引起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年以后多发,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40~60岁人群的患病率为10%~17%,60岁以上达50%,而在超过75岁的人群中,80%患病。联合国"骨与关节10年"研究将其列为重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6.
580名学龄前儿童龋齿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侯马市的五所幼儿同中3-6岁儿童龋齿病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病因进行分析。方法对2010年6月-10月五所幼儿园入托前以及入托后3-6岁学龄前580名儿童进行体检并对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其口腔卫生进行调查。结果在580名儿童中54名儿童患龋齿,患龋齿率为14.31%,其中男童总患龋率为8.45%,女童为5.86%。男童中患龋率高于女童,不同年龄中患龋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以6岁最高,为17.91%。相同年龄男童中患龋率均大于女童。患病率分析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年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地区3-6岁儿童龋齿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加大对口腔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尽早对儿童进行口腔卫生干预可以有效预防龋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以膝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膝关节慢性退行性病变,在中年以后多发,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40~60岁人群的患病率为10%~17%,60岁以上达50%,而在超过75岁的人群中,80%患病[1]。联合国"骨与关节10年"研究将其列为重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8.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也呈逐年增加趋势。有统计表明,在50岁左右人群中大约有25%的人患过或正患此病,在60岁左右人群中则达50%,70岁左右人群几乎为100%。颈椎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正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又称老年性黄斑变性,是一种可严重影响中心视力的常见视网膜变性类疾病,其发病率与年龄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老年黄斑变性已经成为50岁以上发达国家白种人不可逆性视力损伤的首位原因[1];在我国,随着年龄的增长AMD发病率亦呈不断上升的趋势[2],45岁以上的人群中,AMD的患病率已达到6%~17%[3]。根据其临床表现的不同而分为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兰州市回族人群血脂水平,为回族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健康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兰州市2 445例回族健康人群进行血脂测定。结果:回族男性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分别为(1.99±1.60)mmol/L、(4.37±0.94)mmol/L、(1.15±0.28)mmol/L、(2.40±0.71)mmol/L;女性分别为(1.67±1.34)mmol/L、(4.59±1.02)mmol/L、(1.17±0.28)mmol/L、(2.44±0.76)mmol/L。TG异常者1 049例(42.9%);TC异常者1 133例(46.3%);HDL-C异常者645例(26.4%);LDL-C异常者615例(25.2%)。TG、TC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在60岁以上组中,TG、TC水平较中年组下降。HDL-C、LDL-C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几乎无变化。在60岁组中,TG、TC异常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且各年龄段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组与50~60岁组比较,血脂异常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州市2 445例回族体检人群健康状态不容乐观,性别及年龄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年组是血脂异常的高发人群,建议通过加大健康宣传,倡导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有效控制血脂水平和血脂异常率,降低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