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彦鸣 《中国综合临床》2001,17(10):770-770
1 病历简介 男,42岁.因反复呕血,黑便3个月,大量呕血1天,于2000年3月5日急诊入院,急诊胃镜示胃内大量鲜红色血凝块,未发现溃疡,未见活动性出血灶,入院后予保守治疗,观察24小时,血压下降明显,抗休克同时,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清除胃内积血,发现贲门口下5.0 cm胃底区有一直径2.0 cm浅表溃疡,溃疡及粘膜下可见一直径2.5 mm的动脉呈喷射状性出血.  相似文献   

2.
胃Dieulafoy病合并十二指肠Brunner腺瘤漏诊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彦鸣 《中国综合临床》2001,17(10):770-770
1 病历简介男 ,42岁。因反复呕血 ,黑便 3个月 ,大量呕血 1天 ,于2 0 0 0年 3月 5日急诊入院 ,急诊胃镜示胃内大量鲜红色血凝块 ,未发现溃疡 ,未见活动性出血灶 ,入院后予保守治疗 ,观察2 4小时 ,血压下降明显 ,抗休克同时 ,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清除胃内积血 ,发现贲门口下 5 .0 cm胃底区有一直径 2 .0 cm浅表溃疡 ,溃疡及粘膜下可见一直径 2 .5 mm的动脉呈喷射状性出血。确诊 :胃 Dieulafoy病 ,直视下予血管缝扎 ,出血停止 ,术后予补液、输血、营养、支持及抗感染治疗 ,术后 15天痊愈出院。出院后反复出现黑便及皮肤黄染、上腹饱胀不适 ,…  相似文献   

3.
1病例资料男,54岁。因突然呕血300m l收住消化内科,予止血、补液等处理。入院第3天行胃镜检查示胃底小弯侧近贲门下5cm处有0.3 cm×0.2 cm大小的片状糜烂,活检报告:轻度浅表性胃炎。胃镜检查后第2天再次呕血500 m l,排柏油样便,急诊复查胃镜见胃腔内有大量咖啡样液体,胃底有约2 cm×3 cm大小的凝血块,诊断为出血性胃炎。予局部喷洒肾上腺素、输血、补液、抑酸等治疗,病情稳定。住院第10天病人再次呕血600 m l,以“出血糜烂性胃炎”转外科。既往体健。查体:体温36.5℃,脉搏105/m in,血压60/40 mmHg。意识清,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未…  相似文献   

4.
1 病例资料【例1】 男,65岁。主因反复呕吐、黑便3天就诊。入院前半小时突然呕吐大量暗红色血液2次,约1000ml。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经扩容、抗休克后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溃疡瘢痕直径约1.5cm,常规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胃管不断有少量暗红色血液流出,并呕血约200ml,经积极保守治疗,病人仍反复呕血,很快出现休克症状,于术后10小时再次剖腹探查。术中纵形切开残胃前壁,见吻合口无出血,向上探查发现贲门后壁有一溃疡灶,直径约2cm,病灶边缘一小动脉破裂,有活动性出血。…  相似文献   

5.
女,31岁。因呕血、血便2天入院。既往有类似出血4次。5年前在我院外科住院32天,血止出院。无溃疡及肝炎病史。体查:极重度贫血貌,血压90/60,余体查无异常。血红蛋白30g/L,红细胞200×10~(12)/L,白细胞4.5×10~9/L,中性72%。大便隐血试验++++,肝、肾功能正常。入院后第2天剖腹探查:胃、十二指肠球都未扪及瘢痕,肝、脾、胆均  相似文献   

6.
病例:女,56岁。清晨锻炼身体时突然呕吐少量暗红色血液,约半小时后又呕血500ml,予急诊收住内科。近日无上腹疼痛及服药饮酒史,既往无肝炎、胃病史。查体未发现肝硬化体征,腹部无压痛及包块。初步诊断为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予止血剂、H_2受体拮抗剂及输血等治疗。入院后24小时内又呕血三次计1600ml,排暗红色血便一次约400ml,虽经积极输血,仍不能维持血压至正常范围,未作急诊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呕血、黑便患者的病因。方法:对急诊呕血、黑便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未明原因者收入院后行结肠镜等下消化道检查。结果:引起呕血、黑便的原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胃粘膜病变,反流性食道炎,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贲门和(或)食道及胃癌。Dieulafoy病及门脉高压性胃病。胃多发息肉及原因不明。其中,老年人多以食道癌和(或)胃癌,急性胃粘膜病变为主。青年人多以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及急性胃粘膜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8.
病历简介:男性,42岁,因"酗酒后大量呕血"于2004年2月8日入院,呕血量约800ml,既往无乙肝病史及消化性溃疡病史,嗜烟酒.查体:神清,贫血貌,无黄染,心肺(-),腹平软,无反跳痛,肝脾不大,未扪及包块,腹部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血常规:RBC 9.8×1012/L,Hbg 59 g/L,MVH 20%,PLT 110×109/L.入我院内科抗休克、止血治疗.急诊胃镜检查见胃底黏膜一溃疡,可见搏动性出血.即用肾上腺素高渗盐水(HSE)喷洒止血,出血停止,未取病检,疑诊为Dieulafoy病.  相似文献   

9.
<正>女性,80岁。以"呕血2 h"之主诉急诊入院。病前无消化道症状,共呕血2次,每次约100 ml,伴有头晕、心悸、全身乏力等症状;既往有冠心病病史,有偏头痛病史,服用"头痛粉"治疗,无慢性肝病史。入院查体:血压85/60 mm Hg,心率95次/min,神志清楚,贫血貌,无肝掌及蜘蛛痣,全身无出血点及瘀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脾肋缘下未及,全腹无压  相似文献   

10.
胃Dieulafoy病又称胃黏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 ,可引起致命的消化道出血 ,本病少见 ,不易诊断。近年我们收治 2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 女 ,6 0岁。间断性黑便 1a,突发呕血 1d入院。患者入院前 1个月突发呕血 1次 ,经急诊内镜止血。本次再以呕血入院 ,面色苍白、贫血外观。脉率 10 5次 /min ,血压10 / 6kPa ,血常规检查 :Hb 48g/L ,经输血、补液、抗休克 ,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可探及胃窦前壁似有增厚 ,黏膜有一个0 5cm× 0 5cm的溃疡 ,溃疡底部可见活动性出血灶和血凝块 ,手术行胃远端部分切除术 ,术…  相似文献   

11.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及时确定病因对抢救处理极为重要.我们曾遇到4例少见原因上消化道大出血,现介绍如下.胃Dieulafoy氏溃疡大出血例1:女,67岁,突然呕血1天入院,查体,T 37.5℃,P124次/分,R20次/分,BP 11.5/7kPa,神态清,心、肺、腹未见异常.血Hb 72g/L,WBC 12×10~9/L,N 0.88,L 0.12.入院后急诊胃镜发现,胃体中段后壁邻近小弯侧见一线表溃疡0.8cm×0.8cm,中心见一暴露血管裂口.直径1mm,覆黑褐色血痂,即转外科手术,标本送病理检查报告,符合胃体Dieulafoy氏溃疡特征.讨论Dieulafoy氏溃疡约80%位于贲门口下4cm~6cm的胃体前、后壁近小弯侧,也有报道胃外病灶见于十二指肠(朱春兰,等.十二指肠球部 Dieulafoy样溃疡1例报告.内镜,1995,12(2):126).本病特点为突然反复发作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以呕血为主,并无相关病史.急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胃Dieulafoy病是上消化道出血罕见但最易致死的病因之一,由于临床报道较少,极易延误诊治。本校附属医院自1995年以来共收治4例,术前均未明确诊断。现报告分析如下。 1 病例介绍 例1,男,52岁。无明显诱因大量呕血、黑便2天入院。无胃病及肝炎、肝硬化史,也无上消化道出血病史。本次发病前无明显前驱症状。入院时BP11.6/7.6kPa,P115次/分。急诊胃镜检查因胃内大量积血及血凝块而未能明确诊断。急诊剖腹切开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资料男 ,74岁。因剧烈恶心、呕吐 ,继之呕血、上腹部疼痛 4小时急诊入院。呕吐物初为胃内容物 ,后呈咖啡色 ,量约 30 0ml以上。上腹部烧灼样疼痛向右肩放射 ,无柏油样便及呼吸困难。查体 :体温 36 8℃ ,贫血貌 ,表情痛苦 ,心肺检查未见异常 ,腹平软 ,上腹深压痛 ,肠鸣音活跃。入院后 4小时开始高热 ,体温39 2℃ ,伴烦躁不安。予补液、输血、禁食、抗生素及对症治疗。行X线胸腹透视检查未见异常。纤维胃镜检查示 :贲门前壁偏右侧见一纵形裂隙状伤口 ,约 4cm× 0 8cm ,深达肌层 ,覆大量污苔。在全麻下取上腹正中切口行剖腹探查术 ,…  相似文献   

14.
1病例报告 男,66岁.主因进食梗噎4个月以高位胃体癌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平坦、无胃肠型及蠕动波,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颈部血管无怒张,甲状腺存在,无肿大.手术探查:肿物位于贲门,侵犯全层,胃周淋巴结肿大,行根治性胃近端大部切除术并清扫第3~8组淋巴结.  相似文献   

15.
1病例报告例1:男,27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3 d于2003-03-16入院。查体:腹软,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胸片未见异常,WBC 9.0×109/L,N 0.78,L 0.22。入院后急诊手术,术中探查阑尾轻度充血,无脓性渗出物,而回盲部5 cm范围内肠管僵硬,互相粘连,当时未作进一步探查,仅行阑尾切除术,术后持续高热,物理及药物降温治疗,效果不明显,术后5 d右下腹可触及一约8 cm×8 cm×8 cm肿块,超声检查为混合性肿块,再次急诊行剖腹探查,发现回盲部有一肿块,周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行右半结肠切除,病理报告为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术后因一般状况较差未行化疗,患者…  相似文献   

16.
吕汝琦  杨培  庄文  赵波 《华西医学》2003,18(1):110-110
Dieulafoy病临床较为少见 ,常以突发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就诊。因缺乏典型的病史和体征 ,术前很难做出确定性诊断。当合并消化性溃疡或肝硬化门脉高压时 ,更易误诊、漏诊。近年来我院共收治 3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 ,男 ,52岁。因反复呕血、便血 2 0天入院。 1 6天前因内科治疗无效在外院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 ,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仍反复出现呕血、黑便。胃镜检查见胃内大量鲜血及血凝块 ,无法判断出血来源。急诊手术纵行切开胃前壁 ,见胃后壁距贲门 3cm处黏膜有 0 5cm隆起、糜烂 ,去除血凝块后有喷射性出血。…  相似文献   

17.
上海第六医院林擎天等于1983年提出以胃周血管缝扎术治疗急性胃粘膜出血。我院外科在1987年以胃周动脉结扎术治疗急性胃粘膜出血2例,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例1,男性,28岁。因上腹部疼痛伴黑便入院。既往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否认溃疡病、肝炎、血吸虫病史。入院后大量呕血、休克难以纠正,遂在全麻下剖腹探查。术中探查胃无瘢痕、肿块,胃底、小弯的高部及十二指肠球部、降部均无异常。切开胃结肠韧带,探查胃后壁、胰腺及十二指肠3~4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72岁。因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1天急诊入院。体查:体温、脉搏、呼吸正常,血压18/10kPa。急性痛苦病容。心肺正常。腹部膨胀,未见胃肠型及肠蠕动波,肝脾触及不满意,满腹压痛,以左上、中部为甚,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亢进,左上、中及脐周可闻及气过水音。双侧腹股内部及外阴未发现异常。腹部透视:左上、中腹部可见多个液气平面。钡灌肠X线示结肠及回盲部未发现异常,小肠充气扩张。患者既往有胆石症、胆囊炎病史,经中西药治疗时好时发。入院后经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胃肠减压等治疗,病情未见好转,腹痛腹胀加剧,呕吐频繁(胃内容物)。次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小肠明显扩张,顺小肠远端探查,于回肠段距回盲部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报告男 ,6 6岁。主因进食梗噎 4个月以高位胃体癌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尚好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平坦、无胃肠型及蠕动波 ,肝脾未触及 ,移动性浊音阴性。颈部血管无怒张 ,甲状腺存在 ,无肿大。手术探查 :肿物位于贲门 ,侵犯全层 ,胃周淋巴结肿大 ,行根治性胃近端大部切除术并清扫第 3~ 8组淋巴结。病理检查 :肿物位于贲门处 7cm× 4 cm× 1cm,切面实性 ,粉白 ,质硬脆 ,侵犯全层。取肿物、胃大、小弯及临床已分离出肝总动脉干旁淋巴结。镜下 :肿物为腺管样排列 ,胃大、小弯淋巴结均无转移 ,肝总动脉干旁原认为为淋巴结者镜下却…  相似文献   

20.
一、病史及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4岁,1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疼痛,以脐周为著,呈持续性并阵发性加重,伴腹胀、恶性、呕吐胃内容物3次,吐后症状无缓解,无放射痛,无畏寒、发热,无腹泻,无呕血及便血,急诊来我院检查,4月前有剖宫产病史,术后一直未来月经。患者精神差,未进食,小便量少,未解大便,肛门未排气。普外科专科检查:腹部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