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主动脉窦瘤的临床诊断方法与外科治疗策略。方法 31例主动脉窦瘤患者均于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窦瘤修补术,合并心脏畸形者同时矫治,包括主动脉瓣成形1例,主动脉瓣置换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2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5例,右室流出道疏通2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月至5年,无复发残余分流,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一经确诊,需尽早手术,预后良好。对于合并主动脉关闭不全,应同期行主动脉瓣成形或主动脉瓣置换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主动脉窦瘤破裂22例,合并室间隔缺损11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7例,动脉导管未闭2例。窦瘤直接缝合6例,补片修补16例,其中同一补片修补主动脉窦瘤和室间隔缺损7例,同期行主动脉瓣悬吊成形术5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结果:全组无死亡,随访2~17年,恢复情况好。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术中注意探查窦瘤情况并选择相应手术方式,处理合并畸形以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总结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不同类型,及其合并症的外科处理对策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2月至2009年8月,32例主动脉窦瘤破裂的病人,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合并其他畸形同期矫治。其中14例(43.7%)合并室间隔缺损,2例(6.2%)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并同期进行主动脉瓣置换,1例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并同期进行主动脉瓣成形。结果全组手术过程顺利无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至8年心功能(NYHA分级)均恢复到Ⅰ~Ⅱ级。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一经确诊应早日手术,使用补片修补缺损手术效果满意,预后良好。同时矫正合并的心脏畸形可获得良好的近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脱垂及瓦氏窦瘤破裂的治疗体会.方法 118例室间隔缺损患者中合并主动脉瓣脱垂80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为(+~+++);合并瓦氏窦瘤破裂37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3例,三尖瓣关闭不全4例;合并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7例,合并主动脉-右心室通道1例.结果本组无术后早期死亡,无室间隔缺损残余分流,复查部分病例仍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例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术后3个月再次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结论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脱垂及瓦氏窦瘤破裂及早手术治疗总体效果好.术中加强心肌保护、正确处理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主要脉窦瘤破裂20例,合并室间隔缺损11例(55%),合并主动脉关闭不全5例(25%),行单纯窦瘤切除修补4例,窦瘤切除加室缺修补11例,窦瘤切除修补加主动脉瓣置换5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残余分流。结论:心脏超声对主动脉窦瘤破裂诊断准确率高。窦瘤破裂心功能影响严重,一经确诊,宜尽早手术。窦瘤破口直径≥1.0cm宜有补片修补,缝合或修补窦瘤时进针方向要与主动脉长轴平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症主动脉窦瘤破裂及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罕见瓣环不完整的重症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无手术及远期死亡,心功能明显改善,瓣膜开启灵活,无瓣周漏、窦瘤复发及残余分流,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应用Dacron补片行室间隔缺损、窦瘤修补和主动脉瓣环重建,并同期置换主动脉瓣的手术方法,安全可靠,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年男性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确诊为主动脉窦瘤破裂青年男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特征。结果所有患者确诊前均出现不同症状及体征,20例患者出现呼吸困难,12例出现胸痛,7例出现心悸,另有部分患者合并疲劳、呼吸短促等,所有患者均闻及胸骨左缘连续性机械样杂音,心包积液3例,胸腔积液4例,叩诊右房、右室扩大15例。超声心动图发现右冠窦破裂19例(73.1%),其中破入右心室及右心室流出道18例,破入右心房1例;无冠窦破裂7例(26.9%),均破入右心房;患者合并室间隔缺损11例(42.3%),主动脉瓣脱垂伴关闭不全9例(34.6%),肺动脉瓣关闭不全7例(26.9%),三尖瓣关闭不全6例(23.0%)。结论青年男性主动脉窦瘤破裂常出现明显症状及体征,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多数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其他心脏畸形或继发结构改变,超声医师在诊断时应全面观察,确保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Valsalva窦瘤破裂及合并畸形的超声表现与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2例,Valsalva窦瘤并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超声检查结果 与手术结果 对照.结果 62例患者中,术前超声诊断Valsalva窦瘤破裂58例(符合率93.5%),误诊为法洛四联症、三尖瓣反流各1例(3.2%),漏诊2例(3.2%);常见的合并畸形有干下室间隔缺损(33例,53.2%)、主动脉瓣发育不良伴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1例,17.7%);超声报告窦瘤部位及破人腔室与手术结果 一致,超声所测室间隔缺损大小明显低于手术所见.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Valsalva窦瘤破裂的部位、破人心腔及主要合并畸形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9例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窦瘤破裂的患者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及窦瘤修复术,同时纠治心内合并畸形。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3个月~6年,未发现室间隔缺损及窦瘤残余分流或窦瘤破裂复发。3例出现主动脉瓣轻度或中度反流。1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术后1年因瓣周漏再次手术。结论: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窦瘤破裂一经诊断明确,应尽早手术治疗,术中精确修复,加强心肌保护,同期彻底矫治合并心内畸形可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赵根 《中国综合临床》2007,23(3):256-257
目的 探讨心脏直视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9例心脏直视术后IE患者,其中主动脉瓣置换1例,二尖瓣置换1例,双瓣置换1例,主动脉窦瘤修补合并主动脉瓣置换1例,室间隔缺损修补合并主动脉瓣置换1例,室间隔修补合并三尖瓣成型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合并主动脉辩成型术后再手术1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1例。除2例未手术外,余均予再次手术治疗。结果 死亡3例。6例手术成功,术后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IE内科治疗效果差,有外科手术指征时,尽早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尖肌部室间隔缺损(VSD)的解剖学特点,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总结经漏斗心尖部右心室小切口修补心尖肌部VSD的经验.[方法]对三例伴有心尖肌部VSD的先心病患儿采用经漏斗心尖部右心室小切口间断缝合涤纶补片关闭心尖肌部VSD并同期矫治伴发先心病.[结果]三例患儿心功能恢复正常,心尖肌部VSD无残余分流.[结论]采用漏斗心尖部右心室小切口修补心尖肌部VSD是简便、有效、可靠的手术方法,尤其适用于婴幼儿和伴有其他心脏畸形的心尖肌部VSD患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RSVA)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2004年1月-2009年12月对28例RSVA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RSVA修补术,同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8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4例,主动脉瓣成形术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4例。术后随访3个月~6年,平均32.4个月。结果 28例患者均无手术死亡和残余分流。失访4例。心功能Ⅰ级20例,Ⅱ级4例;复查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无主动脉窦瘤复发或残余分流,主动脉瓣轻-中度反流2例。结论外科手术是RSVA的最有效治疗方法,窦瘤破口直径〉0.5cm者宜用补片修补。伴有中或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需根据主动脉瓣病变程度以及手术者经验决定,必要时需放宽换瓣指征。  相似文献   

13.
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超声心动图主动脉窦瘤破裂(RSVA)介入治疗中的作用进行归纳分析。方法3例本单位和37例散在报道的RSVA封堵资料,年龄7~74岁,女21例,男19例。归纳分析超声心动图在RSVA封堵的术前诊断,术中引导监护,术后随访方面的规律和特点。结果术前超声心动图对37例RSVA作出了正确诊断。2例误诊,1例漏诊。40例RSVA位于右冠窦31例,位于无冠窦9例。其中两例为多发破孔。位于右冠窦者多破入右室,位于无关窦者多破入右房。RSVA破口直径2~12 mm不等。术中均需超声心动图引导监护,7例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其余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多数根据超声与造影测量的破口直径毫米数+1~4选用封堵器型号,需要注意术中当导管/鞘管通过破口后,超声所测直径较术前可能有不同程度增加。40例患者采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30个,室间隔缺损封堵器4个,Rashkind伞3个,Coil弹簧圈2个,房缺封堵器2个。封堵即刻超声心动图在少量残余漏与主动脉瓣反流的鉴别方面优于心血管造影。术后随访依赖超声心动图。1例因少到中量残余漏合并溶血而转外科手术,1例因进行性心衰死亡。余38例效果良好未见并发症。结论在熟练掌握VSD、PDA介入治疗基础上,可成功开展RASA封堵治疗。超声心动图在RSVA封堵术前是诊断和鉴别诊断RSVA的首选方法;在术中有助于更准确选择封堵伞型号;在封堵后即刻辨别残余漏和主动脉瓣反流优于心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4.
风心瓣膜病合并心脏恶液质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彬  刘峰  龙建平  熊卫民  黄标通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2):2259-2260,2263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脏恶液质病人的瓣膜置换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17例风心瓣膜病伴心脏恶液质病人手术治疗资料。【结果】本组14例(82.4%)存活病人术后心功能及全身状况明显改善,随访6个月至2年,均恢复良好。术后早期死亡2例(11.8%),8例出现术后并发症(47.1%),1例术后反复右心功能不全。【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选择手术时机、术中加强心肌保护和体外循环管理,加强术中处理,术后加强心肺支持、积极处理术后并发症及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We report the case of a Caucasian man with the unusual combination of an infundibular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 an aneurysm of the sinus of Valsalva communicating with the right ventricle, and a bicuspid aortic valve. When aortic valve regurgitation associated with mild right aortic cusp prolapse appeared during follow-up examination, the patient, although totally asymptomatic, underwent surgical repair of the aortic sinus and closure of the VSD.  相似文献   

16.
自1991年4月至1996年11月收治20例先心病再次手术。病种有一孔型房间隔缺损合并二尖瓣畸形4例,室间隔缺损3例,法乐氏四联症3例,二孔型房间隔缺损2例,三尖瓣下移畸形2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2例,二尖瓣脱垂、完全性大血管转位、肺动脉狭窄和三房心各1例。再次手术的病因有漏诊,技术缺点,病变发展,心内膜感染并发瓣膜病变。 本组中17例为第二次手术,3例为第三次手术。本组17例长期存活,死亡3例。死亡3例中,2例为三次手术,1例为巨大心脏,心功能均为Ⅳ级。  相似文献   

17.
小切口微创二尖瓣手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右前外侧小切口和传统正中开胸二尖瓣手术的临床结果.[方法]2009年10月至2011年5月,行微创二尖瓣手术46例(小切口组),选择同期传统正中开胸二尖瓣手术45例(正中切口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患者术后情况及围术期心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均无院内死亡、低心排综合征、呼吸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小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