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丁宁 《青岛医药卫生》2007,39(2):119-120
目的探讨自体破碎颅骨一期修复颅骨缺损的方法。方法对23例粉碎性、凹陷性颅骨骨折病人,收集破碎颅骨片,以颅骨成型术后所用剩余钛片,修剪成三孔相连的直条型钛条,代替连接板,再以专用自攻钛钉按解剖结构固定形成框架,细小碎骨片废弃不用,一期实施颅骨整复回植术。结果术后随访10个月~3年,经临床及X线颅骨拍片,发现外型及骨折愈后良好。结论术中收集自体破碎颅骨片,按解剖结构以钛条、自攻钛钉颅骨成型并实施一期颅骨成型术,修复效果良好,方法简便,并发症少,避免了二期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数字化成型钛网进行颅骨修补的临床推广价值。方法通过薄层CT扫描,采用数字化三维成像技术,制作符合颅骨缺损形态的个体化钛网修补材料,对30例(31侧)颅骨缺损患者施行颅骨修补术。另一组20例,采用传统术中手工塑型修补。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塑型时间、术后患者对外观的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应用数字化成型钛网进行颅骨修补与传统手工塑型颅骨修补相比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平均手术塑型时间减少,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应用数字化成型钛网进行颅骨修补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感染机会少等优点,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成型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数字化三维成型钛网行颅骨缺损修补术38例,分析采用数字化三维成型钛网修补颅骨缺损手术的手术难度、手术时间、塑形满意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38例患者手术相对使用普通钛网手术难度大大降低、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钛网与颅骨贴合完美,术后外观满意,术后除1例皮瓣中心坏死出现并发症外,其余病例术后均无切口感染、皮瓣下积液及钛网外露。结论使用数字化三维成型钛网行颅骨缺损修补手术,手术难度降低,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塑形外观满意度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数字化成型钛网进行颅骨修补的临床推广价值.方法 选用数字化钛网、钛钉进行择期颅骨缺损修补成形术26例.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6个月至2年,常规行头颅X线片及CT检查,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头颅外形美观.结论 应用数字化成型钛网进行颅骨修补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感染机会少等优点,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双侧同时行颅骨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9例重型颅脑外伤行双侧去骨瓣减压的颅骨缺损患者,采用颅脑CT超薄扫描,三维钛网数字成型,双侧同时行颅骨修补手术。结果 9例重型颅脑外伤行双侧去骨瓣减压的颅骨缺损患者,双侧同时行颅骨修补手术,术后无一例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双侧同时行颅骨修补手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分次手术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减少数字化成型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措施。方法对75例采用数字化成型钛网颅骨修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出现并发症4例占5.3%,其中癫痫发作2例,钛网外露1例,颅内出血1例,均经相应治疗痊愈。其余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外观满意,无特殊并发症发生。结论颅骨修补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较多,通过加强重视、提高手术技巧等积极的措施预防,能明显减少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颅骨缺损可造成病人肉体和精神上的负担,而颅骨成型术则可解除这种负担,并能达到美容的目的,为此本文对干燥颅骨缺损、成型术前后的受力情况及修补物的选择进行了研究。 1 材料和方法:用干燥颅骨5例,在GT—100弹簧拉压试验机上垂直加压,测整颅的变形量,然后在右额顶骨开窗7×8cm测颅的变形量。最后在2mm及3mm厚的有机玻璃(甲基丙烯酸甲酯)纵横方向上相隔100mm钻孔,直径1.7mm,将  相似文献   

8.
用有机玻璃做颅骨缺损手术,在较大面积颅骨缺损或需较厚(3mm以上)有机玻璃时,术中成型较费时,且很难满意。我们参照Asimacopoulos制图法颅骨成形术方法(Journal of Neurosurgery 1977;47(5):790),改进颅骨成形术,效果理想。方法是:将一被水浸透薄纸片贴于患者颅骨缺损处的凹陷区头皮上,然后将用冷水调成的糊状石膏填充到凹陷区用手抹匀石膏,使与健侧颅骨外型对称。二十分钟后取下此石膏印子。用40℃温水调成糊状石膏,将石膏印子压于其上,使成印模。取有机玻璃置于印子与  相似文献   

9.
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自体颅骨修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1998年以来对颅内压增高需去骨瓣减压患者自体颅骨体外保存,待颅高压消退后,再将保存颅骨回植原骨窗达到颅骨成型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男13例,女8例,年龄19~66岁,平均48.5岁。外伤性颅内血肿18例,脑出血血肿清除3例。骨瓣大小约为6cm×8cm~10cm×12cm。颅骨离体保存3~9个月,行原位再植术。  相似文献   

10.
佟晓光  冯纪 《河北医药》2000,22(5):352-353
目的 研究用骨水泥对眶额部不规则颅骨缺损的I期修补及手术要点。方法 通过对15例各种原因引起的眶额部颅骨缺损的手术治疗,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 所有患者的额骨、眶骨和鼻骨等解剖标志基本恢复正常。骨水泥固定可靠,并发症很少。结论 眶额部不规则颅骨缺损,用骨水泥I期镶嵌成型修补。减少了第二次手术的痛苦,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颅骨缺损早期修补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3年至1999年对37例颅骨缺损早期进行颅骨成形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性29例,女性8例;年龄5~58岁,平均33.38岁。1.2 缺损原因: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手术所致的颅骨缺损31例;非脑外伤手术所致的颅骨缺损6例,其中脑肿瘤2例,脑溢血3例,颅骨病变手术1例。1.3 缺损部位及大小:额部9例,额颞部19例,颞部6例,颞枕部3例。缺损大小5×6cm~9×11cm,平均6×7cm。1.4 颅骨修补材料:自体颅骨,本组21例;硅橡胶涤纶丝网颅骨成形板,本组16例。1.5 成型手术时间:最早为术后第24天,2个月以内22例,3个月以内1…  相似文献   

12.
颅骨修补术后并发颅内血肿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自1986年以来,运用硅橡胶涤纶丝颅骨成型块修补颅骨缺损234例,其中并发颅内血肿6例。本文对颅骨修补术后颅内血肿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临床资料本组234例颅骨修补术后并发颅内血肿6例,发生率约26%。男5例,女1例。年龄20~42岁。三期手术时间:wtl年2例,l~3年2例,3年以上2例。颅骨缺损部位:左额额部2例,右额领顶3例,左顶枕部1例。缺损范围:scmXgcm3例,12cmX10cmZ例,10cmX10cml例。颅骨缺损原因均为外伤,颅内血肿清除减压术后。术后并发颅内血肿的类型:硬膜外《例,硬膜下和脑室内出血各1例。发生血肿时间:5例48小时之…  相似文献   

13.
自1989年以来,我们采用在开颅手术中锯掉的原颅骨片,埋藏于腹壁下组织内保存,待病人完全恢复后行颅骨自体移植手术,成功4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见表。体会 1.以前颅脑外伤行开颅手术时,大多将颅骨咬碎丢弃,即使脑瘤手术,锯掉的颅骨片扔掉者有之。其颅骨缺损处行有机玻璃修补,此法乃属异物植入成型,有一定的制作手续,其异物均有不同的刺激性而引起组织反应,所以术后常有积液而须经常穿刺增加感染机会。一旦感染即去除有机玻璃片及彻底的扩创术后伤口方得愈合。2.自体骨移植,其材料即采用自体肋骨,胫骨、髂骨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用骨水泥对眶额部不规则颅骨缺损的Ⅰ期修补及手术要点。方法 通过对15例各种原因引起的眶额部颅骨缺损的手术治疗 ,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 所有患者的额骨、眶骨和鼻骨等解剖标志基本恢复正常。骨水泥固定可靠 ,并发症很少。结论 眶额部不规则颅骨缺损 ,用骨水泥Ⅰ期镶嵌成型修补。减少了第二次手术的痛苦 ,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因创伤和手术等造成的颅骨缺损,除了达到改善功能恢复的需要,对颅骨成形术的美容学要求越来越高,而大骨瓣减压造成的额颞顶部颅骨缺损涉及的眉弓、颞窝、顶结节等处曲度大,塑形较困难。自2008年以来,笔者所在科开始应用数字化成型三维钛网修补大骨瓣减压造成的额颞顶部颅骨缺损,逐渐摸索出带颞肌蒂镶嵌法的手术方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1956岁。颅骨缺损原因:颅脑外伤术后44例,高血压脑出血减压术后6例。均为大骨瓣减压造成的额颞顶部颅骨缺损。缺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颞肌外与颞肌下数字化成型钛网修补额颞区大面积颅骨缺损的治疗效果,探讨最佳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数字化成型钛网修补额颞区颅骨缺损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颢肌外组22例,颞肌下组20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失血量、钛钉用量)、术后并发症(刀口感染、皮下积液、癫痫、颅内血肿、咀嚼受限、面瘫)及患者出院1个月后的外形满意度.结果 颞肌外钛网组修补的手术时问明显少于颞肌下组(t=2.42,P<0.05),但外形满意度低于颞肌下组(x2=36.31,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0,P>0.05).结论 颢肌外与颞肌下两种术式各有优缺点.在大面积额颞区颅骨修补术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手术医生的临床经验等因素综合考虑,个体化地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颅骨瓣腹壁皮下埋藏与再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们对开颅减压,取下的骨瓣行自体皮下暂时埋藏,待脑病康复后,取出骨瓣行颅骨复位成型共13例,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文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12~20岁5例,21~30岁2例,31~40岁3例,41~46岁8例。颅骨瓣部位:颞部7例,额部和顶部各3例,骨瓣大小5~8×7~10cm。颅骨瓣腹壁皮下埋藏时间64~120天者11例,138天1例,306天1例。再植术后12例切口Ⅰ期愈合,1例切口皮下积血,经穿刺抽吸后痊愈。二、手术方法:常规开颅减压手术后,将颅骨瓣浸泡于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内,洗净取迹,备用。  相似文献   

18.
赵建华  吴磊  陈兴河  冯继 《河北医药》2010,32(16):2220-2221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下三维塑形技术在颅骨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8例颅骨缺损患者,颅骨修补术前均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钛网板个性化设计,对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操作时间、钛钉使用量、术后美观满意度比较分析,以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三维成型塑形组平均手术时间(45±6)min,较手工塑形组(85±10)min明显缩短(P〈0.05),平均住院时间(9±1)d较手工塑形组(15±2)d短(P〈0.05),平均钛钉使用量较手工塑形减少4~5枚,患者对塑形效果均表示满意。结论使用三维数字化钛网修补效果优于人工塑形。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可塑性多孔型人工颅骨治疗颅骨缺损效果.方法 总结20例采用可塑性多孔型人工颅骨修补颅骨缺损病例.结果 20例均无感染,外观塑形良好,3例皮下积液治疗痊愈.结论 认为可塑性多孔型人工颅骨是较为理想颅骨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20.
将所取出的颅骨瓣超低温冷藏贮存,待需颅骨修补时,将已超低温冷藏的活骨组织自体颅骨瓣复温后回植,手术后可达到自体颅骨愈合的目的,从而改变了颅骨修补的手术方式。随访达2年,X线摄片示回植颅骨瓣生长良好,无1例发生回植自体颅骨瓣坏死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