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对血藤类中药复杂的用药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主要有鸡血藤类、大血藤类、红藤类、小红藤类及茜草血藤类。笔者对各类血藤的原植物来源进行了鉴定,并考证了历代本草学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血藤类药材除了包括《药典》收载的鸡血藤、大血藤和滇鸡血藤以外,还包括其他皮色发红或鲜品被斩断时流出红色汁液的藤类药材。由于药材性状及中文名称相似,导致其在临床使用和商业流通中容易引起混淆。因此,亟需建立一种准确的药材鉴别标识系统,从而快速、有效的区分不同的血藤类药材。方法:对76份血藤类药材的ITS2序列进行了分析,并基于自行编写的代码和开源代码PHP QR code的编码方式将它们转换成二维DNA条形码图片。此外,基于获得的ITS2序列建立了血藤类药材的ITS2条形码参考数据库,用于25份市售血藤类药材的检测。结果:不同血藤类药材的ITS2序列长度为207-235 bp,GC含量为57.5%-71.0%。NJ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鸡血藤、大血藤和滇鸡血藤分别各自聚为一支,可有效区分。BLAST鉴定结果显示,其准确率为100%。生成的二维DNA条形码图片直观,准确的展示了不同血藤类药材的ITS2序列特征。25份市售药材的鉴定结果显示,其中22份与标签标识一致,3份标识为“滇鸡血藤”的药材,经鉴定为“鸡血藤”。结论:二维DNA条形码标识系统能够准确有效地区分市场上不同的血藤类药材,可应用于药材的流通监管。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藤类苗药治病的医药规律,通过查阅文献、民间走访,收集藤类苗物97味,选取苗医应用藤类苗药治病的有效验方316首,对所用药物及治疗病症加以整理分析。结果表明,60%的藤类苗药具祛风除湿、通气止痛、活血散瘀等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类疾病;32.6%的验方可治疗风湿疼痛、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等疾病。说明苗医应用藤类苗药治病的规律与藤类药物多具"舒通筋脉,通气散血"功效的认识吻合,为丰富苗医药理论和藤类药材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藤类药是传统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藤类药功效多样并具善走行通利的特点,且无散血伤阴之弊,故广泛应用于临床。多数藤类药作用温和,少数药物的毒副作用亦应注意。藤类药的应用体现了"久病入络"以及络病以通为用的原则。用好藤类药有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血藤为苗药“四大血”之一。但以血藤为名在民间使用的品种有五味子科血藤 10 余种,豆科血藤 10余种,此外尚有非上述两科品种的大血藤(木通科大血藤)、虎杖根、茜草根。根据流行于黔北、川南、渝南山区苗医使用“四大血”的习惯,木通科大血藤即(四大血)中“活血”,虎杖根在我国西南苗医中不作为血藤使用,茜草根为苗医所称之“红龙须”,不作为血藤使用。并提出“四大血”中的血藤最好大、小血藤(豆科血藤配伍五味子科血藤)并用。  相似文献   

6.
血藤为苗药“四大血”之一。本文对五味子科血藤常见的 14 个品种香血藤(红花五味子)、黄龙藤(合蕊五味子)、紫金血藤(翼梗五味子)、花血藤(金山五味子)、凤庆鸡血藤(内南五味子)、小血藤(铁箍散)、五香血藤(华中五味子)、黑老虎(冷饭团)、地血香(异型南五味子)、红木香(长梗五味子)、吹风散(冷饭藤)、小花五味子根、绿叶五味子、五香藤(中间近缘五味子)进行了考辨。指出了它们共同的特点为藤行通络、中空通气、气香止痛、养血活血、止痛之力,根胜于藤。并认为本科植物可互代作为小血藤使用,与豆科血藤配伍可增强功效互补性。  相似文献   

7.
血藤为苗药"四大血"之一.本文对立科血藤中常见的10个品种,即白花油麻藤,三叶鸡血藤(喙果崖豆藤)、牛马藤(常绿油麻藤)、网络鸡血藤(网络崖豆藤)、丰城鸡血藤、亮叶崖豆藤、昆明鸡血藤(香花崖豆藤)、鸡血藤(密花豆)、老鸦花藤(密绒毛油麻藤)、红血藤进行了考辨.指出其共性为藤行通络、中空通气、色红入血、较少香味、味涩性敛,主张豆科血藤作为大血藤使用为宜,当大小血藤并用时,宜以豆科血藤配伍五味子科血藤使用,才能达到养血、止痛兼优的功能互补目的.  相似文献   

8.
血藤为苗药“四大血”之一。本文对豆科血藤中常见的 10 个品种,即白花油麻藤、三叶鸡血藤(喙果崖豆藤)、牛马藤(常绿油麻藤)、网络鸡血藤(网络崖豆藤)、丰城鸡血藤、亮叶崖豆藤、昆明鸡血藤(香花崖豆藤)、鸡血藤(密花豆)、老鸦花藤(密绒毛油麻藤)、红血藤进行了考辨。指出其共性为藤行通络、中空通气、色红入血、较少香味、味涩性敛,主张豆科血藤作为大血藤使用为宜,当大小血藤并用时,宜以豆科血藤配伍五味子科血藤使用,才能达到养血、止痛兼优的功能互补目的。  相似文献   

9.
刘敬霞教授认为,脑卒中为本虚标实之证,病初在经在气,久病入血入络,故辨证中应首辨病证标本虚实。在治疗中刘教授认为,藤类药具有舒展蔓延、通经活络之性,可深入经络,治疗脑卒中在经在络之病。将藤类药灵活配伍,可加强活血化瘀、熄风化痰、滋阴通络等功效。  相似文献   

10.
谈“血藤”     
<正> 血藤是常用中药,笔者在临床调剂中发现不同的地方作为血藤入药的中药有所不同。有些地方认为血藤就是鸡血藤。造成对血藤临床使用的模糊认识。事实上,以血藤为名入药的中药有两种:一种学名称“血藤”;另一种学名称“鸡血藤”,别名“血藤”。两种药物区别如下: (1) 来源不同,血藤是木兰科翼梗五味子Schisandra henryi clarke或华中五味子S. sphenanthera Rehd.et Wills等的藤茎;鸡血藤是豆科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as或香花崖豆藤Millettia diekiana Harms等的藤  相似文献   

11.
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是中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提高临床疗效,必须提高中药质量。同名异物,同物异名,乱代乱用为目前中药饮片质量下降原因之一。常造成“病准,方对,药不灵”之现象,严重影响中医临床疗效。血藤,红藤,鸡血藤的中医处方用名和实际调配混乱和差错就是其中之一。一、基原血藤。系木通科大血藤属植物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Oliv.)Rehd.etWils.的干燥藤茎。始载于《本草拾遗》。目前处方常见用名有大血藤、红藤、血通、血木通、大血藤。《中国药典》1985年版收载为大血藤,又名红藤。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所用血藤为木兰科五味子属植物翼梗五味子Schisandra henryi Clarke.的藤茎,又名血藤、血通、血木通、活血藤。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毛血藤根茎的挥发性成分,为毛血藤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毛血藤根茎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99个化学成分,鉴别出60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68.598%,其主要成分为柏木脑(7.001%),麝香草酚(5.948%),己醛(4.593%),双戊烯(3.708%),芳姜黄酮(3.438%),壬醛(3.256%)等。结论:本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毛血藤根茎的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为毛血藤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辨别分析一下珠江源地区血藤的来源。方法;查阅了有关资料,血藤产区广泛,药源丰富,多为就地取材,来源十分混乱。仅珠江源地区血藤就有豆科(巴豆藤属、油麻藤属、蝶形花科,鸡血藤属),五味子科北五味子属第几种植物。结果:来源不一,疗效有异。结论:临床上应区别应用。  相似文献   

14.
徐险峰  黄枫  郑晓辉 《河南中医》2014,(7):1410-1411
常用于湿热痹的岭南藤类中药材有络石藤、忍冬藤、鸡矢藤等,其性多偏寒;常用于寒湿痹的岭南藤类中药材有海风藤、石楠藤等,其性多偏温。岭南藤类中药材,虽名均为藤,但性味功效主治有所不同,故用药时,必须精于药的鉴别,用药须辨寒热温凉、性味归经。  相似文献   

15.
冠盖藤化学成分预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黎明 《中医药导报》2011,17(7):90-91
目的:采用系统预试法对冠盖藤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预实验,初步探索冠盖藤的化学成分。方法:分别对冠盖藤用水和乙醇提取,取滤液做理化鉴别。结果:冠盖藤中含有鞣质,糖、多糖及还原糖类成分,皂苷类成分,黄酮类成分,植物甾醇、三萜类成分,内酯、香豆素类成分,酚类成分。不含有生物碱类成分。可能含有蒽醌类成分,有机酸,强心苷类成分。结论:初步确定冠盖藤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为冠盖藤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小血藤药材质量标准。方法:采集来自贵州六批次小血藤药材,参考2015版《中国药典》和2003版《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对小血藤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包括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建别、水分检查、总灰分检查及浸出物检查。结果:六批小血藤的性状特征相似,显微特征明显;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专属性强;水分为8.90%~10.08%,平均值9.52%;总灰分为11.1%~12.7%,平均值11.8%;水溶性浸出物为12.83%~16.55%,平均值14.9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为小血藤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系统预试法对冠盖藤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预实验,初步探索冠盖藤的化学成分。方法:分别对盖藤用水和乙醇提取,取滤液做理化鉴别。结果:冠盖藤中含有鞣质,糖、多糖及还原糖类成分,皂苷类成分,黄酮类成分,物甾醇、三萜类成分,内酯、香豆素类成分,酚类成分。不合有生物碱类成分。可能含有蒽醌类成分,有机酸,强心苷类成分。论:初步确定冠盖藤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为冠盖藤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8.
张智龙教授临证运用藤类药治疗经络筋脉病证,每获良效。现介绍其临床辨析运用藤类药之经验,以期为同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10种石南藤类药材的薄层定性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0种石南藤类药材的薄层定性鉴别张留记翟乙娟都恒青(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郑州450004)石南藤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图经本草》,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强腰脚,补虚止咳,止痛的功效。目前全国各地所用石南藤的品种较为复杂,涉及到4科近10种植物。为了对不同来源的石南藤进行鉴定,保证合理用药,我们采用薄层色谱法对10种不同来源的石南藤类药材进行了定性分析,为石南藤类药材的鉴别提供了科学依据。现介绍如下。1实验仪器?...  相似文献   

20.
鸡血藤为豆科密花豆属植物密花豆和崖豆藤属植物香花崖豆藤的根和藤。其异物同名品种甚多,常见的还有同科崖豆藤属植物网络鸡血藤(南方个别地区以此作鸡血藤);光叶崖豆藤(两广部分地区以其根作鸡血藤);白花油麻藤(其藤部广州又称血枫藤,也有混作鸡血藤用者);大血藤科大血藤属植物大血藤的根和藤(北京地区用作鸡血藤)。鸡血藤性味苦、甘,温。具有补血行血、通经活络之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