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0 毫秒
1.
目的 分析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效果,以供参考.方法 选择2005年2月-2012年1月我院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程度的差异性.结果 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98.0%.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法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刺五加注射液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年龄较高 ,发病率虽然只占颈椎病的 9 4 4 %。但老年患者常因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 ,而引起大脑缺血和脑血栓形成。因此 ,改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状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自1997年 6月至 1999年 7月间观察了刺五加注射液对3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疗效 ,现报导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具备体位性眩晕或伴有猝倒史 ,恶心、呕吐 ,肢体麻木 ,头痛 ,听或视觉异常等症状 ,颈椎X线有Luschka关节增生 ,间隙变窄 ,符合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有关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1]的患者 …  相似文献   

3.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多发于中、老年人 ,尤其是长时间低头工作者。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指因椎动脉受到病理性损害 ,使血流量减少 ,椎动脉供血不足而产生的症候群。表现为头痛 ,眩晕 ,耳鸣 ,耳聋 ,视物不清 ,有体位性猝倒 ,颈椎侧弯后伸时 ,症状加重。X片示 :横突间距变小 ,钩椎关节增生。国外有人统计 ,约 70 %的颈椎病患者伴有椎动脉受累。因此 ,有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解决大部分颈椎病患者的痛苦。自 1997年以来 ,笔者以粗针短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6 2例 ,疗效明显 ,另设常规针法对照组 5 8例对照观察 ,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究针灸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完善临床对颈椎病的治疗对策。方法根据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所收治的39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全部患者均以针灸治疗为主,最长治疗治疗期为3个月,回顾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中治愈28例,治愈率为71.79%;有效11例,有效率为28.21%;无效0例,无效率为0%,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治疗过程中未见患者出现不适感或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可联合使用其他辅助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结论针灸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治疗方法简单有效,治疗起效快、疗效稳定,可作为临床对椎动脉型颈椎病以及颈椎病的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临床上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小。有些中青年患者因为眩晕,而拍颈椎X线未见明显异常,忽略了颈椎病诊断,特别是在非专科门诊就诊时。笔  相似文献   

6.
朱萍 《医疗装备》2022,(6):66-68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萍乡市湘东区中医院收治的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推拿手法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均治疗10 d,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疼痛程度[采用视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综合康复治疗,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3个月的综合康复治疗,60例患者中25例患者治愈,22例患者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11例患者的病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2例患者的病症较治疗前未有显著好转,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58/60)。结论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中,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8.
何旭鹏 《现代保健》2012,(16):49-50
目的 探讨运动头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998-2011 年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150 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78 例和对照组72 例,治疗组采用运动头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体针辨证治疗,并对两组疗效加以对比.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6.1%,优良率66.7%,对照组有效率86.1%,优良率4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运动头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较好的疗效,可以做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并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分析这种方法是否具有临床的可行性,科学性,以及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患者58例,对所有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收集临床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针灸治疗后患者的颈椎病有效率超过90%,其中痊愈23率,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针灸治疗对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显著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椎动脉单侧狭窄健侧椎动脉代偿时的MRA直径。方法 测量椎动脉MRA,分两组:(1)正常组50例。(2)椎动脉型颈椎病组26例,26例患者中筛选出13例单侧狭窄直径小于1.6mm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并做了统计学检验。结果 椎动脉型颈椎病健侧与正常人椎动脉直径比较,健侧直径明显大于正常人椎动脉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侧椎动脉出现了代偿,MRA表现为椎动脉直径增宽,椎动脉血流丰富。结论 当头颈不运动时,一侧椎动脉严重狭窄闭塞后健侧椎动脉可出现代偿,缓解椎-基底动脉血供的不足;但并不能代偿头颈运动不慎时狭窄侧椎-基底动脉系的缺血,而由此引起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的发作。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因复杂多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椎动脉单侧狭窄健侧椎动脉代偿时的MRA直径。方法测量椎动脉MRA,分两组(1)正常组50例。(2)椎动脉型颈椎病组26例,26例患者中筛选出13例单侧狭窄直径小于1.6mm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并做了统计学检验。结果椎动脉型颈椎病健侧与正常人椎动脉直径比较,健侧直径明显大于正常人椎动脉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侧椎动脉出现了代偿,MRA表现为椎动脉直径增宽,椎动脉血流丰富。结论当头颈不运动时,一侧椎动脉严重狭窄闭塞后健侧椎动脉可出现代偿,缓解椎-基底动脉血供的不足;但并不能代偿头颈运动不慎时狭窄侧椎-基底动脉系的缺血,而由此引起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的发作。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因复杂多样。  相似文献   

12.
椎动脉型颈椎病单侧椎动脉狭窄健侧代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单侧狭窄患者健侧代偿的椎动脉MRA(磁共振血管成像)直径。方法从2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筛选出13例单侧椎动脉狭窄直径<1.6 mm的患者,对其狭窄侧和健侧椎动脉MRA直径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当一侧椎动脉狭窄健侧椎动脉可出现代偿,椎动脉MRA表现为椎动脉直径增宽。结论一般情况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若一侧椎动脉狭窄健侧椎动脉可出现代偿,缓解椎—基底动脉血供的不足,不引起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的发作。当一侧椎动脉狭窄颈部运动等多种因素存在时,不能代偿狭窄侧椎—基底动脉系的缺血,引起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的发作。  相似文献   

13.
刘晓峰 《中国卫生产业》2013,(12):175-175,178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对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对该院在2011年01月—2013年0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使用益气活血方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使用颈复康颗粒进行口服治疗,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都没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气活血方对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鲁光华  叶磊  赵厚睿 《疾病控制杂志》2006,10(5):472-472,475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为椎动脉Ⅱ段(进入颈6横突孔以后至进入颅内以前的椎动脉段)受压或刺激而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出现的症候群。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是诸型颈椎病中最复杂的一型,据统计约30%的颈椎病患者属此类型。CS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椎动脉型颈椎病经“五步法”(牵、按、熏、灸、电)治疗后其血管解剖结构和血液动力学的变化.为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因及评价“五步法”治疗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椎动脉型颈椎病127例及正常对照组4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及转颈试验观察病例组经“五步法”治疗后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结果(1)在127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有78例椎动脉内径偏细,其血流速度低于而阻力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O.05);另有49例椎动脉走形异常,其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在转颈试验后也分别低于和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O.05)。(2)采用“五步法”治疗后,这些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都恢复到正常范围;血流阻力指数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O.05),但仍高于对照组(P〈O.05)。(3)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其血管内径及走形异常等解剖结构未见改变。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椎动脉内径偏细、走形异常原因引起,导致血供不足、阻力增高血流动力学改变;“五步法”治疗后,血流速度恢复正常,阻力指数降低.但结构无变化。  相似文献   

16.
椎动脉型颈椎病以头晕、目眩、耳鸣、颈部旋转和后伸时眩晕加重或恶心呕吐甚至突然昏倒为主要表现,是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病。我们从2002-2006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现将其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方法:治疗组对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照组对100例患者进行舒血宁静脉滴注治疗,十天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9%和76%,两组相比,前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疗效好、易于操作、安全性较高的优点,是一项适合在各级医院应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袁雪荣 《泰山卫生》2004,28(3):25-25
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是颈椎骨质增生压迫椎内动脉所致的综合征。笔者近2年来应用静脉滴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4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分析用经颅多普勒(TCD)与彩超对椎动脉型颈椎病与其他颈椎病VBA系统供血情况测定的差异。方法应用彩超和TCD检查2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与26例其他类型颈椎病患者的椎-基底动脉(VBA)系统二维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VBA系统TCD与彩超异常率分别为64.3%,53.6%;其他类型颈椎病患者的VBA系统TCD与彩超异常率分别为26.9%,19.2%,差异显著,p<0.01。结论彩超与TCD联合检查颈椎病患者的VBA系统,证实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VBA系统血液循环障碍客观存在,揭示了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表现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徐立勇 《现代保健》2011,(11):159-160
目的 观察针刺加激光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刺颈夹脊加激光照射治疗,并与推拿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5.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针刺夹脊穴加激光照射的疗效具有持续性和积累性,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后治愈率和有效率均较治疗1个疗程为高.结论 针刺加激光照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