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指标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竣工卫生验收时应如何进行卫生预评价 ?作为竣工验收评价标准的综合指数应如何计算 ?按照《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规范》[1 ] ,本文以炼油厂某车间为例应用预评价指标试评价如下。1 测试点单项指数 Pi1.1 生产性毒物 经现场调查 ,炼油厂某车间空气中存在 7种生产性毒物 ,按劳动卫生规范要求设置测试点进行监测 ,先计算各测试点监测数据的算术均值 ,进而计算测试点单项指数 Pi值 ,见表 1。表中最高容许浓度 ,总烃参照前苏联标准 ,其余毒物以《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 - 79和《车间空气中聚丙烯卫生标准》GB1…  相似文献   

2.
某新建火力发电厂职业卫生学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新建火力发电厂职业卫生现状,按规范测定生产性有害因素浓度(强度)。结果表明,粉尘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毒物、噪声均未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粉尘测定点单项指数大于1,毒物、噪声测定点单项指数小于1,测试项目综合指数为0.96,评价分级为I组,综合卫生预评价标准合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万吨甲醛生产线新建工程投产后,能否造成对工人健康产生影响或明显的职业危害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 按劳动卫生规范要求进行监测,用《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规范》中的单项指数(Pi)及综合指数(I)进行评价。结果 经计算,该化工厂综合指数I为0.69,I≤1.0,评价为I级,综合卫生评价结果为合格。结论 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为合格,达到国家竣工卫生验收要求,可以投入生产。  相似文献   

4.
晋安区工业企业劳动卫生状况评价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规范》对工业企业劳动卫生状况评价的应用情况。方法:用《规范》单项指数Pi方法,对本地区120家工业企业的职业卫生现状进行评价。结果:在各行业职业危害综合指数评价构成比中,合格(≤1.0)和基本合格(1-1.2)企业77家(64.2%),限期治理12家(10.0%),不合格31家(25.8%),结论:用《规范》进行卫生学评价,更能反映这个地区行业的职业卫生现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和监督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建设项目预防性卫生监督(既工业卫生“三同时”)工作逐渐开展起来,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这项工作开展时间较短,可供参考的资料较少,在某些有害因素(如噪声)评价过程中,单项指数就没有现成计算公式。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尝试了一些计算方法,比较方便实用,但是感觉不太完善。这些问题虽小,却很实用,有一定的普及性,也有不同的观点,写出来请大家讨论指正,以求得最好的方法。 在建设项目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中,有害因素的评价方法,主要依据卫生部1994年6月30日发布的《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规范》,有关内容摘录如下:附录C 卫生预评价指标C.1.1 单项指数 Pi=Ci/Si(某测试点单项指数);ci=某测试点实测数据平均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涂料行业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卫生现状,确定是否达到卫生学要求,按规范测定生产性有害因素浓度(强度).结果总体工程噪声单项指数Pi=0.78,粉尘单项指数Pi=0.15,苯系物单项指数Pi=0.20.各项测定指标单项指数均小于1,测定项目综合指数I=0.4,评价分级为1级,综合卫生评价合格.  相似文献   

7.
某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测试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试评价竣工验收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方法:参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规范》、《设计项目职业卫生审查、验收管理办法》相关的职业卫生标准、检测和检验方法,进行职业卫生测试与评价。结果:作业场所五氧化二磷、氮化物、磷矿尘及噪声职业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测试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样品达标率为100%,单项指数(-↑Pi)均未超标,综合指数I为0.56%,评价分级为I级,综合职业卫生评价标准为合格。结论:建设项目开展“前期预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医院候诊室属公共场所(国发[1987]24号。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均已发布,为使医院卫生管理工作实现微机联网与程序管理,本文创立一种数学模型进行医院卫生管理,介绍如下:一、数学模型的创立1.单项指数(Ii):Ii=单项指数值。Ci=各监测点所测数据的算术均值。Li=Ci所对应的卫生标准值。(1)气流、相对湿度:Li=(上限值+下限值)/2当C》Li时:h。L。g(3XL;/C.)(IB)当C;<Li时:I;一L。g(3XC.儿;)(IC)(2)细菌总数:I;一/5:7E:(2)(3)交叉感染如发生交叉感染:h—3.00(3)(4)…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某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现状,确定其是否达到卫生学要求,按规范测定生产性有害因素浓度(强度),结果总体工程噪声监测合格率为83.6%,煤尘浓度合格率为100.0%。各项测定指标单项指数均小于1,测定项目综合指数为0.82,评价分级为I级,综合卫生评价合格。  相似文献   

10.
茂名乙烯工程试产职业卫生学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茂名石化三十万吨乙烯工程试产职业卫生现状。方法按规范测定生产性有害因素浓度(强度)。结果毒物、噪声、粉尘、放射性同位素均未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结论各项测定指标所有测定点单项指数均小于1,测试项目综合指数为050,评价分级为Ⅰ级,综合卫生预评价标准合格。  相似文献   

11.
催化重整芳烃分离联合装置劳动卫生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催化重整芳烃分离联合装置作业场所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 ,结果毒物、噪声、放射性同位素均未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各项监测指标所有监测点单项指数均小于 1,测试项目综合指数为 0 49,评价分级为Ⅰ级 ,综合卫生预评价标准合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找出影响公共场所卫生质量的主要因素,作出科学的卫生质量评价。方法: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太原市1998-2000年6种文化娱乐业的公共场所进行了评价。结果:6种场所卫生质量接近,其中歌舞厅、影剧院、酒吧(旅店附设)、台球室(旅店附设)卫生质量较好,分布于第I级;网球馆、保龄球馆卫生质量较差,分布于第Ⅱ级。单项指标质量指数评价表明:影响文化娱乐场所卫生质量的主要因素为CO2、噪声、CO。结论:1998-2000年太原市文化娱乐场所卫生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3.
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指数综合评价最佳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综合评价的最佳模式。方法采用公共场所卫生指数综合评价方法(WS/T199—2001)推荐的模式P=√Iav(Iav+ks)及其“修改模式”Px=√0+Iav(Iav+ks)(增加表示超标分指数个数的参数0)对6份公共场所客房空气的监测数据(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甲醛、细菌总数)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其进行效能比较和发生分辨失效的原因分析。结果推荐模式的综合指数结果显示:6份公共场所客房点1、2、3、4、5和6空气综合指数分别为0.59、0.63、0.71、1.72、1.78和1.85,而“修改模式”结果显示6个点对应的空气综合指数分别为0.59、0.63、1.23、1.99、2.27和2.33;推荐模式与“修改模式”评价结果不一表现在:点3空气质量等级分别为合格与较差,点5、6空气质量等级分别为较差与很差;其余3个点的2种模式的评价结果一致。结论“修改模式”计算出来的综合指数较推荐模式的综合指数具有更强的分辨效能、警示作用,同时更符合客观实际和卫生学要求,是目前公共场所室内空气卫生质量综合评价比较理想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热电厂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职业危害状况。[方法]按照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进行评价,计算各测试项目单项指数和综合指数。[结果]粉尘合格率为91.67%.噪声合格率为82.35%,其他项目合格率均为100%。[结论]综合卫生评价为合格,但在个别作业岗位应注意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5.
单项指数和综合指数是《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规范》(卫生部1994.6.30)中的评价指标,是工业卫生竣工验收的较为实用的评价指标。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及相关配套法规颁布实施以来,该指标仍然沿用至今,尤其常用于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随着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该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存在利和弊,在此和同行们商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某炼油厂二加氢联合装置试运行阶段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 通过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采用单项指数和综合指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联合装置总平面布置和设备布局合理,卫生防护设施完善,建立健全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通过现场检测,粉尘和毒物全部合格,高温和噪声达标率分别为76.74%和93.02%。结论 计算得出综合指数为0.5085,根据综合卫生评价分级标准属I级,联合装置综合卫生评价为合格。  相似文献   

17.
某石化企业乙烯三期及ABS工程劳动卫生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作业场所劳动卫生学调查,结果各项监测指标单项指数达标率有害气体为94.2%,粉尘为66.7%,噪声为86.7%。该工程各各生产装置的综合指数均小于1,评价分级均为Ⅰ级,综合卫生预评价为合格。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燃气行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卫生现状,确定是否达到卫生学要求,按规范测定生产性有害因素浓度(强度).结果总体工程噪声单项指数Pi=0.52,综合卫生评价基本合格.应加强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预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9.
霍亚平 《职业与健康》2003,19(10):138-139
目的 通过竣工验收项目卫生指标监测评价,为职业危害因素的治理提供依据。方法 连云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依据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规范,对某化工企业合成氨技改项目进行竣工验收卫生学评价。结果 该技改项目生产环境职业危害因素综合评价指数(I)为0.80,评价分级为I级,评价结论为“合格”。但有两项危害因素监测点超标率分别为20%和30%;不同监测点不同监测时间样品超标率达2.2%~26.7%。结论 对验收合格的建设项目,仍要加强职业危害因素防护措施的投入和定期的有害因素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0.
对甲胺生产工程作业场所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结果各项监到指标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该工程卫生综合评价指数小于1,评价分级为I级,综合卫生预评价为合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