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MRI)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与动态增强(DCE)扫描对前列腺癌术前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82例穿刺活检疑似前列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DCE-MRI与DWI检查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比较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不同b值的ADC值。结果以病理学活检为"金标准",DCE-MRI联合DWI检查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3.33%、89.19%、91.46%,其敏感性与病理学比较无差异(P0.05);前列腺癌不同b值的ADC值均小于前列腺增生,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3.0T MRI多b值DWI与DCE-MRI在诊断前列腺癌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术前可有效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联合磁共振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癌(PCa)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PCa患者42例(观察组)和前列腺增生患者58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分析DKI及DWI各参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MK、Ka、Kr、FA值均明显升高,而MD、Da、Dr及ADC值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Ca患者中MK、Ka、Kr特异度最高,MD、Da、Dr及ADC的敏感度最高。结论3.0T磁共振在PCa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且DKI联合DWI可为PCa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并取同期36名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均行MR常规扫描以及MR-DWI检查,选出感兴趣区(regionsofinterest,ROI),详细记录DWI信号强度与ADC值,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50s/mm2、800s/mm2时,前列腺癌组DWI信号强度均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与对照组(P0.05),但前列腺增生组与对照组DWI信号强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800s/mm2时,前列腺癌组ADC值明显小于前列腺增生组与对照组(P0.05),前列腺增生组与对照组ADC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MR-DWI ADC值测定可为前列腺疾病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对鉴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海青  张子林 《安徽医学》2021,42(3):277-280
目的 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及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对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诊断的作用与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前列腺疾病的患者54例,均进行常规MR扫描及DWI、MRS及DCE-MRI扫描,扫描完毕后在SyngoVB19后处理工作站上对数据进行测量并记录.记录并比较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ADC值的差异.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计算DWI、DCE-MRI、MRS单独诊断、两两结合以及共同联合诊断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及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54例患者中,前列腺增生16例,前列腺癌38例.前列腺增生组的ADC值为[(1.337±0.150)×10-3mm2/s],前列腺癌组的ADC值[(0.910±0.241)×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所获得的ADC值最佳阈值为1.169×10-3mm2/s,MRS(Cho+Cr)/Ci值通过ROC曲线所获得的最佳阈值为1.185.三种方法单独诊断中,DWI准确性最高,ROC曲线下面积最大,诊断效能最高.两两联合诊断,DWI联合DCE-MRI准确性最高,ROC曲线下面积最大,诊断效能最高.结论 多模态MRI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灰色区域PSA值伴有肾功能不全患者磁共振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7年6月在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前列腺癌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穿刺前磁共振结果,两组患均者存在肾功能不全,无法行动态磁共振扫描。结果:当采用较低b值重建后ADC图示各界限显示较模糊,不能很好区分组织界限;b值为800 s/mm~2,前列腺癌组织信号强度明显增强,解剖结构显示清晰,癌灶在ADC图像为低信号。观察组与对照组DWI信号强度、AD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磁共振有45例诊断为前列腺癌,3例诊断为前列腺增生,诊断符合率93.75%。结论: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像分析灰色区域PSA值伴有肾功能不全患者前列腺组织,对诊断前列腺癌准确性较高,可以为后续诊断、治疗提供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6.
王忠 《西部医学》2016,28(10):1451-1454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与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对前列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35例临床诊断前列腺癌和28例前列腺增生的病人,进行常规扫描、DWI以及DCE-MRI扫描后图像分析,重点关注前列腺癌病灶及前列腺增生病灶的弥散加权信号改变,测量表观察弥散系数(ADC)值;动态增强峰值时间及增强延时扫描强化程度随时间变化表现进行探讨。结果在DWI序列上,前列腺癌呈明显高信号,ADC值减低;前列腺增生DWI序列信号无明显增高,ADC值无明显减低;在DCE-MRI上,前列腺癌呈早期迅速强化,延时扫描,可缓慢下降或持续强化,但强化程度不会升高;前列腺增生结节呈逐渐强化,延时扫描,强化程度略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序列和DCE序列相结合运用,能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MRI)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癌诊断及分化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经临床证实的23例前列腺癌(PCa)和21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采用GE3.0T超导型MRI扫描仪行常规序列及高b值DWI序列检查。分析b值分别为1000s/mm~2、2000s/mm~2时,PCa病灶与BPH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变化趋势及有无统计学意义。将23例前列腺癌患者根据病理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组、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分别测量各组病灶ADC值,观察分析不同分化程度组间病灶ADC值差异及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PCa病灶于b值为2000s/mm~2时较1000s/mm~2所测平均ADC值为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b值ADC伪彩图所测PCa病灶平均ADC值低于BPH,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病灶依据不同病理分化程度分组所测ADC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b值DWI及ADC值定量分析对于PCa的诊断、分化程度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比较磁共振( MRI) 扩散加权成像前列腺癌、慢性炎症表观弥散系数差别,研究MR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前列腺周围叶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病理证实13例前列腺癌、9例慢性前列腺炎1.5T MRI DWI 研究表观弥散系数(ADC),比较前列腺癌及炎症DWI特征及ADC值差别.结果 13例前列腺癌灶的ADC值为(0.78±0.31)×10-3mm2/s, 9例慢性前列腺炎ADC值为(1.02±0.29)×10-3mm2 /s,前列腺癌与前列腺炎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1.5T MRI DWI对前列腺周围叶肿瘤与炎症组织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8例前列腺癌和6例前列腺增生的DWI和ADC图像表现,测量癌肿区和前列腺增生区的ADC值,对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 6例前列腺增生的中央腺体在DWI上呈不均匀稍高信号,ADC值平均为1.16。18例前列腺癌中7例位于中央腺体,在T2WI上无明确肿瘤显示。17例肿瘤在DWI上呈明显高信号,1例呈稍高信号;18个前列腺癌的平均ADC值为0.64。两组ADC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08,P0.01)。结论 DWI在鉴别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中具有重要价值,应作为前列腺检查的常规序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2加权成像(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4月就诊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119例,均行常规MRI、DWI和DCE-MRI检查。结果:119例疑似患者中,有69例诊断为前列腺癌,有50例诊断为前列腺增生;T2WI、DWI和DCE-MRI联合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性为97.10%,明显高于T2WI、DWI单独诊断(均P<0.05);T2WI、DWI、DCE-MRI及联合诊断前列腺癌特异性、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前列腺癌Ktrans、KeP、Ve和VP分别为(1.42±0.87)、(1.83±0.80)、(0.84±0.21)和(0.15±0.07),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均P<0.05),而ADC为(0.92±0.34)×10-3 mm2/s,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P<0.05);Ktrans、KeP、Ve、VP与Gleason评分无相关性(均P>0.05),ADC值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r=-0.508,P<0.05)。结论:T2WI、DWI及DCE-MRI联合用于诊断前列腺癌有较好的效果,其中DWI及DCE-MRI可为诊断提供客观参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3.0T 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经穿刺病理证实的7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3.0T MRI对研究对象进行常规平扫、动态增强扫描(DCE)及弥撒加权成像(DWI),以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3.0T MRI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中的诊断效能。结果经MRI检查发现存在28例前列腺癌,29例为前列腺增生,其他13例,MRI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76.32%,准确率为81.43%,阳性预测值为75.68%,阴性预测值为87.88%;前列腺癌患者DCE各参数均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者(P<0.05);前列腺癌患者在b值为50、80s/mm2时DWI信号强度均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者(P<0.05)。结论3.0T MR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应用价值较佳,其中DCE参数、DWI信号强度还可为前列腺癌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3.0T MR动态增强成像(MR DCE-MR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8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前列腺癌50例,前列腺增生30例,均行DCE-MRI与3.0T MR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采用DCE-MRI诊断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并分析两者的平均达峰时间(Tmax)、最大增强斜率(MSI)及信号增强率(SER)。比较DCE-MRI与DWI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50例前列腺癌患者中,32例为前列腺癌,18例为中央区癌。前列腺癌Tmax为(69068.34±18005)ms、MSI为(216.02±43.24)、SER为(1 2 2.0 5±1 7.3 4)。前列腺增生Tmax为(83012.56±24352.19)ms、MSI为(1 8 7.2 6±2 9.3 5)、SER为(108.37±11.98)。前列腺癌Tmax早于前列腺增生、MSI、SER较前列腺增生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度62.00%、特异度90.00%及准确度82.00%;T2W1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度71.00%、特异度84.00%及准确度76.00%。两者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E-MRI与DWI均可用于诊断前列腺癌,在前列腺病变中各具有特征性表现.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MRI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诊断鉴别中的应用。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的前列腺病变患者病变类型对应前列腺增生组、前列腺癌组;另筛选同期于本院行健康体检的30名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MRI-DWI参数,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RI-DWI参数对前列腺病变、前列腺癌的诊断鉴别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前列腺癌组D、ADC显著较低,f显著较高(P<0.5);与前列腺增生组比较,前列腺癌组D、ADC显著较低,D~*、f显著较高(P<0.05);但前列腺增生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MRI-DWI参数诊断前列腺疾病时ADC曲线下面积值(AUC)最高,以1.001×10^-3mm^2/s为cut-off,灵敏度为59.00%、特异度96.70%;联合诊断时特异性上升至100.00%;单一参数诊断前列腺癌时同样以ADCAUC值最高,1.269×10^-3mm^2/s为cut-off,其预测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高达86.10%;与联合诊断一致。结论MRI-DWI扫描在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鉴别诊断有较高效能,值得临床推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MRI平扫联合应用DWI、MRS、DCE-MRI对前列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7-85岁中老年男性153例行常规磁共振检查,其中正常前列腺病人联合弥散加权像、波谱分析,疑诊前列腺癌和增生病人联合DWI、MRS及DCE-MRI检查,后行DWI和MRS分析,绘制DCE-MRI感兴趣区时间-信号曲线。统计分析正常前列腺生物学行为、代谢产物特征,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两种病变生物学行为、代谢产物胆碱(Cho)、枸橼酸盐(Cit)、肌酸(Cre)的峰值特征及(Cho+Cre)/Cit均值的比较,以及动态增强分析增生和癌变血液动力学特征,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后MRI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病例进行穿刺或电切活检比较两者的符合率。结果 30例正常前列腺中央区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外周带T1WI呈均匀中等或略偏低信号,T2WI中央区呈中等信号,外周带呈新月形高信号,DWI正常前列腺中央区、外周带信号无显著差异。正常前列腺中央腺区、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之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前列腺外周带与前列腺增生之间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前列腺外周带与增生病变代谢产物峰值比无显著差异(P0.05),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代谢产物峰值比值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MRI平扫T2WI对前列腺病变显示敏感性高、特异性低,DCE-MRI、DWI和MRS三种检查方法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具各具有特征性表现,平扫联合功能成像DWI、MRS、DCE-MRI可较大程度提高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甚至定量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结合病理结果探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结合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回顾性分析53例乳腺癌患者及34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的3.0 T磁共振成像图像。评估两组病灶的形态学征象、动态增强表现、及扩散加权成像表现,并作统计学分析。形态学征象包括:病灶的形状和边缘、病灶周围组织水肿、皮肤增厚、乳头受累、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动态增强包括病灶强化特征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表现;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包括良恶性病灶的ADC值,对侧正常组织的ADC值,及相对ADC(relative ADC,r ADC)值。结果:乳腺癌患者组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组形状及边缘等征象存在统计学差异,病灶周围水肿、皮肤增厚、乳头受累、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征象无统计学差异。乳腺癌患者组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组的强化方式及TIC分型存在统计学差异。乳腺癌患者组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组DWI信号表现无统计学差异。乳腺癌患者组病灶侧ADC值为[(1.042±0.019)×10-3mm2/s],对侧正常组织的ADC值为[(1.812±0.017)×10-3mm2/s],病灶与对侧正常组织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组病灶侧ADC值为[(1.558±0.022)×10-3mm2/s],对侧正常组织的ADC值为[(1.806±0.018)×10-3mm2/s],病灶与对侧正常组织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恶性组病灶侧ADC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恶性组对侧正常组织间的ADC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良恶性组相对ADC(r ADC)值分别为(0.865±0.014)、(0.580±0.0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良恶性肿瘤的MRI的形态学征象有一定重叠,动态增强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的定量参数有助于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前列腺癌和3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用3.0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平扫及3D-VIBE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分析所得出的信号-时间曲线信号变化及走行趋势,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增强峰值时间前列腺癌早于前列腺增生,强化程度与强化率前列腺癌也高于前列腺增生(P〈0.05)。前列腺增生信号时间曲线类型以上升型为主,而前列腺癌以流出型为主(P〈0.01)。结论 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鉴别中有较为明确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MRI)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定量分析在前列腺癌(PCa)与前列腺增生(BPH)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经病理活检证实为前列腺疾病的2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PCa者100例,BPH者13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1.5TMRI扫描和多b值DWI检查,比较不同b值两组ADC值。结果PCa患者DWI上可见局灶性(或弥漫性)高信号,ADC图显示有对比周围组织较低的低值区;BPH患者DWI显示前列腺增生结节,呈高或稍高信号,ADC图显示有对比周围组织较低的低值区。不同b值下,PCa组ADC值均存在差异,其中b值=1500s/mm^2时的ADC值小于b值=800、1000s/mm^2时的ADC值(P<0.05),b值=1000s/mm^2时的ADC值小于b值=800s/mm^2时的ADC值(P<0.05);b值=800、1000、1500s/mm^2时,PCa组ADC值均低于BPH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当b值=1500s/mm^2时,ADC值诊断效果最佳,所得阈值为1.013×10^-3mm^2/s,敏感度为96.00%,特异度为93.94%。结论1.5TMRI多b值DWI及其ADC值定量分析可有效鉴别PCa和BPH,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