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应用《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国际部医院评审标准》(JCI标准),在医院药品管理中注重国际患者安全目标?药物管理和使用?质量改进与患者安全等方面的管理细节,对药品流通重要环节进行监控和细节化管理?通过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质量改进,降低了药品流通环节的风险,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临床护士用药的安全,杜绝临床用药的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文章提出加强护士在临床用药过程中的管理,做好医嘱处理、查对、药品管理、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控,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做好质量控制,保证用药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童向霞 《当代医学》2016,(31):11-12
目的:研究探讨医院药品冷链管理和相关设备工程技术问题,为医院药品的有效管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出现的药品冷链管理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并分析造成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结合不同类别药品冷藏设备技术特点,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2013年1月~2015年1月共发生冷链管理不良事件21例,主要原因涉及冷藏柜或冷柜的制冷/温度监控系统故障、冷藏柜门未及时完全关闭、医院供电波动或者在夜间有跳闸情况出现、药物运送过程中未使用专用运送贮运箱、药品大批量收入或者发放时长时间打开冷藏柜门等,分别有4例、8例、2例、2例和5例,分别占19.05%、38.10%、9.52%、9.52%、23.81%。结论规范药品冷链管理、做好相关设备的维护保养,对保证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加强医院药品质量管理,提高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方法:通过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比较其对提高医院药品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用药的效果。结果: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后,健全了药品质量管理制度、优化了工作程序,药品质量显著提高。结论:医院药剂科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是提高药品质量的有效措施,为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提供了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5.
药品质量与患者疾病治疗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密切相关,是医院药房的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在日常工作中,药剂师需要做好药品质量检查,加强药房药品的质量管理,提高和保证药品质量安全,保障患者用药有效和用药安全。本文归纳总结了药房药品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针对性的提出药品质量检查和管理方法,加强药房药品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6.
患者用药安全存在的问题占医疗不良事件的1/3以上,是患者安全的重点,提高用药安全是2009--2010患者安全管理目标之一。临床各科室药品保管,尤其是注射药品的管理直接影响药品的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用药安全是护理安全的重要环节。我院2009年成立药品安全质量控制小组,针对注射药品用药方面检查时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研究出改进的细节、方法,应用于注射药品的管理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确保了注射用药的安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保证医院药品质量和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完善医院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切实保证药品质量和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通过对药品养护工作具体内容和流程进行分析总结,探索完善药品养护的措施.结果与结论:药品养护的各项工作均应以保证药品质量为目标,要定期对药品质量进行检查和维护,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以保证药品质量和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临床药品管理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方法 针对病房药品管理中存在的药品失效、标识不清、药物混放、储存不当等问题.采取组织学习,掌握药品管理知识.建立监控小组,专人管理,严格交接班等管理改进措施.结果 改进措施后,临床药品得到有效管理.结论 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可有效提高病区药品管理质量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全面贯彻实施<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药品使用环节监管,规范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建立医院药品质量管理体系.方法 根据<江苏省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在我院药剂科实施规范药品质量管理体系,为患者提供优质药学服务项目,持续改进提高管理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结果 与结论实施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提供了根本保障,也为规范我院药品质量管理提供了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分析医院药师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减少医疗事故,确保医疗质量,维护病人利益实践中的职能与作用.方法 分析近两年来我院药师在保证医院药品质量,防止用药差错,开展药学服务,保障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用药等方面的实践.结果 强化药品入库到患者用药全程服务,减少了药物因素所致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 充分发挥医院药师在安全医疗实践中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传统冷链监测解决方案的弊端,医院综合研究分析了各种医疗无线应用的特点和医院无线运行环境等复杂因素,量身定制了“一网无限”医疗专用无线网络平台,并与公司共同开发研制结合ZigBee技术的温湿度标签的医疗冷链监测管理系统。相较于其他冷链监测系统,采用“一网无限”医疗冷链监测管理系统,医院可以通过铺设一套医疗专用无线平台,实现多应用系统整合,从而避免重复建设,简化无线应用系统架构,降低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的护理质量与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24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质量与用药安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相关的不规范因素,从而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共发生不规范事项25项,其中,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药物因素和院方因素导致的分别为4项、13项、5项和3项。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与用药安全管理的不规范主要来源于患者自身、护理人员、药物和院方四个方面,可以从患者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用药安全的监管和收费管理等方面予以改善。  相似文献   

13.
陈伟 《中国医院》2009,13(4):77-80
通过对法国、德同、意大利医疗卫生及科研机构安令管理的考察。了解了法国不同规模的医院在医疗安全方面的管理情况,实地参观了医院安全设施建设;德周汉森州负责卫生医疗产品和药品安全的州机械劳动局有关医疗产品和药品安全监管程序的情况介绍;意大利国家生产安全与预防高等研究院(ISPESL)有关医疗安全与防范措施的情况介绍。由此得到了一些有关启示。  相似文献   

14.
姜小琴 《中国现代医生》2012,(28):116-118,120
凡是有住院部的医院,都应设立病区住院药房,住院药房工作担负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在确保药品质量及供应发挥作用。住院药房作为医院重要的组成部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形象和经济效益,所以加强住院药房管理在医院管理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阐述了作者在2005年7月~2010年7月五年间在住院药房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遇到问题实行的措施,加以总结,探讨如何更加有效规范住院药房管理、提高药学人员素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并为患者提供高品质的药学服务,按三级医院住院药房的标准执行,为我院"三乙"的评审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住院药房因承担全院住院患者的用药,储存了大量药品,因此,保证所有药品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我院根据药品管理要求并总结经验,通过药品库存管理、特殊药品管理、拆零药品管理、药品退回管理、多余药品管理、备用药品管理等几方面加强药品质量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医院药品安全监管不但要从行政角度进行管理,而且需要信息化技术手段辅助,才能有效促进医院合理用药工作的开展。首先定义了药品安全监管的主要内容,并对医院药品安全监管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目前三类有效的信息化技术手段,通过分析对比其特点得知,如能充分发挥各技术手段的优势,互为补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能促进医院药品安全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疗机构存在的用药安全风险,提高用药安全管理水平。方法列举工作中发生的用药差错或存在的用药安全风险,分析医疗机构用药安全情况。结果医疗机构药品的储存、处方、调剂、发放、使用、监测等环节是存在用药安全风险的重点环节,应采取相应措施防范用药差错。结论用药安全风险存在于医疗机构药品流通的每个环节,只有药师、医师和护士共同关注医院药品管理、处方调剂和药物治疗,才能真正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医疗机构建立无惩罚性的给药差错自愿报告制度,将有利于提高医疗机构用药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医院信息预警监测系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从而发现医院信息预警监测系统强化了医院感染的流程管理,通过对医院的感染患者进行监控和预警,降低了医院的感染危险因素,从而保障了医院的医疗安全,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医院医疗质量管控流程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构建数字化医院医疗质量管控流程模型。方法依据患者就医流程和住院流程,采用系统建模方法,构建数字化医院医疗质量管控流程模型。结果数字化医院医疗质量管控流程模型应用不同的软件系统完成由门急诊监控、住院监控、院外监控、综合信息监控4部分监控。结论数字化医院医疗质量管控流程模型能够实现全程化、实时化、全方位的医疗质量管理,对于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有积极帮助。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大型综合医院门诊量的不断增长,就诊需求的改变,患者安全管理已成为当今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宣武医院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门诊患者安全管理,即正确识别患者,落实查对制度,加强门诊用药安全管理,建立门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报告流程,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保护患者合法权益,支持患者参与医疗过程,加强候诊管理,优先处置急危重患者,配备安全设施,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等。上述管理措施虽初见成效,但也面临诸多问题。医院将以问题为线索,以安全为核心,定期分析患者安全隐患,不断改进,提高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