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治丹汤治疗下肢丹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耀明 《辽宁中医杂志》1995,22(11):510-510
治丹汤治疗下肢丹毒钱耀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200085)丹毒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下肢丹毒是下肢浅表淋巴管链球菌感染的疾病,西医称下肢浅表性淋巴管炎,俗称为流火。其症为下肢特发性皮肤红、疼痛,常伴有发热、口干、便秘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与体征。西...  相似文献   

2.
丹毒作为外科上比较常见的一类体表感染性疾病,其主要发病机制为患者黏膜细小伤口或者皮肤等部位的皮内网状淋巴管遭受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发生于下肢的丹毒被称为下肢丹毒,临床上西医下肢丹毒主要给予抗生素治疗,但是这种治疗方法很难治愈,停药后患者容易复发,中医治疗下肢丹毒以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为主。该文阅读近年来,中医药在下肢丹毒方面的治疗文献,就中医药治疗下肢丹毒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治疗下肢丹毒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内治、外治、内外合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对近10年中药治疗下肢丹毒的状况进行了综述,认为防治下肢丹毒复发是今后主要研究方向。参考文献19篇。  相似文献   

4.
介绍王军教授辨治下肢慢性丹毒的经验。下肢慢性丹毒以其疾病反复、病程长久、治疗困难、愈合不良而成为丹毒中的疑难杂症,王教授采用温阳法和综合外治法治疗下肢慢性丹毒取得了良好疗效。选取验案1例,阐述王教授用温阳法治疗下肢慢性丹毒经验,为下肢慢性丹毒的治疗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江耀广  何羿婷 《四川中医》2004,22(11):25-28
丹毒是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中医中药治疗丹毒具有方法多样,疗效显著等特点。本文从中药内服、中药外治、内服外用结合、针灸疗法等四方面对近10年来丹毒的中医药治疗进展进行了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下肢丹毒是溶血性链球菌侵入人体下肢而导致的急性网状淋巴管炎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下肢局部出现边界清楚的红肿热痛区,特点是病变肌肤色如丹涂之状。急性发作时,患者常常伴有高热,多数患者先有周围皮肤病损[1]。西医主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中医称下肢丹毒为"流火",认为其由于素体血分热盛,加之患者下肢肌肤破损,火毒侵入人体而阻塞经络,气血蓄热而发[2]。中医治法以清热利湿为主,凉血解毒为辅。中医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相比内治  相似文献   

7.
朱宏 《内蒙古中医药》2014,(29):115-116
观察下肢丹毒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青敷膏配合西医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采用青敷膏外敷,配合西医治疗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下肢丹毒,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运用经方治疗顽固皮肤病三则,即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类天疱疮,苓桂术甘汤治疗下肢丹毒;越婢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天疱疮由脾虚湿热蕴积肌表,治宜健脾利湿;下肢丹毒为湿热蕴毒,治宜清热解毒;寻常型银屑病为脾热郁闭,治宜清热解毒,滋阴开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下肢丹毒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予以青霉素静脉注射治疗。治疗组加自拟凉血消丹汤内服和院内自制赛金膏外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总有效率78.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下肢丹毒的疗效。方法:将110例60岁以上下肢丹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5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并合用中药外治。结果:110例全部治愈。治疗组3d治愈33例,5d治愈17例,7d治愈5例,平均治愈天数(3.98±0.35)d;对照组5d治愈14例,7d治愈32例,10d治愈9例,平均治愈天数(6.80±0.45)d。2组平均治愈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老年人下肢丹毒,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之一,中医中药作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防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中药外洗疗法在临床应用疗效显著。回顾近5年来中医中药外洗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最新进展,重点包括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医治疗理论进展、中药外洗疗法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结合西医治疗下肢丹毒的疗效。方法:将153例丹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对照组51例,两组均予相同的西医治疗方案,治疗组另予中药内服和外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病情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丹毒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药内服金黄膏外敷配合微波照射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下肢丹毒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治疗组用中西药内治,患处金黄膏外敷配微波照射治疗;对照组西药内治,患处50%硫酸镁溶液湿敷配合微波照射治疗。结果:治疗组中,治愈67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 25%。对照组中,治愈44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73. 75%。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奚九一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9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奚九一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下肢静脉性溃疡采用辨病与辨证结合进行临床分期,运用中医中药,内外兼治,观察症状变化。结果:治愈76例;好转16例,未愈6例。结论:奚九一辨病与辨证结合进行临床分期,运用中医中药,内外兼治,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冯瑞雪  张再康 《新中医》2002,34(12):57-58
1 凉血解毒治丹毒 王某,女,11岁,2002年1月2日初诊。患者1月前右下肢胫前部突发红肿,色如涂丹,直径约5cm,与正常皮肤界限分明,抗生素治疗无效。诊见:无发热,颜面潮红,舌红、  相似文献   

16.
三妙丸抗下肢丹毒复发45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丹毒多发于下肢 ,是易反复发作的疾病 ,发作频繁患者 ,常感痛苦不堪。现代医学对丹毒的复发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 1998年 11月~ 2 0 0 2年 9月 ,我们应用三妙丸防治下肢丹毒患者 4 5例 ,兹报告结果如下。1 一般资料参照 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于我院专科门诊确诊的发生于下肢 ,急性症状已被控制 ,患肢潜在感染病灶获正规治疗后 ,发作仍不停止 ,就诊前 1年期间发作次数≥ 3次的复发性下肢丹毒患者 6 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4 5例和对照组 2 2例。治疗组 4 5例中 ,男 2 4例 ,女 2 1例 ;年龄(5 5± 14 )岁 ;…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丹毒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与手检结合查找中西医结合治疗丹毒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同时手检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试验组为在常规处理措施相同的基础上中西医结合治疗给药(包括中医的口服方剂、外敷给药、针络拔罐等方法),对照组为单一的西医治疗给药。由2名评价者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后,应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共纳入27项研究,均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丹毒的有效率和治愈率显著高于单一的西医治疗;治愈时间和复发率也显著低于单一的西医治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丹毒疗效确切,其治疗方法多样,在改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发展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下肢丹毒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静脉滴注青霉素注射液,或根据细菌培养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局部以雷夫诺尔纱布外敷患肢。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清热利湿解毒之汤剂口服。2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2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治愈6例,有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7.4%,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丹毒能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活血化瘀,有效控制全身感染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黄牡丹汤加味外敷治疗下肢丹毒疗效。方法将42例下肢丹毒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选用50%硫酸镁湿热敷,两组全选用同法的抗生素静滴,口服中药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结果通过2个疗程内观察,两组在治愈显效率上有显著差别(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大黄牡丹汤加味外敷具有清热凉血,解毒化瘀,泻火止痛之功,可以抑制和杀死丹毒致病菌——溶血性链球菌,方法简单,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下肢丹毒是临床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多因血分有热,外受火毒,郁阻肌肤而成,大多兼挟湿热,常伴有发热等全身不适症状.临床治疗以清热利湿为原则,中医外治法在丹毒的治疗中有独特的疗效.<理瀹骈文>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归纳近几年的外治疗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