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进  王磊 《临床荟萃》2012,27(1):48-49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是指机体在各种严重感染、创伤、烧伤、缺氧及再灌注损伤等感染与非感染等因素刺激产生的应激反应.SIRS是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是重症监护室(ICU)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早期对SIRS正确的病情评估和预测并进行有效调控,阻止SIRS向MODS发展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本研究通过测定SIRS患者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水平,同时评估患者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探讨ChE对判断SIRS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评估预后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重症监护室(ICU)常见的危重病,是患者在严重创伤或感染后同时(或序贯)出现的2个或以上系统器官功能不全的临床综合征,病情危重,是引起危重患者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1]。目前研究[2]认为MODS的发病机制为炎性介质或细胞因子产生过多,进而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损伤多个脏器。因此成功救治危重病患者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危重病患者细胞因子和氧代谢指标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已成为ICU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尽管采取各种措施对危重患者积极进行器官功能支持,但其病死率仍高达70 %左右〔2〕,多数患者死于进行性MOD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是MODS发病的基础,细胞因子失控性释放是SIRS向MODS转化的关键,危重患者氧供能否得到充分保证及合理利用与MODS预后密切相关。观察危重患者SIRS期间炎症细胞因子和氧代谢指标的动态变化,旨在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2 0 0 2年6月—2 0 0 3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5例危重病患者均符合SIRS诊断标准〔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入住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322例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APACHEⅡ)、SIRS等因素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根据入住ICU时有无SIRS将患者分为SIRS组(n=135)和非SIRS组(n=187),观察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血小板计数与病死率的关系.观察病原菌的种类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结果:病情严重程度、SIRS对血小板计数有显著影响(P<0.05).死亡组和存活组的血小板计数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随着血小板计数的减少病死率显著升高.多种病原菌感染易引起血小板计数减少.结论:血小板计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SIRS和病情严重程度是影响血小板计数的重要因素,血小板计数是感染患者预后和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血小板水平在危重病临床监测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减少是危重患者最常见的检测指标之一,常常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一起出现,与病情的发展和预后有一定关系.对63例危重病患者的血小板变化趋势及其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血小板监测在危重病临床监测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危重病人血小板计数改变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研究危重病人血小板计数的变化趋势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收入急诊病房和ICU的124例符合SIRS标准的危重病人的血小板计数、APACHEⅡ评分以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死亡组患者入院后APACHEⅡ评分逐渐升高,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入院后血小板计数进行性下降者的死亡率明显增加。结论 血小板能够比较正确地、敏感地反映危重病人的病情与预后,可作为危重病人的一个比较可靠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蝮蛇咬伤患者血小板计数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同时分析其对病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所有蝮蛇咬伤患者分为血小板正常组和血小板减少组。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谷丙转氨酶(ALT)、血肌酐(Cr)、肌酸肌酶(CK)、氧合指数、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等临床指标;比较2组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2组患者入院时ALT、CK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血小板减少组患者SIRS、MODS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血小板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血小板减少组患者预后较差,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血小板减少的蝮蛇咬伤患者病情相对较重,更易出现SIRS、MODS,疾病预后也较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发生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与患者年龄、性别、出血部位、出血量、血糖的关系。方法全面收集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观察导致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的有关因素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脑出血后SIRS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无关;与出血量的大小、是否破入脑室及血糖的高低有显著相关性。并发SIRS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较不并发SIRS及MODS者病死率明显高。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出现SIRS提示损害仍在进展,病情危重,预后较差,特别是出现MODS时更危重,病死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抵抗素和Hs-CRP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中的预警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抵抗素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判断作用。方法将100例入住急诊ICU的SIRS患者分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组(MODS组)和非MODS组,存活组和死亡组;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血清抵抗素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对血清Hs-CRP进行测定;分别检测血清抵抗素和Hs-CRP浓度,并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SIRS患者抵抗素和Hs-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ODS组和死亡组抵抗素和Hs-CRP浓度和APACHEⅡ评分分别明显高于非MODS组和存活组(P<0.01)。SIRS患者抵抗素和Hs-CRP浓度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81,0.79,P值均<0.01),SIRS患者抵抗素浓度与Hs-CRP浓度呈正相关(r=0.77,P<0.01)。结论在SIRS患者中早期检测血清抵抗素和Hs-CRP浓度对患者病情和预后有判断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液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方法 对单纯急性脑出血、合并SIRS或MODS患者的血小板活化标记物CD62p及细胞因子的表达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单纯急性脑出血及合并SIRS或MODS患者的CD62p、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MODS组高于SIRS组,且MODS死亡组高于存活组(P<0.01).结论 血小板活化及细胞因子过度表达参与急性脑出血、SIRS及MODS的病理生理过程,且与病情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1.
对危重患者进行评分是急救工作的重要环节.目前疾病严重程度常用的评分工具包括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APACHE)、简化急性生理参数评分(SASP)、死亡概率模型(MPM)、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情严重度评分等~([1-2]).APACHEⅡ评分已广泛用于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及预后评价、疾病变化趋势的动态观察~([3]).  相似文献   

12.
刘莹 《中国临床研究》2011,(10):910-911
目的观察继发性胰腺损伤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观察2007年至2010年48例ICU收治的SIRS患者,均经临床表现、腹部CT检查排除急性胰腺炎、原发性胰腺疾病及胰腺损伤,根据其血清淀粉酶是否升高,分为继发性胰腺损伤组(23例)和对照组(25例),比较2组患者近期预后不良事件(即低血压状态/休克,心、肺、肝、肾、消化道等脏器中1个器官功能损害,多脏器功能障碍及死亡)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48例SIRS患者中,继发性胰腺损伤组近期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5.2%vs36.0%,P<0.05)。结论继发性胰腺损伤提示SIRS患者近期预后不良,可作为评估SIRS患者住院期间病情危重程度及近期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及SIRS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ICU收治的126例AECOPD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与患者的病死率及血气分析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随着APACHEⅡ评分及SIRS评分的增加,患者病死率显著升高(P〈0.05);APACHEⅡ评分及SIRS评分与血清PH值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呈显著正相关(P〈0.05)。【方法】APACHEⅡ评分及SIRS评分与AECOPD患者病情及血气分析严重程度显著相关,两者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外科危重患者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8月 ,我科ICU病房应用床旁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CVVH )技术治疗外科危重患者 6 6例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6 6例患者行床旁CVVH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外科ICU病房危重患者 6 6例 ,男4 1例 ,女 2 5例 ,平均年龄 (5 0 .3± 14 .7)岁 ,均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或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APACHEII评分≥ 8分[1] 。急性胰腺炎 4 0例 ,严重外伤 7例 ,消化道瘘 7例 ,感染性休克 4例 ,肠癌 2例 ,MODS2例 ,肝硬化 1例 ,急性腹…  相似文献   

15.
正感染性休克指多种因素感染或可疑感染灶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并出现循环功能障碍,是重症疾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国外统计资料[1-2]显示,ICU患者中约37.4%为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病理生理过程复杂,患者常伴有血管通透性增高、内皮功能障碍、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是多器官功能衰竭。尽管临床上抗感染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技术不断进步,但感染性休克死亡率仍高达30%以上[3]。随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危重(重度、特重度)烧伤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变,及其对病情严重度和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以我院烧伤科收治的113例危重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有无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分为SIRS组和非SIRS组;SIRS组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按各凝血指标值分为凝血指标正常组和异常组.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及血小板(PLT),同时记录患者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Ⅲ(APACHEⅢ).结果入院时SIRS组FIB、PLT显著高于非SIRS组(P<0.05),PT、APTT较非SIRS组显著缩短(P<0.05).死亡组D-dimer、PLT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PT、APTT较生存组显著缩短(P<0.05).凝血指标异常组APACHEⅢ评分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危重烧伤患者凝血功能出现明显异常,其中PT、APTT、D-dimer、PLT对病情严重度及预后有重要的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常见危重急腹症.研究表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action syndrome,SIRS)是SAP重要预后因素,而凝血或纤溶系统功能异常是SAP常见临床表现,其与SAP预后关系有待明确.本次研究回顾分析55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拟探讨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的改变与合并SIRS的SAP患者预后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体内存在脂蛋白代谢紊乱的特点及脂蛋白水平与SIRS病情加剧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6-06~2007-10入住急诊ICU的SIRS患者45例作为试验组,将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的脂蛋白水平; 根据SIRS患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将试验组分为APACHEⅡ评分≥20分和APACHEⅡ评分<20分两组,比较两组的脂蛋白水平和死亡率.结果 SIRS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脂蛋白(a)[LP(a)]水平降低(P<0.01),甘油三酯(TG)、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与对照组相近(P>0.05).APACHEⅡ评分≥20分组TC、HDL水平更低(P<0.05,P<0.01),LDL、LP(a)水平也较低(P>0.05),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及死亡率更高(P<0.01),而TG、VLDL水平则较APACHEⅡ评分<20分组高(P<0.05,P<0.01);HDL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P<0.01),TG、VLDL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P<0.01),TC、LDL、LP(a) 与APACHEⅡ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 SIRS患者血清HDL、TG及VLDL水平与病情加剧相关,脂蛋白代谢紊乱可能是SIRS病情加剧而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时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急性胰腺炎患者55例,其中仅有局部表现的患者20例(局部症状组),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而无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20例(SIRS组),出现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10例(器官功能障碍组),死亡患者5例(死亡组).择期胆囊切除术术前检查凝血功能正常的同期住院患者10例(对照组).检测上述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结果 局部症状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IRS组、器官功能障碍组和死亡组血小板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急性胰腺炎发展到SIRS、器官功能障碍和死亡阶段时,凝血功能表现为紊乱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急性时相蛋白含量的变化及其与APACHEⅡ评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入住ICU病房的81例危重病患者第1天血清急性时相蛋白的含量,包括CRP、CER、HPT、AAG、PAB、TRF及ALB。依据SIRS发生与否分为SIRS组和无SIRS组进行分析。另对70例SIRS患者依据感染发生与否分为SIRS感染组(即脓毒症组)和SIRS无感染组进行分析。结果SIRS组患者CRP、AAG的含量明显高于无SIRS组(P<0.01);PAB、TRF的含量明显低于无SIRS组(P<0.01或P<0.05)。脓毒症组患者CRP水平明显高于SIRS无感染组(P<0.01)。危重病患者7项急性时相蛋白中只有CR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存在相关性(r=0.253,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只有CRP水平与预后明显相关。结论CRP的检测在脓毒症的诊断及疾病严重程度与预后的评估中具有可靠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