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小珍 《医疗装备》2020,(7):172-173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联合超声中药离子导入在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医院收治的KOA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个性化护理干预联合超声中药离子导入,比较两组疗效及干预前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ISO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联合超声中药离子导入应用于KOA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TCD)健康查体,早期发现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痉挛、脑动脉硬化等具有脑血管疾病发病趋势的脑血管病变,为早期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疾病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应用TCD检测仪对300例健康体检者,使用2MHz脉冲探头,经颞窗检测大脑左右两侧中动脉(MCA)、前动脉(ACA)、后动脉(PCA),经枕窗检测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探测颅内主要动脉血管的血流速度、血流方向及血流性质,并观察频谱形态、脉动指数等变化;收集查体者个人信息、病史资料及目前存在的临床症状,对不同年龄段的脑血管病变及脑血管频谱形态、脉动指数、血流速度、性质等改变进行统计。结果300例被检者中,有249例(82.9%)有脑血管改变,其中有频谱形态学改变者110例,占36%;动脉硬化32例,占10.6%;VA痉挛和供血不足分别是48例和106例,各占16%和35.3%;BA痉挛和供血不足分别是18例和130例,各占6%和43%;MCA痉挛和供血不足,异常率分别是12例和88例,各占4%和29.3%。单纯ACA痉挛者多发生在30~40岁左右较年轻的人群。PCA痉挛发病率较低。在所检病例中31~50岁145例占48.3%,异常率最高,居所检脑血管病变的首位。结论通过TCD查体检测,发现脑血管疾病有逐步年轻化的趋势。早期TCD检测能及早发现脑血管疾病或有脑血管疾病发病趋势的脑血管改变,对脑血管病的发生及发展达到早期预警作用,同时对已经发生的较重的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痉挛及供血不足提供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深圳市术前患者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艾滋病、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综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外科术前患者采血进行艾滋病和梅毒血清学检测,同时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共监测1 257名术前患者,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率0.159%,梅毒阳性率1.512%。术前患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不均衡,共用注射器、针头及输入HIV感染的血或血液制品是否感染艾滋病知晓率较高,分别为95.2%和92.2%;蚊虫叮咬、接吻是否传播艾滋病知晓率较低,分别为39.4%和49.2%;最近1年有非婚性行为有42人(3.3%);承认最近1年有商业性行为有23人(1.8%),其中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有55.6%,有时使用33.3%,从未使用11.1%;83.7%认为自己没有可能感染HIV。结论术前患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不足,加强对该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及艾滋病监测,对促进其健康行为模式的建立和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使用多功能输液盒,能将头皮针等输液用品很好地分类放置,整洁、直观、方便取用,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现将制作及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采用二阶段交叉试验分析ε-聚赖氨酸与灭菌注射用水的湿化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94例长期氧疗患者行分组研究。按患者入院顺序将其编号,再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47)及B组(n=47)。A组第一阶段湿化液为灭菌注射用水,第二阶段湿化液为ε-聚赖氨酸;B组第一阶段湿化液为ε-聚赖氨酸,第二阶段湿化液为灭菌注射用水。对比两组采样菌落数、合格率及氧疗舒适度。结果通过二阶段交叉试验发现:A组及B组在应用ε-聚赖氨酸作为湿化液期间菌落数更少(P0.01)。湿化液灭菌注射用水的合格率为82.98%,明显低于ε-聚赖氨酸的合格率100.00%(P0.01)。与灭菌注射用水相比,应用ε-聚赖氨酸作为湿化液具有更温暖、更湿润、舒适度更高、异味及噪声更少等优点(P0.01)。结论应用ε-聚赖氨酸作为氧疗湿化液可有效减少湿化液污染,增进患者氧疗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托伐普坦治疗肝硬化并低钠血症和肝性水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Embase、Pub 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关于托伐普坦治疗肝硬化并低钠血症和肝性水肿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相关研究数据,使用Rev Man5.3版软件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8项随机对照试验共725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托伐普坦能显著升高血清钠浓度[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7.36m m o l/L,95%C I:4.15-10.57,P0.001],显著增加24 h尿量(WMD=1060.98 m L/24 h95%CI:529.43-1592.52,P0.001),降低体质量及腹围(体质量:WMD=-1.14 kg,95%CI:-1.34--0.94,P0.001;腹围:WMD=-2.18 cm95%C I:-3.02--1.34,P0.001).托伐普坦与安慰剂相比对血清钾浓度、血清肌酐、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的影响无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托伐普坦与安慰剂相比无统计学差异(RR=1.43,95%CI:0.73-2.80,P=0.300).结论:对于肝硬化并低钠血症和肝性水肿患者,托伐普坦能够在短期内提升血清钠浓度,增加尿量,减轻水肿,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是肝硬化并低钠血症和肝性水肿治疗有价值的新药物.  相似文献   
8.
探索一套符合现代化医院的行政总值班管理体系,确保医院管理工作安全、稳定运行。分析国内外医院总值班现状和问题,运用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等综合干预措施,进一步提高值班人员责任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管理能力,使总值班管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实现目标标准化、过程规范化、结果同质化的服务格局。  相似文献   
9.
邓伟  李小珍  袁舟洲  王英 《全科护理》2021,19(12):1680-1684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病人住院期间的睡眠状况及不同阶段的特点。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85例成人ICU病人进行睡眠状况的评估与记录,选择首次(T1)、住院中期(T2)、出院前1 d(T3)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430份睡眠质量评分,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ICU住院病人在T1~T3阶段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得分分别为(58.33±18.27)分,(61.45±12.71)分及(58.67±15.5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两比较发现,T2阶段比T3阶段睡眠得分高(2.78±1.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阶段护士评估时长均高于病人自评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认为影响夜间睡眠状况的主要为环境、心理、生理病理、医源性刺激等因素。结论:ICU病人在住院期间睡眠质量处于中等水平,住院中期睡眠质量最好。在不同阶段影响病人睡眠的主要因素不同,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睡眠相关知识及管理能力的培训,促进行为修正,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制定睡眠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入的8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对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痰培养,将患者按照合并呼吸道感染类型展开分组,其中有38例患者发生哮喘合并病毒感染,42例患者发生哮喘合并细菌感染。对两组患者化验结果展开分析,探讨哮喘发作时发生呼吸道感染后PCT、CRP水平变化。结果在PCT、CRP水平上,哮喘合并病毒感染组与哮喘合并细菌感染组相比,显著较低(t=-55.544、-62.284,P<0.05);在PCT阳性率上,两组比较,哮喘合并病毒感染组(21.05%)显著比哮喘合并细菌感染组阳性率(90.48%)低(χ2=97.709,P<0.05),且在CRP阳性率上(76.32%)显著比哮喘合并细菌感染组(95.24%)低(χ2=14.673,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在使用PCT、CRP检测后,可鉴别呼吸道感染细菌类型,不仅为后续治疗确立方向,还能对后续是否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