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笔者应用切面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47例涎腺肿块 ,现将结果做如下分析评价。1 资料与方法本组共有 47例涎腺肿块 ,男 30例 ,女 17例 ,年龄2 5~ 78岁 ,平均 5 4.8岁。其中良性 35例 (囊肿 6例 ,涎腺混合瘤 2 3例 ,腺淋巴瘤 6例 ) ;恶性肿瘤 12例 (恶性混合瘤 4例 ,粘液表面样癌 4例 ,腺癌、乳头状囊腺癌、转移性肿瘤及淋巴肉瘤各 1例 )。全部病例均为穿刺或手术后获得病理诊断。检查用机 :美国 ADR SIL 2 0 0 0型和 Sonos2 0 0型 ,探头频率 5 .0~ 7.5 MHz。先用切面超声观察肿块的形态、大小、边界及内回声 ,后彩色多普勒了解肿…  相似文献   

2.
763例甲状腺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本地区甲状腺肿瘤的发病情况及其各组织类型的分布现状;并探讨各型甲状腺肿瘤的诊断标准。方法:收集本院1973 ̄1999年763例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重新复习切片,统一诊断标准再次确认诊断。结果:甲状腺肿瘤以良性多见,良恶性之比为6.2:1。各类型肿瘤发生高低顺序为:滤泡性腺瘤(占85.19%),乳头状腺癌,滤泡性腺癌,乳头状腺癌,髓样癌,未分化癌,不典型腺癌,儿童甲状腺癌。各类型肿瘤均以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好发年龄20 ̄59岁。肿瘤发生于甲状腺右侧多见。结论:本组甲状腺肿瘤的发生率,好发年龄、性别、良恶性之比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对于甲状腺肿瘤的病理诊断应注意:大体标本应常规行“书页状切开”对光透视;对可疑恶性病变,应连续切片观察包膜、血管、周围组织浸润情况,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22例腮腺多形性腺瘤部分腮腺切除术中术后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就手术方式,切除范围,组织病理,术后随访的情况加以总结和分析,并就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局部广泛切除与肿瘤局部复发的关系,肿瘤在腮腺的特定的解剖位置与手术方式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4.
胃癌的中医证型与病理诊断关系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自1986年8月~1997年7月,笔者选了有中医辨证治疗的61例胃癌患者,进行了中医辨证与病理组织学关系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61例胃癌患者均有完整的中医辨证资料及病理诊断结果,其中:男37例,女24例,年龄在40~78岁。本组癌肿所在部位:贲门7例,胃窦部45例,胃体9例;大体标本:结节蕈伞型6例,溃疡型46例,弥漫型9例。2中医辨证分型与病理结果2.1肝气犯胃9例,胃脘胀痛,走窜不定,连及两胁,呕吐暧气,泛酸纳差,苔薄黄,脉弦。病理结果:管状腺癌6例,乳头状腺癌2例,早期浸润癌1例。…  相似文献   

5.
长骨骨化性纤维瘤的诊断(附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告了9例长骨骨化性纤维瘤,男3例,女6例;就诊年龄最小3岁,最大38岁,平均17.22岁;胫骨7例,股骨1例,肱骨1例。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局部肿块和疼痛,X线表现为多囊性溶骨性病变,皮质膨胀变薄,无骨膜反在。本组9例中经临床及X线正确诊断者仅1例.结合文献报道的病例分析,发现该病虽有一定特征,但临床误诊率甚高,最易误诊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其误诊原因主要因为该病少见,且与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极相似;也与该病组织结构表现多样呈渐进发展的特性有关。病理检查是确诊的主要手段,有病理骨折者,要尽早活检,取瘤体中心部织,避免骨折修复反应对诊断的影响。复发病例的病理诊断,要以第1次活检材料为准,排除手术后反应对诊断的干扰。与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难以鉴别时,应多点取材,了解肿瘤全貌,以其主要在现定性。  相似文献   

6.
腮腺良性和恶性多形性腺瘤的超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腮腺良性和恶性多形性腺瘤的超声特点,为临床医师诊治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腮腺良性多形性腺瘤患者79例和恶性多形性腺瘤患者15例,对其肿块的大小、硬度、内部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特点结合病理学诊断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恶性多形性腺瘤的声像图特点与良性多形性腺瘤相似,但其肿瘤相对较大,质地更硬,内部回声分布更紊乱。不同性质的肿瘤的大小和质地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多形性腺瘤的超声诊断主要依据二维图像之特点。当多形性腺瘤大于3.0 cm,硬度较硬,内部回声分布不均多提示恶性。  相似文献   

7.
超声诊断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超声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 2 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超声特点。结果 超声诊断甲状腺恶性占位 13例 (伴颈部淋巴结转移7例 ) ,腺瘤 11例 ,腺瘤囊性变 3例。隐匿性乳头状腺癌的超声检出率为 4 0 % ,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可以共存。结论 超声检出肿块 10 0 % ,符合病理学为 4 8%。超声检出的小肿块 ,在临床触诊中可能摸不出 ,要超声诊断符合病理学确实有很大的难度  相似文献   

8.
苏萍  孟康 《光明中医》2003,18(5):51-52
腺淋巴瘤又名淋巴乳头状囊腺瘤或沃辛瘤 ,属于涎腺的良性肿瘤 ,几乎全部发生在腮腺。我院自 1 982年至 2 0 0 2年共收治腮腺腺淋巴瘤 3 8例 ,均经病理证实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982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中 ,我院诊治腮腺肿瘤2 5 7例 ,其中良性肿瘤 1 90例 ;占全部腮腺肿瘤的73 9% ;恶性肿瘤 64例 ,占 2 4 9% ;良性肿瘤中 ,腺淋巴瘤 3 8例 ,占全部腮腺肿瘤的 1 4 8% ,占良性肿瘤的2 0 % ,是发生于腮腺的仅次于多形性腺瘤的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在 3 8例腺淋巴瘤中 ,男性 3 2例 ,女性 6例 ,男女之比为 5 3∶1 ;发病年龄 42~ …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39例膀胱胀瘤采用Nd:YAG激光光纤裸芯直接接触照射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9例,男28例,女11例,年龄26~78岁,平均45.6岁。合并高血压6例,冠心病3例,慢支、肺气肿2例,糖尿病4例。均因间歇性全程肉眼血尿经B超、膀胱镜及病理确诊为膀胱乳头状移行上皮肿瘤,其中乳头状瘤3例,移行细胞癌36例。除2例为T3期肿瘤外,其他37例均为T2期内分化良好的单发或多发浅表肿瘤,单个肿瘤直径在3cm以内。肿瘤位于膀胱颈部5例,三角区4例,三角后区7例…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入选病例均为经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的肺癌患者,并进行了全面分期检查,KPS>50分,无重要脏器功能损害。观察组30例中,男女之比2.3:1,年龄41~70岁,腺癌9例,鳞癌6例,腺鳞混合癌3例,肺泡细胞癌3例,未定型肺癌6例,转移癌3例;其中ⅢB期3例,Ⅳ期27例。对照组30例中,男女之比1.5:1,年龄47~72岁,腺癌12例,鳞癌8例,肺泡细胞癌1例,小细胞肺癌2例,未定型肺癌7例;其中ⅢB期12例,Ⅳ期18例。2治疗方法观察组:选用天地欣(香菇多糖,由南京振中生物工程有限公…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手术指征。方法:回顾6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后病理类型有胆固醇息肉44例,炎性息肉6例,单纯性腺瘤4例,乳头状腺瘤1例,腺肌样增生3例,癌变2例。结论: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治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及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严格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本地区甲状腺瘤的发病情况及其各组织类型的分布现状 ;并探讨各型甲状腺肿瘤的诊断标准。方法 :收集本院 1973~ 1999年 76 3例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 ,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并重新复习切片 ,统一诊断标准再次确认诊断。结果 :甲状腺肿瘤以良性多见 ,良恶性之比为 6 .2∶ 1。各类型肿瘤发生高低顺序为 :滤泡性腺瘤 (占 85 .19% ) ,乳头状腺癌 ,滤泡性腺癌 ,乳头状腺瘤 ,髓样癌 ,未分化癌 ,不典型腺瘤 ,儿童甲状腺癌。各类型肿瘤均以女性明显多于男性 ,好发年龄 2 0~ 5 9岁。肿瘤发生于甲状腺右侧多见。结论 :本组甲状腺肿瘤的发生率 ,好发年龄、性别、良恶性之比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对于甲状腺肿瘤的病理诊断应注意 :大体标本应常规行“书页状切开”对光透视 ;对可疑恶性病变 ,应连续切片观察包膜、血管、周围组织浸润情况 ,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肿块性乳腺癌的X线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非肿块性乳腺癌的X线表现,分析乳腺X线检查对非肿块性乳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X线表现为局部星芒征象14例,不对称的边界不清的局灶性致密影8例,局部腺体结构紊乱16例;共有20例簇状细微钙化,病灶周围结构发生改变11例;病理结果:小叶原位癌1例,导管内癌2例,导管内乳头状癌1例,浸润性小叶癌3例,浸润性导管癌22例,腺癌2例,髓样癌5例,乳头湿疹样癌1例,粘液腺癌1例。结论:非肿块性乳腺癌的X线表现常不典型,需要对成簇状细微钙化、局部星芒征象、不对称的局灶性致密影及局部腺体结构紊乱等征象作出准确判断;高清晰度、高分辨率的乳腺片是非肿块性乳腺癌早期检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腮腺腺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2例腮腺腺泡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腮腺腺泡细胞癌好发于中年人,好发部位为腮腺,生长缓慢,无明显症状,组织学上肿瘤细胞呈圆形,胞质嗜碱性。细胞核较小圆深染,无明显异型。排列呈腺泡状,实性排列。结论腮腺腺泡细胞癌术前诊断困难,易造成误诊,手术医师应提高对腮腺腺泡细胞癌的警惕性。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通过对30例肺癌和4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胸水内皮素水平的分析,发现前者明显低于后者。若以低于15pg/mL为参考值诊断为癌性胸水,其敏感性为96.7%,结核性胸水无一例低于15pg/mL。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肺癌患者30例,经胸水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确诊。年龄4076岁,平均51.6岁。男21例,女9例。其中腺癌16例,小细胞癌6例,肺泡癌4例,鳞癌4例。结核性胸水患者40例,经胸水检查、X线检查和临床表现确诊。年龄1653岁,平均28.5岁。男30例,女10例…  相似文献   

16.
腺样囊腺癌,又称圆柱瘤或圆柱瘤型腺癌.由Billroth首次报道,并称为圆柱瘤.多数人认为肿瘤来自涎腺导管,也可能来自口腔粘膜的基底细胞.肿瘤早期以无痛性肿块为多,少数病例在发现时即有间断或持续性疼痛.病程可长达数月或数年.肿瘤一般不大,但有的体积也较大,例如本例.多数肿块边界不十分清楚,活动度差,有的较固定且与周围组织有粘连.肿瘤常沿神经扩散.发生在腭部的腺样囊性癌,可沿上颌神经向颅内扩展,破坏颅底骨质和引起剧烈疼痛.肿瘤也常侵犯邻近骨组织.患者除晚期出现并发症使病情恶化外,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诊断和治疗的经验。方法对2000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72例甲状腺微小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均于术中冰冻和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其中乳头状腺癌65例,滤泡性腺癌7例。伴颈淋巴结转移9例。结论甲状腺微小癌术前不易诊断,对甲状腺良性疾病手术时应仔细,对可疑结节行冰冻切片,术后常规连续病理切片以提高发现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选取我院2010年~1月~3月所收治的40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对其给予多普勒超声检查,将患者的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的f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将40例甲状腺患者应用多普勒超声后的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超声诊断乳头状癌19例,滤泡状腺癌7例,髓样癌3例,未分化癌3例。术后诊断均22例乳头状癌,9例滤泡状腺癌,5例髓样癌,4例未分化癌。超声诊断结果诊断符合率为8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能够判断患者的癌变部位,对患者的手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所选患者均应用CT检查诊断。结果:肿瘤部位:12例胰腺体尾部,6例胰头或者胰颈部,2例胰腺边缘;平均肿块直径(7.4±3.7)cm;4例为囊性结构,伴少量实性成分;12例囊实性结构,囊性部分主要分散于实性结构内;4例主型为实性成分。结论: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应用CT诊断,能够将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影像学特点准确反映出来,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细针吸取细胞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癌最常见,占甲状腺癌的60%~70%[1]。我科从1995~1998年,用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5~1998年,我科共有1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病理证实),其术前均作细外吸取细胞学诊断。把它们作为本组分析材料。男4例,女7例,最小年龄11岁,最大年龄53岁。1.2方法:暴露病灶部位,用75%酒精常规消毒,用10ml。注射器接 7号针头,直接刺入肿块处,用负压在不同方向抽吸2~3次,将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