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小儿恶性实体瘤诊断及判定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正常组(95例)、良性肿瘤组(25例)、恶性肿瘤组(16例)及感染组(23例)治疗前后血清中TSGF的浓度,并作动态观察。结果 恶性肿瘤组病儿血清中TSGF浓度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良性肿瘤组与正常组比较无差异。感染组病儿在治疗前血清中TSGF浓度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2周血清中TSGF浓度与正常组比较已无差异性。并观察到恶性肿瘤完全切除后,TSGF有下降的趋势;而病情恶化者,血清TSGF会升高的现象。以60U/ml为正常参考值。则正常组假阳性率为11.6%(11/95),各种常见的小儿恶性肿瘤阳性率为81.3%(13/16)。良性肿瘤组假阳性率为16.0%(4/25)。结论 TSGF对小儿恶性实体瘤有诊断意义,具有广谱性,而且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初步观察对判定预后有作用。炎症对TSGF有很强的干扰性,使用TSGF作恶性肿瘤诊断时,应排队炎症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小儿恶性实体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282例小儿(包括正常组168例、恶性肿瘤组51例、良性肿瘤组32例及感染组31例)血清中TSGF浓度,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用不同的阀值进行临床评价指标统计.结果用60U/ml作为阀值时,TSGF诊断小儿恶性实体瘤的敏感性为87%、特异性为89%.恶性肿瘤与非恶性肿瘤患儿之间有一定的交叉,特别是急性感染病儿,有较高的假阳性率.结论TSGF对小儿恶性实体瘤有诊断价值,并且有很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广谱性.认为以60U/ml作为小儿正常值较为合适.临床使用时应尽量排除炎症的干扰.  相似文献   

3.
282例小儿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小儿恶性实体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282例小儿(包括正常组168例、恶性肿瘤组51例、良性肿瘤组32例及感染组31例)血清中TSGF浓度,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用不同的阈值进行临床评价指标统计。结果 用60U/ml作为阈值时,TSGF诊断小儿恶性实体瘤的敏感性为87%、特异性为89%。恶性肿瘤与非恶性肿瘤患儿之间有一定的交叉,特别是急性感染病儿,有较高的假阳性率。结论 TSGF对小儿恶性实体瘤有诊断价值、并且有很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广谱性。认为以60U/ml作为小儿正常值较为合适。临床使用时应尽量排除炎症的干扰。  相似文献   

4.
杨菁  王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27(10):1577-1579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在大肠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生化比色法检测71例大肠癌患者、55例大肠良性肿瘤患者及100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清中的TSGF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大肠癌组TSGF浓度/阳性率(浓度为63.5~98×103 U/L,平均浓度为81.5×103 U/L/71%)明显高于大肠良性肿瘤组[(浓度为(43~75)×103 U/L,平均浓度为57.2×103 U/L/7.4%)]及健康体检组[(浓度为(40.5~73)×103 U/L,平均浓度为55.7×103 U/L/3%)];TSGF的阳性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的分期无关;TSGF诊断大肠癌的敏感度为71%,高于密胚抗原的(43.7%).结论 血清TSGF对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敏感性高于密胚抗原,有助于大肠癌的辅助诊断,尤其是大肠癌早期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前清蛋白(prealbumin,PA)和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和化学法分别检测169例恶性肿瘤患者、24例良性肿瘤患者血清PA、TSGF,并以30名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良性肿瘤组血清PA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TSGF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血清PA (除肾癌患者外)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TSGF均显著升高(P<0.01)。PA阳性率为72.19%,特异性为93.33%;TSGF阳性率为62.13%,特异性为86.67%;二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79.88%。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清PA、TSGF含量变化明显,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恶性肿瘤诊断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质胸苷激酶(TK1)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增强化学发光法(ECL),测定99例恶性肿瘤(恶性组)及18例良性肿瘤(良性组)病人血清TK1和组织TK1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组织TK1阳性率83.76%,高于血清TK1阳性率72.64%(P<0.05).恶性组血清TK1阳性率77.78%,组织细胞液TK1阳性率94.95%.结论 :组织细胞液TK1在恶性肿瘤诊断中明显优于血清细胞质TK1,对于避免假阳性及假阴性的发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三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卵巢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过的卵巢肿瘤患者32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30例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其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癌胚抗原(CEA)三项肿瘤标志物单项和联合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卵巢恶性肿瘤组CA125、TSGF、CEA检测值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而后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CA125、TSGF、CEA单项和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良性肿瘤组;恶性肿瘤组CA125、TSGF、CEA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5);恶性肿瘤组病理分期Ⅲ~Ⅳ期患者CA125单项、联合检测阳性率与高于Ⅰ~Ⅱ期患者。结论三项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早期恶性卵巢肿瘤诊断的阳性率,在临床中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恶性实体瘤及恶性血液肿瘤中的表达意义及比较。方法以100例健康人为对照,进行68例恶性实体瘤患者和102例恶性血液肿瘤患者血清TSGF检测。结果恶性实体瘤患者和恶性血液肿瘤患者血清TSGF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恶性实体瘤患者血清TSGF水平略高于恶性血液肿瘤患者,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SGF检测对恶性实体瘤和恶性血液肿瘤的诊断有同样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肿瘤特异生长因子( TSGF) 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和疗效判定价值.方法用分光光度法测定159例多种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TSGF 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对其中41例恶性肿瘤治疗前后进行血清中TSGF检测,以判定疗效.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TS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治疗后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TSGF的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TSGF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广谱性,对肿瘤患者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接收的35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TSGF检测结果进行统计,作为观察组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其中观察组的80例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接受了血清中TSGF检测,用以判定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TS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80例恶性肿瘤患者经过治疗,其血清中TSGF的含量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TSGF检测对恶性肿瘤患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刘震  阮林 《医学综述》2014,(16):2928-2930
随着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肿瘤患者的镇痛已成为临床面临的重要问题。阿片类药物是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及术后镇痛的重要药物。有研究表明,一些常用的阿片类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抗肿瘤增殖作用,但其对肿瘤细胞及其微环境的影响及机制尚存在争议。肿瘤与其微环境的关系极为复杂,药物剂量和用药方案的改变对肿瘤的影响也有很大差异。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可以为今后制订合理的麻醉和癌痛镇痛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于生金  张嘉宁 《医学综述》2009,15(15):2254-2256
甘露糖受体为甘露糖受体家族的成员,属于C型凝集素受体。甘露糖受体广泛分布于体内的各种组织,主要表达于髓样细胞系,以非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亚群多见。甘露糖受体能够识别细胞表面、病原体细胞壁表面及体内多种糖蛋白结合的糖分子。甘露糖受体作为一种免疫黏附分子,可能通过对不同表达量肿瘤相关抗原的识别参与机体的肿瘤免疫、肿瘤转移以及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的免疫逃避等过程。  相似文献   

13.
抑癌基因KLF6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萼  汪宏波 《医学综述》2008,14(14):2110-2113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参与的多步骤多阶段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肿瘤的认识不断加深。KLF6是近年来新发现的抑癌基因,其突变、缺失和表达减少等可见于多种肿瘤,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KLF6及其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靳秀香  王德华 《医学综述》2008,14(8):1173-1175
骨桥蛋白是一种磷酸化糖蛋白,是骨骼和牙齿矿化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组成成分。它不仅参与骨的吸收与形成,而且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是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文章概述了骨桥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详述了近年来关于骨桥蛋白与妇科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及其对妇科肿瘤的早期诊断、评价疗效及预后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肿瘤干细胞(TSC)的自我更新及分化过程中,肿瘤微环境(TME)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癌变过程中,微环境顺应肿瘤的发展而变化,促使肿瘤细胞获得更多的侵袭性。对肿瘤发展过程中微环境改变的深入研究,将有可能为肿瘤治疗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Snail与肿瘤     
目的:对Snail的结构、功能、与E-钙粘附素的相关性,以及与肿瘤发生、转移的关系和可能作用机制作一综述。方法:收集、查阅大量国内外有关的文献。结果与结论:Srlail是一个锌指转录因子,在胚胎发生、细胞分化及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中,均抑制E-钙粘附素的表达,因此,Snail与肿瘤的发生、演进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梁道源  姚桂琴 《医学综述》2007,13(13):984-985
肿瘤型丙酮酸激酶(tumor type M2 pyruvate kinase,TUM2-PK)是近年研究较多的新型肿瘤标志物,对胃癌、肠癌、肝癌、食管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等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曾毅力  潘敬新 《医学综述》2009,15(11):1644-1646
一氧化氮(NO)是一种半衰期短的多效分子,参与机体内的多种生理和病理反应。它作为重要的生物介质在肿瘤发生、发展和死亡中的作用已成为肿瘤研究及治疗的热点。持续低浓度的NO具有促进肿瘤生长、转移作用,而高浓度NO却有抗肿瘤及显著影响肿瘤免疫治疗作用。本文就NO与肿瘤多重关系的新近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徐大方 《医学综述》2012,18(4):519-521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1是MMP家族中的一员,在研究中发现其与肿瘤关系密切,是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的重要蛋白,参与消化道肿瘤形成的各个环节,对胃肠道肿瘤的综合治疗有重要的价值。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与消化道肿瘤发生机制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清晰,这将为肿瘤的综合治疗寻找相应的靶点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其也有可能成为新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原发十二指肠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诊断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 40例病人住院病历资料。诊断主要靠胃镜及病理组织活检、胃肠钡餐透视 ;结果 :1 973~1 994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40例原发十二指肠肿瘤患者中 ,发病高峰在 5 0~ 6 0岁 ,男女均等 ,部位以十二指肠降部为多 ,85 %为恶性 ,无特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结论 :原发十二指肠肿瘤 85 %为恶性 ,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征 ,主要依靠联合检查方法 ,以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